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1604-1661),小名一官,字飞黄,石井人。明天启元年(1621)与弟芝虎、芝豹到广东访母舅黄程,黄于澳门有商务,就把芝龙留下帮忙。
天启三年,芝龙替黄程运送货物到日本长崎,结识泉州人李旦和海澄颜思齐等人,娶日本平户的田川氏。翌年生子郑森(即成功)。颜思齐看到日本德川幕府掌握政权,文恬武嬉,游说郑芝龙等26人准备起来反对,事泄,驾船逃到台湾,筑寨住下,组织当地老百姓耕种打猎。不久兄弟多人并漳、泉无业人员共有三千多人先后入台,后来颜思齐去世,众推芝龙为首领。
天启六年三月,芝龙进驻金门、厦门,竖旗招兵,饥民及无业人员争往投靠。芝龙走到那里,就摊派富民财饷,叫做“报水”,只是不准掳掠妇女,焚烧房屋。是年秋天,福建巡抚朱钦相派巡海道蔡善继招抚芝龙,芝龙听命,带领兵众到泉州接受招抚。善继要他缴报战船、兵器。芝虎不高兴,兵众也高声反对,就护卫芝龙跑掉,并继续占据海岛,拦截商粟。时闽中饥荒,老百姓纷纷跑到芝龙那里去。冬天,金门游击卢毓英带兵剿芝龙,兵败,被芝龙所擒。芝龙告诉他说:“某非敢拒官军,不得已耳。苟得一爵相加,当为朝廷效死力,东南半壁可高枕矣!”天启七年六月,都督俞咨皋带领舟师讨伐芝龙,大败而回。芝龙放还捕获的兵将。这时,芝龙势力强大,海上活动的兵船已上千只,官府奈何不得。崇祯元年(1628)六月,兵部招抚芝龙。九月,芝龙归顺。授游击将军,时福建大旱,芝龙议请移民台湾获准。于是,招集几万饥民,每人给银3两,3人给牛1头,到台湾开垦田地,台湾土地肥沃,秋天收成比大陆多上一倍。人们足衣足食,而芝龙坐收租纳。崇祯三年至四年,芝龙奉命削平海陆上的反叛势力李魁奇、杨禄、杨策、钟斌及钟凌秀等,因此,被提升为参将。
崇祯六年秋天,荷兰军侵入厦门,巡抚邹维琏派兵击败之。荷兰侵略军泛舟大洋,转掠青港等地,芝龙出兵驰援青港,连战数日,荷兰军败退。八年四月,芝龙联合广东军队,在田尾远洋击败刘香老,收集他的兵众,势力更加强大。十二年六月,荷兰军先后劫掠于浙、闽海上,明朝官军多次被打败。巡抚命芝龙抗击。荷军船只高大,官军的技术不能发挥作用。芝龙退到枫亭港口后,募集善于游泳的渔民50人,用竹筒装火药,焚烧荷兰船五只。荷军首领郎必即哩歌大惊,从此不敢进入福建境界。芝龙因此被提升为副总兵。此后,又因战功升总兵。率坚甲利兵,护卫福建海域。当时海舶没有郑氏发给的令旗,不能往来。每只船纳税3000金,每年收入千万金。不久,在安平镇(今晋江县安海镇)开辟府署,海船可以直通家门。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军攻占南京,南明总兵官郑鸿逵、郑彩撤军回闽,恰好唐王朱聿键南来,芝龙等将他接到福州,与张肯堂、黄道周等共扶其即位于福州,建元隆武,芝龙受封南安伯、平虏侯、晋平国公。隆武二年,芝龙见清兵人多势众,直逼福建,自己难以偏安一隅,有意投清。翌年,清王朝招抚江南经略洪承畴和福建御史黄熙胤写信劝芝龙降。贝勒王又命令清将固山把军队撤离安平30里。芝龙接信,叫儿子成功共商。郑成功哭泣规劝其为明王朝尽忠,芝龙不听,亲到福州送表归降。贝勒王命芝龙写信招郑成功同行,久等不来,便挟持芝龙北去,授芝龙精骑呢哈番,隶属汉军正黄旗。
顺治十八年十月,郑成功挥师东渡,驱荷复台。清王朝见用芝龙挟成功归清无望,并怀疑其父子暗中勾结,便杀芝龙于柴市,子世恩、世荫、世默等11人同时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