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与福建武术院泉州武术散手培训中心,由民营企业家、泉州市鲤城区人大代表、政协常委、泉州城东商会会长、泉州华大汽车配件厂厂长陈忠文先生创办。自94年10月获准成立以来,在教育、武术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社会办学的新路子,多方面、多渠道广纳贤才,挖掘富有闽南、特别是泉州南少林特色的民间武术,广泛加强与海外华人武术界的联系,为我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首先搞好学校的基础设施
创办人陈忠文校长说,没有一流的设备难以培养一流的人才。不论是南少林武术学校,还是福建省武术院泉州武术散手培训中心,开办之初,陈校长都强调要建设一流的教室、一流的宿舍、一流的训练场地。目前,学校连同散打培训中心在一起,总占地面积达20600平方米,在短短的1年时间里,已建成7层教学楼2幢,标准训练馆1幢,5层办公和食堂、宿舍楼2幢;还有1幢5层教师宿舍、1幢7层综合楼在建造中,教学楼的课桌椅都按标准的规格订做。学校配备有486彩显电脑41台,35毫米提包宽银幕电影机1套;每个学生都有校服、练功服、武术器械;标准训练馆还可作为散打武术表演的场所。整个学校的训练设备和学习用具齐全,从硬件上具备了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教练创造了宽松的工作环境。
二、健全领导班子,广纳四方贤才
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与武术界有广泛交往的陈忠文校长就着手健全学校的领导班子。他首先聘请原亚洲武术联合会主席、中华全国总会副主席徐才先生担任名誉总顾问,又聘请泉州市政协主席傅圆圆女士担任学校的总顾问,聘请泉州市副市长、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周焜民先生担任学校的名誉校长,推动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
确定聘请顾问、名誉校长之后,学校迅速聘请了曾获得2次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富有私立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经验的高级教师高启忠同志到校任学校常务副校长,协助陈校长抓全面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完善学校的管理,陈校长把文化课教育与武术教育划分成两大块,学校再聘请原福安市实验小学校长兼书记黄国生来校担任分管小学文化课教育的副校长,并聘请获得过全国性武术比赛金牌9枚的陈颖女士为学校分管武术教育的副校长,聘请曾8次荣获全国武术散手擂台赛冠军、2次荣获国际武术散手擂台赛冠军的庄海任副校长,并分管省武术院泉州散手培训中心的工作。学校体能部聘请陕西武术男队主教练、曾荣获全国武术锦标赛传统拳术八连冠并代表中国武术队出访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的楚凤莲女士任部长,具体抓学生的体能、武术教学。这些武术界名人全部都住校工作,名符其实地完善了学校与武术散手培训中心的教学,奠定了学校与散手培训中心的高层次格调。
在完善学校武术教学领导班子的同时,学校文化课教师队伍也不断完善,省重点学校泉州一中、泉州师范附小均派出精干的教师来校担任文化课程的教学工作,还向全省招聘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教师,其中有3个省级教坛新秀,6个地市级教坛新秀。
三、明确办学宗旨,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尽绵薄之力
有经验丰富的武术教学、文化课教学的教练、教师队伍,是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和省武术院泉州武术散手培训中心的特色,学校的教师、教练队伍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学校、武术散手培训中心早出成绩、快出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明确办学宗旨。
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弘扬泉州南少林武术,以文为主,文武结合,强调学习过程中文以载道,武以健身的作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文武双全的跨世纪优秀人才,使学生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为实现中华武术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尽一份绵薄的力量。
学校课程的设置坚持以文化课为主的方针,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足开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从小学起增设武术、英语、电脑课程,武术课一般以晨练和下午课后学习为主。学校采取封闭式的管理与教学,学生学籍纳入鲤城区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经教育主管部门验印,学校发给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生学历。95年招有160个学生,为报答社会对他们办学的支持和厚爱,经过身体、智能等方面公正的考核,其中40名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期间,食宿、校服、课本等全部由学校负担。为适应社会要求,96年春季又扩招了近200名学生。目前,学校的在校生已达到360名。
2.加强武德教育。
一个人能不能学武,抱着什么目的学武,是武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根据。闽南地区素有练武强身习俗,民风淳朴,社会群体的文化素养较高。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较明确,学校针对于此,开展了多层次的武德教育。首先强调武术的健身作用,并经常讲述俞大猷、郑成功等闽南武术界历史名人崇尚武德的故事,使学生对自己的习武目的、习武的社会形象有一个更明确的理解。学校本身在学生练武之初就灌输武德,也是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的教育特色之一,体现了学校在社会上树立崇高形象的目标。
3.弘扬泉州南少林武术文化。
泉州是南少林武术的发祥地。作为社会文化之一的南少林武术,与南音、南戏一起被称为泉州的“三南”,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广大群众中也有稳定的基础。开发、研究泉州南少林特色的五祖拳等民间拳种,并使之发扬光大,是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一项义不容辞的义务。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和省武术院泉州武术散手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一方面积极组织发掘拳种,另一方面建立校队,积极培养武术新人,组织参加有关武术赛事与联谊,切磋武艺,扩大了解,增进友谊。在95年6月泉州举行的“悦来杯”武术散手擂台赛上,仅成立3个月的福建省武术院泉州武术散手培训中心参赛队员就获得了60KG级亚军1个,52KG级季军1个,初步展示了泉州武术散手培训中心的风采;95年12月8日在厦门体育中心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武术邀请赛,参加的队有以台湾武园集团总裁、台北国术会理事长黄善德为总团长的阿里山队、阳明山队、日月潭队,有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队、厦门体校队、厦门长城武馆队等实力雄厚的武术队。该校校队也参加了这场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该校校队一举夺魁,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总分第一。95年12月下旬,该校副校长陈颖在广州参加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又荣获女子南拳第一名。96年元旦,该校校队参加庆祝泉州地改市十周年暨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文体表演,再次获得“特等奖”;在96年元宵泉州地改市十周年的《古港雄风》大型庆祝晚会上,该校参加演出了《泉州人个个猛》的节目。演出时现场观众掌声雷动,一片赞美,为晚会掀起了又一个高潮,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表扬。稍后该校又组队参加了'96中国泉州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获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省文化厅、泉州市政府颁发的优秀演出奖。在各种比赛、表演中,该校校队都以良好的校风赢得观众和裁判人员的赞誉。除此之外,该校还积极与武警搞好警民协作,先后有上海武警总队、福建武警总队来该校交流,作热身赛。今年5月8日,全国武警总部散打队也来该校指导交流,促进了该校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校武术的优势,他们还为泉州一中培训了一百名学生,在扩大社会影响的同时,也为全民武术健身尽一份心力。
4.让社会了解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广泛加强海内外交流。
学校成立以来,上级领导、社会各界贤达较为重视,经常来校参观、考察、指导工作,体现了社会对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的关心和爱护。《福建优秀民营企业家特辑》、《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泉州》、《中华武术》和《芳草地》以及《鲤城风采》等大型画册、刊物先后来校采访,并刊载了学校的办学事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出席全国省级党报群工研讨会的记者参观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特色后,不少记者由衷地赞赏。云南日报群工部副主任王玉机在《云南日报》95年12月19日第三版发表一篇《努力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的文章上,动情地称赞校长陈忠文说:“看到在校学习的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和优越的学习环境,大家深为这位企业家所表现出来的执着精神和远见卓识所感动。”菲律宾《世界日报》、香港《文汇报》都著文介绍该校的办学事迹。国务院主办的《经济日报》还以《文光剑气雄》为题,发表了专访文章,高度评价该校及陈忠文校长的兴学历程。《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福建工商时报》等也多次报道该校的办学情况。全国性刊物《武林》杂志主编王国辉先生在'95国际五祖拳联谊欢送会上说:“我走遍全国武校,没想到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具备这样水平的文化课教师、武术教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堪称全国一流。”新加坡三战道武术院赵春德院长一行,出席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总会'95内功秘功研讨会的来自5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学术研讨会的台湾代表团、台湾武园集团总裁、台北国术会理事长黄善德,以及上海武警总队、福建武警总队有关领导先后莅临该校考察,都高度评价了学校的办学工作。韩国大韩武术协会还邀请泉州武术协会与该校组成泉州南少林武术团,到韩国进行表演。在韩国表演期间,食宿及往返机票等,均由韩国方面负责。邀请该校组队出访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台湾等,显示了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一定的影响力。
四、不足和展望
该校和省武术院泉州武术散手培训中心在办学过程中,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和社会各界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跑道、草坪、校舍装修还要进一步完善。在这些工作做好后,学校将会有一个更清新悦目的面貌,更完善的设施呈现出来。在此,希望上级和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帮助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的办学工作,欢迎各位领导和同行前辈莅临该校视察、指导,使该校办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共同培养甘一世纪文韬武略的英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