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系(约724-808),字公绪,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安史之乱”以前,住在若耶溪畔,以善写清新秀丽的诗而著称。青年时期上长安考进士,虽然落第,却因此结识许多举子。后又漫游于苏州、富春江一带,与名人钱起、韦应物、刘长卿、顾况等交游。天宝末年,秦系携带妻儿到曹娥江上游之剡溪避乱。大历五年(770),仆射薛兼训曾奏朝廷授予秦系“右卫率府仓曹参军”(皇室禁卫官),召他入京,他以病辞免,在剡溪生活10多年,50岁左右,因“家事获谤”,与妻子离异,回若耶溪旧居,后乘舟南来,在丰州九日山西峰巨岩下结庐隐居。
秦系居九日山,恬静闲逸,便在这里注《老子》,时而下棋、垂钓,如闲云野鹤,自号“东海钓客”。泉州刺史薛播慕名常上九日山拜会,逢年过节送牲礼酒食。但秦系从不入城,只写诗为谢:“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以陶潜自况。贞元四年(788),御史大夫、节度使张建封向唐德宗奏请授秦系为“试秘书省校书郎”,秦系辞谢,为此赋诗送张:“久是烟霞客,潭深钓得鱼。不知芸阁上,遗校几多书?”八年,姜公辅被贬谪为泉州别驾,也到九日山东峰结庐居住,与秦系饮酒赋诗,评史论文,十分投契。永贞元年(805),公辅去世,秦系为他营葬在东峰南麓。姜公辅之逝世,对年已80多岁的秦系,如伯牙失子期,痛失知音。第二年,他离开隐居了25年的九日山,归吴越,渡秣陵,过丹阳,云游四方而不知其终。
《全唐诗》收有秦系诗1卷,其五言诗的成就可与刘长卿、韦应物相鼎立,权德舆甚至认为秦系诗作水平超过刘长卿,说:“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韦应物也说:“五言今日为君休。”意即五言诗因秦系的归隐而没有佳作了。
后人在九日山秦系的旧居地建亭纪念,称“秦君亭”,把九日山西峰称为“高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