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痴
李竹痴,祖籍安溪县,在新加坡经商,积极支持辛亥革命,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月十三日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并往缅甸由陈甘泉引见庄银安,详述辛亥革命情况,庄银安即积极支持秦力山宣传辛亥革命。缅甸许多华侨渐次依归革命真理,支持辛亥革命,有李竹痴之功。
张培恭
张培恭,清同治五年(1866)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岭美村,早年南渡新加坡经商,创立顺德号,经营汇兑业务,又经营建成号。为新加坡安溪会馆发起人之一,并为创建会所出钱出力。历任新加坡会馆第一届、第三届副总理,第四届总理(主席)。民国24年(1935)病逝于新加坡。
蔡烈安
蔡烈安,清同治十年(1871)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岭东村。少年往新加坡,在吉宁街开设天源汇兑信局兼营酒店,生意兴旺。新加坡安溪会馆创建时,慷慨捐资3000元,被推选为新加坡安溪会馆第三、四、五届名誉总理(主席)。
林诗国
林诗国,原籍安溪县虎邱乡罗岩村,出生于家乡,随其祖父及父经营茶叶,监选精制“金泰茶”销售海外。诗国鉴别茶叶能力很强,被称为“茶叶专家”。民国7年(1918)土匪围困罗岩,他带全家70多人夜逃厦门,即在鹭江设“林金泰”茶馆,生产茶叶配销海外,年销上万件。他常巡视南洋市场,原托新加坡“荣泰”代销,13年派其侄林庆年往吉隆坡及新加坡开设茶行,使百年老字号“金泰茶”享誉海外。他于24年再度往星,25年病逝于新加坡,后来新加坡的“林金泰茶业私人有限公司”,由其侄孙林文治主持经营。
黄汉种
黄汉种,清光绪九年(1883)出生,原籍安溪县湖头镇下坑村,少年往新加坡,先是种植黄梨、橡胶于淡中律及马来西亚柔佛等处。中年以后,创怡业橡胶出入口商行、德兴汽油站、新和成汇兑信局等,并投资华侨银行。历任培英学校总理、怡和轩俱乐部董事。新加坡安溪会馆创建时,曾捐巨资赞助,被推任会馆评议员,民国31年(1942)病逝。
萧百馨
萧百馨,清光绪十年(1884)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湖山村朴都,少年旅居暹罗,中年移居马来亚槟城,主办《南洋时报》。后来定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安溪会馆署理事务,并创办南洋印务公司,苦心经营,业务大进。他热心文化事业,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新加坡印务同业公会会长,新加坡福建会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玉露俱乐部等社团董事。民国34年(1945)病逝于新加坡。
颜惠芸
颜惠芸,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原籍安溪县蓝田乡黄柏村。15岁拜师学拳,从事锯木。22岁到珊屏设馆授艺。25岁转为经营茶叶,民国6年(1917)前往厦门经销茶叶,往来于台湾及南洋间。9年与员潭颜受足及后格林溪沙以“源崇美”为商号在星洲开设茶庄,受足、溪沙先后退出,由他独力经营,后获巨利。“源崇美”保持至今,为新加坡较早的茶庄之一。颜热心社会公益,乐善好施,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名誉主席,新加坡茶商公会主席、颜氏公会名誉会长,及多所学校董事。曾捐资在家乡创办学校。1969年病逝于新加坡。
胡绪哇
胡绪哇,原籍安溪县蓬莱镇上智村,幼年南渡新加坡,初营菜贩生意,并从事农业畜牧。几年后创设“合成兴”号经营杂货,继又创办“合成兴”碾米厂,并在马来西亚柔佛垦荒种植,各业均获成功,遂成富商。乐善好施,善为人排解纠纷,蔚为一方长者,曾任淡申区筹赈分会主席,醒侨学校董事长,新民学校创办人及历届总理,培华学校名誉总理,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交际股主任、常务委员,第17届至22届名誉主席。1963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星章(B-B-M)。1968年病逝于新加坡。其长子胡春雨曾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南洋胡氏总会会长,春美企业有限公司董事主席。
林拱河
林拱河,清光绪十四年(1888)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三十二年往新加坡,民国元年(1912)创设德林建筑行,后易名林拱河建筑公司,进而兼营机械造木、五金机械工具等建筑行业工厂多家,又营汽油站,成为巨商。后又参与创办工商银行及工商保险公司,任两大企业董事。从19年起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总理、总务、监委、执委、常委,从第14至18届连任5届常务主席。任内领导建会馆五层大厦,第19届后为名誉主席。他还任新加坡建筑商公会名誉会长、福建会馆监察主任委员、鹤鸣俱乐部名誉主席、弥陀学校副董事长、中立学校董事长。南洋工商补习学校董事长。南洋大学建筑委员等。1973年病逝于新加坡。
高铭壬
高铭壬,清光绪十五年(1889)出生,原籍安溪县虎邱乡林东村。少年侨居新加坡,1905年与其胞兄高铭胞在新加坡福建街6号创设铭发茶庄,为安溪籍人最早在新加坡设立的茶庄,事业得到发展,即在马来亚吉隆坡、马六甲等地设分庄。是新加坡安溪会馆发起人之一,曾任庶务员、查帐员、副财政及正副总理(主席)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前往马六甲,历任马六甲福建会馆财政、高氏公会董事等职。1971年病逝于马六甲。
黄双林
黄双林,清光绪十五年(1889)出生,原籍安溪县镇抚,少壮南渡新加坡,勤俭起家。致力经商,颇多建树,对社会公益,教育慈善等,莫不尽心尽力。1966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星章(B-B-M)。历任乌鲁斑丹民众联络所名誉主席,公民咨询委员会财政,圣约翰救伤队武吉智马第六联队主席;公立克明学校名誉董事,公立联华学校董事、新加坡安溪会馆多届监察主席。1970年病逝于新加坡。
柯贤树
柯贤树,清光绪十九年(1893)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蓬溪村。民国4年(1915)往新加坡,经过几年奋斗之后,创办隆安记五金商行,业务迅速发展,成为新加坡五金界名商。他还投资工商银行并任董事,历任新加坡五金公会财政及主席,新加坡柯氏公会名誉会长,新加坡安溪会馆多届常务委员,第19届至22届常务主席,第23届至28届名誉主席。37年捐资在家乡建造水泥大桥、修筑道路,修建古迹等。1980年病逝于新加坡。
陈日定
陈日定,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祖籍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科港,幼受中文教育,长大从事航运事业。民国24年(1935)自创瑞芳号于福建街,经营汇兑业务,兼营土产出入口,业务蒸蒸日上,持续30多年。35年后历年资助故乡育民小学。1954年参与创办工商银行任董事,新加坡安溪会馆建新大厦任建委会委员,出资出力,深受赞誉。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委、主席、保赤宫陈氏宗祠总理、名誉总理,新加坡陈氏公会及南舜别墅名誉会长,同德善堂名誉主席等社团要职。1970年病逝于新加坡。
黄二甲
黄二甲,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生,原籍安溪县魁斗乡镇西村。早年往新加坡经商,开办华艺公司金庄,黄岭源号等,主要经营金银珠宝、酒类杂货。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常务主席、名誉主席,裕廊小学名誉主席,对新加坡公益事业颇有贡献。1965年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星章(B-B-M)。
王瑞璧
王瑞璧,清光绪三十年(1904)出生,原籍安溪县凤城镇南街,民国14年(1925)入厦门大学法学院学习,毕业后任省立厦门中学、崇德中学、集美中学、安溪县立中学等校主任、校长。37年任安溪县县长。1949年往香港,1954年移居新加坡,先后任南洋女中教师、马来亚柔佛州居銮中华中学及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二校校长。擅长书法,尤其擅长指书。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为其出版《王瑞璧翰墨集》、《王瑞璧笔艺》、《王瑞璧指墨》、《王瑞璧指书二集》、《王瑞璧九十书艺》等,其作品曾在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展出多次,为东南亚著名书法家。中国一些地方的碑林也征求其字上石。他是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顾问、新加坡三一指画会名誉顾问、新加坡太原王氏公会会务顾问、新加坡安溪会馆会务顾问,荣获新加坡1992年度国家文化奖。
柯俊杰
柯俊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蓬溪村。早年南渡新加坡经商,与堂亲柯其昌等合股创办协发公司,经营五金材料,后独自开设联合五金私人有限公司,经营各国五金用品、建筑材料等。平生热爱慈善公益事业,曾任安溪会馆监察委员,1980年病逝于新加坡。其子柯福田兄弟继承父业,发扬光大,热心慈善公益事业。
沈士民
沈士民,清光绪三十年(1904)出生,原籍安溪县金谷乡渊兜村。早年前往新加坡经商,开办华中私人有限公司,经营汽车机件及滑机车油等,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文书、教育及互助股主任,常务委员、名誉主席等职,其中任常委24年,名誉主席8年。
刘金水
刘金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于家乡,原籍安溪县蓬莱镇。民国13年(1924)往新加坡谋生,先当学徒,经过几年奋斗之后,创立泉成兴五金机械有限公司,事业迅速发展,成为新加坡五金界名商。历任新加坡五金公会、刘氏公会等社团要职,先后担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娱乐、交际、慈善、财政各股正副主任。并任公民咨询委员会委员。1981年病逝于新加坡。其子刘国华继承父志。并发扬光大,为新加坡安溪会馆副主席。
吴水阁
吴水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原籍安溪县城厢乡墩坂村。民国10年(1921)旅居印尼。35年往新加坡,任达华公司总分行董事经理,以后事业不断发展,先后任达利私人有限公司、大众炼钢厂董事副主席,美丽华大酒店董事主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主席、主席,讯马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达利银行主席,达利金融主席,中正中学董事主席,南洋大学理事会副主席,新加坡南洋初级学院筹建委员会主任,新加坡福建会馆副理事长。1967年新加坡总统授予太平局绅称号,1972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众服务星章(B-B-M),1990年又荣获教育服务奖。
白锡平
白锡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生,字振声,号福地,原籍安溪县龙门乡和平村龟山。16岁东渡日本神户,民国34年(1945)定居新加坡,先任职于南侨公司,后任宗利公司经理,继任宗利隆成(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经营五金机械业务,并获日本野马株式会社委以柴油引擎东南亚总经销。同时与其弟合创东荣(新加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业务扩展至东南亚及非洲。他热心社会公益,曾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主席、新加坡白氏公会名誉主席、新加坡精武体育会名誉主席及其他社团要职。1982年病逝于新加坡。
柯秋水
柯秋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蓬溪村。民国19年(1930)往新加坡,开始经营收购旧货,3年后与乡亲合创隆成五金企业,35年后生意迅速发展,成为新加坡五金界翘楚。他热心公益、乐善好施,资助中医药研究施诊团体及捐助其他公益事业。兴建新加坡安溪会馆大厦,落成时尚欠款数万元,他设宴邀集乡贤,带头再度捐资,筹足所需建筑费。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副财政主任、互助主任、常务委员、名誉主席等职、并任新加坡五金公会、柯氏公会等社团要职。1977年病逝于新加坡。
其子柯镇安,又名柯长源,继承父业,并发扬光大,热心公益事业,颇有建树,历任柯氏公会财政、副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等社团要职。
陈丙丁
陈丙丁,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出生,原籍安溪县城厢乡同美村,早年往新加坡经商,1950年与陈锦章合资创立同美公司,以信贷方式借给急需资金的同乡,并办理存款生息。1953年两人又发起创办新加坡工商银行,为新加坡早期创办的银行之一。历任新加坡同美社副总理、总理、名誉总理;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康乐及慈善股主任、常务委员及第26至30届名誉主席。1964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星章(B-B-M)。
刘木荣
刘木荣,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盟村,早年往新加坡经商,开办两发号,经营海产兼出入口商。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第12至25届常务委员,第26届至34届名誉主席。1965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星章(B-B-M)。
林本种
林本种,清宣统元年(1909)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新美村美塘。少年随父往新加坡,初营小贩,后来从事建筑业及旧五金业。1974年与友人合创和发五金商行,成为五金界名商。历任新加坡五金机械公会会务顾问、惹兰勿刹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安溪会馆董事与监察委员、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家族自治会董事、长林公会名誉会长,福建九龙堂、同济医院、培立中学咨询委员会、鹤鸣俱乐部、风雅俱乐部等社团要职。1976年病逝于新加坡。
陈锦发
陈锦发,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祖籍安溪县龙门乡翠坑村白叶。2岁随父往新加坡。1952年创办建筑承包商公司,后来发展为陈锦发建筑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及创设陈锦发投资私人有限公司、组合投资私人有限公司,资本从5000元发展到3千万元。是安溪籍人从事建筑行业的名商。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常务委员、第二副主席、监察委员,新加坡颍川公所名誉会长等职。
唐连良
唐连良,清宣统三年(1911)出生,祖籍安溪县蓬莱镇温泉村。19岁南渡新加坡,从事耕种畜牧,后往马来亚峇株巴辖学习工业,回星转营商业,创办泉安船务有限公司,对星洲及东南亚邻近各地区之货运交通贡献殊大,为新加坡航运巨子,他还在香港开设南顺船务有限公司,并出任新加坡工商银行董事、人民保险有限公司董事等,为新加坡银行保险界知名人士。他热心公益,关怀教育事业,历任唐氏宗亲会名誉会长、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交际股主任及多所学校和社团要职。1967年病逝于新加坡。
唐道依
唐道依,清宣统三年(1911)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温泉村。早年前往新加坡经商,开办福长兴私人有限公司,经营五金机械,在事业发展之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55年捐资创办温泉小学。1958年又捐资创办温泉中学(后改名温泉华侨中学)。1959年捐资赠给马来亚柔佛安溪公会作为奖学基金,被推选为该公会第一至九届名誉会长及该公会清溪俱乐部名誉总理。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监察委员、监察主席等职。
白春晖
白春晖,又名俊挥,民国元年(1912)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美卿村,壮年往新加坡经商,创办成丰公司鱼行,又与人创办新加坡冷冻食品私人有限公司,均任董事经理。历任新加坡白氏公会常委、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名誉主席。其子白庆祥为大安食品公司经理。
刘澄清
刘澄清,民国2年(1913)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盟村,早年往新加坡经商,曾任瑞芳汇兑行经理,继与人合资创设新丰联木业有限公司,专营木材进出口。现为新丰发铝业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他热心社会公益、被誉为一方长者。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互助股及互助部主任,常务委员,第30届至33届名誉主席,新加坡刘氏公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许安美
许安美,民国2年(1913)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安溪县城厢乡中标村,其父许德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于新加坡,长大经营种植业。安美长大后经商,开办安美行有限公司及源发实业有限公司,为产业发展商。还与人合营美利有限公司,经营汽油服务。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行委员、常务监察、监察主席、名誉主席等职。其三子许南山医生,于1988年当选为直落勿兰加区国会议员。
萧文泽
萧文泽,民国3年(1914)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湖山村朴都。早年前往新加坡,开设荣通服务站,经营代理飞马标汽油兼修理服务业务。从1951年至1970年任新加坡安溪会馆第14至23届总务主任,第26及28届监察主席,第30至34届名誉主席。
白清泉
白清泉,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早年南渡新加坡谋生,民国28年(1939)率领南洋机工回中国参加抗日战争。35年返回新加坡,创办大华酱油厂,大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生产酱油食品罐头,工艺自动化,为新加坡大型企业之一。历任新加坡白氏公会常务委员、名誉会长、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名誉主席、新加坡食品厂商联合会会长、永久名誉会长等职。
魏忠有
魏忠有,又名魏美玉,民国3年(1914)9月6日出生,祖籍安溪县西坪乡松岩村,在新加坡经商,经营茶叶生意为主,开办魏新记茶行私人有限公司,任董事经理。他还是岩溪茶行私人有限公司董事。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监察主席、名誉主席等职。
钟江海
钟江海,民国5年(1916)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善坛村,少壮时期随父南渡新加坡,父子、兄弟艰苦创业,创立了侨益行私人有限公司及侨益行金融公司等,经营金融汇兑生意,发展地产建筑业,颇有成就。
江海有着多年的商场经验,先后创办九间公司并任董事主席,在其领导下所完成的地产建筑业,成就显著。他乐善好施,对寺庙、会馆、教育、医疗及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良多。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财政主任、监察主席、名誉委员等职。
李团济
李团济,民国5年(1916)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鸿福村,早年往新加坡经商,与白火煅合组长成工程私人有限公司,专门供应建筑工场的挖土机、铲泥机及倾倒车等,为移山填海者服务。并自创长成实业私人有限公司,经营产业及发展商。
刘汉水
刘汉水,民国6年(1917)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盟村,幼年往新加坡,长大经商,开办亿安私人有限公司、健安机械私人有限公司等,均自任董事长。主要经营五金、机械等。他热心公益事业,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第二副主席、名誉主席、新加坡刘氏公会会长等职。1979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
白圻引
白圻引,原籍安溪县龙门乡和平村龟山。少年往台湾经商,后移居新加坡,创设源安号出入口商,信誉卓著,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捐资支持创办养正学校,建造澳江大桥时除捐巨资外,尚参与策划,筹募建桥资金,创建新加坡安溪会馆出资出力,为该会馆首届书记员,二、三届正财政,第五届总理(主席)。
林本道
林本道,原籍安溪县虎邱乡罗岩村。幼年学习茶叶技艺,21岁往星洲推销,继创设林和泰茶庄,民国16年(1927)兼营汇兑民信局,事业宏发。新加坡安溪会馆创建时为发起人之一,历任该会馆财政、交际股主任、执委诸职,并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茶商公会、新加坡福建会馆、闽南汇兑公会、九龙堂林氏大宗祠等社团重要职务。
柯隆美
柯隆美,民国7年(1918)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蓬溪村,23年随父柯登山往新加坡,为新加坡隆美有限公司、隆成有限公司、荣兴公司、宗利隆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主要经营五金、船务、船舶机件、代理日本车头及塑料。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新加坡五金公会会长、新加坡柯氏公会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财政股主任、名誉主席等职。
林东茂·林育忠
林东茂,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民国7年(1918)出生于家乡,青年时期南渡新加坡,与其胞弟东海开办东源公司、新隆盛公司、远东公司等,主要经营五金机械。他为人宽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乐善好施,曾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主席、新加坡林氏总会副主席等职。
林育忠,祖籍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林东茂长子,民国30年(1941)出生于新加坡,长大后与其弟林育敬经营父业,事业得到发展。育忠热心社会公益,对新加坡社会慈善事业颇有建树,1982年荣获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1980年又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星章(B-B-M)。
林棋楠
林棋楠,民国8年(1919)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长大在厦门经营小贩,24年南渡新加坡,31年开办南兴面厂、经营精制面类制品,事业得到发展。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善为人排解纠纷,系新加坡粿条面厂制造商联合会发起人之一,并任该会主席及名誉主席,又任新加坡九龙堂大宗祠董事及互助部主任多年,还任新加坡少林国术总会主席、新加坡少雄山国术健身社主席、少南山国术体育馆主席等社团要职。他关心家乡,曾多次回家乡探亲。
白志勇
白志勇,民国9年(1920)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观山村。37年往新加坡经商,开办美丽华大酒店、国际五金电器有限公司、源美有限公司、福地有限公司、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均任董事长。主要经营地产、百货、五金电器、水产品等。曾任新加坡白氏公会主席、名誉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财政主任、常务委员、名誉主席等职。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多次回家乡探亲。
颜辉宗
颜辉宗,民国10年(1921)出生,原籍安溪县蓝田乡黄柏村。早年随其父颜惠芸往新加坡经营茶叶生意,长期在新加坡开办“源崇美”茶庄私人有限公司。后来投资兼营房地产及建筑业。系新加坡颜氏公会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委员。
林绵区
林绵区,民国11年(1922)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抗战胜利后往新加坡经商,主要经营五金业、筑路机械及零件,开办福安机械私人有限公司,对新加坡公益事业有一定贡献,善做好事,深受社会人士赞誉。1982年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名誉主席、新加坡五金公会主席、新加坡林氏公会主席等职。
林玉质
林玉质,民国11年(1922)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1950年往新加坡经商,后将资产转移到马来西亚及台湾投资,先后开办新加坡保龄球馆、马来西亚酒楼、周来建筑有限公司、台湾台北新加坡舞厅、富基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等,自任董事长,为马来西亚解决屋荒作出了贡献。1971年获吉兰丹州苏丹封赐P-B勋衔,1972年又获吉州苏丹封赐(D-J-M-K)拿督荣衔。
林树彦
林树彦,民国12年(1923)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早年侨居印尼苏岛占碑,27年移居新加坡,在源顺街创办侨通行,经营汇兑业,业务迅速发展。后又在小坡美芝律开办分行,35年后又在马来亚各埠、香港及印尼遍设分行,继又扩展至上海、厦门等城市设分号,事业飞黄腾达。为谋求汇业团结,维护汇业利益,出面倡组新加坡中华汇兑业总会,被选任主席。在其领导下各同业受益良多,成为新加坡汇兑业界领袖。35年捐资在家乡创办蓝溪中学。
林水莲
林水莲,字子平,祖籍安溪县官桥镇莲美村。民国12年(1923)出生于新加坡。为新加坡画家。专心研究绘画,曾前往东南亚各国作美术文化考察。曾任新加坡大学专科、中小学等美术比赛评选工作。经常负责筹办儿童画展。曾任新加坡巴丝立新民学校校长、巴丝立联络所管委会秘书、淡宾尼士区公民咨询委员、新加坡艺术协会及中华美术研究会会员、东南亚美术协会副主席,1963年获新加坡总统颁赐行政服务勋章。
傅新春
傅新春,民国13年(1924)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安溪县金谷乡洋内村。早年在新加坡创办傅长春公司,经营小本运输业,后来发展为傅长春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其胞弟成长后,兄弟合作创办傅长春承包商(私人)有限公司、傅长春船务(私人)有限公司、傅新春(私人)有限公司、赐吉运输建筑私人有限公司、新华企业私人有限公司、新华娱乐私人有限公司等,均由新春任董事主席。主要经营运输、船务、包装、投资出入口贸易等。历任南洋傅氏公会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康乐股主任、常务委员、第二、第一副主席、传统南乐社副社长、新加坡平社名誉社长、精武体育会名誉会长、金庆阁名誉会长、建国中学咨询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柯其香·柯毓群
柯其香,民国14年(1925)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蓬溪村。毕业于安溪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在家乡任教,抗战胜利后往新加坡经商,开办和隆私人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五金业,为五金界名商。他平生乐善好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其子柯毓麟为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青年股主任、常务委员、柯氏公会主席。
柯毓群,1954年出生于新加坡,柯其香之子。1979年毕业于西德工程学院,获工程学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土木工程系,获硕士学位,曾获全美研究生论文比赛第一名。1986年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获博士学位,在华盛顿一家顾问公司任研究主任。曾任美国工程师学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在世界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数十篇,是高速公路、城市规划、轻轨交通、交通安全、综合运输、项目管理、交通控制和电脑应用等方面的专家。1987年以来,应中国政府邀请,先后到长沙交通学院、集美航海专科学校、西安公路学院、东南大学、重庆交通学院等高校讲学。1990年受聘重庆交通学院为客座教授,也到过台湾成功大学讲学。现任海南和隆房地产开发公司及海口和隆机械公司的总理和执行董事,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机械生产,并任美国一家公司的总工程师。
王永元
王永元,民国15年(1926)出生于马六甲,祖籍安溪县剑斗镇月星村。1954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57年出任马来亚联邦新加坡市议会议长。1959年任国家发展部部长。1963年被选为国会议员,期满后即退出政界,致力于王永元会计公司的经营。
唐裕
唐裕,祖籍安溪县蓬莱镇温泉村,民国15年(1926)出生于印尼,幼年在新加坡受教育,31年起在其兄唐连良的船务公司负责经营业务,来往于印尼与新加坡之间。
民国34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印尼开展争取独立运动,唐裕通过船运供应印尼政府所需要的物品,支持印尼争取独立。印尼争取独立取得胜利后,唐裕承担印尼国民船务公司的货运任务,供应各岛屿的需求,同时打破了荷兰船队的垄断,唐连良的船务公司成为印尼货运在新加坡的总代理。1956年,唐裕协助印尼苏岛巨港及其他岛屿与中央各方削除误解,促进了团结。60年代初,唐裕致力于消除印尼和马来西亚双方的歧见,终于在1966年增进了团结,同时也促进了印尼和新加坡经济贸易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唐裕致力于发展印尼和新加坡的经济贸易,经营印尼PER-MINA石油公司在新加坡及海外的业务,参与印尼峇淡岛自由港的开发。1975年,唐裕任新加坡船务公会主席,为新加坡和印尼两国船务事业的合作打开了大门。唐裕在新加坡创办敦那士(私人)有限公司,兴建敦那士大厦,并任新加坡出入口商公会主席,更致力于促进新加坡和印尼贸易的发展。1975年,唐裕出面帮助协调科威特、巴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部长访问印尼,促成了印尼和这三个阿拉伯国家建交。
唐裕致力于改善中国和印尼两国的关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促进中国和印尼于1985年实现两国恢复直接贸易。1989年6月中旬,唐裕访问中国,带来了印尼政府对中国的友谊,同时又向印尼政府转达中国政府愿意发展同印尼关系的愿望,再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终于在1990年8月6日,由中国总理李鹏专机飞往印尼签署联合公报,实现两国复交。接着,中国和新加坡也建立外交关系。这两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唐裕都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受到中国和印尼两国领导人和人民的赞誉。
唐裕也是一位收藏家,他收藏着许多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古董,包括各种古代留传下来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不少价值很高的文物。1986年,唐裕将他保存的171年前莱佛士签署的文件赠送给新加坡政府,新加坡国家博物院院长李卫国称赞是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1990年,唐裕又将其收藏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名画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极为珍贵的作品《神鹰》图,赠送给中国徐悲鸿纪念馆。
唐裕为人坦诚,胸怀豁达,和谒待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乐善好施,深受各界人士所推崇。历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新加坡福建会馆理事、新加坡安溪会馆主席、香港安溪同乡会名誉会长等社团要职。他既是一位工商界的巨子、企业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黄水吉
黄水吉,民国16年(1927)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安溪县参内乡祜水村,其父黄奕刺于9年往新加坡经商。水吉长大后从商,为大华油公司股东经理,乌敏岛海鲜中心私人有限公司财政。他热心社会服务工作,历任乌鲁班丹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助理秘书、财政,区民众联络所管委财政、区花拉路居委会财政、加冕路民众联络所管委会主席、乌鲁班丹报财政、选区体育俱乐部财政、联华书报社总务、乌鲁班丹区福利基金委员会副主席、公立联华小学董事总务,江夏平心阁正总理等职。1978年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1979年获新加坡共和国教育部颁发长期服务十年奖状,1986年获新加坡总理公署颁赐20年社区服务奖章,1987年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星章(B-B-M),1990年获新加坡总理公署颁赐25年社区服务勋章(元老奖)。
李连煌
李连煌,民国17年(1928)出生,祖籍安溪县湖头镇福寿村。长大在新加坡经商,开办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等,主要经营金融业,经办存款储蓄、各种贷款、保险箱出租、办理旅游支票等,还有进出口、房地产、黄金、白银、货币、期货等等,经营多样化。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商务外贸主任、常务董事及名誉董事,新加坡星印商业公会主席、名誉主席,新加坡出入口商公会副主席,新加坡李氏总会副主席,新加坡华侨中学及华侨初级学院秘书长,新加坡篮球总会及中华医院名誉主席,新加坡立化中学咨询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国家防范罪犯委员会主任,新加坡同济医院委员等社团要职。1985年曾获新加坡教育部颁赐长期服务奖章,1987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
蔡金顺
蔡金顺,祖籍安溪县龙门乡溪坂村,民国17年(1928)出生于新加坡,长大后帮其父管理农场。1952年创设联和发杂货店,1968年投资创设集发建筑私人有限公司,自任董事主席兼总经理。1974年又创设联和发私人有限公司,经营建筑业。
1990年创办汶菜集顺建筑私人有限公司,发展屋业,1992年创办集兴发展(马)私人有限公司,1993年创办集联发建筑私人有限公司、集发建设(安溪)有限公司、集安水电(安溪)有限公司,集兴砖工业(马)私人有限公司等,均自任董事主席。
金顺热心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曾任新加坡淡宾尼民众联络所管委会主席、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联络所筹建基金主席、淡宾尼区奖学基金会主席、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会长、联友社名誉社长、巴西立中学副主席、南侨学校名誉董事长、兴友社副社长、顺兴社名誉会长等职。1987年荣获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1991年又荣获颁赐公共服务星章(B-B-M)。
胡金钟
胡金钟,祖籍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溪边榜,民国18年(1929)出生于新加坡,长大从商,以经营橡胶业及房地产为主,开办有利企业私人有限公司、南洲树胶厂有限公司、胡金钟实业私人有限公司、南辉私人有限公司、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金辉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等。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新加坡安溪会馆第一副主席、南洋胡氏总会主席、布莱德邻区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布莱德邻区民众联络所主席、布莱德邻区福利金委员会主席、同济医院财政、南洋女子中学董事副主席、中正中学董事、南洋初级学院董事,社会发展部社区基金委员会委员、新加坡树胶装配公会主席等。对新加坡公益事业颇有贡献,1976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1980年又获颁赐公共服务星章(B-B-M)。1990年再次荣获颁赐公共服务星章(勋条)(B-B-M-L),社会发展部授予元老奖。
林和合
林和合,民国18年(1929)出生,祖籍安溪县官桥镇驷岭村。早年毕业于新加坡大学,1960年当选为国会议员。曾任新加坡教育局局长3年,新加坡经济建设局局长10年,曾数度来华考察、探亲。1979年12月参加陈共存为团长的新加坡经济考察团来福建考察,林担任考察团总顾问。
白火煅
白火煅,民国18年(1929)出生,祖籍安溪县龙门乡榜寨村。在新加坡创设长成工程私人有限公司,经营建筑及土木工程,创设白长春私人有限公司,经营起重拖车运输业务,并与人在香港合资创设坚源有限公司,在厦门合资创设厦门汇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长,经营房地产建筑业。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常务委员,新加坡白氏公会名誉主席等职。
刘杰民
刘杰民,出生于家乡,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盟村。系已故缅甸侨领刘梧桐之子。在新加坡创设集华船务贸易私人有限公司,经营船务与国际贸易。还与人合资开设宗利隆成私人有限公司,为日本野马油渣机总代理,开设宗记投资私人有限公司,为地产发展商。
柯丰庆
柯丰庆,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蓬溪村。民国21年(1932)出生于家乡,36年前往新加坡。先后在新加坡开办德成机械(新)私人有限公司、腾达旅游私人有限公司等,经营中国柴油机械、土建机械、各种泵类及旅游业。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交际、康乐、财政等股主任、常务委员、名誉主席等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
陈石狮
陈石狮,民国24年(1935)出生,祖籍安溪县城厢乡同美村,长大在新加坡经商,开办陈石狮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协美(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均任董事主席。历任新加坡同美社名誉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常务委员、名誉主席等。
王金祥
王金祥,祖籍安溪县城厢乡上营村观音山。民国24年(1935)出生于新加坡,长大从商,创办金祥参茸行私人有限公司,自任董事主席。他还是金祥参茸行东主及东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几年之后,事业不断发展,热心社会教育慈善事业。先后荣任南洋太原王氏公会会长,裕华学校董事长、开闽慈善委员会信托、武吉巴督区公民咨询会名誉会长、武吉斑让正华镇顾问、精武体育会名誉会长、金文泰商联会名誉会长、武吉知马小贩联谊会名誉会长、开闽王氏总会名誉会长、益民社名誉社长等社团要职。1978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关心家乡建设事业,曾多次回家乡探亲。
白锦潮
白锦潮,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榜头村崎头,民国25年(1936)7月23日出生,30年随母到新加坡与其父团聚。长大后与人合营杂货店,继则转营建筑,与友人合营金厦发展私人有限公司,后又兴办锭发贸易私人有限公司,均任董事经理。还创办大国联代理商私人有限公司、新雅都(马)有限公司、金股发展私人有限公司、佳联投资私人有限公司、龙门投资私人有限公司,均任董事主席。还是美福建设工程股东经理。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先后任新加坡白氏公会财政、常务主席、芽龙西联络所名誉主席兼财政等职,关心家乡建设事业,1992年率新加坡白氏公会代表团回家乡谒祖。
柯宝国
柯宝国,民国26年(1937)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蓬溪村。早年与其母李月往新加坡,热心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宝国1964年毕业于澳洲柏斯工艺学院机械工程系,从业工程界,继后从商。在新加坡创设成春机械私人有限公司,经营导管工程配备,并与其弟柯宝明开设成春五金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造船、能源、化工各种导管系统材料、配备各种工业自动化系统零件及仪器等。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交际、常务委员、新加坡五金公会主席、柯氏公会主席等职。
林坤旺
林坤旺,民国28年(1939)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安溪县虎邱乡美亭村美林,毕业于新加坡工艺学院建筑系,创办工合组私人有限公司,任公司主席和董事经理,还任新加坡建筑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KYC工合组有限公司总裁、高技营造商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及多家公司董事。历任新加坡建筑学会会长、亚细安建屋与计划公会副会长及新加坡分会会长、新加坡国专少年警察俱乐部名誉主席、新加坡西部学校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名誉主席等职,1988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
陈宽成
陈宽成,民国28年(1939)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安溪县金谷乡中都村,长大后从商,开办陈敬玦父子私人有限公司、中都信贷私人有限公司、中央运输有限公司、美凌发展私人有限公司、陈代理商私人有限公司等。经营信贷、进出口商务。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总务、常务委员、名誉主席、新加坡颍川公所名誉会长等职。
王荣发
王荣发,祖籍安溪县城厢乡上营村观音山,民国28年(1939)7月27日出生于新加坡。长大从商,创办南源栈(私人)有限公司,事业不断发展。平生热心社会教育慈善事业,先后荣任新加坡福建公会副主席,南洋太原王氏公会副会长,裕郎西区南洋联络所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蔡厝港区德惠联络所名誉主席、裕郎区体育俱乐部名誉主席、裕郎E分区乐龄中心名誉主席、裕郎中学及孺廊小学咨询委员、辅华小学咨询委员会主席等社团要职。他关心家乡建设事业,曾多次回家乡探亲。
王龙文
王龙文,民国33年(1944)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系新加坡太原王氏公会终身顾问王春华之子。1969年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医学院,后留学英国伦敦马丽医学院,1973年获大洋州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学位,1975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骨科硕士学位。1972年当选为新加坡金声区国会议员,并任新加坡网球总会会长等职。
白振华
白振华,祖籍安溪县龙门乡观山村观兰山,民国36年(1947)出生于新加坡,其父白文保原来经营胜利书局。白长大与其父及弟妹经营并进一步发展书业,创设胜利书局私人有限公司、胜利出版私人有限公司、胜利实业私人有限公司、胜利出版(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胜利出版(香港)私人有限公司、冷气英文书店、麦克亚洲出版私人有限公司等。他是惹兰勿刹市镇理事会主席、芽笼西区公民咨询委员会顾问,并被新加坡总理署委任为金声区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还任新加坡出版商公会秘书长。1984年获新加坡总统颁赐公共服务奖章(P-B-M),他还当选为新加坡惹兰刹集选区国会议员。
李华春
李华春,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原籍安溪县龙涓乡仙景。少年随兄往新加坡,在其兄创办的李建裕商行经商,为新加坡安溪会馆发起人之一,历任评议员(执委)及正副总理(主席)职务。后移居马来亚槟城,创设荣华有限公司。历任槟城安溪会馆主席以及钟灵中学,福建女学、南洋医院、李氏公会等社团要职。
陈文晟·陈侦祥
陈文晟,清光绪十八年(1892)出生,祖籍安溪县蓬莱镇,其父是清代侨居马来亚的矿工,后成为矿业主,是马来亚锡矿开拓史上的功臣之一。文晟在雪兰莪州叻思埠垦山填泽种植树胶,后在雪兰莪州、彭享州、吡叻州经营锡矿,两项事业都迅速发展,拥有雄厚资金,成为有名的富商。曾获马来亚政府封赐太平局绅(J-P)荣衔,曾任教育机关实业俱乐部等要职。1951年病逝于马来亚。
陈侦祥。陈文晟之次子,受过英文教育,颇有造诣。经营实业矿务,颇有成就。平生热心公益事业,曾获马来亚政府封赐太平局绅(J-P),并当选为市议员。从民国25年(1936)至1955年任雪兰莪安溪会馆第8届至22届会长,为该会馆任期最大的会长,1956年以后为永远名誉会长。
白成根
白成根,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寮山村新田,少壮南渡新加坡,在陈嘉庚公司谦益栈任书记。后调任芙蓉、吉隆坡分行经理、怡保分行总经理。民国23年(1934)自办谦成树胶公司,又扩组南成昌有限公司,成为吡叻胶业巨臂。34年又与人合组谦裕树胶公司,1961年与人合组大石水泥有限公司任董事。1964年与人合营四维有限公司。1948年参与倡组马华公会,历任马华公会中央工作委员会委员、吡叻州联盟委员、马华吡叻州分会主席、马华中央总部元老参议员、吡叻福建公会会长、吡叻中华大会堂正副理事长、马来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全马来亚商联会副主席、吡叻中华总商会正副会长、马来亚树胶公会总会副主席、吡叻树胶商总会暨吡叻华人树胶公会正副理事长、霹雳华人福利会暨华人接生院主席、吡叻尽心社社长、培南独立中学及培南国民型中小学董事及董事长、育才独立中学暨国民型小学、吡叻女子中学暨国民型中、小学等六校副董事长、怡保扶风诗社及马来亚诗研究总会名誉会长。1954年荣任吡叻华人参事局议员,1956年获吡叻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1962年获马来亚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1965年获吡叻州苏丹封赐拿督(D-P-M-P),1970年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K-M-N)勋衔,1978年4月病逝于马来西亚。
林旦·林振暹·林振兴
林旦,原籍安溪县虎邱乡仙景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生,其父林角。民国初往马来西亚万挠经商,热心社会公益,受当局封赐太平局绅(J-P)。
林旦少年随父侨居万挠,与夫人沈宜乐善好施,慷既助人,乡人有困难或不幸事,必亲自躬临乡人住处施助。有一姓黄乡人,遇暴风雨倒树屋毁人亡,余下妻及幼儿子数人。他得知后即允诺负责重建黄姓乡人之屋,并捐款购棺木安葬,深受乡人称赞。对教育慈善公益事业,多次捐助巨款,如捐款3万元协助士里加冷中学兴建礼堂,筹建福善公会及桂南道堂等均捐助不少,还捐助万挠以外地方公益事业。1959年荣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P-J-K)服务有功勋衔,1968年又荣获封赐太平局绅(J-P)。1977年病逝于万挠。
林振暹,为林旦长子,1922年生于雪兰莪州万挠,毕业于三育小学及槟城钟灵中学,离校后协助其父拓展事业,任林旦父子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及多处矿场主,且从事屋业发展。热心社会公益,历任万挠福善公会会长,雪兰莪州钟灵校友会副会长。1984年以林旦父子公司名义,捐助兴建三育学校大礼堂43万元,为万挠开埠以来华族捐赠巨款办教育之创举。1978年荣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后又荣获雪兰莪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
林振兴,为林旦三子。毕业于三育小学及吉隆坡尊孔中学,毕业后协助其父经营锡矿及建屋事业,继承其父之雄风和美德,乐善好施,极力参与地方教育公益事业,三育学校建新校舍时,遇到困难中途停顿,三育校友会努力完成建校大业,他是中流砥柱之一。历任三育校友会副主任,福善公会理事,万挠马华支会财政等职,1979年荣获雪兰莪苏丹封赐服务有功勋章(P-J-K),并曾受封赐太平局绅(J-P)。
林振暹、林振兴兄弟及其祖父林角、父亲林旦,均受封赐太平局绅,成为少有的一家三代四局绅。
刘雁飞
刘雁飞,祖籍安溪县蓬莱镇美滨村,系侨领刘治国之子,出生于马来亚,历任加影市政局议员,加影商矿公会主席,乌鲁冷岳福建公会主席,加影医院巡察委员会主任,乌鲁冷县树胶及酒类执照局委员,县公共服务局咨询,加影工务局投标组委员,吉隆坡公民权国语考试委员会委员,马来亚南区锡矿统制局委员,加影育华小学董事长,育华国民型中学副董事长,加影之友协会副主席,马华公会乌鲁冷岳区会代主席,加影支会副主席等职。1963年荣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1967年荣获最高元首颁赐建国有功纪念章(P-P-M),1968年又荣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
李荣德·李青山
李荣德,祖籍安溪县尚卿乡翰苑村。清宣统元年(1909)出生于马来亚吉隆坡。长大后在雪兰莪州巴生埠经商,开办商行,经营橡胶等业。后任华侨保险分行经理。历任巴生中华商会会长达33年,还任雪兰莪矿业公会会长、巴生小贩公会顾问,巴生AOTB会馆会长、巴生福建会馆会长、吉隆坡李氏联宗会名誉会长、雪兰莪安溪会馆执行董事、巴生图书馆主席、巴生广老俱乐部主席、中华中学董事会主席、独立中学理事会主席、巴生同善医院委员、巴生马华支会主席,是巴生马华公会创始人。1959年荣获太平局绅(J-P)称号,后又荣获护国勋章(A-M-N)和国家服务荣誉勋章(J-M-N),拿督(D-P-M-S)及(D-S-S-A)勋衔,1959年当选国会立法议员,后又当选雪兰莪州立法议员。
李青山,民国21年(1932)6月出生,为李荣德长子。早年毕业于巴生高中,后往英国伦敦深造,他是华荣屋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经理。除经商外,活跃巴生政坛,热心社会公益。历任雪兰莪州排球总会主席,马来西亚排球总会副主席,巴生射击公会执行主席,巴生高级中学官委董事及校友会副主席,马来西亚动植物园学会委员,国家动植物园执行委员及动物福利委员会主席,巴生俱乐部副主席,巴生北区马华支会副主席,在1974至1981年受委任国家铁道局委员。1977年荣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K-M-N),1982年荣获雪兰莪苏丹封赐(A-M-S)勋衔。
黄丕屯
黄丕屯,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原籍安溪县参内乡镇抚。24岁南渡马来亚柔佛居銮,经营粮食杂货。他是培才学校创始人,柔佛州安溪公会发起人,清溪俱乐部创办人,担任柔佛州安溪公会会长,清溪俱乐部总理,居銮中英学校总务,侨民学校董事,中华一小董事,佳雅学校董事长,学校家教协会顾问,中华中学副董事长,居銮中华公会副理事长,亲善委员会委员,居銮市区社联理事会主席,柔州篮总居銮分会名誉顾问,马华居銮区会主席,柔佛州马华联委会副主席,居銮县政府投标委员会委员,居銮政府屋租评估陪审员,佳雅新村青团运名誉顾问等。1965年获最高元首封赐国家服务有功(P-P-N)勋衔,1966年获最高元首封赐纪念勋章(P-P-M),1969年获柔佛州苏丹封赐(P-I-S)勋章,1972年获柔佛州苏丹封赐准拿督(S-M-J)荣衔。1977年10月22日病逝。
刘养正·刘双士
刘养正,民国元年(1912)出生,原籍安溪县金谷乡元口村。8岁随父刘易辉往马来亚,17岁任庆丰号店员,后任经理兼财政。27年创金德昌行于吧巴埠,28年任吧巴振华学校董事长,35年后迁移亚庇经营。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是建国中学发起人之一。历任建国中学及亚庇中学董事长、中华学校副董事长,亚庇福建会馆主席、名誉主席,亚庇中华商会副理事长、监事长,沙巴华人公会副主席,马来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名誉顾问,马星福建社团联合会名誉顾问。1967年,被推任为亚庇各社团救济西区水灾联合会主席,后又响应政府筹募国防基金,他以中华商会主席身份首捐千元,立获巨款,首日即超万元。曾获最高元首颁赐建国有功纪念章(P-P-M),沙巴州元首封赐勋衔(A-D-K)和效忠勋衔(A-S-D-K)及拿督勋衔(P-G-D-K)。其夫人陈文淑,致力妇女工作,曾任亚庇妇女会要职。
刘双土,系刘养正长子,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工程系,1971年任沙州森那美洋行总经理,后辞职与人合营加雅乌沙哈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还任亚庇金德昌有限公司及金德发有限公司董事,亚庇中华校友会主席,亚庇中华中学董事,建国中学扩展委员会委员,崇正、建国两校彩票委员会委员,沙巴屋业发展公会副主席、亚庇中华总商会理事。曾荣获沙巴元首封赐效忠星章(B-S-K)。
周森泉
周森泉,民国元年(1912)出生,原籍安溪县虎邱乡竹园村。6年往马来亚,后在槟城开设源合成宝号私营进出口公司,并与人合股经营地产建筑业。历任槟城安溪会馆名誉主席、马来西亚安溪总会副主席、周氏公会副主席等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多次回到家乡探亲。
李明德
李明德,字善祁,祖籍安溪县金谷乡芸美村,民国元年(1912)生于雪兰莪州双文丹埠。幼年回祖籍就学。24年偕妻南渡马来亚,历任太平晨光幼稚园、吉打日得拉中学、雪兰莪巴生路崇文、蕉赖口南强、双溪育智、双溪毛糯联侨等校校长。36年弃教从商,创设福泉美茶行于吉隆坡,后迁怡保律改为福泉美茶行(马)有限公司及福泉美企业(马)有限公司。为吉隆坡茶业界殷商。历任雪兰莪安溪会馆董事,福建会馆董事,李氏联宗会名誉会长,马来西亚联合邦茶业商会主席等职。
陈陞祺
陈陞祺,民国2年(1913)出生,祖籍安溪县蓬莱镇,其祖父是清代侨居马来亚的矿工,后成为矿主,是大马锡矿开拓史上的功臣之一。
陞祺之父陈文晟是雪兰莪著名矿业家,他继承父业经营采矿业,采用高度的专业手法,经过数10年奋斗,已成为马来亚国内外知名的矿业巨子。他拥有承基矿业有限公司、永丰矿业有限公司、陞祺实业有限公司、隆嘉惠云石有限公司17个矿场,经营又大又深的沙泵矿场,还开采大理石,生产国际闻名的LANG、KAWI云石。他还是诗敏胶园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雪彭森矿务公司经理。是马来西亚有名的实业家、矿业家和亿万富豪。他除了本身的事业外,也曾活跃于政坛和社团,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曾任马来西来福建社团联合会主席、顾问、雪兰莪福建会馆主席,雪彭森矿务公会总理,雪兰莪华人总商会及雪兰莪中华大会堂董事、马华公会武吉免登区会主席。1962年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1963年雪州苏丹赐太平局绅(J-P),1966年获最高元首封赐丹斯里(P-S-M)勋衔。
李德恕
李德恕,民国2年(1913)出生,祖籍安溪县。曾任马来亚雪兰莪州万宣埠育民学校校长,在教育界服务30多年,并曾任马华冷岳区会会长、冷岳马青区团、加影马华支会、马青支团和呀吃十四碑马青支会顾问、乌鲁冷岳福建公会副主席、呀吃十四碑华文小学名誉董事长等。1965年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P-J-K)服务有功勋衔,1967年获最高元首封赐纪念勋章(P-P-M),1972年又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曾任雪兰莪州州议员。
林芙蓉
林芙蓉,民国3年(1914)出生,祖籍安溪县。早年任乐园酒家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军部承包商兼出入口商,后从事建筑及地产业。1959年在一片荒芜地区兴建规模宏伟的美轮酒店,后来附近许多高楼大厦竞相建立,成为吉隆坡高级旅游区。稍后又在中南区、半山芭惹兰汶莱区发展屋业。他是林芙蓉控股有限公司、林芙蓉企业有限公司、马港企业有限公司、香港广辉金融有限公司主席及香港美轮酒店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为雪州工商巨子。他热心社会公益,被推任雪兰莪同善医院副主席。1978年3月获雪州苏丹封赐皇室拿督。其淑配为拿汀朱影梅,曾荣获封赐太平局绅(J-P)及服务有功勋衔(P-J-K)。
李东碧·李文章
李东碧,祖籍安溪县。李东碧为吉兰丹建筑、五金、火锯、椰油及实业巨商。曾获拿督荣衔。
李文章,李东碧长子。民国26年(1937)出生于吉兰丹州。李文章继承父志,把事业发扬光大,他是源安火锯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源益种植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源安铁路公司股东、源合油胶有限公司股东经理。是吉兰丹州的一个实业家。他热心社会公益及教育、体育事业,是一位杰出的高尔夫球员,曾在州际公开赛中获多项奖。在1970年获吉兰丹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又于1975年获吉兰丹州苏丹封赐拿督(D-J-M-K)勋衔。
章士庆
章士庆,祖籍安溪县感德乡洪佑村,出生于柔佛州居銮,他是柔佛居銮名人准拿督章文双的第三子。为柔佛州有名的政治家,与其父积极筹组柔佛州安溪公会,被推为首任会长,并连任两届。他还是居銮市议员,柔佛州首任立法议员,因操劳过度而辞世。
王介民
王介民,祖籍安溪县。曾任马华公会柔佛州居銮分会政治局主任,柔佛州安溪公会第一、二届正交际,第三至六届(1961年至1968年)会长。他是柔佛州州议员。
林梧桐
林梧桐,民国7年(1918)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1937年往吉隆坡,先当木匠,后经营小贩。1950年创办建发建筑公司,承建公路、水渠、水坝、大桥、灌溉工程及电厂等,均获成功,公司发展为马来西来最大的建筑公司。又经营铁矿、铁厂及锡矿,成为著名矿业家,并购买2000英亩土地种植橡胶和油棕。1965年11月成立云顶高原有限公司,将海拔5617尺高山云顶开辟成为东南亚和世界的著名游览胜地,建有大酒店及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骑马场、游乐场、娱乐场、儿童游乐场、人工湖、清水岩、万寿塔等。投资1000多万马币。经过数10年的艰苦奋斗,已经成为亿万富豪。他是云顶有限公司以及云顶集团属下几家公司的董事主席和总经理、建发集团及建安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主席、建发有限公司董事、承基铁船有限公司董事、建安矿务有限公司董事、南方银行常务董事、工商银行董事、香港商业银行董事等。是雪兰莪安溪会馆会长、雪兰莪安溪基金会主席、林氏基金会主席、雪兰莪福建会馆名誉主席、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名誉顾问、云顶清水岩建庙主席、马来西亚红新月会永久名誉会员等。1970年获吉州苏丹颁赐拿督荣衔(D-J-M-K),1975年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及拿督(D-K-M-P)荣衔,1979年荣获最高元首封赐丹斯里(P-S-M)荣衔。同年偕夫人李金花及公子参加马来西亚政府贸易考察团来华考察访问,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0年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拿督荣衔。同时荣获吡叻州及彭亨州苏丹封赐拿督荣衔。1985年被评为马来西亚10大企业家之一,1987年获最佳经理奖。曾先后多次回乡探亲。
张萍
张萍,字远能,祖籍安溪县,民国10年(1921)出生于马来亚吉兰丹州丁加奴,先后毕业于丁加奴维新中学和新加坡中正中学。曾任浮罗煎朗培实学校校长及丹州日老越振华学校校长,对于推动童军运动卓著功绩。历任丹州南部童军第八队队长及丹州幼童军副教练,马樟县议员。1964年荣获吉兰丹州苏丹封赐忠诚服务徽章(P-B),1967年获最高元首封赐国家服务勋章(P-P-N)。
周玉明
周玉明,民国11年(1922)出生,原籍安溪县金谷乡汤内村。37年前往马来亚沙巴州经商,在吧巴坡创设明发百货商店及嘉华美术家私店。历任吧巴县议员,吧巴独立中学董事、吧巴腾南堂会所主席等职。沙巴州筹组沙巴安溪人馆,被推任顾问。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获沙巴州苏丹封赐准拿督荣衔,后又获封赐拿督荣衔。
林建寿
林建寿,祖籍安溪县。民国11年(1922)出生于槟城,为槟城著名律师林清渊之子。是马来亚名律师。他就读槟城大英义学院及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后,又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及英文文学,获双科学位。1953年起在马来亚操律师业。1956年加入劳工党,曾作该党全国秘书长及全国主席,1958年当选为乔治市议员,1959年当选为柑仔园区国会议员,1965年当选为亚依淡州议员,1974年加入马华公会,受任槟州马华联委会主席及槟州马华政治局主任。1972年在全国发起组织马华工农组,被选为全国工农组主席。1980年当选为槟州本家兰哥打区州议员。工余喜爱摄影及饲养家畜,多年来在摄影及良犬比赛中曾多次获奖。
陈金火
陈金火,祖籍安溪县尚卿乡中山村陈厝前。民国11(1922)出生于马来亚吉隆坡甲洞埠,为吉隆坡安溪籍巨商陈唱长子,他与胞弟陈月火继承父业,创设陈唱有限公司。1957年又创立陈唱父子汽车有限公司,任该公司董事副经理。并于1977年获雪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勋衔。1978年获最高元首封赐忠勇护国勋章(K-M-N),1981年获雪州苏丹封赐拿督(D-P-M-S)勋衔。曾任马华公会甲洞区会主席、马华甲洞支会主席、联邦直辖区马华联委会署理主席、顾问;甲洞福建会馆名誉顾问,雪兰莪福建会馆董事、雪兰莪安溪会馆董事、名誉会长;甲洞陈氏真山家族会主席、甲洞同群乐剧社主席、吉隆坡福利会名誉主席、甲洞林辉山健身社名誉主席、五祖武术体育总会永久名誉会长、吉隆坡同善医院董事、甲洞国民型华文小学董事长等职。
李孝友
李孝友,民国12年(1923)出生,原籍安溪县湖头镇福寿村。3岁时随父往马来亚雪兰莪州,毕业于华文中学。1949年2月加入马华公会,1954年被委任为加影市议员及锡米山新村发展委员会主席。1959年出任马来亚全国马青团政治局主任。1959-1974年,四次蝉联雪兰莪州雪邦区国会议员,曾担任乡村发展局联盟全国执委会委员及树胶翻种局执委会委员。
1961年,当选为全国马青团总团长。1963年当选为马华公会总秘书,1964年被委任副教育部长。1968年任马华副总会长。1969年受委主持国家亲善理事会。1970年9月23日出任特别任务部长。1971年调任卫生部长。1974年任马华公会署理总会长,1977年12月30日辞去卫生部长职务。
孝友从政近30年,1972年获最高元首封赐第二级卓越勋章丹斯里(P-M-N)勋衔。还获封赐丹斯里(P-S-M)及(S-P-J-K)和国家服务护国勋章(A-M-N)、服务有功奖章(P-J-K)等勋衔。
离开政坛后从商,创办加影李仁记(马)有限公司,自任董事主席。
1983年10月,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偕夫人张耀凤来华访问,并回到安溪故乡探亲。
白仰峰
白仰峰,原籍安溪县龙门乡寮山村新田,青年时期往马来亚经商。在太平坡经营树胶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树胶价格上涨,汽车工业兴起,白善于经商,获利甚多,遂成巨富。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支持南侨筹赈总会工作,曾捐巨款支持抗日。日军南侵马来亚之前,将部份资产汇往重庆集友银行,本人经云南回安溪,慷慨资助因侨汇中断困难之侨亲,抗战胜利后回马来亚重整旧业,奠定事业稳固基础后返国观光,途中病逝于北京。
陈炳耀
陈炳耀,民国12年(1923)出生,原籍安溪县魁斗乡魁斗村五里榕。27年往马来亚,在沙巴州纳闽创办德隆(东马)有限公司,并在汶莱、新加坡等地设有分公司,主要经营木材出口,后又创办利达发展有限公司、茂林木业有限公司、建华发展有限公司、纳民包装有限公司、金城大酒店有限公司,均任董事主席。还在香港开办华耀有限公司、亿喜贸易公司、南昌进出口公司,任董事总经理。他是纳闽中华商会署理会长、沙巴州中华商会联合会顾问、纳闽启文学校和中华学校董事长。纳闽安溪会馆发起人之一。1981年荣获沙巴洲元首封赐准拿督(S-M-J)荣衔。
李鸿飞
李鸿飞,原籍安溪县金谷乡芸美村,民国13年(1924)生,年幼随父李振明往马来亚,毕业于华文中学及师资受训。长大从教,先后任雪州双溪毛糯华校及巴生共和学校校长32年。曾任马来亚全国师训总会主席、雪兰莪州师训同学会副主席、雪隆华小学生国语活动委员会主席、雪州双溪毛糯及梳邦区各民族学校联运会主席、雪州校长公会副主席。后从商,曾任马化金融增江分行经理、银天汽车企业有限公司和顺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他参与社会活动,曾任马华直辖区联委会宣传主任、教育局主任、副主席及增江支会主席,增江小型工业联合会主席、甲洞区商业联合会主席、雪州筑商俱乐部副主席、雪兰莪安溪会馆董事、马来西亚安溪总会福利主任、增江地方协调发展及治安委员会主席、甲洞区社团注册联合会筹委会主席,马来西亚安溪芸美仙景李氏家族会主席等职。曾任雪兰莪安溪会馆成立60周年纪念特刊委员会主任,主持特刊编辑工作。曾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及国家服务有功勋章(P-P-N),曾获雪州苏丹封赐服务有功勋章(P-J-K)。
陈月火
陈月火,祖籍安溪县尚卿乡中山村陈厝前,民国14年(1925)出生于吉隆坡,为吉隆坡闽籍巨商陈唱次子,从29年至37年,他继承发展父业,与长兄陈金火创设陈唱有限公司,担任全国军警医院粮食承包商。1957年至1963年专门供应及承包联邦军团、国防部以及警察野战部队的粮食。1957年成立陈唱父子汽车有限公司,第一个将日本汽车带人马来亚和新加坡市场,这部家喻户晓的达善汽车,是陈一生的转折点,也开创马来西亚汽车市场及工艺新纪元。
1973年,他将陈唱摩托更改为公众有限公司,使各部族有机会分享公司的股权与成就。1974年成立陈唱汽车装配厂,在东南亚拥有最优良电解淀积自动防腐蚀处理,1976年开始出产装配汽车。为响应政府鼓励多用本地汽车配件,他投资千万元生产汽车配件(汽车弹簧和避震器)。除陈唱摩托控股(大众)有限公司外,他还是益美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主席、陈唱实业(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陈唱父子汽车(星)私人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经理。他注重社会福利工作,捐赠学校及慈善机构,曾捐赠12辆达善救伤车给圣约翰救伤队。他是雪兰莪福建会馆董事、雪兰莪安溪会馆正福利、雪州车公会名誉会长、雪州太平局绅委员会财政、星德士交通公会名誉主席、星驾驶公会名誉主席。1964年获雪州苏丹封赐有功勋衔(P-J-K),1971年获雪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荣衔,1973年获雪州苏丹封赐皇室拿勋衔,1981年6月获最高元首封赐丹斯里(P-S-M)勋衔,1982年3月获雪州苏丹封赐高级拿督(S-P-M-S)勋衔。
其儿子陈永顺,继任陈唱集团和陈唱父子汽车等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兼总裁,儿子陈光跃任董事副主席,事业发扬光大。1983年,陈唱集团旗下第二大公司陈唱摩托腔股公司在马来西亚挂牌公司中,实缴税收居第6位,利润居第10位。陈唱集团已经拥有6大公司和20多家子公司、工厂、酒店,据《马来西亚商业》杂志1992年4月调查公布,马来西亚最有钱的10位企业家,陈唱家族占3位,陈永顺居第3位,陈光跃居第5位。
黄天赐
黄天赐,祖籍安溪县,民国14年(1925)生于吡叻州太平,是吡叻丹绒马林名人,彭亨州关丹实业家,为丹绒马林和关丹黄天赐运输公司及东南亚贸易公司东主,新东南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并与人在吡叻怡保合创成运输公司及在彭亨瓜拉立卑创设东南贸易公司。商余热心社会教育福利慈善事业,贡献颇多。
历任丹绒马林县议员,丹绒马林中央医院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福利部丹绒马林委员,丹绒马林区国阵副主席,丹绒马林中华商会顾问,丹绒马林福建会馆副主席,马华公会丹绒马林区会副主席兼中央代表,第二区会主席,丹绒马林自卫团队长,丹绒马林华侨俱乐部理事,育贤小学董事长,东彭罗厘运输公会副主席等职。1967年获最高元首颁赐纪念勋章(P-P-M),1974年获最高元首封赐国家服务有功勋章(P-P-N),1980年荣获吡叻州苏丹封赐卓越服务勋章(P-P-T),1981年又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
林敬奎
林敬奎,祖籍安溪县官桥镇驷岭村,为林敬益之兄。其父早年往马来亚谋生,先后从事橡胶种植业、采矿业。敬奎民国25年(1936)出生于马来亚吡叻州。70年代接办家族企业美佳公司,家族事业获迅速发展。80年代初期,旗下美佳第一铜业公司(MEGA FIRST CORP PHD)成为上市公司。1985年蒙受重大损失,被撤销上市公司地位。1991年初再度上市,业务迅速走向多元化,在两年多时间内收购马来西亚著名棕油加工企业集团益东控股集团控股权,持有股权41-5%,收购和控制了益东旗下著名油脂化工企业酸化(马)有限公司75%股权,林氏成为马来西亚著名的大企业家。1993年曾与其弟敬益参加马来西亚油棕业考察团来华访问,并偕眷回家乡谒祖探亲,关心家乡幼儿教育事业。
吴慎均
吴慎均,祖籍安溪县。民国26年(1937)出生吡叻州峇眼那督,1959年毕业于槟城钟灵中学,通晓中、英、巫文字,经营椰干土产生意,历任峇眼那督华厦华文小学董事,监学及家教协会主席,士里摩拉中学董事,安顺小贩公会名誉顾问,峇眼那督睦邻原则委员会及乡村发展治安委员会委员,下吡叻县县议员,下吡叻地政局议员,峇眼那督区国阵委员。民政党峇眼那督区部秘书,旺咯分部秘书、峇眼那督支部主席,1979年获吡叻州苏丹封赐公共服务有功勋章(P-J-K)。
林木荣
林木荣,民国16年(1927)出生,原籍安溪县虎邱乡仙景村。35往马来亚,在吉隆坡创办林木荣父子有限公司以及地利马有限公司、和利锡矿有限公司、和利建筑有限公司、荣昌实业有限公司、速润有限公司等,均自任董事主席。他还是甘文丁企业有限公司主席、万能企业有限公司执行主席、万利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马种植有限公司主席、南洛园丘有限公司主席。林木荣、林昌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马沙林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主要经营锡矿、石油、建筑、地产等行业。是马来西亚著名矿业家及实业家、还在香港经营长风投资有限公司及万松林有限公司,两公司为马来西来金锡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木荣任董事主席,主营房地产、投资、工业、进出口贸易、酒店,旗下有香港万松林酒店、牙签厂以及澳门制衣厂、玻璃厂等企业,并拥有港澳一些公司的股权。历任雪兰莪安溪会馆执行董事、马来西亚安溪总会副会长。雪兰莪林氏宗祠主席,甲洞同群乐主席,孟加兰民众华小家教协会主席,孟加兰马华支会财政等。1977年雪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及有功勋衔(P-J-K),1981年3月再获封赐皇室拿督(D-K-R-S)勋衔。
温成利
温成利,祖籍安溪县城厢乡中标村。民国17年(1928)出生于马来亚雪州双溪布郎的一个华侨世家,毕业于马来亚大学,旋又留学英国和美国。1964年当选雪兰莪州立法议员,后又当选国会议员,担任马华公会秘书长及财政、全国马青总团财政。创办福利企业(马)有限公司,福利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有利(马)有限公司,还开办星马联合橡胶有限公司,经营橡胶厂、鞋厂等,均自任董事主席。曾任马化集团董事主席,该集团是在马籍华人中募股成立的控股公司,拥有20万股东,总资产达25亿马币(3亿美元)。该集团下辖马化控股公司、马化国际贸易公司、南洛园丘公司、马来西亚种植公司、大城市发展公司、万能企业公司、菱肯公司、马化(新加坡)公司、马化(香港)公司等83家有限公司。共拥有13万亩胶园,7家制胶厂、3个棕油厂,兼营银行、保险、建筑、船务等业,总共有108家公司厂商企业。温在1980年参加由外贸部长率领的马来西亚政府贸易代表团首次到中国参观访问。1983年偕夫人尤素珠回安溪探亲。曾获雪兰苏丹封赐拿督荣衔。
郑春水
郑春水,祖籍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民国17年(1928)出生于马来亚彭亨州直凉。长大从商,早年在新加坡经营木材业,创设胜建发板廊及兀兰火锯公司,后返马来亚,在柔佛州开办郑春水木业有限公司、兴隆电器机械有限公司、南全发展有限公司、长峰企业有限公司、宏达机件贸易有限公司、大顺汽车有限公司、联达信贷有限公司、南发木材工业贸易有限公司等,均自任董事主席。同时并投资春水兄弟有限公司、兴业贸易公司、长兴贸易公司、星州胜建发板廊公司、丰盛贸易公司等为股东。1978年荣获柔佛州苏丹封赐拿督(D-P-M-J)勋衔。历任柔佛州安溪公会名誉会长、清溪俱乐部名誉总理,居銮中华商会永久名誉董事等职。
刘杰
刘杰,原籍安溪县蓬莱镇美滨村溪尾渡头,民国17年(1928)出生,早年南渡马来亚务农,至1959年向建筑行业发展,创立刘杰建筑公司,后以发展为刘杰建筑五金有限公司,自任董事主席。刘杰建筑公司承建不少政府或私人机构大厦,包括建在福隆港之吉兰丹殿下之别墅,为吉隆坡建筑商。1978年荣获吉兰丹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后又荣获拿督勋衔。
林敬益
林敬益,祖籍安溪县官桥镇驷岭村。民国28年(1939)出生于马来亚吡叻州打巴埠。毕业于爱尔兰女皇大学医科。1968年参加马华公会,1971年任吡叻州联委会主席。1972年任掌管新村事务的特别任务部长。1974年参加民政党,并当选为该党全国署理主席。1978年当选州行政议员,1982年大选连任。1980年当选民政党全国主席。1981年荣获拿督勋衔。1986年当选国会议员。出任原产业部长。1989年荣获拿督斯里勋衔。
叶国灿
叶国灿,民国18年(1929)出生于吉隆坡,祖籍安溪县金谷乡洋内村,曾任振福公司蔬菜批发商经理,协力屋业有限公司董事,马化合作社金融部怡保律分行经理,马华公会白沙罗区会及泗岩末支会署理主席,文良港区会副主席,士拉巴花园支会主席,在马华公会服务达29年之久。历任社团职务有:吉隆坡蔬菜公会会长,西马菜业联合总会会长,雪兰莪中华大会堂董事,泗岩末启智华文小学董事长,雪兰莪州及联邦直辖区象棋公会副主席,雪兰莪建筑商俱乐部财政,雪兰莪安溪会馆及安溪基金会副总务,中华独立中学董事等职。1976年获雪兰莪苏丹封赐有功勋衔(P-J-K),1980年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勋衔。
沈再取
沈再取,祖籍安溪县,民国18年(1929)出生于马六甲州,在马六甲士马木居住40多年,为士马木名人,是士马木友联紫廊公司及友联茶室东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士马木育英小学董事,马华公会士马木支会及怡力支会顾问,马六甲安溪会馆副主席,沈叶尤宗祠理事等职。1980年获马六甲州元首封赐服务有功勋章(P-J-K)。
陈岳辉·陈爵生
陈岳辉,原籍安溪县。早年侨居马来亚瓜丁,为瓜丁社会名人,曾获丁州苏丹封赐拿督勋衔。
陈爵生,系陈岳辉次子,1950年出生,对瓜丁旅游事业颇有贡献,深受丁州旅游协会的赞扬,担任瓜丁豪华旅游有限公司董事主席,豪华大酒店董事,并任公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公生树胶园董事。还历任丁州狮子会理事,市区睦邻计划委员,丁州迟钝儿童委员会委员等职。1976年获丁州苏丹封赐服务有功奖章(P-J-K),1979年又获英勇奖章(A-M-T)。
林昌
林昌,民国21年(1932)出生,祖籍安溪县虎邱乡金榜村。为雪兰莪州孟加兰闻人,著名矿业家。现任地利马有限公司锡矿(建筑)、荣昌实业有限公司、速润有限公司、和利锡矿有限公司、林木荣林昌锡矿(蒲种)公司董事副经理,金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他还担任各社团及学校要职。1980年3月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皇室拿督(D-K-R-S)勋衔。1983年又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高级拿督(D-P-M-S)勋衔。
林生枝
林生枝,民国22年(1933)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莲美村,早年往马来亚经商,在吉隆坡开办安裕五金有限公司、安裕贸易有限公司、安信钢铁有限公司、安信炼钢有限公司、安信钢铁服务有限公司、安信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均自任董事主席。其弟林生桂任安裕五金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及其他公司执行董事。还与人在香港合资创办新光国货公司。其经营的钢铁公司是马来西亚10大钢铁公司之一。曾任雪隆五金商公会会长,雪兰莪福建会馆董事,雪兰莪安溪会馆副会长,雪兰莪安溪基金会副主席,雪兰莪林氏宗祠副主席,吉隆坡同善医院董事,中华独中及尊孔独中、坤成女中董事等职。
李顺城
李顺城,祖籍安溪县金谷乡芸美村。民国23年(1934)出生于马来亚吉打州,是已故吉北瑞影社会元老李统分的长子。李统分少壮南渡马来亚,在吉打瑞影与其兄统隙创设新兴发宝号,经营杂货兼营米谷生意,并从事罗厘运输及米较行业。热心社会公益,1979年获吉州苏丹封赐社会服务有功奖章(P-J-K)。李顺城毕业于槟城钟灵中学后,就读中国天津第一中学及山西师范学院数学系,1959年返马,在吉打樟仑创办新福发宝号,经营杂货生意。商余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吉北古邦巴素县马华区会执委、樟仑马华支会副主席、名誉顾问、樟仑佛教协会主席、樟仑福建义冢理事会主席、马佛青总会吉打州联委会及大马青团运樟仑支会名誉顾问、吉隆坡陇西堂副教育主任、樟仑睦邻计划委员会财政、樟仑区乡村发展及治安委员会委员等。1980年获吉打州苏丹封赐社会服务有功奖章(P-J-K),1991年3月又获吉打苏丹封赐准拿督(S-D-K)及社会服务有功星章(B-K-M)。
王振才
王振才,祖籍安溪县蓬莱镇鹤厅村。民国25年(1936)出生于吉隆坡,就读尊孔中学,18岁开始经商,经营矿业及木业等,是雪隆矿家及房屋发展商。他担任金焰企业有限公司,隆炳才锡矿有限公司、森益企业有限公司、双溪达南锡矿有限公司、嘉年锡矿有限公司、锦丰木业有限公司、华登发展有限公司、直凉发展有限公司、宝利华发展有限公司等董事。他是雪州马华联委会财政、贸易及工业局主任、士拉央马华区会署理主席、万挠支会主席。他还是尊孔中学董事、三育小学董事、校友会主席、家教协会副主席、福善公会会长、青年会顾问、青年团运顾问等。1980年获雪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1983年又获封赐(A-M-S)勋衔,后又获封赐拿督荣衔。
廖兴汉
廖兴汉,祖籍安溪县剑斗镇举口村。民国25年(1936)出生于柔佛州昔加末县,是东南亚贸易公司、同利银行公司、昔加末旅店有限公司、宝龙有限公司等董事经理,经营食品玩具制造、经销及金融业务。他是昔属小商公会会长,马来西亚食品玩具商公会总务,马来西亚小贩同业总会会长,柔佛州安溪公会会长,马来西亚安溪总会署理会长,昔加末总商会董事,昔加末中华公会理事,昔加末市区马华支会署理主席,昔加末马华区会工委,柔佛州马华联络委员会工委,马华中央文化局委员等。1973年获柔佛州苏丹封赐(P-I-S)勋章,1976年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
杜红
杜红,原名郑亚本,笔名少白,雪影、白庸、华庸洲。祖籍安溪县。民国25年(1936)出生于新加坡,毕业于南洋大学历史系。曾任马来亚麻坡文化中学文史教员,后任职于新加坡广播电台中文部,已出版的单行本有诗集《五月》、《树胶花开》、《抒情诗集》,短篇小说集《我爱上了她的衣裳》。他是马来西亚诗坛上的慧星,曾任新加坡写作人协会会长、马来西亚广播局高级导播等职。
李金狮
李金狮,祖籍安溪县湖头镇。民国26年(1937)出生于马来亚雪兰莪州淡江埠,毕业于政府师训学院。1965年加入马华公会,曾任马华士拉央区会主席,马华雪兰莪州联委会秘书、主席,马来西亚首相署国民团结局社区联络官。1974年当选雪兰莪州行政议员,1978年大选连任。1977年当选马华青年团总秘书。1979年当选总团长。1982年4月当选国会议员。1983年任首相署副部长。1985年当选马华公会副总会长并任总秘书。1986年任劳工部长,并任马华公会署理总会长。1989年任房屋暨地方政府部长。1990年任卫生部长。先后获雪兰莪州苏丹及最高元首封赐准拿督(S-M-S)、拿督(D-P-M-S)及国家服务有功勋章(P-P-N)。
陈凯希
陈凯希,祖籍安溪县金谷乡东洋村。民国26年(1937)出生于马来亚柔佛州居銮坡,长大从事工人运动,两次当选为新山市议员。后弃政从商,创办海鸥企业有限公司,自任董事经理,其分公司遍布东南亚各国及香港。1983年当选为雪兰莪中华总商会董事、马来西亚工商联合会商务主任。1980年以来多次参加广州交易会,1985年参加马来西亚商会理事会特别经济代表团来华访问。
王瑞和
王瑞和,祖籍安溪县。民国28年(1939)出生于马来亚柔佛州居銮坡,毕业于居銮中华中学。长大经商,经营马来亚发展社、欧达企业有限公司、中马统一企业有限公司、海峡实业(马)有限公司、欧亚企业有限公司、通顺企业(马)有限公司。经商之余,热心公益,除任植槐堂王氏宗祠族长外,还任马华公会马六甲甘榜拉斑支会主席,马六甲市区会财政暨经济局长、马六甲州联络委员会经济局副主任及士马木支会顾问。他还是马六甲日间师训同学会名誉顾问、玛琳国民型华文小学名誉顾问、培生学校基金会名誉主席、马六甲东街纳区童军协会副主席、马六甲业余排球协会副会长、峇樟圣约翰救伤队顾问、怡力区救伤队名誉队长等。
杨开昇
杨开昇,民国28年(1939)出生,祖籍安溪县金谷乡源口村,长大经商,开始经营轮胎,为加雅胶轮厂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后来事业发展,担任亚庇百货、东联树胶制造厂、同发企业、协顺(沙巴)、昇德发展、良机等六家有限公司董事主席,还是进步公司股东经理,联营工业(沙巴)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亚庇发展及三邦两家有限公司董事,为沙巴州企业家。他热心社会公益福利,被推为沙巴州首府之慈善家。现任社团要职有:沙州海港局委员、沙日友谊协会财政、沙巴华人同乡联合会主席、沙巴福联会名誉主席、亚庇崇正中学名誉主席、下南南益南学校董事长、亚庇碧南堂署理主席、亚庇中华学校副董事长、亚庇福建会馆副主席、亚庇建国中学董事、婚姻注册官等。曾获沙巴州元首封赐(A-D-K)勋衔,1981年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K-M-N),1983年9月获沙州元首封赐高级拿督(S-P-M-S)勋衔。
梁棋祥
梁棋祥,祖籍安溪县。民国28年(1939)出生于马来亚吡叻州怡保。怡保圣米高英校毕业后,赴澳州雪梨新南威尔大学深造,1964年毕业,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后在其父的机构从事矿业。1971年开始步入政坛,1972年受委为马华吡叻联委会代理主席,不久即离开马华。1973年加入民政党,1974年至1975年任民政党全国总财政,1976年至1980年任全国总秘书。197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974年9月至1978年7月,受任原产业部副部长。1978年大选蝉联国会议员。1978年7月28日起任原产业部长。1982年大选再度当选国会议员,再度受任原产业部长。1983年6月内阁改组续任原职。曾任吡叻华人矿务公会秘书、吡叻中华大会堂理事、吡叻中华总商会理事等职。1979年9月获吡叻州苏丹封赐拿督(D-P-C-M)勋衔,并获封赐拿督斯里(S-P-M-P)勋衔。
胡伙山
胡伙山。民国29年(1940)出生,祖籍安溪县蓬莱镇。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他热心社会公益教育事业,身兼政党、社团、学校许多要职。他是胡象商务有限公司董事主席,拉抗新华小学董事长,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教育组主任,森美兰中华总商会副总务、工商组主任、福利主任,森美兰乒乓总会名誉会长,马华公会芙蓉区会主席,森州马华联委会副秘书,森州马华公共服务局主任。森州马青州秘书,联盟芙蓉东区副主席。1974年获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1982年4月当选为森州双溪芙蓉区州议员,1983年7月获森美兰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
刘钦团
刘钦团,祖籍安溪县蓬莱镇。民国30年(1941)出生于马来亚吉隆坡,长大从商,经营协和电器有限公司、佳华企业有限公司、五金集团有限公司等。1981年荣膺马来西亚政府封赐太平局绅(J-P),1983年荣膺马来西亚政府封赐拿督勋衔。他是马来西亚蓬莱刘氏公会主席,全国龙岗总会财政,吉隆坡精武体育会副理事长。吉隆坡南区华校发展工委会主席,吉隆坡精武国民小学署理董事长,吉隆坡福建会馆董事,雪兰莪安溪会馆及基金会董事,康乐国民型华文小学董事长,中华独中及公教中学董事等。
许常梅
许常梅,祖籍安溪县。民国30年(1941)2月生,为玻璃州十字港名人许国珍次子,是十字港新瑞发董事主席,亚娄新瑞发园丘董事主席,港口万裕米较董事主席兼经理。热心教育社会公益事业,历任新邦学校董事主席,家教协会主席及学校建委主席,十字港福利会主席,玻璃州业余乒乓总会主席及篮球总会名誉主席,玻州华小董事联合会总务,启明学校建委会顾问,马华公会十字港支会主席及玻州联委会经济主任,十字港青团运支会顾问,玻璃市福建会馆执委,玻璃市中华商会会长等职。1977年荣获封赐有功勋章(P-J-K)。
刘江发
刘江发,祖籍安溪县,民国30年(1941)出生于雪兰莪州双文丹埠。1961年开设新发兴茶室,1974年开设日日到餐馆,1976年开办亲善饭店,后又开办夜来饭店,他还是双文企业公司及龙邦屋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主席。他热心社会慈善教育事业,曾任双文丹劳工党支部财政,双文丹第一、二届刘江发杯男子篮球锦标赛名誉主席,双文丹福建会馆主席及建馆委员会主席,丹绒马林福建公所及乌鲁音峇鲁福建会馆名誉主席,雪兰莪安溪会馆协理,双文丹福利互助会主席,民政党峇冬加里分部副主席兼财政、乌雪区部财政、双文丹支部主席、乌雪区国民阵线民政党代表、雪兰莪人民合作社招股委员主席等职。从1964年起,捐赠给老人、孤儿、盲人、医院、学校、社团等达20万元。1980年获雪州苏丹封赐服务有功勋章(P-J-K)。
刘文顺
刘文顺,祖籍安溪县。民国37年(1948)出生,早年毕业于吉隆坡英文书院,他是芙蓉天天派报社东主,曾任马来西亚青年运动全国副总会长。历任森州家庭计划协会财政,森州派报同业公会福利主任,森州马青西支会委员,芙蓉中央福利协会稽查。1977年荣获森州元首封赐长期服务奖章(P-J-K)。
陈财和
陈财和,祖籍安溪县尚卿乡中山村陈厝前,1949年出生于马来亚雪兰莪州甲洞区,1983年荣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护国勋章(A-M-N)。1986年受任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上议员。他是联邦直辖区马青团州分团团长,联邦直辖区马华联委会副主席兼政府事务局主任,峇都区马华区会主席,马来西亚全国马青总团副团长,雪兰莪安溪会馆及基金会董事。
陈忠盛
陈忠盛,祖籍安溪县,出生于马来亚雪兰莪州,年少时移居马六甲。初创组船务公司出入口商及运输业。后发展树胶业和锡矿业,并与友好合营运输业及房产业,其独资合资经营的业务分布雪兰莪、彭亨、柔佛、马六甲等州,业务不断发展。后来任集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甲隆捷胜运输有限公司、合营(私人)有限公司、马六甲武吉峇汝实业有限公司、福裕种植有限公司、实果达胶园、武吉文德里园以及垦业发展公司等董事主席、董事经理、董事、股东或股东经理。曾任马六甲安溪会馆主席、名誉主席,颍川堂陈氏宗祠理事,革成学校董事等。曾荣获甲州元首封赐太平局绅(J-P)。
李长恒
李长恒,字号享,号恒嘉,清同治十年(1871)出生,原籍安溪县龙涓乡仙景。1890年南渡印尼,与其三弟李长维在爪哇雅加达加烈经商。不久长维及其母去世,经济困难。后其长子清石,次子清砖长大从商,事业不断发展,在加烈创办醒民华文学校,并参加创办家乡崇文学校。抗日战争期间回家乡,其时龙涓仙景成为交通大道,来往行人住宿其家,优待膳宿,有困难的还馈赠路费。安溪县长石有纪赞其义举,书赠“望重乡间”及“热心教育”两匾额。闽浙监察史陈肇英为其题“铁峰献瑞”。长恒于1952年偕妻返印尼,1954年在加烈病逝。
施平买
施平买,又名施并买、施继业,原籍安溪县龙门乡山美村,清光绪四年(1878)出生,少年时期南渡印尼,在泗水经营五金商行,继在厦门镇邦路兴建店楼开设泉顺五金行,并发行泉顺票,为安溪早期华侨富豪之一。平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支持家乡建设,民国16年(1927)修建安溪至同安公路时,本人认股2万银元,居华侨认股前列,其夫人另认股5000元,并鼓励华侨踊跃认股。19年捐资创办山美小学,并在厦门古营路购置楼店1座作为永久校产,现为培文师范附小校产,并捐资在榜头溪造船摆渡。凡家乡往泗水募捐各种公益事业,均慷慨捐资,安溪县长陈宝仁书赠“急公尚义”匾额。在泗水经商坚守信誉,深受各界人士赞誉,曾任泗水中华商会会长。25年在泗水病逝,运回灵柩安葬在故乡山美村。
黄士简
黄士简,原籍安溪县官桥镇山珍村。出生于家乡,年轻时旅居印尼做工经商,生意兴隆。为人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民国7年(1918)捐资协办山珍小学,其后连续支持办学经费到26年。从民国15年起安溪开始筹办第一条交通公路并筹创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派人到海外筹募股款,在此期间他带头捐款支持,并发动乡侨认股。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创办成立,他任第一届董事长。1951年士简在泗水病逝。
黄丹季
黄丹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原籍安溪县参内乡镇东村,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参加过进步活动,民国16年(1927)大革命失败受通缉,即南渡新加坡,19年往印尼玛琅经商,经营群岛银行,1968年被没收,后再与人合资经营服务银行。他在玛琅发起组织生活促进社,支持华侨正义事业,深受华侨敬仰。曾任玛琅中华总会副主席、泗水中华总会负责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到处搜捕爱国华侨,爱国侨领陈嘉庚从新加坡转移到印尼巴东,丹季冒着性命危险,将他接到玛琅,想方设法为其保护。丹季将生死置之度外,始终坚持保护陈嘉庚的安全,在机智躲避日军对陈嘉庚检查时,他遭日军殴打,不觉得吃亏,反而为陈嘉庚得以安全而欣慰。经过3年多时间与敌周旋,多次巧妙躲过日军搜捕,使陈嘉庚安然无恙,直至抗日战争胜利,护送陈嘉庚安全回新加坡,他才放心。丹季冒险保护陈嘉庚,从未存有任何要求报答的想法。解放后,陈嘉庚回国担任全国侨联主席,而丹季的处境不顺,他却不愿要求陈嘉庚帮助。相反的,1956年中国政府邀请黄丹季回国观光,还要经过多人动员才起程。在回国期间,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陈嘉庚要丹季回国定居,他仍在印尼居住,不回中国定居,不愿让陈嘉庚操心,表现了黄丹季的崇高思想境界,令人尊敬。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特地在北京绘画立轴牡丹一幅赠给他,上书“丹季先生爱国纪念”。
白辰恭
白辰恭,又名白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白芸村,曾在安溪龙涓从教,为崇文小学首任校长,后往印尼椰城加烈任教,民国23年(1934)往巨港任胜德栈(出入口商)经理。抗日战争期间,曾代表印尼华侨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积极开展筹赈工作。他关怀侨亲,维护侨益,积极鼓励华侨加入当地国籍。历任巨港安溪公会主席、中华学校董事长、巨港食品商会主席、巨港中华总会主席、巨港中华商会主席等职。
黄超龙
黄超龙,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生于印尼,祖籍安溪县官桥镇山珍村,少年在印尼受过中学教育,通晓中、英、荷及印尼文。在泗水经营和顺出入口商数10年。30年代曾与其弟黄超群在厦门开设龙群有限公司,经营房地产建筑业,并投资开发永春天湖山煤矿。热心社会事业,曾任泗水中华商会会长、中华总会主席、中华会馆董事、福建省参议员、侨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林尚志
林尚志,又名林敬瓞,原籍安溪县虎邱乡金榜村,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生于家乡,民国12年(1923)南渡印尼,在雅加达经营土产、五金等业。热心文化教育、修桥造路、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其妻周忍娘乐善好施,14年往印尼,1990年返乡探亲时病逝故土。尚志也曾回家乡探亲,时年已近九旬,事业已由其子林国强经营。
廖荣光
廖荣光,清光绪三十年(1904)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上苑村,毕业于集美师范,在家乡创办上苑小学任校长,后任新崇龙区区长。民国25年(1936)南渡印尼,先居爪哇茂物,后移居泗水,开设泉苑行,经营五金业,曾任泗水安溪公会秘书长。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捐资数10万元支持家乡办医院、道路桥梁、中小学及修建廖长官祠,并捐资50万港元创立廖荣光奖学基金会,荣获省人民政府颁发捐资办学银质奖章及“乐育英才”匾额。其诗词集《修明轩吟稿》一书已出版。1986年回乡病逝于厦门。
叶应琦
叶应琦,出生于安溪县金谷乡洋内村,8岁随父叶火炼前往印尼泗水谋生,长大经商,从事五金业经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任泗水中华总会主席、泗水中华商会主席、泗水安溪公会名誉会长、泗水中华侨团联合会副主席、泗水新华中学副董事长等职。其父叶火炼曾在清光绪年间派驻印尼爪哇日惹中华商会总会任坐办,清廷农工商部札饬安溪县县令赠“惠泽侨商”匾额。
陈土虱
陈土虱,民国元年(1912)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坂顶,童年随父定居印尼苏门答腊岛占碑,长大从商,经营土产杂货。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任前占碑安溪公会历届理事、侨团联合会理事、食品商公会副主席、育华、育民两学校董事。热情服务社会,深受社会人士及乡亲敬重。在创立占碑安溪福利基金会时,他是发起人之一,被推选为该会副会长。
黄联山
黄联山,民国3年(1914)出生,原籍安溪县尚卿乡科洋村。25年随父往印尼雅加达,热心社会公益教育事业,先后倡建并主持侨益、侨众等三所华文学校和进步报纸《生活报》的工作。后来华文学校、报刊停办,他利用这些场所,创办椰城公众针灸诊疗所,设立针灸诊疗基金会,任该会主席。1985年及1986年两次应邀来北京访问,并回家乡探亲,在参观中小学及幼儿园之后,发起创办科洋幼儿园,动员儿童进入幼儿园及小学,筹建幼儿园园舍及设立幼儿园基金会。
陈江苏
陈江苏,民国4年(1915)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官郁村。毕业于集美商校。民国23年(1934)往印尼经商,创办印尼宇宙集团任董事主席。该集团下辖宇宙银行、诚一银行,开办橡胶厂、玻璃厂、味精厂、塑料厂等。经营橡胶、玻璃、味精、塑料及土产。后移居新加坡,并在香港开设宇宙银行、公利味精公司及国货公司。
林济民
林济民,民国4年(1915)出生于家乡,原籍安溪县虎邱乡金榜村。曾在家乡任过小学校长、乡镇长及县参议员,1949年往印尼雅加达经商,经营土产、五金等业。其长子林峥嵘在新加坡经商,次子林木生在香港主持大顺公司,经销国货,系中国钻石牌不锈钢器皿在香港的总经销商。济民在印尼参与发起组织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任该会副主席。
林甘露
林甘露,民国6年(1917)出生于家乡,原籍安溪县官桥镇莲兜美村埔顶,民国23年,甘露17岁即前往印尼泗水,在其姑父黄士简商店任职。1949年其弟林甘池也来到泗水,1951年,林甘露即向姑父辞职,与人合资开办铁山五金店。他积极参加社会进步活动,1963年任泗水安溪公会副主席。1967年在印尼泗水逝世,享年50岁。
林道远
林道远,民国6年(1917)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光孝村,40年代曾在家乡任乡镇长职务,1950年前往印尼雅加达经商,为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发起人,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成立,被推举任该会副主席。热心社会事业,曾回家乡探亲。
王金彩
王金彩,民国9年(1920)出生,原籍安溪县西坪乡上尧村。1950年往香港,后往印尼雅加达经商。在雅加达开设诚信行及制麦厂,后在楠榜购地52万亩,创办东亚大型农场,开垦种植薯类作物,并开设薯粉厂,日产薯粉达100吨以上,销往印尼各地及出口。并在中爪哇北加浪岸创办东南大型茶厂,曾于1981年回乡探亲,1983年病逝于印尼。
李德生
李德生,民国21年(1932)出生,原籍安溪县龙涓乡美岭村,其父早年侨居印尼,德生于1952年前往印尼寻父接业,在雅加达开办峇泽(花裙)厂及印染厂。雅加达的三百多家峇泽厂组建峇泽公会,李被推选担任公会主席。他是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发起人之一。
李宝树
李宝树,祖籍安溪县龙涓乡赤片村,民国13年(1924)出生于印尼,为印尼知名侨领李金水长子。长大协助其父经商,其父病逝后,宝树继承父志并发扬光大,在雅加达等地经营胜德栈有限公司,必利达纸厂有限公司等,他担任沙里沙拉(胜德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和必利达纸厂有限公司董事长。事业进一步发展。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成立后,他被推选任该会名誉主席。其三弟李保殿在香港开设公利贸易有限公司,历任香港安溪同乡会副会长、名誉会长等职。兄弟均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多次回到家乡探亲。
陈松基
陈松基,又名祥基、雄基,印尼姓名汉纳菲(HAUA、FL),祖籍安溪县金谷乡中都村,出生于印尼,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毕业后回印尼经商,在印尼开办罗达玛斯有限公司(即金轮有限公司),称为罗达玛斯集团,拥有20多家工厂企业以及银行信贷保险等公司。主要生产高级面、调味品、洗衣粉、空调器、电开关、锌片、显像管、玻璃等,是日本三菱电器公司、薄玻璃板公司在东南亚的总代理。是印尼除汽车、摩托车及水泥工业以外的最大企业家。
李中南
李中南,祖籍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占碑,系前占碑安溪工商会发起人李火炉之子。幼年受华文教育,长大与其兄李垂泽(曾任占碑安溪公会主席及历届理事)随父在建裕号经营土产杂货,系出入口商,还将经营业务扩展到雅加达、新加坡等地。他热心公益、慷慨助人,深受社会人士及乡亲的敬仰。曾被推举为占碑安溪福利负责人之一,在创建占碑安溪福利基金会时,为发起人之一,被推选为该会会长。
陈明祥
陈明祥,祖籍安溪县城厢乡同美村,其父陈荷兰,早年往印尼谋生,父子在印尼经商,并在新加坡创设东华私人有限公司及民华贸易公司,任董事及经理,经营机械及印尼出入口商。其父陈荷兰任新加坡同美社名誉总理。明祥参与组织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并被推选任该会第一届名誉主席。
黄连顺
黄连顺,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巨港,祖籍安溪县金谷乡田头村。长大经商,创建古马拉船局于揶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发起人之一,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成立后,被推任该会首届及第二届理事长。
李尚大
李尚大,民国12年(1923)出生,原籍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曾就读于集美中学和福建学院。37年往香港,1952年往印尼经商。为印尼和声(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经营木材砍伐、加工、出口等业务。他在苏门答腊岛拥有5万公顷森林,后又获得政府划拨西加里曼丹1-8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开发权。拥有10个伐木加工场以及胶合板厂和造纸厂,工人数千人。和声公司在新加坡、香港、加拿大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系印尼10大木材出口商之一。他还在雅加达与日本商人合资创办钢铁厂,在台湾投资地产,在美国开办银行。他热心社会教育公益事业,捐资在西加里曼丹首府坤甸创办西加里曼丹大学。他为主发起组织印尼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成立后被推任会主席,他也是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主席。曾多次回家乡探亲。
林清忠
林清忠,民国12年(1923)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莲兜美村。1938年前往印尼泗水井里汶经商,在中国与印尼关系正常化期间,曾任井里汶中华总会主席、中华商会副主席、星光社主席等职及中国驻泗水领事馆委员,在印尼华侨、华人中有较高声望。他积极配合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开展工作,1955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尼期间曾接见过他。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61年困难时期曾进口肥料、粮食、药品等,帮助家乡渡过难关。他在香港经营化工原料进出口业务,并与其弟林清乾在港开办合群贸易公司。曾多次回到家乡探亲。
林成章
林成章,民国13年(1924)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早年旅居印尼雅加达经商,创办碎石厂,自任董事会主席。历任印尼忠絮基金会监事长,雅加达孔教会监事长,印尼林氏基金会主席,林氏宗亲总会名誉理事长,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副主席等职。热心社会事业,曾回家乡探亲。
施金城
施金城,民国14年(1925)出生于家乡,原籍安溪县龙门乡山美村,毕业于集美水产学校,35年前往印尼经商,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仙达,与其兄施金钗、施金狮、施金琢开设通发公司,经营土产及汽车运输。60年代前往泗水开办昆仑加威制珍厂,后又开办钢铁厂、水泥瓦厂、橡胶加工厂、铁钉厂等,并经营出口商务。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颇有建树。1984年成立东爪哇泗水安溪互助基金会,他出任主席。他还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主席、香港安溪同乡会名誉会长。
李陆大
李陆大,民国15年(1926)出生,原籍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国内任教。1960年往香港,后往印尼与其兄李尚大经营木材砍伐、加工、造纸、胶合板厂以及经营水泥厂,经营在台湾投资的地产业务。后常往香港,主持和声公司在香港及新加坡的业务,为香港和声轮船公司董事长。
王钦石
王钦石,原籍安溪县西坪上尧村,民国15年(1926)出生于家乡,50年代前往印尼经商,在雅加达、泗水开设珠宝公司,经营珠宝、钻石、黄金等,并在香港开设金宝石有限公司,与其子清海、清辉均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对社会有诸多贡献,曾多次回家乡探亲。他是印尼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城区顾问。
陈开政
陈开政,民国16年(1927)出生,祖籍安溪县蓬莱镇彭格村,早年南渡新加坡经商,与人合营茂兴企业私人有限公司及PT-JAYA、ABAD、KLMLA,经营化学工业原料,系新加坡安溪会馆第33届名誉主席。后移居印尼经商。
施魁梧
施魁梧,民国17年(1928)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后坂村。解放前与其兄施水深由其叔施泽淼引导往印尼,兄弟在泗水分别开办美山号及三美号,均营五金业。后来魁梧开办东爪哇第一钢厂,水深开办宝炬机械铸造厂,三弟施魁德往雅加达开办新光号五金店,三兄弟均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施魁梧曾任泗水安溪公会副主席,施水深任该会财政。
林锦田
林锦田,祖籍安溪县官桥镇莲美村,民国18年(1929)出生于印尼,童年回家乡接受华文教育,毕业于香港华商会计专科学校,后在雅加达开设通顺行有限公司,并创办制衣厂。60年代与友人开办银行任董事总经理。80年代与友人在香港开办金山行贸易公司,后又在印尼开设锦美有限公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印尼林氏宗亲总会及林氏宗祠基金会创办人之一,曾任总会副理事长,现任基金会第三主席及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秘书等职,关心家乡事业,曾多次回乡探亲。
白德明
白德明,祖籍安溪县龙门乡观山村,其父白玉健早年侨居印尼。德明民国22年(1933)出生于印尼,长大经商,在雅加达创设大松外汇银行有限公司、大松汇兑有限公司、大松财务有限公司、高林大松实业有限公司、皇潮酒楼夜总会有限公司、丰年旅行社有限公司、美拉哇钢铁有限公司、晖昌(香港)旅游贸易有限公司、百庆顺(星洲)有限公司等,均自任董事主席。
李义通
李义通,原籍安溪县龙涓乡美岭村。民国22年(1933)出生于家乡,1950年前往印尼谋生,在雅加达经商,主要经营饲料原料生意,事业获得发展。他关心家乡建设事业,曾多次回到家乡探亲。他是印尼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城区顾问。
林笔峰
林笔峰,民国27年(1938)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其父林炳灯早年侨居印尼,1976年回国定居厦门开元区,为该区侨联会副主席。笔峰50年代定居印尼,在雅加达经商。1980年,印尼华人林氏宗亲总会成立,他任第一副理事长。1983年,印尼雅加达东方音乐社基金会成立,他任第一届主席。他是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发起人之一,成立后被推任该会秘书职务。
陈柏年
陈柏年,原籍安溪县凤城镇吾都村,清光绪五年(1879)生于家乡,其父陈锐,早年侨居缅甸仰光23条街制售麦芽糕,柏年17岁往缅甸,服务于大商号,后来自己开业经商数年,获利甚丰。民国8年(1919)回国,因家乡地方不宁,即重返缅甸,在仰光紫荷坦开设永捷昌号,并于东敦枝设立分号,所营事业以蒸炼儿茶为最出色。他是旅缅安溪会馆创办人之一,历任会馆临时董事会协理,第1、2届理事,第3届副会长。32年病逝于仰光,享年64岁。
林腾辉
林腾辉,字明会,原籍安溪县官桥镇仙都村,清光绪六年(1880)出生于家乡,18岁旅居厦门,在铁隘门创办同芳辉记茶庄,配售南洋各埠,以缅甸为最多。30岁即往缅甸仰光,在广东大街开设林辉记茶庄,兼营欧亚罐头食品京果杂货。为旅缅安溪会馆创办人之一。旅缅同乡在其茶庄闲话桑梓,认为有组织会馆之必要,即发起创办,筹建馆所,3年完成,旅缅安溪会馆成立临时董事会,他任副财政,又任第1届财政,前后输财出力,功劳很大,民国19年(1930)5月5日缅甸大地震时,不幸罹难,享年50岁。
黄华庆
黄华庆,清光绪八年(1882)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仁峰村内园。壮年侨居缅甸,在仰光23条街开设致益商号,经营缅甸土产,并制麦芽糕(饴糖)及糕粉、行销缅甸及星马,业务昌盛。他热心社会公益,乐善好施,安溪同乡常聚集于致益号,他首先倡议组建旅缅安溪会馆,得到同乡热烈支持,首捐6000盾,后又垫支2万余盾,几年后偿还1万盾,余由其捐助,创建旅缅安溪会馆首推其功,临时董事会推其任财政,后连任多届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日军南侵时在仰光病逝。
施明德
施明德,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榜头,早年侨居缅甸仰光经商,开办振丰号经营大米出口业务,并于新加坡设分机构,事业得到发展。他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曾捐巨资支持武昌大学,被推任大学常年理事。创建旅缅安溪会馆亦捐输巨资。民国9年(1920)筹建旅缅安溪会馆,他与黄华庆、陈良粮、林金瓯、林腾辉等同乡极力支持,发动募捐建筑会所,本人首捐3000盾倡始。11年因经商往新加坡,倡组安溪会馆,当年筹备成立,被推为新加坡安溪会馆首届总理。12年1月旅缅安溪会馆成立临时董事会,他被推选为会长。嗣因患病,在新加坡逝世。
陈盛耸
陈盛耸,原籍安溪县金谷乡溪榜村,壮年往缅甸,侨居彬文那埠,初为行商,后经营米厂油厂,规模宏大,业务迅速发展,成为富商,拥资百万,平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创办旅缅安溪会馆时,捐资4000盾建会所,临时董事会成立时,被推任名誉理事长。日军南侵时已年逾古稀,为避难携眷回乡,因家乡动荡不安,暂住在永春县,不久即病逝。
林金瓯
林金瓯,原籍安溪县龙门乡龙门村,壮年往缅甸,在仰光唐人坡开设协安号,业务蒸蒸日上,平生热心社会公益,被推任仰光兴商总会总理职务,连任数届。创建旅缅安溪会馆为主要创办人,捐资4500盾,民国17年(1928)正式成立,荣任首届会长并连任数届。抗日战争期间,响应南侨筹赈总会号召,深入各阶层筹赈。倡议抵制日货,日军南侵,遂被拘禁严刑酷打,致成重伤,命危才获保释,不久即去世。其子林福盛亦遭拘禁,放逐边远,卒于道中。
陈良粮
陈良粮,原籍安溪县城厢乡同美村溪内,少壮旅居缅甸,初居滑独,经营小贩,继开商店,后任粟业经纪人,有了积累即自营米厂业,先后于秉实洛、宋砌两埠建立规模宏大的米厂,设备完善,业务迅速发展,遂成缅甸华侨米厂业巨子,拥资百万,自奉俭薄,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民国24年(1935))闽南大水灾,除捐汇泉州救济总会普遍施赈外,并自汇万元赈济家乡灾民。抗日战争期间避难返乡,捐资倡办剑斗农械厂及县城印刷社。创办旅缅安溪会馆时,首捐巨资建会所,历任旅缅安溪会馆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对家乡文化建设事业,赞助不遗余力。抗日战争胜利后患病医治无效,不久在家乡逝世。
白锡豹
白锡豹,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榜村,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于家乡,年20往缅甸,初居宫漂、亚塘,服务于泉德美号。后移居仰光,练就国术,继而钻研接骨医伤,救急扶危,效果显著,因而名闻仰光,但未以此为业,而以义务治疗。民国9年(1920)参与发起组织旅缅安溪会馆,为该会馆创办人之一。历任该会馆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监事长、顾问等职、并任缅甸大侨团建德总社外总理等职。其子白遵礼,仰光大学工程学士,为缅甸铁路局优秀工程师。
刘金梓
刘金梓,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盟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为避家乡灾祸,少年前往缅甸,在礼低其六兄刘梧桐店中协助经商。后迁仰光经营米厂业,业务兴隆,于是偕其兄刘梧桐捐资在家乡创办案山学校。抗日战争期间,刘梧桐避难回国,由其维护产业,日军南侵时被捕严刑酷打,日本投降后,梧桐返缅,另组缅甸船务有限公司,由其主持米厂业。并被推任缅甸安溪会馆理事长。兄弟共捐巨资,赎回馆舍,整修会馆、制定章程,树新规模,各中小学及社团报馆复办缺欠经费,兄弟亦慷慨解囊支持,欲推其任董事会重职,均被婉言辞却。梧桐赴星之后,由其兼任船务公司董事长,并增设耶达那米糠油厂。
许流沯
许流沯,原籍安溪县城厢乡雅兴村兴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青年时期旅居厦门,后侨居马来亚槟榔屿,经商两年后回家乡。28岁时南渡缅甸仰光,勤俭经营,任仰光新福泰公司股东经理,经营缅甸土产杂货,代兑代办,信用昭著,业务昌隆。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仰光高阳堂副理事长,缅甸福建同乡会理事,仰光外勤公会理事长,旅缅安溪会馆副理事长等职。
陈可贺
陈可贺,字庆和,原籍安溪县官桥镇官郁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于家乡,民国8年(1919)往缅甸,任职山芭商店,后转仰光,仍在商场服务。18年旅缅安溪会馆坐办王芳园编印特刊,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冒险秘密保存两册,使安溪华侨文献得以保留,具有珍贵价值。抗战胜利后,任林辉记公司经理。35年旅缅安溪会馆复办,任理事兼信托股、调停股主任,1958年任第29届副理事长,后任常务理事兼财政股主任,积极筹操旅缅安溪会馆42周年纪念庆典,对修建馆舍及出版纪念特刊费用之决算,智珠在握,处繁若简,尤为难得。
廖丁卯
廖丁卯,原籍安溪县官桥镇善益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抗日战争前侨居缅甸新火车路畔彬直渣埠,开振发号经营土产杂货,抗战胜利后迁居仰光,仍经营杂货业,后组织裨道七米厂任经理,业务昌盛。担任旅缅安溪会馆第29届常务理事兼财政股主任,时会馆复兴业务缺乏资金,曾捐巨资支持会馆,任会馆第30届副理事长,广泛联络乡侨,开展互助,用心筹划出版旅缅安溪会馆42周年纪念特刊。他还任大侨团和胜公司调解部副主任,清河堂及武威堂副理事长。
黄则山
黄则山,原籍安溪县凤城镇下西街。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22岁往缅甸,居兴实塔埠任店员,后移居勃生租船运输粮食,稍有积蓄,即经营米谷、布疋、杂货。事业不断发展,平生热心社会公益福利,慷慨乐施,遇困难者解囊济助,因此三次致千金,而不成富室。为德高望重之侨领,历任勃生工党理事长20年,勃生华侨中学董事长17年,以及勃生华侨商会理事长、勃生福建同乡会理事长、旅缅安溪会馆名誉理事长、勃生和胜公司、多所学校及公共慈善机关荣誉职位。
陈文喝
陈文喝,原籍安溪县官桥镇吾宗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早年旅居缅甸经商,与其叔及友人在仰光创设庆兴发米厂。抗日战争期间避难迁徙,抗战胜利后重返仰光,开设远东公司,继又开设民丰米厂,规模宏大,有现代化工业设备。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历任缅甸华商商会监事、兴商总会理事、陈氏宗祠代理事长、颍川公司副理事长、旅缅安溪会馆副理事长及信托部等要职。
白秋水
白秋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榜头村福海。18岁往缅甸经商,开设泉成春宝号,经营土产兼代理石油,置有大厦,为缅甸知名侨领。平生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对仰光大金塔、缅甸古都、墨德里佛教圣地等均有贡献。创办雅赛羌唯一侨校养元学校,独力支持,历任董事长。并任旅缅安溪会馆理事长。1975年随子白宗荧移居美国南加州,参与发起组织南加州福建同乡会,并任该会理事,为该会创始人之一,其子白宗荧则任顾问。在旅居缅甸、美国期间,先后回乡探亲10余次,1986年应福建省长胡平邀请,组织福建旅美同乡会回国观光团回福建观光。并关心支持创办榜头中学及兴建榜头大桥。1990年已届85高龄,再回缅甸安度晚年。
林世英
林世英,民国6年(1917)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25年旅居缅甸。29年至36年回乡,36年复往缅甸,在仰光经营面粉及茶叶生意。他酷爱高尔夫球运动,技艺精湛,曾多次荣获各级比赛冠军,为此结识不少缅甸各界人士,在缅甸华人社会中有一定影响。曾任缅甸安溪会馆正副理事长20多年,他还任缅甸福建同乡会常务监事、缅甸华商商会常务理事、缅甸九龙堂副主席、慈善公会顾问等职和福建茶行股东经理。曾在1957年及1986年应邀来华观光并回家乡探亲。
陈永新
陈永新,祖籍安溪县城厢乡同美村溪内,缅甸华侨米厂业巨子陈良粮之子。他继承父志,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对当地侨亲及家乡公益善举,有重大贡献,在抗日战争期间随父返家乡避难,与其父踊跃捐资或投资家乡建设事业,创办农具厂及印刷社。抗战胜利后重返缅甸,经营米厂业,事业兴旺。旅缅安溪会馆复办以后,历任理事等职,第28届任副理事长,第30届任监事长。
刘英若
刘英若,民国13年(1924)出生,原籍安溪县蓬莱镇美滨村。毕业于福建学院。1950年往缅甸,在刘梧桐的船务公司服务,后移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曾任旅缅安溪会馆名誉理事,缅甸华侨联谊会顾问,新加坡集华船务公司船东代表、马来西亚速高棕仁油脂厂、泰安企业有限公司、昌德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世界龙冈享义总会顾问,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古城会永远名誉顾问。1976年出任台湾第一届海外东南亚侨区立法委员,1982年12月在台湾访问期间遭车祸遇难。
张树根
张树根,民国15年(1926)出生,原籍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系缅甸侨领张彩云之子。树根早年随父旅居缅甸,与其父在仰光开办张源美茶行。70年代以来事业有所发展,即在缅甸北珊内贡新开红茶厂。1952年曾参加缅甸政府贸易代表团来华访问。1956年缅甸总理吴努来华访问,又作为吴努的私人秘书身份随访。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曾多次回到家乡探亲。
白锡碧
白锡碧,又名含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生,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榜头村。民国9年(1920)旅居新加坡,15年返乡,19年往泰国经商,在泰国创办义和发茶行及三九茶行,任董事长。并经营泰国亚洲天然蜜公司及信行(民信局)。现为泰国茶商公会理事长、泰国福建会馆监事长。从1986到1992年任福建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陈芳明
陈芳明,民国17年(1928)出生,原籍安溪县金谷乡溪榜村。27年往泰国经商,在宋卡府、会艾市等开设会艾霜厂、宋卡霜厂、那他威霜厂、北拍允霜厂等4家公司及庆明机械厂,还投资在香港创办机械厂,为泰国有名的华侨企业家,曾多次率其家属子女回乡探亲谒祖。
王畅
王畅,又名汉忠,祖籍安溪县西坪乡上尧村,民国21年(1932)出生于泰国,36年(1947)至1950年在集美学校就读,高中毕业后进入泰国国立政法大学学习。精通中、泰、英等国文字,能操三国语言及闽南话。从1961年到今连续20年担任泰国福建会馆总干事,负责会馆日常工作。1979年参加泰国国会副议长甲蒙率领的泰国议会代表团访华,任代表团翻译,受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3年率领旅游团来华旅游,曾数度回乡探亲。
陈献琪
陈献琪,祖籍安溪县龙门乡山头村鲤鱼山。清光绪十九年(1893)出生于菲律宾吧老湾省戈约坡。其父陈建章早年侨居菲律宾。献琪童年就读于马尼拉。大学毕业后步步上进,民国18(1929)年当选为吧老湾省省长,连选连任16年。民国35(1946)年当选为菲律宾国会议员、副议长,到1956年退休,任吧老湾省自由党总裁。其妹夫在1959年当选吧老湾省省长,其长子任省政府秘书。
白潢川
白潢川,又名池水,祖籍安溪县龙门乡榜头村宫兜。其父白廷妙,清光绪年间往菲律宾吕宋经商,获得巨利,即与印尼泗水白锡嘉合作捐资创办养正小学,负责全部经费三分之一。潢川出生于菲律宾,幼年回乡就学,暨南大学毕业后,任集美学校教师,兼任消费公社主任,后见养正小学即将停办,即出任养正小学名誉校长,捐经费,聘名师,辟运动场,倡导开展体育运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体育运动推广全县。后见地方多事,即辞集美学校职务,返回菲律宾。后来荣任菲律宾政府驻中国厦门领事。
白东荣
白东荣,祖籍安溪县龙门乡和平村。民国14年(1925)出生于台湾,三岁往日本,后毕业于日本大阪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在日本经营直输出入商株式会社万利号。并与白锡平在新加坡合营东荣药品公司。曾任神户华侨总会主席。曾应中华全国医药总局的邀请来华访问。数度回安溪家乡探亲谒祖。
林思波
林思波,民国14年(1925)出生,祖籍安溪县蓬莱镇联中村。原居住新加坡,在汉津86号开办东裕商号,经营五金业。曾任新加坡培立政府中学咨询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华侨中学及华中初级学院董事、新加坡风雅俱乐部总理。1977年移居澳大利亚,开办东裕有限公司任董事主席,福建澳洲有限公司任董事主席,并任澳洲福建会馆主席。
陈亚通
陈亚通,民国20年(1931)出生,原籍安溪县官桥镇吾宗村。长大就读集美水产学校,1948年升入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堪萨州立大学,获工程硕士学位,经纽约州政府注册工程师,历任美国纽约市政府给水工程局研究发展组主任工程师、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环境卫生工程顾问公司设计师等职。1973以来曾多次回家乡探亲。
翁和毓
翁和毓,祖籍安溪县龙门乡榜寨村。民国23年(1934)生于台湾,1937年回榜寨老家求学务农,1946年往台湾。后转美国留学。从事石油地质工作,获美国石油地质博士学位。为美国休斯顿美孚石油公司工程师、股东。1981年应石油部邀请来华讲学,分别在石油部及任丘油田讲课。
潘英章
潘英章,祖籍安溪县西坪乡留山村。其祖父潘捷武与弟捷在往台湾谋生,英章同其父从台湾移居美国,为美国动植物免疫学博士。1985年4月应中国农牧渔业部邀请来华讲学,并回祖籍留山寻根。
苏聪颖
苏聪颖,原籍安溪县长坑乡小西村,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结束后在美国任教。系国际著名的电脑专家,在计算机及数字系统方面获得多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