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闽林始祖林禄墓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在美丽的湄洲湾畔,泉港区涂岭镇辖区九龙岗山麓(福厦公路144公里处),有一座山环水绕、宏伟壮观的千年古墓,俗称林厝墓,乃闽林始祖、晋安郡王林禄的墓穴,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古墓的左侧有座华丽壮观的大祠堂,俗称林厝祠堂,是奉祀禄公神位的晋安郡王祠。 开闽世胄林禄公 林禄(公元289-356年),系商殷少师比干公四十八代孙、西晋建兴三年黄门侍郎林颖次子。出生于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下邳梓桐乡(今江苏省邳县西南)。晋惠帝时任安东琅琊王王府参军,镇守下邳;永嘉元年随琅琊王司马睿移镇建邺(后改建康,今南京市);永嘉五年从驸马都尉王敦征讨杜韬,立下战功,授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公元318年,司马睿接帝位于建康,即东晋元帝。林禄受命出任合浦太守。泰宁三年(公元325年)诏归,奉命南渡出任晋安郡守(今福建省),遂家居晋安,为林姓入闽之始,世称闽林始祖。 禄公守晋安,披肝沥胆,致力于生聚抚育,开发经营,奠定了闽疆富庶的初基。晋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卒于官,享年69岁。因其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在抗击叛乱、匡扶晋室中,为元、明、成、康、穆五帝良佐,逝后被追封晋安郡王,与夫人孔氏合葬于温陵九龙岗(今泉港区涂岭镇九龙岗),穴名“龙马毓奇”。 子孙后裔播环球 林禄入闽至今1600多年,后裔众多,遍及世界五大洲,且英豪辈出。宋时理学家朱熹称“举闽州凡称林氏,皆禄公后也。世远支分,播满海内。北至玉融、长乐、以通吴、夏;南自晋安以至梁化、潮阳,无不斯聚。”今海内外林姓人口达七千多万人,是中华民族中一支较大的氏族。其中聚居在我国南方各省和港、澳地区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林姓华人,几乎都是闽林始祖禄公的裔孙。台湾现约有林姓200多万人,占人口总数11%左右,是仅次于陈姓的第二大姓;广东仅潮汕地区有禄公裔孙百万之众,向有“潮汕是林家天下”之称;福建更是“陈林满天下”,科举时代录取人才有“福建无林不开榜”之谈。宋仁宗皇帝曾御题谱诗曰:“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绵,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明世宗皇帝曾御题谱诗盛赞:“林姓宝贵胜中华,三状四眼六探花,五会七解八宰府,九尚十世作行家。进士三百腰金带,举人一千帽乌纱,贡监生员难屈指,郡州府县水堆沙。”清圣祖皇帝曾称闽林是“唐宋元明百千进士三鼎甲,公孙父子十二宰相五封侯。”的确,禄公后裔大有贤良代毓、经济称雄之人。如唐贞元十年(公元791年)有禄公第十七世孙林藻中尹枢榜进士及第,名震京师,朱熹称“藻延试赋《合浦还珠》称,擢进十及第,为闽中破天荒”;宋隆武年间有禄公二十三世孙女林默娘,即誉为“天上圣母”、“海上和平女神”的妈祖,因驱邪救世,护国庇民,累受历朝皇帝褒封。清道光年间有林则徐,严令英商缴出鸦片237万箱,于虎门当众销毁,被誉为中华民族英雄;民国年间有南京国民政府任国府主席的林森;当代有世界企业翘楚林绍良等。他们俱是林禄裔孙,均因功绩显赫,倍受世人敬仰。 尊宗怀祖谒陵祠 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的林禄墓,历尽沧桑,几经重建。墓分三庭,庭上有石羊、石将军、石华表,明嘉靖时《惠安县志》载:“将军墓在县交十三都龙头岭,有石三簇,前有石冠、石笏,后有石羊、石马,诸峰盘旋,形势特异”。嘉靖四年,莆田人林俊字见素,官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致仕返梓后稽查林氏家谱,确认将军墓即招远将军,系追封晋安郡王禄公的陵墓。而墓“历经百祀沧桑物改,翁仲明器犹有存者”,因而见素命吏部郎中林达在墓顶岩石上篆书“林始祖讳禄公九龙墓穴”十字,又在墓碑上隶书“莆林始祖晋安郡王禄公墓”。天启七年,莆田林齐圣官惠安教谕,会同惠安举人林微龙再次重修,“召工扫除墓道,芟而弗之,筑而培之,翁仲明器之偃卧者,扶而竖之”,并重立“龙马毓奇”碑于墓前;乾隆二十四年,惠安教谕林清标邀集兴、泉、漳林姓族人集资,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和扩建,“资费白金几千两”,建墓前石牌坊,中书“闽林始祖”四个大字,坊柱左题“东晋名藩”,右题“开闽世胄”,并在墓侧营建郡王祠。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朱熹在墓左侧岩石上题写“长山世谱”,墓左最远点为“顾道人题刻”处,这些劲健飘洒、酣畅流利、气势磅礴的名家书法手迹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为墓园平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在林禄墓的左侧,修有郡王祠。乾隆二十四年,由惠安教谕林清标发动修筑,几经修葺。祠坐乾向巽,紧依今324国道和福厦高速公路、泉肖铁路。祠分二进,中有镂空浮雕青龙盘石柱3对,精心雕刻名联5对,形成16柱承梁的典型中国传统祠庙建筑风格,堂内奉祀比干公、坚公、禄公和孔贵人、则徐公等神位。左侍二十三世孙女敕封天上圣母林默娘祖姑塑像,右侍四十一世孙三一教主林兆恩塑像。东西两墙上悬挂宋、元、明、清登“三及第”匾16块。祠后群峰竞秀,翠绿葱茏,祠前有天然巨石“主笏朝天”,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叹为观止。屋顶红瓦重檐,屋脊成卷棚式弧形双龙争珠,燕尾式飞檐,为紫燕凌空飞翔,构造精妙。整座祠堂轮廊秀丽,气宇宏敞,在袅袅秀烟缭绕中,显得分外的庄严肃穆、宁静典雅。 修复开发今日事 文革期间,林禄墓与郡王祠皆遭毁没,幸遗基与许多石刻文物尚存。1981年,印尼泗水西河社委派林元贰持西河社请函向省、地、县申请重修。1983年3月经惠安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闽林始祖文物古迹重修董事会”。经数年努力,郡王陵墓、墓牌坊都已修复原状。1993年,惠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林禄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保护碑。1996年7月,泉港区(肖厝经济开发区)成立后,重建郡王祠。并于1997年10月竣工时隆重举行“郡王祠”落成剪彩暨禄公逝世1641周年纪念庆典活动,海内外数万宗亲欢欣雀跃应邀参加,盛况空前。 近几年来,随着泉港区这个中外客商投资置业、旅游观光热点的世界级石化基地的崛起,弘扬闽林文化,重修开发九龙岗得到海内外宗亲的支持。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美国、台湾、香港等林氏宗亲社团以及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和本省林氏宗亲到九龙岗谒祖朝圣人数达60多万人次。泉港区人民政府批准九龙岗闽林始祖为旅游景点,并申请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也正积极筹备世界闽林恳亲大会。闽林始祖陵这个昭示着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民族文化兴盛的圣地,愈加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将为世界人民友谊和经济文化交流搭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参考资料: 1、《世界林氏后裔的圣地——世人瞩目闽林始祖陵》(《鹭风报》1999年4月9日,作者:刘开南); 2、《关于开发“九龙岗西河公园”的草案》(闽林始祖文物古迹重修董事会2001年5月26日编); 3、《世界林氏后裔的圣地——闽林始祖》(闽林始祖文物古迹管理董事会2001年5月27日编); 4、《林禄、林禄墓与林厝祠堂》(《惠安文史资料》第八辑,作者:林敬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