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于右任氏与蒋抱一先生同道出香江,于氏往台湾,蒋先生往印尼。别前于氏草书《民治学校园纪事诗》前后各十首赠蒋,蒋先生曾影印之。其后吕振万兄征得蒋先生同意,再复印一次,均为非卖品。于氏墨宝则由蒋先生托周颖南收管,后周兄征得蒋先生同意,送与新加坡博物馆。
1982年,余在日本兵库县夙川,曾笔录。1987年在香港,整理旧抄本时重见,觉其可作为地方文献收存,因复印一份寄与傅金星先生。
民治学校园记事诗
前十首:
只余民治园中路,老病抚节日几临。
客下偷闲眠树下,愁来不语立花阴。
移栽龙爪无灵气,败战鸡冠有奋心。
为念归耕归不得,忘身桴鼓托哀音。
老作园丁喜不支,小畦荒移复尤谁?
三稜草除虫菊,二丑花开向日葵。
别有伤心说防己,自锄余地种相思。
山川如故人情改,手捋苍髯唱黍离。
矮屋真如小洞天,避人何事立花前。
年荒野雀侵家雀,风急红莲压白莲。
满目河山余战垒,万家歌哭又桑田。
城隅坐对斜阳晚,北雁南飞亦自怜。
是处钟声杂角声,成衣渍泪念偷生。
好花无计防人折,寸地翻劳戴月耕。
破瓦君休惊玉碎,登楼我自望河清。
石榴园里添新土,又作花田累老兵。
学童工作培天真,我亦徘徊欲置身。
曾与共耕还共获,居然相爱更相亲。
休平壁垒留儿戏,时弄乒乓任客嗔。
为报晚菘虫已蛀,平民菜莫济平民。
莽莽关山限四围,黎侯失国怅无依。
秋高塞雁联群渡,巢覆霜鸟结队飞。
藜杖临危惟我相,彩毫和泪为谁挥。
荞花如血棉如雪,早不躬耕计已非。
水平杠接木工场,手插波斯菊几行。
万幕晴沙排蚁阵,连宵急雨绝蜂粮。
胡麻腋下蓬蒿长,毛豆篱边紫苑香。
差幸美棉好成绩,可能衣被到穷乡。
天际浮云自在飞,人间不合有重围。
龙蛇互用藤长,燕雀交欢黍已肥。
插柳成林情尚系,穿池引水计先非。
乡人为道茴香好,手种灵苗带雨归。
岁岁名花次第开,天香国色竞新栽。
如何联瓣成离瓣,讵奈蜂媒又蝶媒。
迁地为良无隙地,劫灰将尽又飞灰。
白衣堂后王罴坛,犁罢恭酹酒一杯。
人生求足何时足,天道无常似有常。
老屋将倾基尚固,好花虽谢种犹香。
早知阶下蕉难实,且看篱前菊见霜。
为问他年谁灌溉,自由嘉卉徧西方。
后十首:
不死衅冬心宛转,将离芍药泪汛澜。
疗饥误种无花果,当路谁栽落叶兰。
萝蔓藤条相比附,梅魂竹影两盘桓。
松苗也作龙麟势,与尔他年共岁寒。
搜徧人寰草木笺,更求佳种欲流传。
条枝直上公孙树,日月交催子午莲。
芳芷不生萧艾下,欵冬偏放雪霜前。
如何易致均难致,况复青苍老少年。
茫茫何处欲为家,计到劳耕日又斜。
一笠闲云僧帽菊,三年零雨马蹄花。
魂招南国歌哀郢,泪洒东陵学种瓜。
一卧西园惊岁晚,刺槐高处噪寒鸦。
一夕相惊已白头,天荒地变见残秋。
心如落叶飘难定,身似栖鸦绕几周。
岂料奇花为败酱,应怜异草亦含羞。
嗟余蓬转无宁日,蕙圃芝田何处求。
曾借耕牛引水车,儿童活泼似农家。
天留余地作劳者,人到穷途感岁华。
秋雨闻鹃啼旷野,朔风吹雁落平沙。
园中美卉田中莠,多事辛勤种谷花。
亭台鸾凤竞盆栽,束缚相怜尽解开。
但愿平均还本性,应知拳曲是凡才。
多层刺柏参天立,不实樱花渡海来。
悟道群生资互助,君看植物有虫梅。
十月之交雨一犁,梦腾盘马灞陵西。
东征大队驱河路,北伐偏师起晋齐。
尽殖渠魁消阀阅,广传文化到群黎。
荒鸡四唱天难晓,又梦鸾凤枳棘栖。
铁箭花凋叶复长,世间真有返魂香。
难移大戟当关险,故采仙芽荐国殇。
人亦胜天无利钝,老而不火阅兴亡。
长杨夜半风声恶,犹是前年在战场。
除草犹留狼尾草,无神思祭自由神。
东门上蔡思牵犬,西狩尼山叹获麟。
此日婆娑因即果,当时剪彩假难真。
秋风忽洒兴亡泪,满目新人是旧人。
慷慨当年此誓师,回头剩有断肠词。
三秦子弟多冤鬼,百战河山倒义旗。
动地弦歌真画荻,绕天兵火亦燃箕。
难忘民治园中路,卷土重来未可知。
抱一弟
于右任 三十八年十一月
注:此诗写于1922年,时杨虎城护送于氏离陕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