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无论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无论在客居地或入籍国取得何种辉煌成就,无论客居地或入籍国给予何等崇高待遇,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籍国,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人同种、书同文、风同俗、祖同根。将每个炎黄子孙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的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土地。
蔡清洁先生是我多年来所敬重的一位朋友。
蔡清洁是一位襟怀宽广、学识渊博的人。与蔡先生在一起,你尽可以和他谈哲学、论文学、探讨社会人生、趣谈自然景观、纵横占今中外、展望人类未来;你可以静坐在他的面前,听他从容叙谈,他忽尔言及闾里乡情,忽尔吟哦先贤古训,忽尔悲从中来,慨叹“只知祭奠先祖,却不论如何培育后人”的乡村落后现状。
回想这些年与蔡先生的交往,无论从学识、人品、人格等方面我都获益匪浅。我将清洁先生视为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
蔡清洁是菲律宾菲华社团一位著名的华人侨领、一位成功的实业家。在菲律宾,他作为一个公民,恪守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做出巨大奉献;但祖根在中国,生在中国,他又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菲国,他都满怀感情,仿如一位充满着生命激情的诗人。
一
1994年5月,石狮市第八中学奠基仪式在石狮灵秀山下举行。
在仪式上,蔡清洁发表讲话。在他讲话将要结束时,他引用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献词》中的一句话:“别问祖国家乡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先要问问我们自己能为祖国和家乡做些什么?”
蔡清洁的话引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无论是海外归来的侨亲,或是石狮家乡的人民,都被蔡清洁激昂的热情所感动。似乎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能为祖国和家乡做些什么?
奠基仪式结束后,大家来到灵秀山水库旁的一个景点。只见水库绿波荡漾,鹤鸣山岗,果树遍野。忽然听得蔡清洁说:“啊!这就是我的灵秀山,这就是我的祖国!”
这句话,宛如一位激情澎湃的诗人迸发而出的诗句。
蔡清洁的这句话当时是面对着灵秀山,面对着与他同时归来的容卿村旅菲侨亲,面对着他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说出来的。大家都听得很真切。
我也听得很真切,我当时很感动,想起蔡先生曾郑重地对我说过一句话:作为一个石狮人,我只能扪心自问,你为自己的故国自己的家乡做了些什么?
蔡清洁用手指着灵秀山半山腰一片树林葱茏的地方告诉我说,那儿就是他的祖父母安息之地。
蔡清洁先生
有祖宗的地方就是一个人的根。
灵秀山就是蔡清洁的根。
几天后,蔡清洁离开家乡返回菲律宾。去厦门机场的路上,我与清洁先生同行。
蔡清洁兴致很好,侃侃而谈。他讲述了一个故事,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青年人要离乡去外谋生,临行前,去向村中的一位长者告别。长者送给他一句话:“不要害怕”。几十年后,青年乡音未改,鬓毛已衰,已成老者。他回到自己的故乡,去见老者。老者已逝。老者的家人拿出一纸,说是老者生前为他留下的。白纸上只有四个字:“不要后悔”。
蔡清洁转而问我,你对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是否后悔过?我摇摇头,反问清洁先生,“你呢?对自己走过的几十年人生道路,你可曾后悔过?”
蔡先生沉默片刻,也摇摇头。
我问清洁先生,有人说你喜欢读书,喜欢读《红楼梦》,并有研究。是否你最喜欢的书就是《红楼梦》?
蔡先生说,年轻时看过的中外文学名著较多,但对他影响较大的书是《飘》。他现在还能背诵原文的最后一章。他自己曾经翻译过《飘》的最末一章,因为他对市面上《飘》的中文版这一章译文不是十分满意。
蔡清洁又说起有关的一段往事。
他说,1957年他于菲律宾中正学院高中毕业时,班上同学均纷纷题词留念。他自己的题词是:“飘,就是人生。”
30年后的1987年,过去的老同学再次聚会,临别时仍然是每人留下一段话,清洁先生这一次的题词是:“飘,才是人生。”
老同学们都笑了,说蔡清洁30年来只改了一个字。
30年人生只改了一个字,这个字一定至关重要。
车抵厦门机场,蔡清洁站在机场绿茵茵的草坪上,昂头望着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突然转身问我,在这繁华喧嚣的现实世界里,可曾有过深深的寂寞?也许是怕我听来突然,他便解释说,就是指心灵上的那种孤独感。
我知道,清洁先生需要的并不是我的回答,他的问话,只是他内心真实的一种倾诉。
我默默地看着蔡先生离去的背影,咀嚼着他曾说过的一句话。蔡清洁曾说,也许,他是远离祖国母亲的一个儿子,但是,他仍深深挚爱着这位伟大的母亲。蔡清洁的话当时震撼了我。联想着这句话,我心中突然透出明亮:蔡先生的寂寞与孤独,应是一个远离母亲的游子萦怀不去的那种寂寞与孤独。
之后若干年,我一直在遥遥地关注着远在菲律宾的蔡清洁的有关信息,注视着他在这喧嚣尘世中的身影,想像着他深感寂寞的心灵。在我的眼中,他似乎是一个人奋然向前走着,独自享受着他自己的那份孤独与宁静。
近年来,蔡清洁回到家乡石狮的时间较之过去少了一些。
许多人不知道蔡清洁在国外忙些什么,便以为他已经渐渐地把家乡给忘了。
可是,蔡清洁能忘掉灵秀山吗?蔡清洁能忘掉中国吗?
一个人沉默了,就有了厚积起来的激情。
蔡清洁把灵秀山深藏在他的内心,他把中国深藏在他的内心。
也许,灵秀山最懂得蔡清洁,因为蔡清洁是她的儿子。
蔡清洁热爱灵秀山,牵挂灵秀山,因为灵秀山是他的母亲,又是他的童年的梦,青年的理想,中年的创造。
二
灵秀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灵秀山位于石狮市西南境内,海拔174-2米,与泉州城东的灵山,晋江安海的灵源山成鼎足之势,并称为泉州“三灵”。
灵秀山根脉由晋中罗袁山逶延而来,峰岭峭拔奇伟,东至东山,西至坑尾山,南至横山,北至莲花山和大别山。周环二十余公里,形如飞鹤。灵秀一峰,其重脉又分为五个小山峰,分别排列为牟尼山、东山、大山墩、蓬花山和多石山,成为“五峰朝鹤”之势的奇观。
灵秀山上胜景多。清代《晋江县志》记载古迹有:凌霄塔、七佛塔、方外亭、透龙泉、青莲池、濯足池、待月桥、君子石、盘陀石、龙蛇洞等十处胜景。《容卿村蔡氏族谱》则记载灵秀山上有白鹤井、应潮窟、百文泉、鸡鸣岗、香烟石、中山景、牛眼石、出米石、仙脚迹、空相兰花、钟鼓鸣禅及真武踏龟等十二大奇观,以及三十五峰、四十余处名石等景胜。
站在灵秀山上,只见山上树木葱茏,山峰奇特,主峰正大庄严。
灵秀山具有许多名山都有的特征:不妥协性、保守性和独立性。因此,较之石狮境内其他山脉,灵秀山显得凝重,有根柢。尽管石狮境内山川众多,但却取代不了灵秀山所独具的这种美丽、庄重和沉稳。
山川钟灵毓秀,水土和人的关系,或许有时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
1937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出生于灵秀山下容卿村的蔡清洁,在气质上有一份灵秀,一份聪颖,一份自由和独立,一份庄重和正气。
清洁先生的父亲蔡维钗,早年往菲。在菲律宾华人社会里,蔡维钗是少数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华侨。他经营造纸业,为人温厚诚朴,颇得旅菲乡亲尊重,被选为旅菲济阳柯蔡氏宗亲会理事长、菲华商联总会理事、菲律宾杂货进出口商会理事长、旅菲容卿同乡会理事长。
蔡清洁的母亲颜乌扇,温柔勤勉,持家有方,一生笃信佛教,乐善好施。
父母亲的美德和谆谆教诲对少年蔡清洁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他既谦逊谨慎又达观豪放的性格。
1951年,蔡清洁进入石狮石光中学学习。不到半年时间,即独自赴菲律宾与父亲团聚,定居菲律宾。
临离开家前,14岁的蔡清洁在家的庭院里栽种了一棵榕树。他那时还小,或许不明白自己当时栽下的不只是一棵普通的榕树,而是一颗不平凡的赤子之心。
当他乘车离开石狮时,他恋恋不舍地盯着自己的母校石光中学看。他当时或许还不明白,他与石光中学将结下一生的缘分,不只在于他在这所小镇中学读了几个月的书,还在于他这最后一刹的凝视,饱含了一个学子对故乡对母校深挚的情。
少年的蔡清洁就这样离开了家乡石狮,离开了灵秀山和石光中学。他像一只鸟儿,飞向了陌生的广阔的世界。
三
1978年春天,离乡近三十年的蔡清洁,搀扶着年迈的父亲和母亲第一次回到了梦魂萦绕的故乡石狮。
徜徉在容卿村的乡间小道上,呼吸着家乡泥土的芳香,抚摩着灵秀山的一草一木,蔡清洁被溶化在无边无际的乡情和亲情中。
“故乡呵,我的故乡!”
蔡清洁站在故居的院子里,眼见二十多年前种下的那棵榕树已经叶茂枝繁,遮天蔽日,根深蒂固,心中涌上一阵欣喜。
然而,故乡那贫穷落后的面貌又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蔡清洁想要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
回到菲律宾,蔡清洁买了两套发电机组送回家乡,还为容卿村拉起了输变电网,帮助村里解决了照明和灌溉两件大事。接着又陆续投入一百多万元修建了第一条容卿村通往石狮的水泥公路,还在村里建造了石狮第一个村级灯光球场,并捐赠老人活动中心活动经费。
改革开放之初,石狮倚凭侨乡优势迅速崛起。蔡先生为家乡的繁荣兴旺感到由衷欣喜。然而面对石狮教育仍然十分落后,民众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的现状,蔡清洁又十分忧虑和关注。他知道,家乡要富强,祖国要强大,必须培养有文化、懂科学的下一代,教育为立国之本,凭借小作坊、小店铺是走不出一个强大的民族的。如何尽快振兴家乡教育,就成了他萦绕于心头的一件大事。
1986年春节,蔡清洁回到家乡,首先来到了容卿小学和石光中学,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校舍和残缺的桌椅。蔡先生行装甫卸,风尘未洗,就接连几天与石狮镇政府和教育部门商议,如何以“侨办公助”途径尽快改善学校的现状。他当即拿出150万元筹建石光中学教师楼和学生宿舍楼,接着又带头出资一百八十多万筹建科学实验楼。当他了解到石光中学还需一座室内体育馆时,又再次慷慨捐资三百多万元,修建石光中学体育馆(体育馆落成后,学校名之为“蔡清洁体育馆”)。有人开玩笑说,蔡先生您在石光中学才读了三个月书,学费却交了一辈子。
蔡先生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了家乡和后代,我愿竭尽绵薄。”
《石狮市志》记载,蔡清洁对家乡的回馈已近二千万元人民币,其主要捐输均用于教育。
在家乡石狮,蔡先生曾先后捐资容卿小学、石光中学、第八中学;在厦门,他曾先后捐建厦门大学留学生楼,捐资厦门鹭江大学“学海”纪念碑和厦门鹭江大学体育馆等等。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捐献。
当面对海外华人、华侨的后裔对中国历史、文化日渐淡漠的现象,热爱故国文化的蔡清洁不由得忧上心头。他一直有个愿望,想创造一个环境,让海外华侨、华人子弟到祖国内地来接受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熏陶。1991年春,他来到了厦门大学这所在海外颇有声誉的中国高等学府,与校方商议,他出资五百多万元建造一所厦门大学海外留学生楼。
1993年11月,高达10层的厦门大学海外留学生大楼落成。
大楼矗立在厦大校园的至高处,气派非凡,成为厦门大学新的标志性建筑。这是继陈嘉庚先生之后,厦大接受海外捐建的第二大项目。海外众多的华侨、华人纷纷前来祝贺。
厦门大学校长林祖庚在留学生大楼落成典礼上,充满敬意地说:“蔡清洁先生胸怀宽广,放眼世界。站在蔡先生捐建的这幢大楼顶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厦门,也能看到整个世界。”他代表学校聘请蔡清洁先生为厦门大学顾问和厦门大学海外体育学院名誉院长。
蔡清洁偕夫人王迎美携带两个儿子千里迢迢回中国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庆典,面对隆重热烈的场面,他激动而深情地袒露自己的心迹。他说:“作为海外游子,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能在陈嘉庚老一辈华侨开拓的美丽校园里留下我的一点足迹,我感到十分欣慰。”
四
蔡清洁现是声名显赫的菲律宾华商联总会执行副理事长,菲律宾中正学校董事长,菲律宾钢铁公会副理事长,菲律宾东方大学董事,旅菲济阳柯蔡氏宗亲会常务理事,菲华石狮市各乡联合会副理事长。
蔡先生在1973年创办了泰祥炼钢有限公司,由于不菲的业绩,他被誉为“菲律宾钢铁大王”。
蔡清洁说:“泰祥炼钢有限公司自创办至今已经整整25年。皇天保佑,泰祥公司二十五年来茁壮成长,现在是菲律宾国家钢铁公司之外较为活跃的一家私人钢铁公司。”
1993年,蔡先生又入主“菲律宾银行”。
“菲律宾银行”是日本统治时代的菲国总统劳勒尔家族所拥有的私人银行,有62年的历史。在阿基诺夫人执政时代劳勒尔还有一个儿子出任菲国副总统。近年来由于家道中落,劳勒尔家族不得不出让这爿家族银行。
“菲律宾银行”易主后被更名为“菲律宾国华银行”(暂名)。蔡清洁任菲律宾国华银行董事会副董事长兼行政委员会主席。
蔡清洁是否还有意成为职业银行家呢?他说:银行本身是一种金融服务。入主银行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资讯。因为银行的资讯是其他渠道所不能得到的。正是为了得到资讯我还创办了“亚泰”证券投资公司,并成为菲律宾证券交易所会员之一。当银行家这个念头有时也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但因为我是搞工业出身,对搞工业有一份爱好一份执著,所以,当银行家也许只能是我的一个理想。
无论是作为菲律宾一位成功的实业家,还是作为菲华社会著名侨领,蔡清洁都十分关注菲律宾这个他自己选择居住的国家。他对菲律宾和菲律宾人民同样充满了深挚的感情。
蔡先生希望菲律宾能走出贫穷的阴影,希望菲律宾富强。他说菲律宾人民是“很善良的人民”,菲律宾民族是“一个乐天的民族”。
蔡先生在菲华商联总会6年,他的捐献,大都是用在教育方面,捐献了25座农村校舍给菲律宾人民。他对自己的母校国立菲律宾大学也捐献过两次:一次是十几年前为支持两位教授而捐了两座教授楼;另一次是捐献100万菲币,在菲律宾大学修建校友楼。
还记得1996年5月,我第一次访菲时,蔡清洁曾亲自驾车带我访问菲律宾大学。
蔡先生说,他为国立菲律宾大学而骄傲,以自己曾在菲律宾大学这座美丽的校园里完成整整四年的学习而深感荣幸。
蔡先生开着他那部十分美丽的玫瑰色凌治车绕菲律宾大学绿草如茵的校园转了一圈,然后停下来,将我带到OBALATION 铜像前。
蔡先生告诉我,OBALATION是菲律宾的国父。铜像前的那首诗是菲律宾国父写给菲律宾青年的,用的是西班牙文。
蔡清洁转过身,背向着那座庄严肃穆的铜像,用西班牙原文朗诵那首诗:
A LA JUVENTUD DE
FILIPINAS
BELLA ESPERANZA DEL
PATRIA MIA
我不懂西班牙文,但清洁先生优美地朗诵这首诗所倾注的那种思想感情,我读懂了。
清洁先生说:“这是一首非常美好的诗。这首诗翻译成中文就是‘菲律宾的青年,你们是祖国最好的希望!’其实这何尝不可以说我们中国的青年,何尝不可以说世界所有的青年,你们是世界最好的希望?所以我们可以说,菲律宾的国父是一个有世界观念的人,是属于世界的,像爱因斯坦,像孙中山,……他们都是属于世界的!”
站在菲律宾大学的校园里,蔡清洁说起几年前有一位福建作家访菲时,他也曾将那位作家带到这儿。那位作家问蔡清洁:在这所优美的大学校园里,当年你有什么特殊感受?
蔡先生回答说:“在菲律宾大学那么多年,我惟一的遗憾是没有留下什么罗曼史。”
问为什么?
清洁先生说,那个时候、那个年代,学生的生活是蛮沉重蛮苦的。在菲律宾大学四年,马波亚工程学院一年,共五年的大学生活,我是一个苦行僧。
当蔡清洁说到“苦行僧”时,他的神情很带有几分骄傲。
蔡清洁说,代表一个文明国家的,首先是她的科学和文化,是她的教育。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科学、文化和教育是属于全人类的。
1998年3月,蔡清洁当选为声名卓著的菲律宾中正学院董事会董事长。中正学院创办于1939年,是菲国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著名学府。
在中正学院举办的1998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蔡清洁担任主讲人,演讲词的题目是《踏着先人的足迹》。
蔡清洁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二百多名应届毕业生,面对着菲律宾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和许多来宾,面对着中正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家长,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发表演讲:
值此最美好的时光——在毕业班同学一生中意义重大的时刻,让我衷心祝贺中正学院1998届全体同学。
中正学院是我经常引以为荣的母校。作为一个校友,在你们面前,我不由地回想起许多个春秋以前的那个难忘的下午,我跟你们现在一样,站在这里参加毕业典礼。
像你们一样,我期待着轮到我自己走上台来的重要时刻。我感到轻松、愉悦和兴奋,又有点悲伤和渴望。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度过了自己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光。
我的青少年时代在这里结束。在这所学校里,我曾取得过一些成就,但我却不甚清楚这些成就的目的何在。我也曾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但这些成绩并未受到时光的检验。
所以我要对你们说,如此重要的时刻将会一去不复返。你们必须去体味它。正如一位中国的智者曾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请接收它吧,挺胸阔步向前迈!
同学们,当你们关闭一扇门而开启另一扇门的时候,请相信,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艰辛和困难,但造物主是公平的,将有足够的惊喜等待着你们。
作为华侨、华人的后代,你们既是菲律宾人又是中国人。你们应该成为两个骄傲的民族的继承人,继承两个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的伟大遗传。这个伟大的遗传在你们不应该视为天然形成的遗传,因为它是许多世纪以来的中国人勤劳勇敢,历经磨炼而坚忍不拔的产物。
请时刻记住,我们的中国祖先从中国大陆万里迢迢飘洋过海来到此地寻找和创造财富,不仅仅是偶然的。
我们到这里来并非偶然,而是命中注定。我们与这块土地的主人兄弟般地共享平等:当他们与压迫、不幸进行斗争时,当他们为争取和平、自由、进步和繁荣而进行斗争时,我们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并将这一切视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我们中国人是在这些叫作菲律宾的岛屿上找到了自己的家。这是一个珍贵的礼物和创造。我们对这珍贵的礼物和创造应该永远地珍惜和满怀感激之情。
牢记历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正是上述理由使我们像他们一样成为菲律宾人,我们用如下誓言曾进行效忠宣誓:“在思想上、在语言上、在工作上都是一位真正的菲律宾人。”
今年是菲律宾共和国独立100周年纪念。今天,也证明你们是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受益者。这是最好的回忆时刻,在回忆中我们将确信菲律宾华人也是这块土地的创造者和捍卫者。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许多杰出的菲律宾民族英雄中,也有不少我们的华人。他们曾领导过反对西班牙统治的革命。他们的洗礼记录证明他们有中菲两国的血统,他们是菲律宾人和中国人结合而生。
这些杰出人物包括扶西·黎刹,其父为中国人;曾任菲律宾总统的埃米留·亚仅那洛也有中国血统。
其次,作为在菲律宾一个阶层的中国人,曾经常受到西班牙人的歧视和迫害。中国人多次为反对西班牙的压迫而斗争,成为革命的星星之火,从而使1890年的革命提前爆发。
第三,当菲律宾民族奋起为独立而战的时候,有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他名叫巴瓦,是个中菲混血儿。
第四,史书记载:中国人曾慷慨地以金钱、后勤服务和其他资源竭力支持菲律宾革命。他们之中有富裕的公民,例如描东牙斯省的罗哈斯家族,马加谛讶家族的祖先,还有大顺一家、王彬一家、杨戈一家、李草戈一家、许范戈一家和马尼拉市的罗伯斯一家,还有其他省份的许多人。他们后来成为菲律宾国政界和商界的名人。
尽管有这种团结一致的传统,然而某些障碍仍不幸地存在着。
部分的原因是当年我们的祖先对于菲国人来说是陌生的,我们祖先飘洋过海来到此地,一无所有,既贫穷,生活方式又不相同。
当然,这些障碍既起源于双方的种族意识,又与华族在事业上的显著成功招惹来的“是非”有关系。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一千家菲国私人拥有的最大公司中,菲华人拥有的竟达一半。
在我们方面,当然要在与菲国其他公民融合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接受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传统和价值观,学习他们的语言,并降低我们自己在物质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奢华。
在他们方面,或者对他们作出同样要求也不过分。不言而喻,双方应该为创造一个团结、信赖、和平的环境而努力。没有信心朝向和谐、团结的共同目标迈进,于双方都是不利的。
由于双方有共同的遗传并共享未来,我相信,菲人与菲华人不应该互把对方关在门外,而应该像兄弟和伙伴一样互相拥抱,彼此爱护。双方长期以来就是兄弟和伙伴,将来也应该如此。否则,我们在其他亚洲国家看到的种族紧张就不可避免。
在这块我们共同生活的国土上,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来成长。我们中已拥有财富的人应承担责任,帮助那些目前尚未走出困境的人们。
身居菲律宾社会中的我们不可能停留在一片贫穷和苦难大海中的富裕孤岛上。
因此我敦促你们,看看你们即将接到的毕业文凭,不仅应把它看作你们个人成就与幸福的护照,也应把它看作在基督慈善和人类同情中成为优秀的男人和妇女并为他人着想的召唤。
让我在发言结束之际,以你们的名义和我个人的名义感谢我们的母校、感谢母校培养一代代菲华人,使他们趋向成熟和负责任。
希望母校在你们心中占有特别位置。
我再次向你们祝贺,并祝大家幸运、成功!
五
最近一次见到蔡清洁先生是在石狮建市10周年庆典大会上。
蔡先生作为菲律宾华侨回国庆贺团团长,在石狮建市10周年庆典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有一段话,他说:
我们同顶一片蓝天,我们都是石狮人。虽然我们背井离乡,含辛茹苦,在外打拼,但我们总是心在故里,情系桑梓。是石狮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我们永不低头、勇往直前的坚强身魄,使我们秉承了石狮人刻苦耐劳、爱拼敢赢的禀性;虽然我们远离故乡去披荆斩棘、开拓创业,但我们永远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当石狮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彷徨和困难之际,以微薄之力鼎助家乡的经济建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寸心片情关怀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勇敢迎接挑战,营造石狮新优势,再创石狮新辉煌,共同携手把一个更具活力的石狮带入新纪元!
参加石狮建市10周年庆典后,蔡清洁先生又率领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回国庆贺团匆匆离开石狮,飞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49周年庆典活动。
1998年10月1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石狮人民看到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亲切接见石狮籍侨领蔡清洁、董尚真等的一组镜头。
当清洁先生回到菲律宾后,我与蔡先生通了电话,他在电话中告诉我此次中国之行的感受。其时,我正在写《我的灵秀山,我的中国》一文。我问蔡先生,在他的心中,灵秀山是怎样的一座山?
蔡清洁说:对我来讲,灵秀山是一个象征。灵秀山不一定是那座物质的山,而是我心中的一座山,祖国的一座山,是梦魂萦绕的故国的一个地方:它可以是任何一座山,可以是任何一条河,可以是任何一条小溪,可以是任何一个湖泊。总之,是自己童年的、梦魂萦绕的、熟悉的一个地方。对我来讲是家乡石狮的灵秀山,对你来讲可能是你家乡的那条釜溪河。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灵秀山,都有他自己对故国故土无尽的思念……
蔡清洁说不尽他心中的灵秀山。
但有一点他说得很明白,那就是思念:去国别乡的游子对故国故土无尽的思念。
可以思念任何一座山,任何一条河,任何一个湖泊,任何一条小溪,但那山、那河、那湖泊、那小溪却一定是在故国。
于是我理解了,作为一个具有深沉的爱祖国情怀的蔡清洁何以在电话的那头长吁短叹。
原来这一切都为着思念:思念故国、思念故土、思念灵秀山。
思念,无穷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