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基(生卒年未详),字介持,号肯堂,奉天镶蓝旗籍宛平人。康熙三十二至四十四年(1693-1705)任南安县令。
在任十余年,抑强扶弱,尤其留心地方利弊,修废举坠,不稍因循。曾组织筑邑治东郊三都鹏溪堤,引鹏溪水从邑治丰州前面绕过,与西郊万石陂水会合,到前洲入黄龙江(晋江中段),改善了丰州水利。其他如万石陂、金鸡桥(始建于宋)、龙须井(在丰州城内,宋建)、富民楼(在丰州东门,明建)等,湮者浚之,废者兴之,民以为利。
南安县学始建于北宋靖康年间,原在邑治西郊,绍兴中移建于邑治东三都吴亭山麓(今划归泉州)。历朝迭有扩建、修葺。康熙三年(1664)大水冲毁文庙、明伦堂。八年至十一年,知县刘佑重修庙庑,以下渐次修复,但县学教谕还多居城中。至康熙三十八年,李延基主持重修明伦堂,恢复旧制,才还学署于旧所。又整治县署周围环境,前辟通衢,后垒土为山,自成形胜。
在任十余年,吏治清明,民生安定。乡绅曾假九日山庵中设像祀之。
康熙四十五年(1706)初,擢锦州牧。离任之日,送行的士民填街塞巷,绵延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