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郑经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郑经(1642-1681),又名锦,字式天,号贤之,石井人。郑成功长子。明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东征台湾,郑经受命留守厦门、金门。翌年五月,郑成功在台湾病逝,提督马信及诸镇将领密谋拥立成功弟郑世袭,袭延平郡王爵,继招讨将军职。思明州郑泰、洪旭、黄廷、工官冯澄世、参军蔡鸣雷知道后,立郑经为世子。十月,洪旭、郑泰等率兵千余人护送郑经入台湾。郑经以周全斌为五军、冯锡范为侍卫、陈永华为咨议参军。十一月,镇将黄昭会诸部攻郑经,周全斌带兵奋战,黄昭中流矢,被周全斌斩首示众,其余兵众投戈归降,郑经入安平镇(原台湾城),礼待郑世袭,旋以赏勋司蔡政为审理所正,巡防境内。自己率周全斌、郑世袭回思明州。 永历十七年(1663)正月,永历帝朱由榔遇害,郑经仍奉永历纪年。九月,荷兰人纠集甲板船16只、兵数千,会同清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攻金厦两岛。十月,耿继茂、李率泰调集郑成功部降众,会合荷兵出泉州,提督马得功出同安,施琅、黄梧出漳州,下船集结于厦、金的海上。十一月,郑经率黄廷、周全斌水师会战于金门海上。荷兰船只高大,船上有大小铳十余门,横截中流,为清船藩蔽。郑军十三只战船迂回荷兰船后,冲击敌大船。荷船炮火齐发,郑战船无一中弹,马得功被周全斌所杀。不久,清军耿继茂、李率泰派军增援,施琅、黄梧率兵到达,郑师退守铜山。清军攻入金门、厦门,掳掠烧杀,毁城而去。永历十八年(1664)八月,郑经见闽粤沿海形势日逼,率大部入台。改台湾东都为东宁,升天兴、万年为州,划府治为四坊。坊置签首,办理民事。设34里,置乡长,还教民烧瓦,建宫室衙署,礼待避乱缙绅,凡明宗室皆优厚给养。分给诸镇土地,寓兵于农,社会安定。六月,荷兰将领波尔德在福州与清军会盟攻打台湾。因台湾防守坚固,便转攻普陀山,中途遇飓风覆没。九月英国人亲求互市,郑经同意。翌年八月,郑经委陈永华视察台湾南北,劝各镇垦田,种蔗熬糖,围海晒盐,发展贸易。水历二十年,建成文庙,令各里社创办学校,并令各镇屯垦,于农闲时练兵;又组织伐木造船,行贩日本,购造铜炮刀剑甲胄,并铸永历钱。同时派人到暹罗、安南、吕宋等东南亚一带贸易,同年粮食又获丰收,经济形势看好。八月,吕宋派使者到台湾进贡特产,郑经命以礼厚待,与其重申原订的通商条约,同时通知来使不可停献贡物,不可虐待华人,于是内外相安。十二月,调戌澎湖的兵屯田。以连年丰收,漳、泉之人到台湾的日多,开拓土地远及台岛南北边远地区。 康熙十三年(永历二十八年,1674),耿精忠、吴三桂密谋叛清,与郑经有联兵的协议,但始终未能统一行动。康熙十四年五月,郑经率部西征,以长子克为监国,陈永华辅政。克年少,明毅果断,有祖父遗风。郑军刘国轩入潮州,挫败清平南王尚可喜部。六月,郑经率诸将围漳州。十月,守城将吴淑兄弟开门延纳郑经。十六年正月,郑军与清军战于兴化城下,失利。二月,郑军从泉、漳一带收兵回思明州。清康亲王劝降被郑经拒绝。便大举进攻。六月,刘国轩撤离惠州,10座城池尽弃。七月,康亲王又下书招降,郑经集合文武百官计议坚拒。康熙十七年二月,刘国轩率郑军攻漳州,大破清军,乘胜取长泰、同安、围泉州,后清军援兵大量来援,郑军难敌,收兵退守海澄。十九年正月,清水师提督万正色大举攻打思明州,郑经战败,率诸将归台湾。八月,清平南将军赉塔致书郑经,要求开放海道,而应许宽待。郑经索求海澄作为互市地点。姚启圣不许,协议不成。 康熙二十年,即永历三十五年(1681)正月,郑经病危,命刘国轩辅世子。二十八日,郑经病逝于承天府行台。三十日,冯锡范、刘国轩以克非郑经嫡传,将其绞杀,另立克塽为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