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保一方平安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施文顶先生 一 施文顶最大愿望是“保一方平安”。 施文顶上任石狮市公安局局长不到百日,就碰上了1997年“一·二三”抢劫杀人案。 1997年1月23日凌晨5时,当厝上村村民陈庆坦走在前往华南车场的路上时,肯定想不到厄运正向他走来,早已尾随其后的两名男子眼见四处无人,一阵风似的猛冲上前,掏出利刃一阵乱刺,将瘫倒在血泊中的陈庆坦身边的密码箱抢走,逃之夭夭。 年底是刑事案件高发期。“一·二三”抢劫杀人案发生在旧历年关,被害者系石狮本地人,发案地段在石狮繁华街道,且又正值泉州市公安系统岗位调整之后,石狮各界群众议论纷纷: “现在要看公安局新领导怎么样了!” “刑警大队这回案子破得了吗?”…… 一时间,人们的目光全都转向了新局长施文顶。 面对着种种压力,耳边回响着死者家属的哭诉,施文顶内心不禁翻腾起来。经现场详细勘查和对目击者询问,他径直找到特别关注此案的当时的石狮市委书记、市长何锦龙,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不破获此案,我马上辞职。” 施文顶立下军令状后,许多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因为各种迹象表明,这是一起流窜作案,破案难度极大,人们担心的是三天内若破不了案,这立下的军令状又该如何收场? 然而,多年的公安生涯,早练就了施文顶敏捷的思维、准确的判断力和指挥若定的气度。 调防、设卡、取证、拦截、追捕……施文顶亲自督阵,与一线刑警一同度过了整整三个不眠的昼夜,终于在案发71小时将凶犯在福建省罗源县境内擒获归案。 拭目以待的人们都替施文顶松了一口气,都不由得对这位精明果断、自信必胜的新局长刮目相看。 二 施文顶一脸疲惫回到自己那间简陋的局长办公室。他在办公桌前坐下,轻轻舒了一口气。 虽说上任不到百日,施文顶对石狮市公安局的情况并不陌生。 施文顶出任公安局长之前,已是“老公安”了。他曾于1985年至1987年任过石狮公安局教导员,当过晋江县青阳公安分局局长,晋江改市后又任市公安局副局长。在这原本一家、方圆不过百十里地的晋江、石狮两座城市之间,施文顶从事公安工作已经整整16年。 1996年10月,泉州地区公安系统有史以来第一次实行县、市公安局长人员交流,施文顶被调任石狮市公安局局长。 出任石狮公安局长,施文顶感到最大的压力是:石狮市公安局是一个先进集体,尤其是石狮刑警大队,知名度很高,是一个名牌。能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刑警大队的红旗会不会倒?这是石狮市委更是石狮人民特别关注的大事。到石狮一段时间,施文顶全面考察了石狮公安局的工作,感到石狮公安局的强项是破案,但防范较弱。尤其在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参与、关心社会治安方面须加强。因为他想到,如果石狮人民感到石狮公安局是我们自己的公安局,那将会形成怎样一种巨大的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研究后,施文顶心里酝酿的两年奋斗目标逐渐明确,公开提出目标位:把刑警大队推向全国;让石狮市公安局跻身于全国优秀公安局的行列。 于是,施文顶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始做三件事,正应了一句老话,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且,这三把火还真的熊熊燃烧起来了。 三 施文顶首先抓的是公安局的队伍建设和自身形象的塑造,从自己做起,从善政做起。 具体地说,就是政治建局,从严治党,抓班子,带队伍,大力构筑公安队伍“素质工程”和“形象工程”。 己身不正,何以正人? 在公安局党委会上,他对全局提出要求:凡是民警必须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凡是规定民警不能做的,领导必须带头遵守。 石狮市公安局党委雷厉风行,召开民主生活会,召开队伍教育整顿揭短会,召开局党委委员自查自纠会议。领导带了好头,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了,公安队伍进一步纯洁了,更使队伍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全局正气浩然,警威不树而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警的积极性创造性。 公安部副部长胡之光是施文顶的老领导、好朋友。 施文顶任公安局长后,胡之光送来一幅书法,书题:“行止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对这两行字,施文顶默视良久。 在自己家中,施文顶对家人“约法三章”:不许参政议政;不许收礼;当好后勤内助。家人立即表示支持。女儿施川萌还特意买了一本书,写上“有容乃大,无欲则刚”送给他。 自出任公安局长以来,施文顶的办公桌上经常有来自社会各方的请柬。然而,施文顶极少去赴宴。 1997年8月,施文顶的母亲逝世。人们出于表达对一位公安战士母亲逝世的悼念和哀思,上至公安部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以各种方式示意慰问。 面对同事和百姓诚心诚意送来的奠仪金六百多包,施文顶答谢之后,能当面退的则当面退,不能退的当面封存,事后由局纪检督察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一一退还。 公安局长的权力不小,自然就有不少人前来打通“关节”。有个案犯的家属托施文顶的家乡人疏通关系,看能否叩开方便之门。没想到家乡人在施文顶面前碰了一鼻子灰。这人事后说:“这个老施,太不给面子了”。 仅1996年10月以来,石狮市公安局拒贿金额达上百万元。 类似这样不办人情案、关系案的事情,对于施文顶,对于石狮市公案局来说,真是举不胜举。 在施文顶带领下,石狮市公安局整体形象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四 施文顶做的第二件事是“加强刑侦力量,身先士卒,抓破案”。 石狮地处泉州湾南侧突出部,外来暂住人口15万,几近常住人口的一半,日流动人口约6万。由于新旧体制交替的“碰撞”和某些方面的负面效应,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而控制犯罪的机制相对薄弱滞后,使得石狮市刑事犯罪呈高发势头。仅1995年,石狮刑事案件数就高达3859起(其中大案2895起)。建市数年,立案平均上升36-7%,居福建省各县市之首。 面对日益严峻的治安状况,1990年石狮刑侦部门奋起改革,推出了分片包干、分类包案的破案责任制和搭档破案责任制;破案评奖制度、全员考评奖惩制度、优化组合制度、探组制度、值日侦缉队建制、责任区中队建制等也陆续出台,刑侦工作一步一台阶,取得了丰硕成果。自1989年1月建局共破获刑事案件13909起;其中大案8785起。这些成绩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局刑侦改革创新,也为几年来刑侦改革深化奠定了基础。 1996年10月,施文顶出任石狮市公安局长之后,全面启动侦防机制深化改革工程,并将“精干、高效、便民”确定为深化的主旋律。 在侦防机制改革方面,施文顶提出了建立“五大网络系统”的构想。这“五大网络”指的是:指挥网络、技防网络、基层基础网络、巡逻网络和转追堵截网络。侦防机制改革全面进入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尤其是对派出所的勤务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统一协调、纵横交错的立体侦防体系,并将转入深加工阶段。同时,下一阶段机构改革的计划也已形成。 为保证各项工作计划落到实处。石狮市公安局从1997年开始全面实行工作责任制,责任状明确规定了工作指标、奖惩办法,把职、责、权、利紧密挂起钩来,逐级负责,人人都有责任。 责任感将培养出一流的刑警和公安队伍。 有一流的领头人,必有一流的队伍。 遇有大要案,尤其发生危难之际,施文顶总要亲临现场,身先士卒,指挥侦破。 1997年11月24日,在石狮聚仁路康安巷发生了一起抢劫劫持人质的特大恶性案件。歹徒用锋利的剃刀抵住人质的脖子,退缩在一套商品房内负隅顽抗,并向我公安人员索要枪支、汽车。接到报案后,他亲自带领刑警、巡警、消防等各警种赶到现场,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对峙、攻心、强攻、解救,在上级公安机关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以他为组长的现场指挥小组指挥下,终于活擒凶残的案犯,而且确保了人质安全。当时,细雨蒙蒙的石狮沸腾了,现场近万名群众欢呼雀跃,掌声雷动。 施文顶和其他局领导审慎,求实,奋勇,带动了全体民警,出现一批英雄的民警人物,如刑警李健腾奋力追缉案犯;瘦弱的刑警黄发津奋不顾身勇擒高大凶狠的贩毒案犯;110民警不顾生命危险闯烈火、下毒井抢救他人生命。辖区内发生的几起影响重大的恶性案件如“四·一九”水井沉尸案、“五·一四”抢劫杀人案、“八·三○”抢劫杀害摩托车工案、“一○·八”石狮首例台胞被杀案、“一○·九”祥芝泉兴漂染厂被抢67万元案,以及群英路金行两起大窃案等都先后胜利破获。 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是:1996年石狮市刑事案件发案出现了建市以来的首次下降。全市共立刑事案件3683起,其中大案2643起,分别比1995年下降4-6%和8-6%,抢劫、强奸、杀人等恶性案件比1995年下降54-6%。而1997年,刑事案件共立3351起,其中大案2459起,比1996年同期又下降9%和7%,而1998年凶杀案件仅发8起,比1997年下降52-9%;在泉州市公安局举行的“全市公安机关百名民警八大主要指标竞赛”中名列前茅。 连续两年刑事案件出现历史性下降,使正在进行的石狮二次创业有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五 施文顶做的第三件事是“打好石狮‘110’这张牌,用‘110’架起警民之桥,发动全市力量,共保一方平安”。 石狮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成立于1996年6月。成立后,本着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宗旨,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抢、有灾必救。并以其快速、有力、热情的执法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石狮市各界为解除“110”民警后顾之忧,发起成立“110基金会”,至今各界和个人捐款已达千万元人民币。 石狮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破案率是赫赫有名的。但是“破案”毕竟是在案发之后,也就是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已经受到了一定损失。施文顶想的是能否防患于未然,能否建立起一个防患机制,使刑事案件下降,使石狮百姓安全感增强,使石狮的二次创业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经过调研,施文顶提出“向科学要警力,走科技强警之路;以‘110’为龙头,带动巡警建设”。 施文顶上任之初,原先警令、信息传递等都用电话,全市公安系统没有一个比较全面完备的无线电通讯网络。他于是开始实施建立覆盖全市范围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计划,配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对讲机,设立了三个中继站,从而在行动时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同时,建立指挥中心,将110、119、122等报警电话统一到接警系统,并把“110”系统延伸到各镇办,在各派出所建立110值班室,以覆盖全市无线通讯网络,实行由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指挥,使各单位,各警种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由于以科技强警,使得队伍更有战斗力。 1996年12月21日,在石狮市华侨医院发生的一起抢劫杀害摩托车工特大案件,就是通过无线电通讯网络指挥调度各警种快速出击、设卡拦截,从而迅速胜利破获该案。 1998年6月4日,在石狮大仑村团结路发生一起杀死一人、重伤一人的故意伤害(致死)案件。接报警后,局领导通过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刑警大队、凤里派出所、巡逻警察大队,在案发后仅用20分钟时间就成功地破获此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破案是战斗力,作案预防也是战斗力。 施文顶力主将市“三安”报警服务中心设在指挥中心,同时将全市的金融单位、重要企事业单位、各繁华商业网点等并入报警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中,这样一旦在这些地方发生犯罪,指挥中心就能在瞬间得到信息。这一举措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如群英中路商业店铺以往经常发生撬盗案件,装上报警系统后,案件大大下降。而在住宅楼的安全防范上,推行楼宇对讲电子防盗系统,在摩托车上统一安装防盗装置,使得撬盗住宅楼、摩托车案件急剧下降。在全市安装防火防盗及自动报警系统二百余处,其中有一半以上与市局指挥中心联网,还完成1225户技防措施的安装任务。而建立卫星定位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科学防卫举措也正在实施。 石狮市公安局的五个网络建成后,境内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 六 1997年8月,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展向石狮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学习活动的决定》。 1998年,石狮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荣获三项全国性荣誉——公安部给予荣记一等功,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石狮市公安局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优秀公安局。 施文顶如愿了。他上任时烧了“三把火”,结果带出一支名牌公安队伍,警民关系空前融洽,把石狮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推向了全国,石狮市公安局已跻身于全国优秀公安局之列,实现了他两年奋斗的目标。 七 这个铁骨铮铮的公安局长,这个对罪犯铁面、对人民亲和、对同事友爱的公安局长,尽管获得许多荣誉,但是因失去了慈母而内心始终负载着痛苦。 母亲刘连房老人病危时,施文顶正在离母亲十余里的地方执行公务。 自古忠孝难两全。 施文顶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华侨家庭,父亲早年往菲律宾谋生,直到解放才回国。可在他出生前又渡菲岛,后在菲律宾逝世,父子从未相见。这是施文顶一生最大的遗憾。因父亲早年去世,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后自攻医学,行医乡里4年,颇得邻里称赞。20岁从军,年年立功受奖,并为同批入伍兵中最早的营级干部,后因“海外关系”复杂,于1981年转业。 施文顶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她那刚毅、勤劳、真诚、乐善好施的品德一直在影响着自己的儿子。尤其是1969年,施文顶去当兵时,母亲已经58岁。她忍着自己内心的悲痛和孤独,独自一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施文顶说,他永远感激母亲当年送他去当兵。 施文顶还记得1969年底他去当兵的那个早上。他到菜地里去为洋葱浇了最后一次水,心想自己走后母亲就得孤单一人,还得自己挑水浇菜,因而于心不忍,便蹲在地头上大哭起来。 母亲却对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要他做人诚实、坚强。 施文顶始终牢记母亲教诲,以坚强处世,以诚实待人。 1997年8月25日(农历7月23日),施文顶的年过八旬的母亲刘连房老人因病去世。施文顶悲痛万分。 在他的身后,众多的眼睛都在注视着这个保一方平安的领导人和跋涉者,看着他恪守为人之子的孝道,也看着他背负沉重的使命与责任。 身为石狮市公安局局长,施文顶尽管深含悲痛,但身上所背负的沉重使命与责任就是“保一方平安”。 “保一方平安”既是施文顶也是石狮公安战士对这一方土地的承诺,是他们的誓言。他们家庭或是个人也许是幸福的,也许有这样那样的艰难或痛苦,然而责任在身,职守如令,他们的工作是一种奉献。他们奉献给石狮的,不只是辛劳,有时还有鲜血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