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泉州道教协会筹备始末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道教是我国古老的固有宗教,明清以后已趋式微。由于历史的变迁,那种出家在庙的全真道士在近代的泉州几乎是没有了,而以禳灾祈福,斋醮度亡为职业的正一道士人数仍然不少。解放后,为发掘民族优秀文化遗产,1954年,泉州市(即今鲤城区)文化馆组织了“泉州道情组”,有文艺界人士、道士参加,由文化馆的许谷芬、周海宇、曾连昭三位同志负责,活动地点设在元妙观。道情组积极搜集、整理流传在泉州地区的道教音乐、舞蹈,有的节目还参加过晋江地区、泉州市的文艺汇演和文艺踩街活动,节目有“龙宫献宝”、“土地公、土地婆”等。据说经整理的泉州道教音乐有百余种曲牌,可惜的是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 为贯彻党和人民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联系与团结道教徒,继承和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爱护祖国,积极支持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参加保卫世界和平运动。由全国道教界各宗派发起的“中国道教协会”,于1957年4月间在北京正式成立,泉州东岳庙道士陈犁头被选为代表前往参加成立大会,并被选为理事。同年5月9日,在晋江专区宗教处,泉州市政协的支持下,组织了泉州道教界的一些道士(有二十多人)在元妙观听取陈犁头传达全国道协成立的情况。之后又在元妙观、中岳庙(原址在今钟楼北面洲顶)等处举行座谈会,学习有关党的宗教政策、道教知识、全国道协的性质,章程等。通过数次学习座谈,与会者认为泉州有必要组织道教协会,经有关部门的同意,8月16日下午在元妙观召开泉州道教协会筹备会,并在18、20日连续讨论筹备道协的决议。参加筹备会的有东岳庙道士陈犁头、陈知,元妙观道士林筱白、张国梓,泉州城隍庙道士余老少,中岳庙道教士蔡栋材(清末民初泉州著名道士蔡玉树之子)等十余人。筹备会经过热烈讨论,作出三点决议: 一、参加签名发起筹备道教协会。 二、会址拟在元妙观老子祠或观边的康王宫。 三、经费问题,即从道士的道坛法事收入抽出一份工资作为支持筹备道协的经费。 泉州道教筹备会在9月5日将这三项决议写成报告呈送晋江专署宗教事务处。不久,泉州市统战部部长丁水影派政协秘书林志荣到筹备会,指示道协筹备会首先应当加强政治学习,因而这道协筹备会又称道教学习组。 五十年代,元妙观大部分殿宇被公家单位所征用,原有“道情组”的活动地方本来不大,道协的筹备活动场所就更加困难,所以道协筹备会于10月4日向泉州民政科提出申请,要求拨出元妙观的三清殿作为学习活动地点,不久,有关部门让出二间房子交给筹备会使用。 泉州道教协会筹备期间,得到晋江专区宗教事务处,泉州市政协等有关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指导。筹备会积极组织道士参加当时的社会政治活动,如听取政治报告,学习社会主义总路线,参加整风运动,向党交心、表决心,参加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等。道协筹备会还设有会议签到簿,报告呈文记录簿,经费收支帐簿。签到簿为记录当时参加各种会议的时间、内容、地点、人数;报告呈文簿为筹备会向上级呈交报告,申请书的文稿记录;经费收支帐簿记录了道士做功果道场时抽出部分款额作为筹备经费的收支情况。从其会议签到簿可以了解到当时经常参加活动的道士是以泉州市区为主,还有晋江、南安等地,共有六、七十人。泉州道教协会于1958年1月间成立,陈犁头为会长,林筱白、张国梓为副会长,陈犁头还被聘为泉州市政协委员。 因为参加泉州道教协会筹备会的道士至今多已作古,少数在世的年纪又高,笔者在采访中,一些具体情况可能有所出入,烦请知情者补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