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守仁博士,祖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王宫村。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于1947年到菲律宾求学并协助父亲经商,经过多年艰苦创业,建立了宠大的多元化企业集团——联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拥有数十家大公司,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到制衣、织布、印染、制鞋、建筑、五金、货运、渔业、保险、金融、银行、房地产、珠宝、旅游及娱乐等诸多行业。在诸行业中,尤以制衣业成就最为显著,先后在赛班、菲律宾、中国及印尼等地开设制衣厂,在结合现代化科技及专业人才的完善管理下,制衣产量稳步上升,质量精益求精,业务蒸蒸日上,促使该集团的成衣制造在东南亚占据了重要席位,其年产量名列全球制衣业前茅,产品畅销全球。联泰集团在美国赛班岛的企业最多,几乎占半壁江山,其中仅塞班联泰国际制衣有限公司,就拥有3000多名中国大陆输出的劳工,以香港及菲律宾高级专业人士为骨干,机械设备全部自动化,电脑科技管理现代化,年产量100多万打,总销售额达10多亿港元,是亚洲及国际具有相当现代规模的制衣工厂。所以,对于一个人口仅2万多人的小岛来说,陈守仁在经济上被称为“赛班王”,实在是实至名归。目前,联泰集团已能在国际企业中奠定稳固的根基,而且成为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五大企业之一。
联泰集团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是与创办人陈守仁在创业方面的为人处事宗旨分不开的。因为我担任陈守仁家族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已经整整11年,所以对陈守仁在创业方面的为人处事比较了解,陈守仁以“诚、信、勤、奋”四个字作为创业的为人处事宗旨。所谓“诚”,就是“诚以待人,建立互信,共创事业,同享成果”;所谓“信”,就是“信以律己,慎勿轻言,言必有信,竖立商誉”;所谓“勤”,就是“勤能补拙,努力不懈,克服万难,务求尽善”;所谓“奋”,就是“奋勉图强,戒骄戒躁,自勉自强,成功可期”。这四个字从表面上看比较简单,但真正要做起来很不容易,必须有很大的信心和付出极大的毅力才能做到。陈守仁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总是不懈不怠,努力实践自己的宗旨。陈守仁经常对人家说:“我是做了一辈子生意的人,要学做生意,得先学做人。”他经常告诫家人要以“忠诚勤俭”为创业原则,不怕艰难,努力拼搏,就一定会经得住人生中各种磨炼。
陈氏家族事业的成功和发展,还与陈太太林碧琴女士的默契配合和尽心尽力支持分不开的,陈守仁成功背后有个贤内助。1956年,陈守仁来到马来西亚创办橡胶园,他和父亲一道指挥工人劈草开山挖穴,种下了150多亩橡胶树。1961年,正当橡胶园欣欣向荣的时候,突然一场大火烧毁了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注出的产业支柱——布店和仓库。父亲经不起这沉重的打击,两个月后便与世长辞。连续的打击,使陈守仁悲伤至极。当时,橡胶还未收成,急需培育保养和开发;年迈的母亲和太太、孩子都要有人照料。在这紧要的关头,陈太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毅然带着幼儿到马来西亚照看橡胶园。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夫妇硬是咬着牙根挺了过来。可是不久,又一个不幸的事发生在陈守仁的身上,差点要了他的命。那是一天中午,陈守仁带着几个土著工人巡查胶园,一只小蜂在他脸上萦绕,没经验的他抬手一拍,把蜂打死,顷刻间引来了愤怒的蜂群,黑压压地笼罩在他的头顶上,蜂针雨点般扎进他的肤体。等家人找来时,他已奄奄一息,不省人事了。陈太忍着泪水,通宵达旦守在丈夫病榻前,精心照料,终于使陈守仁摆脱了死神的威胁。数十年风风雨雨,陈守仁与林碧琴有着成功共享的欢乐,也有着协力并肩奋斗的磨难,陈太是丈夫事业得心应手的合作者和信心的生长源,他们共同拼搏,使陈氏家族的事业如日中天。
改革开放后,陈守仁多次回乡探亲,目睹家乡的巨变,欢欣鼓舞,慷慨捐资,资助学校,修桥铺路,架灯通水,扶老助残,造福桑梓。
1988年春节,陈守仁率家族成员回家乡省亲,在家乡省亲期间,亲自倡导成立“陈守仁家族福利基金会”。当时,我作为鲤城区侨务、外事办公室主任,很高兴地带领《福建侨报》的记者采访了陈守仁。当记者问陈守仁为什么要亲自倡导成立“家族基金会”时,陈守仁回答说:“我倡导成立家族基金会,一方面是鉴于家族成员中的年轻一代对家乡缺乏认识,且居住分散,难以有机会向他们灌输家乡观念,因此才倡仪在家族成员中筹集资金,创办家族基金会,有了这个基金会,他们一要捐资,二要回乡颁发奖助金,通过基金会的一些活动,增强年轻一代的家乡观念,并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创办基金会的目的,还在于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作贡献。”
陈守仁为了基金会的工作,不但花费了大量的财力,而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陈守仁的直接指导和陈守仁的长子陈亨利先生等家族成员的大力支持及基金会全体顾问、理事的共同努力下,“陈守仁家族福利基金会”在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资助海外华人社团和华文学校,开展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基金会成立11年来,发放的各类奖助金累计已达3400余万元,受益单位遍及泉州、福州、上海、北京等地,海外一些社团和华文学校也得到奖助。为使家乡的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陈守仁还在泉州市鲤城区设立“陈守仁慈善敬老中心”,扶老助残,济贫扶伤,每年向残疾人和义诊所捐资赠药。为使文化古城泉州的文化古迹得以进一步保护,还向泉州开元寺捐资文物保护基金。1998年8月18日和20日,“陈守仁家族福利基金会”成立10周年庆典暨奖助金发放仪式在福州、泉州举行,除省、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基金会发放仪式外,香港立法会议员蔡素玉、香港泉州同乡会理事长黄达群到会祝贺。陈守仁在庆典会上致词,他在致词中说,他的家族企业发展到哪里,公益事业就做到哪里;社会给他发展的机会,他必须报效社会。他特地把在美国念大学的两个孙子带来家乡参加活动,目的在于让关心社会、热心公益的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到现在为止,陈守仁家族的三代所有成员,已全部回到家乡,大部分人已回来多次,对家乡有了深刻印象。陈守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相信有基金会这条红线相牵,爱国爱乡的传统会在陈氏家族中代代相传。”是啊,陈守仁最疼爱的长孙代表家族在庆典会上说:“这是我第一次回到祖国大地,看到我们祖国、家乡有这样大的发展,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惊讶,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陈氏家族的每一个人,都决心跟随祖父和父亲的足迹,要为祖国、家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守仁不仅捐资为家乡造福,还先后投资十几亿元人民币,在福建的福州、厦门、泉州、三明及北京、上海、苏州、无锡、武汉、黄石、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大规模兴办企业,对这些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随着事业的发展,陈守仁兼任了许多社会职务,其主要社会职务有:香港钟声慈善社首席永远荣誉会长、美属塞班中华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福建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泉州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美国关岛中华总会名誉会长、香港观塘工商业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名誉会长、香港海外商业联谊会理事长、香港陈氏宗亲总会会长、中国国立华侨大学校董会董事、香港至孝笃亲公所主席、陈守仁家族福利基金会会长、国立菲律宾大学陈守仁基金会主席、美国关岛大学陈守仁基金会主席、香港胡陈金枝中学校董会主席。
陈守仁身材魁梧,红光满面,前庭饱满宽阔,见到他的人都称赞他相貌伟岸,十分福相。他态度谦和,笑容可掬,给人一种挚朴、厚道、平易慈祥的亲切感。他经常说:“人做坏事,心灵不安;多做好事,身体健康。”他做了一辈子的生意,也做了一辈子的好事。他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