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世纪之梦”的圆梦人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在其著名的《建国方略》中,将福建湄洲湾列为建设“东方第一大港”的理想地,称其为“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 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近百年间,湄洲湾并未建起“东方第一大港”。 当历史翻越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走到本世纪末的最后几年时,改革开放缔造了崭新的中国大环境,方使孙中山先生的“世纪之梦”在湄洲湾南岸肖厝得以全面具体地实施。 根据国家规划,未来10-15年中将开发建设肖厝。1996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委会。 邱家赞任肖厝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的首批创业者和建设者;他和他的同事及带领的肖厝数十万百姓,将成为“世纪之梦”的圆梦人。 一 1996年11月7日,在龙头岭路段旁的一幢普通的大楼前悬挂出了两块引人注目的牌子:“中共泉州市肖厝工作委员会”、“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 两块牌子的挂出,开始了一个令国人瞩目的现代化石油化工港口城市的全面建设,开始了福建历史上最大工业投资计划的全面启动,也开始了一片沉寂百年的黄金土地的全面开发。建设“东方第一大港”使肖厝成为福建一颗新兴的明珠。 邱家赞出任肖厝党工委书记之前,曾连任石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八年。带着在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石狮丰富的创业和工作经验,邱家赞走马上任之初,便以“时不我待,朝夕必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带领着肖厝党政一班人和肖厝人民,在肖厝这张白纸上,开始描绘“东方第一大港”壮美的图画。 肖厝位于福建中部湄洲湾南岸,方圆319平方公里,人口36万。这里海岸线总长50多公里,港湾风浪小,常年不淤不冻,航道宽,陆域大,是一个天然深水良港,20~30万吨的巨轮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出。这里又是地处闽东南经济繁荣区域的中闽地段,距台湾基隆、高雄等大港口仅100多海里,处于上海港至广州港的中心,海上航运可直达国内外各大港口,是闽东南交通的重要通道和海上航道的辐射中心。这里距福州机场仅1小时20分钟,距厦门机场仅1小时,距离晋江机场只需20多分钟。324国道横穿全区。建设中的福(州)厦(门)高速公路在此设2个出入口。海陆空交通都极为便利,完全具备建设国际性大港口的优势。 肖厝的启动,得到高层有关领导和社会著名学者的热情关注。 邱家赞先生 1995年春,李鹏总理视察福建炼化公司时提出:发展石化工业,振兴福建经济。希望福建把石化作为支柱立起来。 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及中央十几个部委的主要领导都曾先后到肖厝视察。 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说,“21世纪的湄洲湾,将可同香港、高雄相媲美,不仅能搞活福建21世纪的经济,而且将带动整个华南经济区的发展。” 中国科学家钱伟长说:“福建就像一架展翅翱翔的飞机,马尾和厦门是两翼,而湄洲湾是发动机。” 经济学家童大林也说,“要认识福建,首先必须认识湄洲湾。” 邱家赞走马上任,首先看到的是肖厝的港口独特优势:这里的10万吨级油码头、万吨杂货码头和一些小码头已投入使用,5万吨煤码头、25万吨油码头正在筹建,大工业是肖厝的强项,被专家评为“设计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工程高质量,试车高水平,生产高效益”的福建炼油厂自1992年投产以来,累计已实现工业总产值193亿元,利税26-86亿元,年产已从250万吨扩建到400万吨。同时,800万吨炼油厂、60万吨的乙烯工程及一大批石化项目也正在筹建,为肖厝的发展奠定了工业方面的基础。 邱家赞经历过石狮市的创建,他知道,一个经济新区的腾飞,走好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邱家赞首要着手的是抓好二件事,即:组建精干、高效的工作机构;抓好肖厝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机构组建中,他借鉴石狮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组建了肖厝县一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共8个工作部门、60个行政编制、加上4个垂直管理部门。其机构之精、人员之少在中国现在县级党委、政府中是难以找到的,但它却高效、出色地完成了县一级党委、政府全部工作,简直是一种奇迹。 规划是肖厝另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邱家赞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进行规划,请国内几家高水平的规划设计部门同时进行规划,然后好中选优,博采众长,加以完善。肖厝的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得到省内外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邱家赞首抓这两件事,为肖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邱家赞说,国家把大工业建设项目选定在肖厝,给这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一轮的开放开发,应积极实施闽东南开放开发战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主动迎接福州、厦门和台湾区域经济的辐射,以发展港口经济为依托,以石化为支柱,加快大港口建设,打开海上通道,形成福建以石化为龙头,实施“以港兴区”战略,把肖厝建成“石化港口工贸城”。 重点建设项目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是肖厝发挥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形成大工业优势的关键。管委会抓住重点,把协调服务大工业项目和港口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做到经常走访,排忧解难,确保进度。现在,区内除福建炼化有限公司400万吨炼油厂、7万吨的聚丙烯外,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已完成投资6亿多元,华星低温液化气库、泉昱鞋厂也已投入使用。800万吨炼油厂、60万吨乙烯工程、45万吨聚乙烯、30万吨降丙烯、30万吨聚氯乙烯,10万吨PS、38万吨SM等一批大中型的石化项目正在加紧筹备中。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和投产,肖厝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 与此同时,港口的建设力度也在继续加大。目前区内除了拥有已建成的万吨级杂货码头、10万吨级原油码头、5000吨、3000吨、1000吨的成品油码头外,还在积极筹建5万吨级的煤炭多功能码头、25万吨级的油码头以及一批化工和建材码头。 肖厝口岸已被列为国家一级口岸。不远的将来,这里的朝阳将带着祝福,迎送四面八方的巨轮。 过去,基建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肖厝的发展,肖厝仅凭着一条公路与外界进行着有限的交流。管委会成立之后,在财力薄弱的情况下,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负债进行、滚动发展”思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区内等级公路总长近90公里。总投资3-6亿元、日供水50万吨的湄洲湾南岸引水工程已通水,通讯工程与泉州程控联网,已建成4个模块局、2个电讯基站…… 在营造投资硬环境的同时,肖厝努力创造高效优质的软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以良好的形象吸引投资者。 邱家赞向管委会全体人员提出“今天就办,马上就办”的口号,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拟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吉源公司,来肖厝1个小时就谈妥,3天就办完手续;泉昱鞋亚公司原来多数资金投入大城市,去年从广东东莞来肖厝考察,看到这里体制好,环境优越,几个小时的洽谈,就决定投资3亿元办分厂;用地151亩、投资2500万美元的华星石化公司,从谈判到完成征地,只用了25天…… 在邱家赞的眼里,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只要有利发展,他都全力支持。他一家家地走访了肖厝的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解决了大量的问题。 1998年,邱家赞工作二年多的时间,肖厝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9-1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已达70-4亿元,财政收入1-2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均在70%以上,其中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翻了一番以上。肖厝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重要的工业项目落户肖厝,肖厝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二 肖厝,原为惠安县北部最贫穷的地方。过去的岁月,惠北人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因为没有遇到好的机遇。 如今,肖厝得天独厚的优势已为人们所熟知,这里蕴含的商机正吸引着大批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 1998年3月在泉州举行的招商恳谈会和1998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投资环境介绍会上,邱家赞对所有客商说出了肖厝开发区的宗旨:“让别人发财,求自己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捷足先登的外资企业的高速高质运作和高回报,肖厝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将迎来新的高潮。 在泉州招商恳谈会上,邱家赞讲了一席话: 肖厝有被称为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良港,有年加工原油400万吨的福建炼化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有开放优惠的政策,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现有10万吨级原油码头,只需投入少量资金向外延伸,即可建成全国最大的25万吨级油码头,具备利用进口原油建设大型炼油厂和石化联合企业的条件。同时,肖厝陆域开阔,随着投资3亿多元的湄洲湾南岸引水工程、日供水5万吨自来水厂的建设、漳泉肖铁路的通车、泉州机场、福厦高速公路及区内通往高速公路的两座立交桥、驿峰路、南北三路、南北五路、川沙路、起步区11万伏变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全面建成和推进,以及海关、边检、商检等口岸联检单位的正式进驻和运作,这里为建设我国大型石化工业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天然的宝地,美好的前景,使肖厝成为国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点。管委会成立以来,全区共签订投资项目50多个,投资总额6亿多美元,协议外资4亿多美元。1997年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6个,投资10多亿元的高科技项目陶瓷轴承厂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投资3亿多元泉昱鞋业公司已正式投产;由台湾中石化与福炼公司合资2-4亿的华星低温液化气库将在今年10月正式建成投产,年销售额可达1亿多美元;投资7亿元的7万吨聚丙烯厂已竣工投产,可提供25种石化后续加工原料;福州二化首期投资7亿元的4万吨烧碱、2万吨环氧两烷、2万吨聚醚项目,也已全面开工建设,明年将陆续投产。5万吨级的煤炭多功能码头已于1997年底全面开工,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0万吨级粮食专用码头和25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在抓紧前期工作,不久将陆续动工兴建。福炼公司与美国埃克森、中石化和沙特阿美海外公司签署的大型炼化项目,总投资达数十亿美元,将福炼公司原油加工能力由400万吨/年提高到1200万吨/年,并新建我省60万吨/年乙烯工程。同时,将依托福炼公司建设重整及芳烃装置,生产对二甲苯供应厦门海沧等地,促进区域协作。二化集团还将依托60万吨/年的乙烯项目建设30万吨/年的聚氯乙烯,并配套建设2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等项目。 至2004年,肖厝区内的大工业总投资额将在1000亿元以上,是建国以来福建最大规模的工业投资计划。这些项目建成后,工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利税将超过100亿元,肖厝将成为世界级规模的石化基地。至2010年,将肖厝建设成为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的现代化、花园式滨海港品城市。 难得的商机、良好的效益,肖厝正以朝气蓬勃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我们竭诚欢迎工商界的朋友参与肖厝的开发建设。我们将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条件、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欢迎您前来落户,共同开发这片热土! 按照规划,肖厝将建设成为湄洲湾南岸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至2020年,肖厝全区常住人口将达47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700亿元。市区城市用地80平方公里,全城由城市中心区、港区和石化工业区三部分组成,按照建设产业协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格调高新的总体目标,推动肖厝进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三 邱家赞于1952年4月24日出生在石狮祥芝镇东埔一个普通百姓家庭。他7岁丧父,有兄弟姐妹5人。四个兄弟中他最小。 邱家赞回忆道:在人生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母亲。她勤劳、刻苦、慈祥,一生含辛茹苦。我小时候父亲去世,母亲要养活我们四个兄弟,起早贪黑,拼死拼活的干。60年代困难时期,她把很有限的粮食煮给我们四兄弟吃,自己仅喝一些汤。她吃的菜,是我们几个兄弟吃剩下的鱼头、鱼骨和鱼尾…… 邱家赞很痛惜地说,为了帮助他念书,三个哥哥都做出了牺牲。他们出外去捕鱼,以自己菲薄的收入,帮助母亲养家糊口。然而,当他只上完初中一年级,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中断了学习,下海去捕鱼近半年,后来参军入伍。在空军航空兵,他从战士到飞行大队政委,在部队整整13年。1981年他转业回到地方,曾任晋江县委办公室干事、共青团晋江县代书记、晋江县对台部部长。1988年,家乡石狮建市。邱家赞参加了全国首次副市长的推荐选拔(竞选),并当选了首届石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邱家赞在石狮市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创建卫生城市的先进个人,被石狮市人民选为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第一届、第二届石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毕竟是自己出力流汗,创造过成绩的地方,邱家赞对石狮一往情深。说,他在石狮的工作,一是创建新体制,走的是一条没有前人可遵循的道路,每推进一项工作都具有开创性。在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新体制中,他首先从组建社会团体入手,放手组建了南音协会、诗词协会、书画协会、篮球协会、排球协会、武术协会等几十个社会团体,把各种人才有秩序地组织起来,作为小政府的延伸,这种协会实行领导自选、经费自筹、人员自聘的“三自”方针,每逢节假日,政府一号召,社会团体把石狮的文体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政府分管文化的只有一个人,管体育的也只有一个人,但文体活动却比别的地方活跃。 二是开拓侨务。石狮市先后在海外组织成立了菲律宾石狮各乡联合会、石狮市旅港同乡公会、澳门石狮同乡会,使石狮的侨务工作在海外有团体可支持。他对每个侨台胞一视同仁,深得海外侨胞的信赖与尊重。邱家赞组团访菲时,曾经在菲国掀起了石狮热。在菲律宾的侨胞的眼中,他可以算作有口皆碑的石狮领导人之一。他在国外努力宣传石狮,动员海外乡亲回石狮投资置业及兴办公益事业。大多数人经过他和他的同事的工作,坚定了回乡投资的信心。在石狮八年的工作中,共争取华侨捐赠公益事业4亿多元。 三是奠定了教育基础。邱家赞就任石狮市副市长时,石狮教育极为落后。全市考上大专的学生仅15名。小学危房占16%、中学危房占24%,就连赫赫有名的石光中学,一下大雨也是常让他寝食不安。经过8年的努力,不仅全部消灭学校危房,而且校舍和仪器设备为泉州地区一流水平。他还领导筹建了石狮一中、三中、五中、七中、八中和银江中学、永宁高中,领导扩建了石光中学、华侨中学、蚶江中学、实验小学,建设了第二实验小学,并组织资助过全市大部分小学。 在石狮,邱家赞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和珍惜人才。为了使石狮一中有一位好校长,把一中办成一流学校,他曾十数次亲临原晋江一中校长郑编的家,诚聘他为石狮一中校长。在他的热情感动下,已退休的郑校长毅然重返教坛,经过三年的努力,把石狮一中办成了石狮一流的学校。邱家赞离开石狮时,石狮每年向大学输送的人数已从十多人增加到一百二十多人。石狮的教育费附加每年从15万元增加到1050万元,使教育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石狮人称他为石狮教育的奠基人、创业人、开拓者。 作为石狮人,邱家赞待人十分谦和,不仅在海外有很好的信誉,在石狮的群众中也有很好的口碑。他常说,人的一生中能为人民做几件好事,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就是最大的幸福。至今,仍有许多石狮人还记着他,还惦念他。 四 在邱家赞视为最高兴最难忘的事,除了当选石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就是到肖厝主持肖厝开发区工作。因为这使他成为两个地区首次创业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他说他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三次有意义的“第一”,即:第一次参加全国范围内首次副市长的竞选;参加石狮建市后的第一次创业;参加肖厝开发区的组建和第一次创业。 而肖厝经济开发区的组建和第一次创业,将也是邱家赞最辉煌的一笔。 孙中山先生做在20世纪初的梦,将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成为现实。延续了一百年的世纪梦,终将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实现。 未来的肖厝,将成为福建和泉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南中国最富活力的一方热土。邱家赞说,这是因为,石化基地的建设,将为福建经济乃至其他地区注入强劲的动力;这里的深水良港将承载着福建省经济航母的起航,与其相配套的铁路、高速公路、飞机场将加速福建与世界经济大市场的接轨…… 肖厝起飞指日可待,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东方第一大港”无限广阔的前景。 有幸成为“世纪之梦”的圆梦人,是邱家赞最大的光荣和神圣的责任。 在邱家赞的眼里,面向21世纪,世界将进入海洋时代,国际航运经济发展战略将移向深水港城中,开发肖厝港的意义和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展望肖厝的未来,邱家赞坚信“巨龙腾飞定有时”,“东方大港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