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何廷斌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何廷斌,又名何斌,南安水头枫林村人,生卒年月未详。他从小在家读书,颇有才学,只是连秀才都没有考上。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他响应郑芝龙的招募,随同乡到台湾从事开发活动。初到台湾时帮人经商,经常与荷兰人打交道,学会了一口荷兰语。何廷斌原为郑芝龙部属,随军经商于南洋诸岛与日本之间,常出入台湾郑军兵营,熟悉地情,精通商贸。明崇祯元年(1628年),郑芝龙接受明将熊文灿招抚后,他与陈德、杨天生、李英均持异议,决计另觅出路,于是结伴潜归。在澎湖时为横行海上的强人李魁奇所劫。陈德、杨天生遇难,何廷斌和李英免死,何廷斌回到台湾,从事农垦,拓业经营,成为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实业者。 早在1624年就在台湾南部占有据点的荷兰殖民者,为了更好地控制台湾居民掠夺台湾的财富,就指定台湾居民中有影响的人物为“甲螺”(头目),请懂得荷兰语的人为”通事”(翻译),何廷斌因为在台日久,熟悉台湾情况,既通荷兰语,又能言善辩,就成了甲螺和通事。参与荷兰人的一些重要活动。 不堪荷兰殖民者残酷压榨的台湾人民,反抗一浪高过一浪,南明永历五年(1651年)爆发了郭怀一领导的武装起义,并得到郑成功的支援。荷兰殖民者在血镇压了这场起义之后,对来往于台湾海峡的郑军商船和军需舰艇多加阻击和扣留。郑成功采取对策,禁止各港澳及东西洋各国商人到台湾经商,对占据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实行经济封锁。永历十一年(1657年)六月,荷兰殖民者不得已,派通事何廷斌到厦门请求郑成功开放海禁。何廷斌先在金门见郑成功的堂叔、户官郑泰,然后到厦门晋见郑成功,向他诉说荷兰殖民者强占台湾土地、高额征税、肆意杀戮群众的罪行,并倾吐台湾人民盼望王师解悬拯溺的心情。郑成功当时正忙于北伐抗清,无力分兵东渡,只是详细询问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军事设施等情况,委托廷斌做他的全权代表,办理郑氏在台湾的一切事务,征收来往商船的关税,并答应开放海禁,以取得一个稳定后方。 何廷斌回到台湾后,根据郑成功的指示,利用翻译工作上的方便,搜集情报,进行了许多秘密活动。他征收船税,发给厦门印制的郑氏税收执照。凡是持有这种执照的船只,在厦门、金门及其他郑军控制的海岛港湾就不再纳税。这样,杜绝了漏税现象,每年上缴税银一万八千余两。他还代表郑成功征收台湾出口鹿皮、砂糖、鱼虾及一切货物的关税,为郑成功的抗清斗争提供了稳定的可观军饷。 明永历十三年(1659年),何廷斌在台湾为郑成功收税的活动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发现,以他“侵吞王银二十万两”的罪名将他解职、拘捕,并籍没全家财产。何廷斌决计逃离台湾,投奔郑成功。他密遣小通事郭平化装作鱼翁,顺鹿耳门(今台南附近)至赤嵌城边(今安平港)打深水道,发现在沙泥淤积的浅港中有激流冲成的一条港路,水深四尺有余,何斌非常高兴,即画成详细海图秘藏在身。翌年元宵之夜,乘荷人酣饮沉迷看守不严之机,从后门逃离王城,直奔海边,驾着预先准备好的小船飞驶厦门。何廷斌见到郑成功后,献上台湾海图说:“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鸡笼、淡水,硝磺有焉。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舵铜铁,不忧乏用。移诸镇兵士眷口于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进攻退守,真足与中国抗衡也。”并指说水路变易情况,人民盼望之切,“若天威一指,唾手可得”。其时,郑成功正因金陵兵败,清廷派达素、李率泰师大兵压境,金厦两岛地狭财竭,难以久待而焦虑,见何廷斌所说,非常高兴地说:“此殆天之使公授予也!”从此,郑成功加速部署,准备兴师东渡驱荷复台。 永历十五年(1661年)正月,郑成功在击退达素、李率泰等的大举进攻,稍事休整后,召开了军机会议,郑成功在会上指出:“前年何廷斌所进台湾一图,田园万顷,沃野千里,饷税数十万。造船制器,吾民麟集,所优为者。还为红夷占据,地右夷伙不上千人,攻之可唾手得者。”因而决计“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是年三月廿三日(4月21日),郑成功亲率大军25000人,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次日抵达澎湖,为风浪所阻,滞留六日。四月初一日清晨,郑军船队冒风驶抵台湾外沙线。中午,乘潮涨水渠,由何廷斌高坐在指挥舰上水斗中指引船队按图迂回前进。荷兰的《巴达维亚城日志》说:“台湾外港出现了四百只战船及其他船只,由何廷斌指挥,这些船只是国姓爷派来的,后面还有六百只要来……”。郑军百艘舰艇鱼贯而入,顺利通过鹿耳门。登岸后,何廷斌及时提醒郑成功迅速夺下码头上的粮物仓库,取得大量战略物资。随后飞兵赤嵌,一举夺下这个海防重镇。何廷斌立了首功。 是年四月至十二月,在郑军围困台湾城期间,何廷斌还帮助郑成功搞好民族团结。他随郑成功巡视了新港、目加溜湾、萧垄、麻豆等主要村社,安抚各地高山族同胞,踏勘山圹土地。何廷斌每到一处,都热情地向高山族酋长们颂扬郑成功的业绩,也把当地风土民情悉心向郑成功作介绍。“土番(高山族)各社俱罗列恭迎,成功赐予烟布,慰以好言。”郑军取得了广大高山族同胞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这对于郑成功迅速安定台湾秩序,确立富兵于农政策起了重要的作用。 对被困守于台湾城内的荷兰殖民者,郑成功多次发动政治攻势,迫使他们几次派人出城请求郑成功撤兵,答应每年依例纳贡。在郑成功坚持民族大义的威逼下,终于在永历十六年十二月初三日(1662年2月1日),荷兰殖民者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撤离台湾。在这长达九个月之久的政治斗争中,何廷斌一直担任郑成功的首席翻译官,很好地完成任务,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 人们缅怀郑成功驱荷复台的丰功伟业时,不会忘记这位爱国主义者何廷斌在进军台湾的关键时刻的卓越贡献。 (李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