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镇是石狮市的主要侨乡之一,现居住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海外侨胞达数万人。海外华侨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曾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永宁华侨也不例外。本文拟就永宁华侨在祖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主要革命活动略作记述,以见一斑。
南甘马仁省、北甘马仁省抗敌组织的永宁侨胞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菲律宾各地华侨纷纷组织抗日救国会。永宁镇洋厝村的李淡担任北甘马仁省乃乙华侨救国会主席,并负责编印《血弹》刊物,揭露日寇侵华的罪恶阴谋。同年11月26日,菲律宾首届华侨救国代表大会在马尼拉召开,全菲163个华侨团体的代表(其中包括91个救国会的代表303人),加上马尼侨众共3000多人参加,李淡当选为五人主席团成员,成为菲律宾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38年左右,李淡在《美骨车中咏燕》一诗中表达了他痛祖国战火蔓延及对故国家园无限怀念的恳切心情。诗曰:“江田万顷夕阳西,绕野双飞玉剪低。芭雨暖于红杏雨,柳堤幽比绿杨堤。乌衣巷冷烽烟遍,南国巢迁道路迷。同是离乡漂泊甚,上林聊借一枝栖。”正是由于他对祖国亲人的亲切怀念,以及对侵占我国领土的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慨,使他更加积极致力于海外抗日救亡运动,从而获得广大侨众的拥戴。
在此期间,永宁镇塔石村的李逢耀被推选为南甘马仁省抗敌后援会主席。他积极号召抵制日货,打击奸商活动,努力筹募款项药品,支援祖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日军在菲律宾登陆以后,他所创办的万发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被烧毁,接着本人又被逮捕。日寇千方百计地劝诱他投降,但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后来,其子李贤华前往探望,也被日寇拘捕。1942年农历4月5日,父子双双殉难。李逢耀就义时直立不跪,连呼:“中华民国万岁!”“中国革命党万岁!”等口号。
“店救会”、“青抗”及“华支”的永宁侨胞
1939年4月24日“菲律宾华侨店员救亡协会”(简称“店救会”)成立,永宁镇岑兜村的李秀峰又名李贤萍被选为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路区分会成立以后,他又被选为秘书长,并和另一同志负责创办《群声壁报》,揭露日寇罪行,鼓动侨胞抗日。1939年,“店救会”改名“店救总会”,秀峰仍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兼文书及沓模拉商场人会负责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辞去工作,专门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斗争。1942年12月9日,秀峰加入共产党。此后,他连续主办《战讯》、《解放报》等刊物,报道祖国及菲岛的抗战消息,发动侨众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抗日战争胜利后,秀峰被选为“菲律宾华侨店员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常委,1940年又被选为“菲律宾华侨劳工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常委,并任宣传部长。
李棋楠,又名李克,1923年5月9日出生于菲律宾南甘马仁省那牙市,祖籍永宁镇洋厝村,棋楠七岁时生母病逝,即返回家乡读书,1939年返菲后在一五金店做工。194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菲律宾之后,他加入“菲律宾华侨青年抗日反奸大同盟”(简称“青抗”)。他是别动队队员,主要搞武装斗争,兼保管武器。他工作积极,任劳任怨,甚得同志赞许。有一次,他在执行打杀一伪敌工队队长时,因枪械发生故障,暴露了身份。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安全,即让他离开马尼拉,转移到中吕宋,参加“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继续抗日斗争。在“华支”中,棋楠机智勇敢,南征北战。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才从“华支”复员,在一家建筑材料五金公司任经理。
“抗敌会”委员及九烈士中的永宁侨胞
在三十年代华侨民族主义运动中,菲律宾华侨社会最有权威的救亡团体之一是1937年7月16日成立的“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简称“抗敌会”)。“抗敌会”由李清泉任主席,杨启泰、薜芬士任副主席。李清泉逝世后,由杨启泰接任主席。抗敌会的26名委员会中有永宁华侨王立璇、詹孟杉二人。王立璇于清光绪五年(1879)农历4月27日出生于永宁镇西岑村,因家中生活困苦,约30岁时随其堂兄前往菲律宾谋生。詹孟杉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出生于永宁镇港边村,家境贫寒,19岁出洋谋生。王、詹二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处奔波,号召侨胞筹款募捐,抗日救国。因此,“抗敌”会成立时,二人均被选为委员。1942年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1月8日,王立璇、詹孟杉与其他40名爱国侨领一起被拘捕。他们受尽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方获得自由。
与王立璇、詹孟杉一起被捕的还有“抗敌会”抵制组(即抵制日货委员会)的黄念打等5人。黄念打为永宁镇金埭村人,14岁时前往菲律宾,任黄联兴、詹成发两商行要职。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以后,他痛恨日来侵略者,号召侨胞抵制日货甚力,故被选为“抗敌会”抵制组成员。他还曾参与在故乡永宁创办“阅书报社”,发动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黄念打被捕后,虽经日寇多次酷刑引诱,但他不为其所动。最后,他与其他8位侨领被判处死刑。他们的罪名是:支持妨碍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计划”的重庆政府,不服从汪精卫的南京政府,拒绝与日本合作。4月15日,黄念打与陈穆鼎、蔡派恭、李连朝、施教锯、于以同、颜文初、吴九如,洪清机等9名爱国侨领,在华侨义山被秘密处决。抗日战争胜利后,据当时看守华侨义山的华侨老人指点,才找到黄念打等九位烈士遗骸,并把他们供奉在“华侨烈士纪念堂”中。
菲律宾著名华侨诗人杨虚白有《悼抗敌会九烈士(并序)》一诗,对烈士们的功绩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慷慨激昂,值得一读。现全文抄录于下,以作为本文结束:
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抵制小组委员会黄念打、陈穆鼎、李连朝、蔡派恭、施教锯、李福寿、苏才安(此二人似乎有误——引者注)、因推行抵制仇货运动,为敌所捕,而文化界前辈颜文初及于以同则以宣传抗日救国亦先后被逮,1942年4月15日九烈士同时被害于华侨义山,率成短歌,聊以寄慨。
好男儿,推九烈。赴国难,殚精力。坚同仇,誓反日。捐资财,充军实。广宣传,斥强敌。惩败类,戒奸黠。走家私,齐敛迹。仇货商,尽气夺。历四年,终贯彻。叙功勋,声名溢。胡不,竟摧折。入狴犴,志不屈。指强虏,睚眦裂。睢阳齿,常山舌。声罪讨,继以血。但求死,不苟活。伸大义,有忠节。理何壮,气何直。彼偷生,安足述。惟君辈,堪矜式。想其人,临其穴。草深深,木郁郁。英灵在,精气结。千载后,难磨灭。我凭吊,心欲绝。风凄凄,雨切切。夜茫茫,野寂寂。歌短章,声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