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存(822-907),赐号真觉大师。俗姓曾,梅山人。12岁从父游莆田玉涧寺,拜名僧庆玄大师,被收为童侍。17岁落发。24岁赴福州芙蓉山求师问道,为弘照禅师门徒。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佛教中兴,义存北游吴、楚、梁、宋、燕、秦等地,巡览名山,扣访禅宇,曾九上洞山,参学于良价大师,并于幽州(京兆)宝刹寺受具足戒。
唐咸通二年(861),慕名到武陵(湖南)德山院拜见宣鉴禅师。宣鉴禅师深明经律,法门高峻,义存与他心心相契,如水乳交融,成为宣鉴禅师嫡传弟子,而嗣其法系,为南禅宗六祖。
咸通九年(868),义存回芙蓉寺。十一年(870),应闽侯兰文卿长者之请在雪峰山大枯树下结庵说法。后6年建应天雪峰禅院,成为雪峰寺开山鼻祖。有“雪峰义存”之称。当时,天下僧众不远千里前来求教者,多至1500多人,其徒弟受衣钵而奉佛法的有55人。创云门宗之文偃,创法眼宗之文益,及西禅四祖慧棱,鼓山开山祖师神晏等,皆出其门下。晚年为报父母恩,还归故里葬双亲于南安杨梅山,结庐居守,后人就其地建岩寺,称小雪峰。
五代闽王王审知对义存优礼有加,常请他到府中,为僧众说法。泉州刺史王延彬也建寺迎请义存挂锡。后梁开平元年(907),义存自绘佛塔图样,王审知遣人往江西瑞迹山搜集石材,为之建塔。二年(908)五月初二日,义存手写百余字辞世颂,告别闽王,归寺圆寂,谥真觉大师。
义存弘法数十年,著有《语录》传世,他的三传弟子、泉州招庆院僧静、筠二禅师,录其言行成《祖堂集》20卷,为现存最古老的禅宗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