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琼霞女士(前排坐者)、陈永栽先生(后排右二)
一
1996年5月11日,香港各界庆祝回归委员会主席安子介、霍英东向蔡琼霞女士发出委任状:“兹委任蔡琼霞女士为香港各界庆祝回归委员会顾问”。
蔡琼霞收到中国新闻社函,即复函中国新闻社社长:
欣接来函,蒙国务院侨办垂爱邀请参加香港主权回归交接仪式,深感荣幸。忆我祖国百余年来受尽列强欺侮,今朝吐气扬眉,实我中华民族之荣耀。香港回归之后,一切事情有祖国庞大背景支持,将更繁荣昌盛。实可预料,菲律宾与中国及香港(地区)之关系一向良好,肯定持续发展。至于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可起模范作用,将来祖国统一大业定能成功。
香港即将回归,蔡琼霞心潮激荡,赋诗一首:
昔年月蚀天下暗/今日五星宇宙亮/恨失国土被占据/誓志收回思良策/永垂青史设计师/创造一国两制度/庆幸原璧收回归/扬眉吐气喜今朝/洗雪受辱百年耻/国运兴通统一强/炎黄子孙齐庆祝/国家荣耀民吉祥/中华儿女同奋志/共建祖国更盛强。
这首诗,是蔡琼霞这位年逾八十高龄的老人长年蓄积在心的华夏情结,是她祭奉在轩辕始祖灵前的一瓣心香。
二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
1997年7月1日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着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到来了!
以中英两国政府完成交接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宣布成立为标志,圆了中华民族期盼了一个多世纪的香港回归梦,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蔡琼霞与她的长子陈永栽,一起作为香港各界庆祝回归委员会顾问,参加了香港主权回归交接仪式,亲眼目睹了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升起的历史瞬间;亲耳聆听了江泽民主席的重要讲话和李鹏总理的致词;亲身见证了董建华和香港特区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临时立法会议员、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及常设法官、特区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就职宣誓。历史在这一时刻翻开了新的一页。
见证历史的体验是庄严而神圣的。
回顾历史的心情是激动而复杂的。
百年国耻,今朝洗雪;香江水流,紫荆花开。
只要是中华儿女,华夏子孙,这一天就是节日!
坐在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主席台上,蔡琼霞和陈永栽母子俩感奋异常。
今日何日?百年梦圆日。
今夕何夕?神州不眠夜。
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共期待,12亿赤县儿女同计数。看今朝,钟声起处,香江与四海同欢,紫荆与百花怒放。天安门前舞雄狮,黄浦江畔奏大吕;深圳河上飘彩灯,太平山下起巨龙。浩浩东海,盛不下如许欢乐;滔滔长江,载不动几多豪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令来自菲律宾的蔡琼霞和陈永栽母子深感自己与祖国的缘分,深感自己的幸运。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结束时,蔡琼霞在陈永栽的扶持下,从轮椅上站起身来。母子心有灵犀,共同面向东方,遥向轩辕始祖,再祭心香一瓣:
祝福您,祖国!祝福您,香港!珠还合浦更靓丽,山连五岳保太平,金瓯补阙添锦绣,舆图共整壮国魂,香港的明天会更美!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三
第一次见到蔡琼霞女士是1998年3月3日,这一天是蔡琼霞女士85岁的生日。
那天,中国女科学家李爱珍先生的胞弟李永铿和夫人与我在马尼拉海滨富临酒家会晤,菲华侨领蔡文春等先生也在场,当时蔡文春先生与菲华工商巨子陈永栽先生通了电话。
在他们通话后,蔡文春转达了陈永栽对我的邀请,我很有些踌躇。但我终拗不过蔡文春老人家的坚持,终于忐忑不安地谢别了李永铿伉俪而随蔡文春他们驱车去马尼拉世纪大酒店,原来陈永栽先生在那里为他母亲蔡琼霞举办盛大生日宴会。
步入马尼拉世纪大酒店大厅,只见大厅里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全都是身着红装、面带喜色为老寿星蔡琼霞祝寿的人们。气氛欢乐、祥和。
当陈永栽先生的妹妹陈惠茹满面笑容地将我带到蔡琼霞的面前时,我向老寿星表示祝福。老人家和蔼慈祥,令我惊异的是她谦和中透出一种刚毅的精神。
这时候,我突然发现与老寿星同桌的除了她自己的一些亲人,再就是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的官员,有大使关登明、总领事傅秉廉以及使馆其他工作人员。
我很惊讶自己的发现,中国大使馆这么多工作人员怎么会来参加一位华侨老太太的生日宴会?当时我对自己提问的最合理的解释是:这位华侨老太太不是别人,而是陈永栽的母亲。因为没有人不知道陈永栽在菲律宾的显赫地位。
待到我有事须提早离开宴席,总领事傅秉廉夫人郭绍君女士同我走出宴会厅时,她很认真地告诉我说:蔡琼霞和蔡文春两位老人,都是菲华著名的爱国老人,很值得写写他们。
郭绍君还对我说,蔡琼霞老太太对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就像对她自己的儿女一样,因此,他们也把这位老太太当作自己的亲人。
我们那时站在世纪大酒店大厅的门口,我还能望到喜宴上身着红装的老寿星蔡琼霞。我听了郭绍君女士的那番话,心里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
坐在车上,我对蔡文春先生说,我见了陈家,虽浮光掠影,但对蔡琼霞、陈永栽、陈惠茹以及他们一家的印象都挺好。因为看得出,这是一个和睦亲善,对人亲切、自然、有教养的大家庭。
文春先生说:“陈永栽对母亲很孝顺。其实他是很忙的。我们刚去时他还在国际会议中心楼上开董事会。陈永栽待人平易和善,是一个很有思想,大智大勇的人。他做事有前瞻性,审时度势,一旦看准了机会就果决行事,义无反顾。他最大的过人之处是敢冒险。有人说,连天使都发愁的事他也敢干。在菲律宾,陈永栽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回到下榻处,灯光下,我看见,陈永栽那张有着金红色标志的名片上只简单地写着:菲律宾联盟银行董事长陈永栽。
那时,在我记忆的盒子里,只有陈永栽先生简单的着装和他亲切的问候。
四
在菲律宾,陈永栽是一个声誉卓著、令菲国朝野注目的传奇式的人物。
美国权威经济杂志《福布斯》(《FORBES》)于1996年6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陈永栽以7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排名世界华人富豪榜第8位。
由于陈永栽在菲律宾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日本的朝日新闻社曾把他列为国际“经济显要”人物。
在菲华社会,陈永栽曾历任享有极高声誉的菲华商联总会的董事、副理事长和顾问。
1996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菲期间,江泽民主席接见了蔡琼霞和陈永栽及其一家。陈永栽以菲华各界联合会名誉理事长身份,主持了“菲华各界欢迎江泽民主席大会”。
1997年7月1日,陈永栽和他的母亲蔡琼霞应邀出席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陈永栽对采访他的记者说:“1996年11月下旬江泽民主席访菲期间,我有幸主持菲华各界欢迎江主席大会。当江主席以激昂的语调讲到‘香港的回归是中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里程碑’,‘祖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神圣愿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时,深深打动了在场听众的心弦,掌声雷动。现在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余年的国耻,海外华人怎能不备感自豪!”
陈永栽的华夏情结十分浓厚。他常对家人和友人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又是世界极为罕见的延续了五千多年的文明。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和中国文化儒、道、墨、法诸子百家学说中的有益思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团结奋斗、世界大同的民族精神”。
陈永栽认为,这种绵延数千年的中国精神的升华,就是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和统一观念,至今,它仍是维系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和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因而,华人要了解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
陈永栽对自己的母亲蔡琼霞和父亲陈延奎,都十分敬重和孝顺。他曾跟我谈起过作为母亲的蔡琼霞对他们这些子女的影响:
慈母谆谆的教导,始于我们童年,严而不苛。她是一位生在旧时代,富有新时代思想的开明女性。
母亲对我们兄弟姐妹的教育从不放松。她说,人的财富在一生奋斗过程中得来,可多可少,同时具有一点儿侥幸性。但是,人的学问却是人生处世的资本,待人接物的指南。所以,必须自小给予适合的灌输,方能成为大器。
她时刻叮嘱我们兄弟姐妹必须合作团结,发扬救人济世的美德,团结才能产生力量。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以诚恳之心面对大社会中各色各样的人群,绝不虚伪草率。母亲慈善为怀,乐意捐输,但是一向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赢得了社会人士的敬重。
我们兄弟姐妹事业有成,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的和祥、善德、贤惠,对我们事业上的发展居功至伟。她是一位深受我们敬爱的伟大母亲。
五
我同蔡文春等先生曾前往陈惠茹府上访问蔡琼霞女士。
当我再次见到蔡琼霞女士,她是那样的平凡、朴实、亲切、慈祥。
陈惠茹十分热情,把我们带到二楼大厅,只见蔡琼霞女士在一组绘有仙鹤的中国古式屏风前坐着,她一见到蔡文春先生,便亲切地称呼他“小弟”,并让文春先生坐到她身旁,二位老人便拉开了家常。
陈惠茹与我坐在大厅的另一边,她告诉我,她母亲近日身体欠安,但头脑清醒,因身患帕金森氏综合症,所以行动有些不便,不太可能亲口对我说些什么。
然而,当我坐到蔡琼霞女士身边,希望能同这位高寿老人照一张相,想不到蔡琼霞老人家却一把抓住我的手,紧紧握着。她口齿十分清楚地对我说:“你要写爱中国的石狮人。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是美国。到下个世纪,中国就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我打开录音机,录下了老人家的话,并拍下了她的照片。同时,我也开始“读”她的“历史”。
1915年农历二月初五日,蔡琼霞出生于石狮玉浦乡(今石狮市宝盖镇玉浦村)一个书香门第。9岁入学,14岁跟随外公就读私塾。外公是清朝秀才。
蔡琼霞自幼聪明,还写得一手好字。18岁与晋江青阳陈延奎结婚,膝下育有五男二女:永栽、永灿、永年、永涵、永杰,惠茹、惠敏。
1937年,蔡琼霞与丈夫陈延奎携一家大小飘洋过海来到菲律宾,在南甘马仁省落脚。其时,长子陈永栽不过三岁。异国他乡,人地生疏,初来乍到,谋生之艰辛自不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兵占领菲律宾期间,战乱中全家东奔西跑,历尽苦难艰辛,在日本兵刀尖下,侥幸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
抗战胜利后,1946年举家迁回大陆。但家乡凋敝,难以为生。迫于生计,1949年陈延奎带着儿子陈永栽再度赴菲,蔡琼霞留在家乡照顾一家老小。白天,她帮助家翁开设一间“五谷店”,晚间督促儿女读书兼做家务,成为一家之主。解放后,她积极参加家乡侨务工作。
如动员侨眷将收入积储存入中国银行,带头参加中国人寿保险,动员侨眷投保。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期间,她带头为国家购买公债券,并为国家做了许多宣传工作,使侨眷对国家增进了认识和感情。
1958年,蔡琼霞携带儿女前往香港定居。
50年代末,家中发生了变故。一向做事勤快、为人厚道的陈延奎由于精神受到刺激,不幸患病,卧床不起。蔡琼霞以罕见的毅力和无比的爱心,挑起了一家10口老幼病残的生活重担。
由于陈延奎一病不起,所以家庭的担子全都落在蔡琼霞和陈永栽的身上。那时候,身为长子的陈永栽不忍心看着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便下决心在菲律宾开了家小化工厂,生产香烟配料。由于他从小随同父亲在烟厂帮工,后又勤工俭学,毕业于菲律宾远东大学化工系,因此技术上问题不大。
陈永栽秉承了父母吃苦耐劳的品质,虽创业维艰,但仍知难而进。创业之初,他走街串巷到各烟厂推销产品,每天都干到夜阑人寂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当生产推销香烟配料赚到点钱时,有人建议陈永栽说,与其向人家推销香烟配料,不如干脆自己开间香烟厂。陈永栽决心冒次险,筹措了一笔资金,买了两台二手货的机器,在马尼拉郊外兴建了福川香烟厂。那是1964年。
“福川”英文意为“幸运”。取名“幸运”,是陈永栽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美好的企盼,是他人生的希望。希望,是那不平静的人生海洋上空的一颗明星,它给予了陈永栽强大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而这幸运的名字也真的给陈永栽及其一家带来了幸运。他兢兢业业,惨淡经营了五六年,终于使福川香烟厂在菲律宾站稳了脚跟。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陈永栽又雄心勃勃地将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从而他又发展成了称雄东南亚、威震世界的烟草大王。
陈永栽的抱负不止于此。他的风格是不求平静,不搞稳扎稳打,不图驾轻就熟。从70年代开始,陈永栽一口气投下了一笔笔巨资,先后创建了椰油厂、石棉厂、肥皂厂,经营地产业、建筑业、电子业、报业等。他还投下巨资办起了在菲律宾空前规模的福牧农场,单单农场生猪出栏数就居世界同类企业第二位。
70年代中后期,陈永栽相继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购置300万平方米的土地,创办种植园、畜牧场、炼铁厂、轧钢厂等;在美国关岛也购得大片土地,建设了世界一流的旅游区;在菲律宾,接办濒临倒闭的普通银行,更名为联盟银行,并亲自出任董事长,在半年内资产即由8000万美元增至2-55亿美元,盈利260万美元;短短几年,联盟银行便跻身于菲律宾十大银行、华资三大银行之列。
80年代初,陈永栽又成功地创建了年产高达2000万箱的超大型啤酒厂——亚洲啤酒有限公司。
1980年之前,菲国啤酒市场被西班牙阿亚拉公司属下的生力啤酒垄断长达90年之久,生力每年的生产总额占菲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4%,纳税占政府税收的7%。
面对实力雄厚、根深蒂固的啤酒霸主,陈永栽却决心发展自己的啤酒酿造业,与之一争高低。他不惜花费大力气搞市场调查,广泛搜集世界各地的名牌啤酒的各种信息,然后请专家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从原料、加工方法直至装潢、广告等都作了详细的比较。在此基础上,他创建的亚洲啤酒厂立足于“让消费者饮用高质量而价格低廉的啤酒”,推出的第一种产品“豪绅”产量很快达到2000万箱,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从而结束了生力啤酒独霸菲律宾市场的局面。继“豪绅”之后推出的“啤酒牌”则更受消费者青睐,上市后即夺去生力啤酒15%的市场。
80年代中期,正当中英举行香港回归谈判之际,香港社会风风雨雨,有些工商界人士一时不免疑虑、观望,少数的甚至抽掉资金转移到欧美,而陈永栽却在此时此刻毅然进军香港,投资香港房地产,其中包括裕景花园、西九龙中心、中环新联大厦等。
1987年,香港股灾,股票价格平均跌了三成。股灾过后,业主拍卖裕景花园这块地皮,陈永栽毫不犹豫斥资5亿港币投标中的。之后,他又相继在香港投资饭店、写字楼、商场、高级住宅、九龙城等项目。雪球越滚越大。1994年进行资产评估,经过七年,裕景花园价值已高达上百亿港币,令商界同仁不得不叹服陈永栽的眼光与魄力,叹服他的先见之明。从此,陈永栽在港九名声大振。1997年1月18日,当菲华商联总会中国访问团抵达香港,拜会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时,董建华对陈永栽说:你好著名啊!
陈永栽常说:“人家不敢摸老虎屁股我敢去摸。一件事不干则已,干必干好。”他干的另一件“摸老虎屁股”的事是重振菲律宾航空公司。
起初,因菲律宾航空公司亏损甚重,有人劝陈永栽趁早脱手,但他坚决不肯。面对每月可能亏损3000万比索的风险,陈永栽却成竹在胸。他说:“要使菲航起死回生,应首重军心。无论菲航亏损多大,只要领导层有信心,员工有士气,一息尚存,仍然可以复兴。”他向股东们保证,菲航在6年内将扭亏为盈,否则他愿以约定的股价购入其他股东的股份。而陈永栽若无法如期使菲航振衰起弊,估计将耗掉100亿比索。这在菲律宾商业史上是前所未有之举。
1995年1月,陈永栽接任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之后,便着力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下来的复杂问题。面对管理漏洞大、舞弊严重、飞机老化、经营环境愈发困难等严峻的现实问题,陈永栽信心不减。他认为物极必反,人被逼到墙角就会反弹,发挥出惊人的力量。
陈永栽果断地采取措施,首先决定陆续更新40架飞机,尽管这机队更新方案前后将需耗资近40亿美元。之后,他又大刀阔斧地进行管理改革,裁掉冗员,培训员工,开辟新航线。如今,菲航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振翅欲飞。预测到2000年,可实现60亿比索的盈利。
陈永栽在迎接新的挑战。他说,挑战使人越挫越勇,从而使生命充满活力。
陈永栽的目光一向是睿智、超前的。当他回眸注视着他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回忆起他创办的第一个工厂“福川烟厂”时,他的目光变得柔和、深情。他永远不会忘记当年借资办厂时的种种艰辛,他永远不会忘记在他最需要资金,最需要母爱支持的时候,是母亲蔡琼霞这位看似柔弱、平凡,实则坚强、伟大的女性给予了他精神和物质双重的支持,给他的人生希望注入了不竭的源泉,为他的幸运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于是我们可以理解,陈永栽为什么会说“我们兄弟姐妹事业有成,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的和祥、善德、贤惠,对我们事业上的发展居功至伟。她是一位深受我们敬爱的伟大母亲”。
母亲的伟大,出自平凡。
六
每个人心目中,自己的母爱都是慈爱、伟大的;每个母亲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聪明、可爱的,都是她倾注了毕生心血换来的安慰和骄傲。
蔡琼霞在说到她的儿子陈永栽,说到她的其他儿女们时,感到由衷的欣慰、骄傲和自豪。她说自己人生中最感欣慰的:一是一生为家乡、为社会、为祖国尽了自己的心,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国家主席单独接见一家的荣誉;二是现在事业成功,儿孙满堂,子女们仍旧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贯彻始终,互相协力合作,和睦相处。这是她晚年最大的安慰。
蔡琼霞说,在人生的道路上,必须抱着实事求是、诚实、勤俭、刻苦、耐劳的精神。她认为自己上私塾期间,在祖父母的书香世家的陶冶和严格教导下,培养了济世为怀的品德。
蔡琼霞女士在大陆期间,曾任家乡侨联名誉顾问。在菲律宾,曾任菲华各界联合会顾问、新联公会咨询委员、菲华志愿防火会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委员会顾问。现任菲律宾福川香烟厂名誉董事长、亚洲啤酒厂医学专科奖学金基金会名誉董事长。
在陈惠茹的家庭相册上,我看到了蔡琼霞各时期的工作照,这其中有:江泽民主席与蔡琼霞女士亲切握手;江泽民主席接见蔡琼霞一家;邓颖超接见蔡琼霞;中国驻菲大使与蔡琼霞一家;蔡琼霞参加其捐资兴建的云南勐丹爱国小学教学楼落成典礼;蔡琼霞荣获厦门建市十五周年“荣誉市民”称号……
从照片上看,蔡琼霞人生各个时期都很丰富,很多彩。然而,无论是何种境况下,蔡琼霞都显示着一种谦和、平易的神情,但却蕴含着有一种超人的勇气,一种大度,一种磊磊落落的大家气魄。
母亲是孕育孩子们的教室。有什么样的母亲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正因为蔡琼霞是这样一个杰出的生命,所以她能培育出像陈永栽那样一个杰出的生命。蔡琼霞用他还在发展的生命历史证明了她拥有何等顽强的生命力。她的儿女秉承了她的大度和大家气魄,也秉承了她的超人的勇气。这是她所能给予他们的最宝贵的生命财产。
七
作为菲华社会一位著名的“爱国、爱乡、爱民”的慈善家,蔡琼霞把她的眼光和爱心投向了她热爱的故国中国,投向了她选择居留的国家菲律宾。
早在70年代,蔡琼霞就曾独资兴建“泉州第二医院”;在家乡晋江青阳创建县医院“爱国楼”,并购买救护车及医院全部设备;兴建晋江市“陈延奎图书馆”,增建青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室和礼堂。
蔡琼霞对于故国发生的灾害,例如大兴安岭火灾、安徽省大水灾以及其他各地地震等灾难,均以善心捐献。
在一份国务院侨办的《菲律宾著名华侨慈善家蔡琼霞女士历年对国内各地区部门的各种捐助款项一览表》上,我看到自70年代至1995年近二十年时间,蔡琼霞捐献的共计34个项目,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蔡琼霞对于教育事业更是十分热心和关心。除了在家乡晋江捐献中、小学校外,她还曾在中国云南省勐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一所“希望工程”小学——“爱国小学”。几年来,该校学生人数剧增,变化很大,教学成绩提高,获得了云南省政府的褒扬及津贴;她在厦门大学设立两名留学生的奖学金,使成绩优异、有志向的青年,有继续深造的机会。
蔡琼霞认为培植优秀青年人材是一个国家的储备资源,所以基层教育是最主要的人材的根基的培育园地。青年人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趋势中,必须接受高深的教育,强“种”才能强国,才能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与世界共同发展。
蔡琼霞年届耄耋,但是对于祖国的发展依然十分关心,尤其对中国的统一大业更是牵挂于怀。她亲眼目睹了1997年香港的回归;1999年澳门也将归还。她希望海峡两岸能凭着同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放眼21世纪为下一代子孙的幸福着想,全力寻求统一大业的路径,尽早完成统一大业。
蔡琼霞说:“中国的强盛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中国能雄踞世界强国之林是每一个海外炎黄子孙的企盼。只有祖国强大,海外游子才能免受外人的歧视和耻辱。我祝愿我们的祖国早日统一,更加富强。”
蔡琼霞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心声。我在菲访问期间,时时都能听到旅菲华人侨胞说着相同或类似的话。
祖国是人民的共同母亲。
轩辕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祖先。
蔡琼霞以她的赤子之心,以她的一瓣心香祭轩辕。
面对如此赤诚、忠贞的典范,我在心中默默地问自己:我用什么回报我的祖国?
我不停地在拷问我自己,直到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