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泗东先生原籍金门,1924年出生于泉州书香门第,民国33年秋考进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地理系,卒于1994年夏,其父亲陈仲瑾先生为清末举人,曾任晋江商会会长。“泉州通,陈泗东”,便是家乡人对学识渊博的泗东先生至高评价。
从陈泗东先生的“自题像赞”可以看出陈泗东先生的人品:十岁神童,廿岁才子,三十右派,四十渣滓,五十小吏,六十致仕,读古说今,七十未止。其貌粗鄙,学者高干,两皆不是。荣辱任他,清白自矢,无幸有幸,身不由己。热爱名城,纵情诗史,兴之所趋,忘乎所以,游戏人间,老而不死。
此文为泗东先生于1994年6月24日撰,竟成遗书。
陈泗东先生一生风趣,爱开玩笑。不料因把自己的名字念成顺口溜“有幸毛泽东,无幸陈泗东”(繁体字“泽”去掉“幸”字即“泗”字),反右派时受整,被定为“右派”分子,“文革”结束后,方得大平反。
我认识陈泗东先生是1978年。当时他来泉州城东镇浔美村买石碑、石狮。泗东先生珍惜文物古迹,他知道浔美有块“晋澄李先生生祠碑记”,此碑详细介绍李巡案晋澄的生平事迹,撰文又是明朝探花、书法家张瑞图撰写,行书笔迹,石质非常好。石狮一对,原立在万正色提督府第门口。泗东先生四处找贫协主任万成武商量收购石碑之事。万成武不懂行情也不敢主意,就请笔者共同打算。泗东先生开价,那块“晋澄李先生生祠记”碑石300元,石狮一对200元。我说:“太便宜了。”泗东先生说:“行情,行情”。我说:“不对,单纯从碑的石质(砻石)不止300元,刻工文字书写的价值呢?”我又说:“不卖,放在村口大榕树下可当石板给村民坐着卧着乘凉,好舒服的。”泗东先生说:“这一对石狮要卖吗?”我问:“要多少钱?”他说:“不是早就说过吗,200元”。我问贫协会主任万成武同志,卖不卖。成武回答:“不卖不卖”。泗东先生就来个玩笑(吓唬):“听说你们这对石狮是从泉州运来的。”我说:“你有何证据?”泗东先生笑着说:“还留有提督卖土蛏的手痕。”我说“不对啊,不对!乡亲证实,这对石狮,是万正色晋升为福建水陆提督后,从南安石砻运来石头,雇惠安名工巧匠雕造的,并非从泉州运来。”泗东先生问笔者说:“有何证据?”笔者要让泗东先生先说。泗东先生反问笔者说:“有何证据?”笔者坚持让泗东先生说。泗东先生说:“无非是两块青斗石。”笔者说:“不对不对!石狮一对,一只雌,一只雄。雄的用石头击之,会发出铜钟声。”笔者拿来石块敲之,果然,响声清脆悦耳。听作者这番介绍,泗东先生连连点头称是。就这样,石碑、石狮没卖掉。浔尾村改社区后,石碑竖在村口大榕树下,石狮置放在碑的东侧。还是市级文物单位呢!
(作者系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