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只有一个家乡。 那些从未远离过自己故土的人是幸福的。 在蔡志从的眼里,他脚下的石狮这片土地一点也不比别的地方贫瘠。尽管人都说石狮是一块风头水尾漏沙之地,但蔡志从偏不听“那个”,一定要让石狮在他们手上变个样子。 石狮建市10周年,蔡志从出任副市长已达8年。任期内,蔡志从情系乡土,对新时期石狮城市规划和建设进行了一番卓有成效的改革与探索。 二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石狮由晋江县的一个农村集镇直接升格为省辖县级市,1988年9月30日正式挂牌办公。 石狮市辖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公里,土地总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28万。 石狮市如何建设、如何发展,自建市的第一天起,问题就十分严峻地摆在石狮市委、市政府的第一个议事日程上。 石狮市首届领导班子认真地分析市情,认为石狮不是深圳,不可能走同样的发展路子,必须探索有石狮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石狮建市时,全国经济正进入治理、整顿阶段,此时设市国家只给政策不给钱,不靠别人只能靠自己;石狮地处泉州湾突出部,偏于晋江一隅,既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没有上规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建市时仅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日产3000吨自来水厂一座,电话装机容量1200门,除石泉公路以外都是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落后。财政收入仅有1870万元。当时市区面积仅1-8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农村经济、农村人口在石狮占有很大比例。 蔡志从说,石狮只能灵活用好、用足国家的各项政策,进行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搞小机构、大服务,生产“小洋货”,进军“大市场”,扬长避短去实现城乡发展的宏伟目标。 蔡志从先生(右) 三 石狮建市初,从百姓到干部都有一种位移的虚幻感。老百姓说,见到你们不知道是喊市长,还是喊镇长。市领导也困惑:人家都是县改市,惟独石狮是镇升格为市。在这个过去只有镇长的地方,怎样才能当好一个市长? 自然,管理一个城市,难度远远高于管理一个镇。何况,从镇升为市,石狮是百业待兴,因为至少要从一个镇的规模上升到一个城市的规模。 这便是建设石狮市。 石狮市领导班子抓住了“龙头”,就是城市规划。副市长蔡志从主要负责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交通管理、市政管理以及公安、司法、安全等工作。 蔡志从说,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是石狮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建设城市现代化的工作有许多,但最基本的,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搞好城市规划,使城市规划体系超前,发挥“龙头”作用,使规划管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最大限度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关于城市建设,国内外成功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市发展的经验,无不证明城市规划具有“龙头”的地位和作用。城市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城市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而城市规划的失误,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蔡志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石狮人,有着石狮人特有的精明、能干,又能顽强拼搏。他抓城市规划是: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突出前瞻性、整体性和权威性。 石狮建市时,市区面积仅1-8平方公里,规划把市中心区扩展到40平方公里,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居全国县级市前列,可满足今后10年经济发展的需要。 石狮市投入1500万元先后邀请省内外著名的规划设计单位,如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建筑设计院、福建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进行规划设计、指导建设。各项规划都经专家认真论证,并经省人民政府、石狮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因此,各项规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法规性和权威性。 规划年限至2010年,并首先在全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把沿海三镇作为中心区的卫星镇纳入总体规划,目标是把石狮建成“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科技发达、环境优美、市民生活方便的闽南侨乡贸工港口城市”。 总体规划出台后,石狮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颁布《石狮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确保总体规划的实施。 然而,那些刚刚从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老百姓有过去的旧习惯。 “你规划你的,我干我的!” 许多人还不懂什么是“规划”,以为无非是拆了盖,盖了拆,或者是要百姓拆房等等。 身为当地人,蔡志从熟悉当地人那种农民散漫惯了的行为方式,能理解从农民“转型”为市民应有个过程。蔡志从有他的办法来解决。他不用警察也不蛮干,只是到“钉子户”家里去坐坐,有时重点是去解难,有时重点是到这些不满意的市民家中去挨骂,让人骂完了他再解释,再做工作。想不到这招下来还真灵!据有心人统计过,蔡志从当市长时拆了老百姓八百多座旧屋,但没有一户是被强制执行的,全是拆迁户自觉自愿自己动手搬迁的。 蔡志从说:“阻力是阻力,人情是人情,科学就是科学。在抓城市规划时,必须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他有人情味,但按科学办事。 但有些人不在乎规划管理的条条框框,不管“科学”,而靠“人情”——这些人大都是蔡志从的熟人、朋友甚至亲戚,他们寄希望于与自己有良好关系的、又有权的蔡志从。这些人打电话,写条子,或上办公室。蔡志从的确很不舒服,但对他们只有一句话:“城市规划要严格遵守。” 当然,这样做招来了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说起难听话:蔡志从当了副市长,六亲不认了。蔡志从听了,倒也不生气,不过也没有对“钉子户”那种人情了,说:“共产党认的全体老百姓,我不能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去谋非分之福,谋不义之财。” 那些人要谋的大都是“地皮”。这些人心里一笔账非常清楚,石狮地少,升值巨大。 蔡志从心里也非常清楚,作为一个小城市,石狮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因而十分宝贵。要十分珍惜“地皮”,节约用地,科学用地,才能充分发挥土地作为一种资源的作用。 建市后,石狮市始终把土地作为最直接、最实在的财富源泉。石狮建市能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按城市规划,合理有效地进行土地的开发利用。因此可以说,土地利用的规划,是石狮城市规划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1988年以来,石狮城市建设各类用地总和仅占市域面积的5%左右,但在这些用地上,兴办了企业5484家,其中兴办三资企业一千多家,吸收投资一百多亿元,城市中心区当时随之从1-8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以上,充分发挥了土地的效益,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石狮还运用规划加强了用地管理。一方面,经过城市规划,全市建设用地已有75%的面积完成控规,大部分建设用地可以在规划图上确定土地的使用和调拨。另一方面,市政府按城市规划出让土地,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把住土地市场的源头,同时根据基础设施的投入及土地使用的属性垄断土地价格,保证政府的土地收益。在操作中,首先通过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土地利用率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形成级差地租;其次再利用级差地租扩大城市发展空间。鉴于城市发展跨入新的阶段及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因而石狮市更多地运用城市规划手法,不再实行成片开发,而是坚持以项目带开发,做到“小、多、快、好”,也就是用地面积小,上马项目多,资金到位快、项目开工快、投产快,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好,提高了土地开发的效益。按城市规划所形成的土地市场的收益,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按城市规划进行的土地开发能够最合理、最有效地推动经济建设。 一个正派的共产党干部,蔡志从能给亲朋好友“批地”吗? 四 科学规划后,蔡志从又大力抓城市建设的重点,即基础设施的建设。蔡志从认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着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城市需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没有一流的基础设施难以造就一流的经济,一流的经济要求一流的基础设施。 在石狮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蔡志从集中财力,筹措包括使用土地收益在内的各方面资金,大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但问题又来了。 1992年,蔡志从按规划拟建三条通往石狮沿海三镇的38米宽的水泥路,一些人起哄了。 “巴掌大的石狮修这么宽的水泥路,要当飞机路道?市里领导发疯了!” 石狮老百姓的这些话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石狮市区也才只有18米宽的路,乡下路修那么宽,在人们看来,除了浪费之外无任何用处。 但蔡志从硬起头皮将起哄顶了回去。他的理由很简单:基础设施建设不是短期行为,要保证“20年不落后”,不然,城市规划的浪费将是惊人的。 蔡志从挨过不少骂。 当石狮旧的九二路改建时,700多家店面生意受到影响,有的还需要停业。蔡志从在这个时候听到的骂声最多,说“蔡某某吃饱饭没事干,好好的路挖掉再填钞票,还要连累别人”。蔡志从想的是九二路是市区最主要的一条大道,不改造便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关键是如何使商家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那些天,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倒不是在想群众“骂娘”的事,而是脑子里萦回的全都是改建工程如何提高质量,加快改造进度的事。他与工程专家研究,招最好的工程队,采取最优厚奖励,同时又用最严厉的办法督促施工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此外,又采取单向施工的方式,保证一半商家不受影响。他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道路改建完成后,人们都感觉到经商的环境好了,生意好了,连店租也提高了。许多商家还到道路改建指挥部送慰问品,慰问工程建设者。 看到市民们一张张满意的笑脸,蔡志从也笑了,心里踏实了。 因为蔡志从有他的“干部关系观”:大凡做一项工作,开头群众不理解,骂你这个当领导的,这没有什么!关键是要看你做好后群众还骂不骂,假如群众还在骂,那就说明你做了一件你不该做的事。 但是,作为党的干部,蔡志从爱群众爱在心里,爱在根上。 在一次有300余名工程人员和有关部门领导出席的大会上,蔡志从说:“工程建设的钱是‘三胞’省吃俭用捐来的,是老百姓勒紧裤带省出来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如果你白拿一分钱心里亏不亏?” 当每项工程结束,检查结果是“优”时,他最高兴。哪家工程队用最少的钱,干出了最好的工程,他就偏爱那个工程队,给他们最大的工程,给他们提供发挥才干的舞台,蔡志从说这叫“扶优汰劣”。 为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工程上,每一个工程他都要请纪委、审计部门同时进行监督,并请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监管,确保资金不流失,堵住腐败漏洞,保证工程质量。 蔡志从这样干工作,很累。 但是,石狮建市10年,城市基础设施面貌大为改观,取得成效。 道路方面,石狮先后建成市区38米宽主干道路如石泉路、南北一路、南北二路、南北三路、东西二路、北环路、南环路及市区一些26米宽的次干道,市区水泥路面总长40公里。投资近2亿元,建设市区通往沿海三个镇及港口38米宽标准水泥路面及镇区主干道60多公里,镇区通村的道路全部铺设水泥路面,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人均水泥路面达27平方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排水、排污方面,为了减少洪水的灾害,改善市容市貌,美化城市环境,石狮市委、市政府投资两千多万元对市区近期建设影响较大的城市排洪沟道进行整治和改进,建成东西区排洪沟道5条,总长20多公里。 供电方面,石狮在市区建成一个22万伏的变电站和一个11万伏变电站的同时,在祥芝、永宁分别建成11万伏变电站,满足了市区和沿海三镇的生产和生活用电,又架设通往福州、厦门双回供电线路,又动工兴建东区第二座22万伏输变电站,充分保证了全市的生产和生活用电,人均用电量居全国首位。 供水方面,在完成市区日供水3-5万吨自来水厂扩建成日供水7万吨自来水厂的同时,又投资两亿多元建设一个日供水能力达20万吨自来水厂,并铺设管道向全市所有乡村供水,是全国惟一的城乡一体供水的县市。 通信方面,由建市前全市只有1200门电话发展到10-5万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用户1-5万个,BP机有5-5万用户。1995年石狮被评为全国邮电百强县第一名,全市农村已有电话千户村8个,百户村60多个。 面对石狮市崭新的面貌,蔡志从深有感触地说: 石狮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城市规划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只要继续坚持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突出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整体性的原则,突出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特色,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格局,我们就一定能探索出具有石狮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把石狮建设成为“轻工型、低污染型、高科技含量型、出口创汇型”的多功能轻工业贸工港口城市。 许多石狮人说,蔡副市长情系乡土,为家乡的城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五 石狮建市转眼已经10年。 蔡志从完成了规划、建设石狮市的历史使命,他也从石狮市副市长改任石狮市政协主席。 对于蔡志从来说,这将是分量更加重的“使命和责任”。 可是蔡志从的心仍然在牵挂着他过去所任职务中尚未完成的事业,其中主要是石狮市的引水工程。尽管他现在是政协主席,可是在未来的两年中,他仍将兼着石狮市引水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的职务。石狮市人民吃不上从南安金鸡渠引来的净水,他的心怎么也不会安宁。 蔡志从深感安慰的是,自己的家乡石狮现在已经建成了初具城市规模的滨海城市。无论哪座公园、体育馆、展览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医院、学校……每一座巍巍建筑物都表现着石狮市人民政府为石狮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德政,而这其间也凝聚着蔡志从的心血和汗水。 蔡志从从祥芝村副书记、大队长、工厂厂长到祥芝乡党委副书记;从石狮市建市筹建组成员到石狮市经济局局长、副市长、政协主席,从未曾离开过家乡这方土地。 蔡志从对自己的乡土一往情深。 蔡志从为从未远离过自己的乡土而庆幸。 因为蔡志从把宝贵的青春、黄金般的壮年全部献给了石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