公元1662年2月1日,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殖民者、收复我国领土台湾的光辉日子。距今已有340周年,今天在缅怀先哲丰功伟绩之际,回顾40年前亲身参与政协泉州市第二届委员会在1962年初筹办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的系列活动,如举办郑成功纪念馆,编印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史料专辑,举行5场大型集会等纪念活动,这在泉州政协工作中尚无先例。当时泉州市政协秘书处仅有一位专职干部,在人员少、经费紧、时间短的情况下,能够举办这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纪念活动,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举办郑成功纪念馆
在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泉州市委会主委许谷芬先生的主持下,借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文化馆干部,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筹备,泉州市郑成功纪念馆于1962年1月31日上午开幕。郑成功纪念馆设在开元寺内,中共泉州市委副书记武秀梅到馆剪彩,政协常委和各界人士200多人参加开幕典礼。
泉州郑成功纪念馆的陈列品丰富多彩,有实物、照片、拓片、雕塑、彩绘、文献等120余件。“序幕厅”中间,竖立着郑成功庄严雄伟的塑像,两边陈列着郑成功的传记、年谱、墨迹,郑成功率将士渡海、攻城,浴血奋战,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收复台湾的大幅图画,以及郑成功故乡南安水头复船山上的郑成功陵墓照片等。比较纪念馆内台湾和大陆东南沿海各自出土的新石器,说明了台湾自新石器时代起就与大陆的福建、浙江有着密切关系,同属共同的文化系统,有力地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纪念馆还陈列了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得到中国人民特别是台湾人民支持的图片;对郑成功进军台湾、澎湖誓师、拒绝“议和”、苦战台湾城、荷兰殖民者投降等部分照片都作了突出的处理,鲜明地表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纪念馆开放以后,本市和各地群众来馆参观者络绎不绝,给参观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
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纪念专辑出版
泉州市政协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在1962年初即广泛征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史料。当时特聘请省文史馆员、市人委委员、著名泉州民间传说作者吴藻汀老先生驻会专事编纂工作。政协另辟一室让吴老长住,并聘用吴老一位学生协助抄写兼照顾吴老的日常生活。
泉州市政协所编印的《泉州文史资料》第五辑,系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纪念专刊。该刊在1962年2月1日出版。本书材料丰富,共刊有文章12篇,5万余字。其内容着重于郑成功反侵略、收复国土和开发台湾等事迹的介绍。
本书收有林英仪先生撰写的“郑成功抗清复台的运动”,吴藻汀先生撰写的“郑成功抗清复台的几次战役”,吴文良先生撰写的“郑成功开发台湾”,刘经发先生撰写的“郑成功经营台湾概述”,王洪涛先生撰写的“郑成功与台湾”,志君先生撰写的“关于郑成功在抗清时有无向日本借兵问题”,伍远资先生撰写的“郑成功复台的海战和船舰”,伍竹先生撰写的“浔尾寨”,洪少禄先生撰写的“白沙城发掘记”,叔静先生撰写的“札记二则”,谢云声先生撰写的“郑成功墓被掘始末记”,以及南安县人民委员会重修民族英雄郑成功陵墓的碑记等文章。本书深受各界人士,特别是史学界的欢迎。
设立“解放台湾”宣传站
1962年2月1日,市政协“解放台湾”工作组在南街礼拜堂口设立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宣传站,将一些图片、文字、广播稿、家书,以及部分实物、模型,分为“台湾的光辉史迹”、“今日台湾”、“强大的国防力量”、“走向光明之路”和“念亲人、报佳音”等6部分,陈列在走廊壁上,便于人们参观。许多观众通过参观,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了解了300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的英雄业绩,爱国热情由此激发,效果良好。
举行各界人士座谈会
1962年1月31日下午,泉州市各界人士80多人,假工人文化宫集会,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泉州市政协副主席许谷芬主持会议,中共泉州市委副书记武秀梅在会上作了“学习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为解放台湾而奋斗”的重要讲话。她号召全市人民要继承和发扬民族英雄郑成功反对外国侵略者的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战胜敌人的英勇精神,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泉州市侨联主席傅维丹、民革泉州市委会副主委刘独峰、农工党泉州市委会副主委蔡鸿恩、泉州市工商联副主委伍德培、回族代表黄秋润、佛教代表释妙莲、青年代表许奇柏,还有台湾同胞谢寿荣等人士,纷纷在会上发言。他们在颂扬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千秋功业的同时,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郑成功反抗外国侵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统一祖国、解放台湾贡献力量。
举行纪会大会暨文艺晚会
1962年1月31日晚,泉州市政协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纪念大会,出席大会的各界代表1200多人,泉州市政协副主席许谷芬主持会议并讲话。他首先讲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事迹:1661年3月,郑成功率将士25000人,战船百余艘,从泉州辖属的金门料罗湾横渡大海,入鹿耳门、下赤嵌城浴血奋战9个月,终于在1662年2月1日,迫使荷兰殖民者签下投降书,从殖民者手中夺回了被占踞38年之久的我国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提出“屯田养兵”办法,在岛上开荒种田,繁荣地方经济,安定人民生活,巩固了政权。郑成功收复台湾,开发台湾,为中国人民立下不朽的功勋。许谷芬副主席表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会后,由福建省梨园戏剧团演出以郑成功收复台湾为内容的剧目——《台湾凯歌》,与会人士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泉州市各界代表谒祭郑成功陵墓
1962年2月1日,泉州市各界人士30多人参加晋江专署主办的党政军民代表谒祭郑成功陵墓活动。
在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纪念日的早晨,中共泉州市委副书记王今生、武秀梅,副市长蔡载经,政协泉州市委会副主席许谷芬、陈凤仪、傅维丹,还有86高龄的老同盟会员、政协委员叶青眼等人,在晋江专署副专员高剑峰、中共晋江地委宣传部长朱展华、晋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汤纪森等率领下,与泉州市、南安县各界代表400多人,到南安康店村复船山谒祭郑成功陵墓。
谒祭仪式开始,由南安县贾汉广县长主祭,继驻军代表汤纪生发言后,蔡载经副主席代表政协泉州市委员会讲话,他概述了郑成功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希望全市各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加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反对美国侵略,为解放台湾贡献力量。谒祭典礼后,各界代表在石井镇参观了郑成功纪念馆和郑成功家乡故迹,下午往安海参观晋江县郑成功纪念馆。
举办诗歌、故事游园晚会
1962年2月1日晚,政协老人俱乐部假开元寺举办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大型游园晚会。古老的历史名刹开元寺披上节日盛装,榕树大石埕灯火辉煌,东西两塔大放光明,人们熙熙攘攘,参加“灯谜”、“故事会”、“诗歌”活动和文艺表演。为游客开放的“郑成功纪念馆”,内容丰富多采,热闹非常。古刹两廊,挂着政协老人俱乐部社会人士在6条长幅上撰写的百余首诗歌,人们可以领略到诗人们歌颂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爱国主义情操,高歌祖国美好山河及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心情。戒坛前挂着政协老人俱乐部老先生们撰写的“灯谜”,猜谜们围在两旁紧张地思考,反复地推敲。大雄宝殿前的石坛上,部队文工队、专业剧团、业余剧团在进行文艺演出。大寺旁另筑一临时诗坛,省文史馆员吴藻汀、张仰薇,政协委员陈祖泽、许子杰、周石真诸位老先生在台上分别讲述郑成功当年誓师东渡、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光辉事迹,以及郑成功在家乡的掌故,由于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吸引了大批听众。张仰薇先生等人还各自吟诵其新作,低吟高唱,抑扬顿挫,别开生面。今选数首以飨读者。
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
张抑薇
东宁一岛水漫漫,窃据荷夷固守难。
鹿耳潮高天意属,赤嵌城破敌心寒。
铁船已笑鲲海,衔璧终看出热兰。
收复版图三百载,千秋国姓播人间。
(二)
半壁东南奠海疆,将军百战此收缰。
扫清豺踞狼嗥地,化作衣冠文物乡。
故国荆驼余血泪,新都正朔挂残阳。
英雄事业轰霄壤,犹见旌旗台峤扬。
郑延平水操台
洞天屹立水操台,虎卧龙跳石壁开。
苍兕奔驰舟闪电,鹳鹅飞舞浪鸣雷。
风云叱咤军威壮,文武韬钤将略恢。
千古鹭江潮滚滚,犹疑旗剑指麾来。
参观郑成功纪念馆感赋
洪应百
孔庙焚衣表志坚,中流砥柱誉忠贤。
如今故垒依然在,史迹光辉亿万年。
亲焚儒服志丹心,秣马厉兵屯厦金。
振臂挥戈驱外虏,名垂青史共尊钦。
参观郑成功碑林感赋
英雄史迹誉中华,树立碑林晓万家。
两岸诸贤同敬重,江山一统乐无涯。
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
张君竹
统率楼船征旆遥,云龙风虎拥天骄。
雄心直压鲲身上,热血高腾鹿耳潮。
击逐荷兰归版籍,翦除荆棘勉耕樵。
男儿功业昭青史,一统山河万古祧。
注:洪应百先生时任市政协委员、民革泉州市委会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