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泉州赴台奔丧第一人——追记庄秀珠1988年夏跨海追悼先父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隔绝 一道海峡,卅年隔绝,人生有期,亲情无限。可是,庄秀珠从懂事的孩提起,就不闻爹娘唤女声。 1949年,出生仅8个月的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爹娘匆匆东渡之前,被寄养外婆家,陈改庄,同母姓。 1988年,她已40岁,由幼年——青年——中年,多少岁月,咫尺天涯,盼不来,见不着,失去了爹娘的骨肉亲和弟妹的手足情。 1987年初,台湾尚未开放探亲,东岸归客悄悄来访,转达爹娘殷殷寄语。突然天上掉下一个月亮,怎不令她心碎!从此,海峡飞鸿雁,亲情断复连。 然而,一衣带水,何时骨肉重逢?海天遥望,依然愁绪悠悠 奔丧 1987年11月,台湾开放台胞回乡探亲后,更增添骨肉亲人急求见面欢叙之情。爹娘因事无法离台返乡无奈中决定由次女陈映霞飞港与姐姐会晤,好让分隔闽台的“陌生姐妹”在客地第一次握手。 1988年6月,秀珠偕夫婿由泉州先期赴港。不料,噩耗传来,父宿疾猝发,不治逝世,妹无法分身来港。此刻,姐却不能疾飞去台,只能隔海兴叹,悲恸而返。 啊,盈盈一水间,如隔两重天! 台胞回大陆探亲热潮一浪高一浪,万家欢聚她独愁。海峡东岸,全家居丧;西岸阿姐,愁肠百结。 1988年底,台方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经过两岸亲人努力,她终于很快获准赴台,成为泉州市赴台奔丧第一人。 哀吊 同年12月24日,她从泉州出发,在港候机,30日飞到台北中正机场,由弟妹开车迎接。 踏进家门,她就急切要求上父坟,洒一杯祭酒,添一锹黄土,以寄托哀思,聊尽女儿孝道。阿母说:“你爹遗体,早已火化,将来我要亲自带上骨灰盒归根故土,以遂你爹最后的嘱愿。” 隔天,一家人陪同她到台北妙光寺,面对暂存于该寺灵骨塔的阿爹骨灰盒,她依照俗礼,举行祭奠、哀吊。她号哭:人为藩篱阻隔,致使女儿来迟,未能一见父颜,一听父嘱,此是一生最大的遗恨,也是心灵永远抹不掉的伤痕…… 心愿 入台奔丧,一悲一喜。悲的是:阿爹永诀,无复承欢,生死殊途,不尽哀恸。喜的是:一上宝岛,处处薰风,天天沐浴在亲情乡谊之中。 亲友们40年来第一次见到从大陆飞来的客人,感到又稀罕又亲切。善于捕捉新闻的记者们翩然而至,拍照、对话,真是应接不暇。初到家后,宾客盈门,气氛浓烈。这个亲戚邀她去作客,那个乡友则要宴请她……一个人怎能塑成几身?还是阿母主决:论辈分、排日程,不失礼节,轮流赴约。她有生以来,从未经过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她暗暗祈望:海峡两岸亲友和千千万万的同胞,能够早日自由自在来往,无拘无束交流,海峡风日好,两岸架金桥…… 奔丧80天,至89年3月19日离台。她在台北欢度两个新年:公历元旦和农历已巳春节。除夕围炉守岁,元宵夜到台北龙山寺看花灯,初一、十五陪阿母到关渡妈祖宫烧香。 一家人还轮流带她到台北市参观市容、名胜,到碧波万顷的日月潭荡舟,到野柳海滨饱览千奇百怪的海蚀岩……可她笑说:遗憾的是没上阿里山,没见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良机易逝,永生难忘。再见吧,宝岛!她含泪告别亲友,踏上归途。她热情邀请大家,改日在祖家——泉州重逢、欢叙,我定当好东道主。 两岸亿万人民共同心愿:从探亲、探病、奔丧,尽快发展到三通、四流,进而…… 东海南天,祥云飘荡。有诗赞曰: 卌年风雨雪, 尤喜艳阳天。 海峡春潮涌, 亲情万缕牵。 附注:庄秀珠系泉州民革党员、妇女工作组领导成员,在泉州面粉厂工作。其母庄燕卿系台北市巧雅企业公司总经理,经营室内和妇女饰品。其夫阮温陵系泉州华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