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百年善举与萨克斯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 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以慈善义举服务菲律宾华人社会、造福黎民百姓、饮誉菲国朝野的著名社团。 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现任董事长李逢梧先生,是一位吹着萨克斯管步入菲华社会的知名侨领。 李逢梧先生 二 1997年12月13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大酒店大会厅举行的庆祝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成立120周年“双甲大庆”晚会上,李逢梧先生以时任董事长的身份发表感言说: 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轫立已120周年,躬逢其盛,深感荣幸。恒念先贤艰辛组创,历一个多世纪来,几代人付出心血代价,锲而不舍的奋斗,方换来今日善举公所的业绩和声望。善举公所所属中华崇仁总医院暨医学中心已能与一流的先进医院并驾齐驱,崇仁护理学院晋身于同等院校的前列,华侨义山、华侨养老院善举施诊所等机构的服务和贡献都达至新的水平。今日之成就可慰先贤在天之灵。此份荣耀,属于菲华社会。近数年来,我因负起侨众付托之重任,孜孜矻矻未敢稍加松懈,跟随时代进步,作出相应政策,广纳各宗亲会优秀干部,实行集体领导,又分工合作,提高董事会领导效能,使公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同仁秉持一片竭诚之心,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无愧于社会的付托,无愧于时代的要求”,务使善举公所以强盛的生命力,跨向新世纪,迎接新的挑战。 李逢梧一席话,引发人们对于华侨先贤的缅怀,更使人们认识到,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120年的历史,是菲律宾华人开拓、奋斗之史实。无论是昨日的奋斗或是今日之成就,百年善举的光荣乃属菲华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关登明为善举公所成立120周年题字:“善举造福黎民百姓,公所饮誉菲国朝野”。 菲华商联总会终身名誉理事长、华侨善举公所荣誉董事长高祖儒先生也题字曰:“慈善义举,名扬遐迩;继往开来,服务华社”。 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双甲大庆”期间,菲华各界均对善举公所所行“百年善举”给予高度评价和褒扬。 三 1998年3月2日,我同石狮旅菲各乡联合会秘书长王年汉先生,前往马尼拉树日街华侨善举公所大厦访问李逢梧先生。 这位吹着萨克斯管步入菲华社会的侨领风度翩翩,谈吐豪爽,举止不太拘于小节,颇有一些艺术家的浪漫气质。 身为华侨善举公所董事长,李逢梧先生很自然地向我谈到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他说:“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创立120周年以来,世局沧桑,几经巨变,但善举公所仍然不负使命,服务菲华社会,这是我们这些有幸为它工作的人引为骄傲的。” 据有关记载: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发轫于清朝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在此之前虽无公所之名,但实际上已由一华侨甲必丹·林旺负起任务,并购地捐赠为华侨义山之用。至1878年时,甲必丹已改由杨尊亲接任。添购地皮一大段,开辟坟场,建筑崇福堂,经办华侨善举事业,以及商业和教育,到1893年,才正式立案,名为菲律宾中华总会善举公所。1898年美国占领菲岛,废甲必丹制。善举公所主办之崇仁医院及华侨义山则由代总领事陈廉善管理。翌年清朝廷派黎荣耀为非总领事。英文为CHINESE COMMUNITY。至1907年,公所又以崇仁医院华侨义山合并注册,以股份公司再行立案。至1934年新届董事就职后,积极筹建会所。结果购得岷伦洛区树日街门牌222号至226号三层大厦,经一番修葺布置后,办公处正式迁入三楼,基础于是奠定。不幸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董事长吴宝秋以抗日罪名被日军拘禁。惟公所办公处负责人以福利事业不能停止,故临危受命,奋勇支撑。直至1945年光复,吴宝秋因受尽虐待,患病去世。加以兵燹之余,社会元气凋敝,各人又忙着安家复业,无暇兼顾善举。幸副董事长陈温良,以公所为慈善机构,不能怠疏,乃函请领事馆协助。由张主任家福遴选侨界热心人士11人出任董事,并选陈温良为董事长,吴宗明副之。即日成立董事会恢复会务。1946年董事长改由吴宗明担任,施性水为副董事长。自后岷市日趋安定,商业亦渐复原。公所董事会之选举,乃循旧有程序,由负担月捐商店投票选出闽籍董事12人,并由马尼拉广东会馆推派粤籍董事3人,组织董事会主持会务。但公所曾于1907年菲政府立案,依法50年期满,必须重新注册,否则产业有被没收之虞。公所负责人,乃急谋补救,成立注册小组,以施性水为主持人。因问题重重,引起广东会馆理事长伍景时联合各宗亲提出抗议,轩然大波。后得以折衷办法即菲籍六十华籍四十组织之新公司接管。将注册之授权委托书,交由律师慎重研究后,办理登记,定名为“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英文为PHILIPPINE CHINESE CHARITABLE ASSN,INC-,遵照菲国法制组成。由董事长蔡桂林代表,于1957年6月25日与旧善举公所董事长李焕彩签订合约。即日将公司产业移交,其宗旨与任务,与旧公所无异,并规定公所收入,如有盈余,悉充慈善用途,不得移作别用。华侨公产,得以保存。善举公所由于转入一新阶段,会务蒸蒸日上。1958年第81届董事长蔡桂林之后,在60年代至80年代,继任者有李世杰、李焕彩、黄仁贵、蔡孝忍、李峻峰、李其昌、李世杰、庄清泉、陈成国、李法苏、庄永楷任内,各显长才,努力经营下,与侨界合作支持之中,建树良多不胜枚举。第110届庄董事长永楷时,更修改章程开放门户,容纳宗亲会加入为团体会员。1987年庄清泉又以众望所归,膺选为第111届董事长,努力推展善举会务,以提高声誉。奈何天不假年,壮志未酬,竟撒手西归。董事会忍痛善后。一致推选李副董事长逢梧,继任董事长之职,以竟全功。 四 李逢梧先生自担任董事长后,决心将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他说:“我总想尽自己的能力,对国家对社会尽一种责任,对人类做些贡献。我认为要做事就应该认真、尽责,所以一再鼓励同仁们要做到‘无愧于社会的付托,无愧于时代的要求’,要走出小圈圈,敢于得罪某些顽固势力。” 李逢梧先生曾任菲律宾录音工业协会主席(1976-1980年);东协国家音乐协会会长(1980-1985年);菲律宾陇西李氏宗亲总会理事长(1981-1982年);菲律宾巴西狮子会会长(1987-1988年);菲律宾雇主联合会会督(1986-1987年);菲律宾旅游协会副会长(1985-1986年);第六届世界华人观光旅游会议大会主席(1985年);菲律宾商联总会理事(1989-1991年);现任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董事长;中华总商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李逢梧先生的朋友,菲律宾中华总商会理事,菲律宾善举公所董事魏文艺先生对我说,在李逢梧担任菲华商联总会福利主任期间,他曾移交超过150所校舍给予菲政府当局,遍布全菲。自担任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董事长职务以来,他曾亲自监督率领前往菲贫民住宅区免费赠送药物及举行义诊,至今仍继续有程序的义诊。他曾数次以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之名义配合中华崇仁总医院之医疗队前往灾区视察,并亲自分发救济品给予灾民,受到菲国朝野民众一致的赞扬,对促进菲中友好联谊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意义。 李逢梧先生曾首创菲律宾梅园总会并任会长。梅园总会建会时扩大举办梅花艺展活动,包括书艺、综艺演唱,盛况空前,以此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菲交流。他还经常以梅园之名义捐赠慈善机构,包括菲红十字总会,以菲当时的SALVADOR IAUREL 副总统为首的民事福利基金会,菲华妇女养老院,菲律宾善举公所养老院,崇仁医院义诊所等等。 李逢梧担任巴西市狮子会会长期间,受到总统颁赠“公共服务特出功绩荣誉奖状”,以表彰他服务社会的卓越表现。国际狮子会颁赠他“会长荣誉奖”。 李逢梧还曾荣获菲律宾全国记者公会奖;教育与文化奖;菲华西医学会“杰出领袖”奖;菲律宾奖励学院“特出领袖”奖;菲天主教海棉申奖等等。 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奖励表彰李逢梧一贯大力支持、振兴华文教育,关心华文教师生活,并在他出任中华崇仁总医院董事长期间,提议给现任华文教师,在许可打折的医疗项目中,收费减半的优待。 1993年1月29日,菲律宾CABADBARAN AGUSAN DEL NORT市政府和市民正式认李逢梧为义子,视他为他们的亲人,赞扬他一贯为中菲两国人民的友谊所做的贡献。 菲律宾国家首都警察局、西区分局均授予李逢梧奖状,表彰他领导的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和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对国家警察的支持,尤其对在工作时因公受伤的警察的免费治疗和照顾。 在菲律宾国警成立两周年庆典会上,拉莫斯总统亲自颁发李逢梧奖牌,表扬他领导的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和中华总商会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在维护社会治安上作出了贡献。 面对如此纷繁众多的荣誉,李逢梧先生只轻描淡写地说:“创立事业,服务社会,这是人生的一大要义。当我个人事业稳定而投入社会的慈善服务时,特别是看到自己的服务使贫苦人士受到益处时,便是我人生途中最为得意最感欣慰的事。” 李逢梧说,他引以为莫大的荣誉和骄傲之事是1996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他在首都北京受到了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乔石委员长和政协主席李瑞环的接见。 五 身为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名誉理事长,李逢梧先生还向我谈到中华总商会近一个世纪的沉浮。 他说:“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创办于1904年,几乎与世纪同龄,经受了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巨大最剧烈变革的惊涛骇浪。其悠久的历史,是一部菲律宾华人的开拓史、奋斗史和发展史。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总商会均信守创会宗旨,即‘奉行菲律宾国策,团结菲华工商界,维护合法权益,争取应有的权利。发展菲华工商业,增进当地社会经济建设,赞助慈善福利,文教事业,促进民族融和敦睦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有关记载,从本世纪初,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就针对菲律宾政府有关歧视与辱待华人的移民律等条规,进行了长时间不妥协的抗争。 这其中最有名的抗争分别为:1915年至1920年的米案风潮,1934年的米荒时期,1953年米价上扬,总商会均采取各种措施,消除被误解和攻击,保护正当的华人米黍商人。 1921年至1926年历五年多的抗争西文簿记案,最后告上美国大理院,得到胜诉。 1937年初,零售菲化案被提出后,即进行多方抗争。 1941年出现了米市菲化案,即进行抗争。 30年代至40年代,还抗争过营业执照案,税务问题,不法采员与栽赃事件,劳工菲华案等。 1938年至1939年间,鉴于华侨在菲商业地位的衰落发起组织全菲华侨商业复兴运动委员会。并举行多次宣传大会及落实各项措施。 1948年联合美菲商会交涉菲政府征收鲜货税额问题,同年五月与美、英、法、西、瑞等外侨商会联合向菲政府交涉入口货流制局设立。 1949年4月,联合美菲商会提出劳资关系方案,供国会参考。5月菲国会提出有关劳工问题议案时,联合美菲商会吁请国会暂时搁置,因商况不佳之故。 30年代后期,40年代至50年代初,向菲政府提出的交涉甚多,如标明货价案,开发货单案,要求取缔街旁摊贩,交涉邮件传递缓慢,交涉码头失效,反对设立内港货均检查处,要求减少运费,要求简化入境手续,米量配给,反对提高运输价,交涉卫生检查,要求减轻码头税,要求制止警员殴人。交涉准予华侨医生领取执照,交涉准予侨生参加会考。交涉准许豆腐商继续在市内营业等。还向政府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提供对禁止停车律的意见,对菲律宾商业政策的意见。建议修改垃圾律,建议购买米礼,安定米市,建议把外侨调查办事处分设于各途商会与社团内,对星期日休业律提出意见。 1946年发动建华侨义山中的华侨烈士纪念堂。 1948年抗争地产案。 40年代化解不少对华人社会的误解歪曲。特别是1950年辅币荒。经过沟通解释,而消除归于华商的误会。 1950年的交涉撤销违价集体遗配案。同年开始交涉遗配临时游客事件。 1951年捐助和平基金协助菲律宾政府收购民间枪械。 1952年协助国际博览会。 1952年12月发生“禁侨案”即发动组织援助小组,聘请律师团,以各种方法救助。协助换取战时被焚烧和遗失的居留证件。在此之前曾调查战争损失及请求赔偿的工作。 李逢梧先生说:“自菲律宾光复以后,华侨社团以至个人方面,每年所发生的选举纠纷、债务问题、婚姻问题、货位争执、商标假冒、财产争执等事件,层见叠出,多数投诉本会,请求代写调处,本会也认为排难解纷,责无旁贷,为维护侨社安宁和睦相处起见,对于请求调处,每想方设法,舌敝唇焦,务求纠纷的双方得到圆满的解决,化戾气为祥和,保持侨界的团结。对外方面,主要是救灾赈灾,济贫扶危,发展中菲民族的融洽关系。 1911年2月,沓亚火山爆发,先后捐难民救济合菲币6600元,交红十字会代赈。1924年捐助菲律宾防疫会。1932年为菲律宾红十字会向侨界筹募。1937年4月8日中路区大火,二千余家被焚,本会筹现金、食用品赈赠受灾菲律宾人。1938年12月,募捐支持菲律宾参加美国展览会菲币3万元。1940年捐助菲律宾教师肺痨建筑费。同年并推销三场入场券,资助小儿麻痹症及防痨会。1946年捐资援助因公殉职的警员遗属。同年赠菲红十字会3万元。同年捐助童军到巴黎参加世界童军欢迎会。1948年台风袭击狮耶群岛,生命财产损失惨重,菲红十字会发动募捐赈济,即响应捐献。1950年起每年捐赠总统府圣诞致送贫童礼品,同年捐菲红羽毛会基金。” 中华总商会还乐善好施,关怀世界各地灾民。如1923年捐款赈济俄国及日本受灾灾民。1937年筹款捐济美国水灾。 对于本世纪初发生在祖籍国中国的多次灾难,中华总商会更是责无旁贷。如1908年6月,捐助广东水灾4713元,交香港东华医院代收赈发。同年赈江西水灾6700元。12月泉州水灾,募得6620元,汇交厦门代收代赈。1905年3月赈安徽水灾2000元,11月捐上海红十字会救济战区灾民2315元。12月捐助华北义赈会1000元。1911年国内发生灾患,向各界募捐10893元汇交上海红十字会代赈。1917年12月天津水灾捐募16000元,汇交北京赈灾委员会代为分发。 1918年1月汇北京赈灾委员会1356元。1920年9月,华北旱灾,募捐赈济38万。1922年汇赈汕头风灾。1924年,汇赈惠安、福州、广东、云南及四川等地灾患。1929年2月赈陕西、甘肃灾民三万余元。 谈到菲律宾中华总商会与中国一贯的联系,李逢梧说:“那是有史可查,有史为证的,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祖籍国的命运时时牵动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心。” 他引经据典地说:1919年3月,中华总商会曾致电北京政府息内争,以全力为出席巴黎和平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作后盾。并派代表参加南北和平统一会议。1924年因福建地方军阀、土匪横行,倡组“闽侨救乡会”联络南洋各地乡侨,共同开展各种救乡工作。 1927年北伐,筹饷14万资助北伐,代募短期救国公债一百余万。1925年致电上海商会,声援上海反日斗争。1928年筹款救济“五卅”惨案受难同胞,并组织反日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通电国内当局团结抗战,组织菲律宾华侨救国会,捐国币20万,资助东北抗日义勇军。1932年致电国联国际调查团,要求主持公道正义,谴责日本侵略暴行。同年,十九路军入闽,本会多位贤士参预政府改组。“闽变事件”随后发生。1933年致电国联抗议日本扶植伪“满洲国”。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组菲律宾华侨抗敌后援会展开各种活动,策动妇女界组“菲华妇女慰劳分会”进行筹款、救伤兵难民、抵制日货等活动。1938年后,在新加坡合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任主席,本会李清泉是副主席之一。1940年致电声讨汪逆。 1954年后,由于菲国环境气候的变化,菲华商联总会产生,中华总商会在地位上急剧下降,会务几乎处于冬眠状态。1968年中华总商会应邀加入菲华商联总会。 六 菲律宾中华总商会自80年代后期再度恢复活动,秉承一贯的宗旨,以踏实的工作表现和声望再度攀升成为华人及菲律宾大社会中广受瞩目的商团组织之一。 自1989年李逢梧出任理事长以来,经常联合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中华崇仁医疗队,深入沿海渔村、穷乡僻壤、城市贫民聚居区,为贫困民众义诊赠药,历次自然灾难,如大地震、火山爆发及风灾、水灾,甚至不久前东岷罗洛省地震海啸,都曾发动捐款,亲临灾区,赈济义诊;中国华中华东洪涝巨灾、华南水灾、台湾水灾,都积极捐款赈灾。中华总商会关心菲律宾民众的生计,如在荷朗牙波市捐建了一座生计训练中心,培育大批民众,获得了一技之长,以电脑车衣等职业技术,使不少青年获得就业机会,为苏密特区输送了很多技术工人,同时配合菲律宾政府,发展各种方案,并配合政府争取外资,振兴经济。 李逢梧说:“搞好中菲民族的融和,支持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是本会作为首要的工作,但本会仍然坚持维护和争取华人华裔的合法权益和合法的权利,为服务社会的宗旨。经常向参众两院及政府各部门所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为居留合法化的问题,要求法律上允许已获得入籍的华裔公平有参政的机会,要求税务特赦,反抗对商人的无理搜查,特别是唤起政府有关当局,重视维护治安,打击绑架勒索等罪恶活动。我领导中华总商会和善举总会所坚持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是:一、以中菲友好为重,积极参加菲律宾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振兴,配合政府开展各项民生方案;二、维护和争取华人华商应有的权益和合法权利;三、面向菲律宾提供义诊赠药,生计教育等多元化慈善服务。对菲上层政府各部门及立法机构沟通联系,提供建议,反映意见;四、面对菲律宾华人社会山头林立、派系甚多的现实,我们希望求大同存小异,积极维护华人社会的团结、安全和繁荣。” 七 第二次见到李逢梧先生,才有机会听他详细谈及他自己。 李逢梧(JAMES G-DY)1931年12月9日生于福建省晋江县永宁镇银江村(现为石狮市永宁镇岑兜村)。五岁时,随母亲移居菲律宾,在菲律宾接受教育。 李逢梧在菲律宾最古老的中西学院完成小学学业,大学毕业于菲律宾东方大学,获商学士学位。 菲律宾是东亚的音乐之乡,受那里音乐气氛的熏染,李逢梧没有继承家族的事业,而是选择了音乐,选择了他喜爱的萨克斯。李逢梧先生在菲律宾东方大学商学系毕业后,即在父亲经营的公司担任经理,主持食品进口业务。但他喜欢音乐,认为录制音乐唱片音带是一个有发展的行业。等到26岁升为总经理时,他于是辞去总经理的职务,把生意让给兄弟去做,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他所喜欢的音乐事业——在菲国影响最大的唱片业。 当时他只有1000比索的资本、10名工人和两台压模机——所有这些是李逢梧创业之初,即于1959年成立的李那唱片公司的全部家当,可以说很原始。但他会经营,积极把公司的音乐产品提供广播电台播放介绍,有些曲目很快成为流行音乐,使产品销量直线上升,当时很多欧美著名的大都会寻上门来,谋求合作关系、代理他们的作品。于是就一方面注意发掘音乐歌唱人才,一方面代理制作外国的作品,很快就闯出一片天地。后来他也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把握,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向旅游、酒店、饮食、电器、医药、地产等多方面发展。 我问李逢梧为什么不像很多华侨一样从事传统意义上的生意,特别是其父已经打好基础的家族事业?他很认真地说:“因为我喜欢音乐事业,我喜欢吹萨克斯管。”正是这种“喜欢”,使他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菲律宾音乐界独树一帜,纵横驰骋,做到菲律宾唱片业协会主席、东协音乐业协会主席的职位。目前,他的李那唱片公司是菲律宾第二大唱片公司。在菲律宾,本地的英语歌曲占主流,李逢梧的唱片公司制作了很多本地曲目,与一些国际大公司形成直接竞争。他说“控制了本地曲目市场约60%”。1994年,宝丽金在菲律宾成立了分公司,李逢梧即占了70%的股权。李逢梧在菲律宾音乐界的地位和影响,使他的香港朋友尊称他是菲律宾的“音乐教父”。 以唱片业立足后,李逢梧又涉足旅游业,他的太平洋旅游有限公司是一间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公司。他在旅游业的成功使他于1980年担任过世界第六届观光旅游协会主席,他笑着说:“因为我喜欢音乐,所以我做唱片业;又因为喜欢旅游,所以我要搞旅游公司;我还喜欢吃,是个美食家,所以我要开酒店。” 其实,除了喜欢,最主要的是独具慧眼和及时发现商机。李逢梧正是这样一个很有商业远见的商人。在深圳世界之窗主题公园的餐饮公司,他占有40%的股份。此外,他的事业还扩展到制造、药物分销、设备和机器、电机设备制造等行业。近年来,他又看好菲律宾的地产业,成立了三家地产公司,准备与合作方在苏比克湾兴建世界贸易中心,总投资约50亿比索。 李逢梧现在是菲律宾太平洋旅游有限公司PAN BVRO IN-TERATIONAL INC、菲律宾VNIVERSAL唱片公司、菲律宾EAGLE 电器公司、SEMPCO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董事长。 当我请问李逢梧先生,他是否认为他所从事的事业对人类、对社会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或社会效益时,他说: “我所从事的事业可分为个人事业和社会服务。我所从事的社会服务事业,首先会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友谊,特别是对贫困阶层的慈善服务,这对于财富分配不均而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而言,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的。对于发展中菲两国的友谊,增进了解和交流,促进睦邻关系,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和世界和平。每项平凡的工作,实际上都有不平凡的一面,对人类对社会都会有所效益。以个人事业说,是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特别是属于文化精神艺术的音乐影像事业,对社会的影响更大。由于多元化的事业发展,必然会有多元化的社会效益。” 八 在李逢梧的言行中,石狮人的敢闯、敢冒险、敢于创造财富的精神表现得十分充分。 当我这样告诉他时,他说: “我感到自己对家乡石狮的认识和了解都很陌生,很有限,因为我幼年便离开了家乡。作为一个石狮人,我是很惭愧的。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在我的思想中更多的是关心到整个国家的统一和强大,是中华民族的振兴,甚至是整个菲律宾,整个亚洲以及世界和人类的整体观念。但石狮毕竟是我出生的地方,传统的观念使我对摇篮血缘之地永远不会忘记。我曾经为这个小镇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她的繁荣进步而感到惊奇、自豪和喜悦。当我担任菲律宾银江同乡会理事长期间,就曾首次率团回乡,以增强对家乡的了解,同时有幸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尽点绵薄之力。我认为,石狮的发展是依靠加工业和商业起家的,今后应该抓好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利用独特优势,保持和发展经济及社会的繁荣。” 李逢梧先生认为,对他教育影响最深的是他的父母。 他说:“父亲常教导我要专心学习,教导我对金钱要取之有道。他更教育我做生意要守信用,对社会有损的生意不可做,更不可做放高利贷的生意。特别是父母均要我做人要坚持原则,多做善事,乐于助人。” 李逢梧先生秉承父训多做善事乐于助人与他目前所从事的社会服务事业正好相一致。 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资力雄厚,目前在李逢梧的领导下,其服务面已从以往只服务于华侨华人社会转而面向整个菲律宾社会。善举公所主办的崇仁医院、崇仁护理院、养老院和华侨义山等,不仅服务菲律宾华侨华人,同时也向菲律宾人开放,提供服务,对华人与菲律宾人一视同仁,使他们同样享受低廉的服务管理费。这些举措深得菲律宾大社会的赞赏,对容易发生矛盾和摩擦的民族关系起了很好的润滑作用。为了把这些社会服务事业办得更好,李逢梧先生现在几乎把他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让给了“公家事务”——华侨善举公所。 在“百年善举”与萨克斯之间,在个人事业上与“公家事务”之间,孰重孰轻,只有李逢梧先生自己最明了。 我看见过李逢梧吹奏萨克斯管的彩照,但我没有问过他最喜欢吹的是什么曲子。 我相信,李逢梧先生无论吹奏什么美妙的曲目,也美不过他目前所从事的“百年善举”。 古之圣人孔夫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从广义上说,仁就是善,善即是美。 “百年善举”与萨克斯,其实就是善与美的和谐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