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古韵悠悠的罗溪金溪黄氏大宗祠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泉州罗溪金溪黄氏大宗祠,位于总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的泉州洛江区之罗溪镇中心地带西头埔村,万虹大道和南福公路贯穿其中,交通畅通,商贸林立,全镇人口四万余人中黄姓居冠,并纵横分布于泉、厦、莆、仙、福、德、宁、清乃至侨居海内外的印、新、菲、马等地,人丁愈十二万之多,素有鲤北侨乡之称。 紫云金溪一世始祖原斋号宁儿,乃泉州开元紫云支系第十七世,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435年),由安溪参岭分衍入罗,至英宗年代(1440)卜地建祠,占地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坐北向南,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极目神驰,形如飞凤,旋称“凤穴”,是一座至今已达五百多年集观、赏、启、教富有历史品位的明清方建。 祠为五开间三进三落带东西厢房及后落护厝硬歇山顶皇宫式砖木结构建筑,祠左配设雕金飞檐三层拱斗楼阁式大彩门一座,额书“金溪怀思堂”五个金雕楷书,进而细磨规格白石铺砌大拜庭及停车场三阶,总面积近200平方米,拜庭四周均设花卉园地,盛栽各式名贵花卉,枝繁叶茂,四时盎然,明清年代就已竖立的原东西向二架旗杆夹石及骑仰石配套今仍贮立其间,风格井然,蔚为壮观,衬托着笔法刚俊,苍劲飘逸“凤振金溪”四大镏金镌字的象形艺术照墙屏列祠前,造型闪烁生辉,庄重华伟。 二进正祠门廊,三面壁墙均以精修细磨的花岗岩白石镌雕各种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图案;造型迫真,呼之欲出,大门额顶书“黄氏宗祠”四大镌金楷书,左右门联对曰“参岭发祥贻燕翼,金溪衍派奠鸿基”,相传由明清书法大家张瑞图所书,大门双侧分别竖立以辉绿岩石雕琢而成龇牙咧嘴,神形迫真,活龙活现的镂空盘龙石柱及大型石狮贮立对应,其凛凛生威的精良工艺其精其深其透乃泉南一带鲜见,乡土气息十分浓厚,诚为古今极品。 三进为祭礼大厅,厅堂宽敞明亮,高程六米,面积近100平方公尺,厅中挺立着最高达五米,径均60厘米以上的进口碎米红石制园形承脊柱8根,排列对称,庄严肃穆,柱上各镌镶金对联,各种楷、隶、行、篆书法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厅口大柱联曰“夫分参岭山川旧,派衍紫云两露新”是金溪始祖原斋派承泉州紫云,后移安溪参岭入罗繁衍,故灯号称曰“紫云”的写照。厅堂壁墙为名师绘制描述其入罗繁衍,勤恳耕耘,开拓有成之史实追溯,令人一睹境临,油然起敬。堂面顶额高悬“太子少保”、“太常侍卿”、“进士”、“举人”、“文魁”、“武魁”匾额多面,均概述族裔出士年代及各任士职资历,造型古式古风,美观大度,部分扁额尚系明清遗物。厅柱石珠浮雕“牡丹”、“梅花”及“竹”窗图案也均明清年代原存古迹。 祭堂深层,设木构七级神龛三龛,分中、东、西并排,中龛顶额横书“孝思堂”镏金匾牌,供奉百余位硕德高贤,巍科上第列祖列宗神主,龙鹤头缀饰比比皆是,三神龛四周,全部雕龙刻凤和各种人物山水,名花异草楼空立体图案,均真金正漆神龛左右联曰:“胜地钟灵缨簪不断状元传,山川毓秀科甲联登太子师。”其流金溢彩,美仑美奂,技艺精湛,堪称鲤北首屈,从而博邻观仿,络绎不绝。 朔自明、清于兹,族裔黄维清、黄士藻、黄腾冠、黄青龙、黄纪堂、黄赞恩等均先后在其不同历史朝代科中“举人”、“进士”,诰受皇封“太子少保”,“通奉大夫”,“武显将军”,“御前侍卫”等赐号,分任“知府”、“布政司”、“左江道”、“两江参戎”,乃至民国时期的晋江县县长者等多人,特别清同治年间科中武举的裔孙黄纪堂设馆授学,是曾任两广巡抚,南安族裔武状元黄培松恩师,泉州市电视台曾专题报道其历史轶事,甚荟口碑。 尔后,距今已有500多年史实的紫云罗溪金溪黄氏大宗祠,历尽沧桑世变,叠经沉浮,毁立几迭,然于1999年幸蒙族裔赤子,旅印侨领黄奕聪(现全球经济富豪,印尼“金光集团”董事长,泉州市青少年宫捐建者,罗溪奕聪中、小学及幼儿园创建者,以及最近“万虹公路罗溪段改线工程”和世奕聪中学扩建捐资达7100多万元),牵头首捐48万巨款及集资近150万元,组委修建,始终立足于原基原向,修旧如旧地保持明、清古建特色,沿用泉南石底红砖墙面全方位砌筑,遵循皇宫式屋面翘脊饰筒,腾龙起凤,雕鹤画栋,流金溢彩,是一幢高耸华贵,金碧辉煌,巍峨雄伟,古色古风的明、清古祠拔地挺立于山清水秀,人烟熙攘的罗溪金溪之畔,再现当年之光彩,成为郡里广联四海宗缘族谊之圣地,尤是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观研价值之首选,孕育着悠悠古迹的品位。 200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