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溪人在香港
(一)在港安溪人
安溪人在香港定居的人数有1万多人。其中以官桥镇、龙门乡、虎邱乡、大坪乡、蓬莱镇等乡镇在港定居的人数较多。
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安溪乡民开始移居香港。此后陆续有人往香港定居。清代和民国期间往香港定居的人大部分是职员、工人,经商者人数不多。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一批祖籍安溪的印尼华侨,从印尼迁移到香港定居。解放以后,有一部分人从家乡前往香港定居。1982年至1990年,全县有1098名港胞及家属获准往香港定居,平均每年有122人。有一些侨居海外的祖籍安溪人,他们事业有成,在香港设置分支机构,派亲属到香港经营管理企业。1980年至1990年前往香港探亲的有3641人,平均每年331人。
据1987年安溪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安溪县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进行侨情普查统计,祖籍安溪的香港同胞有10729人,其中虎邱乡(包括大坪乡)4075人,官桥镇1638人,龙门乡1351人,蓬莱镇812人,龙涓乡470人,金谷乡451人,城厢乡405人,西坪乡402人,湖头镇(包括湖上乡、白濑乡)185人,长坑乡165人,魁斗乡163人,参内乡149人,凤城镇144人,尚卿乡138人,芦田乡137人,其他乡镇44人。官桥镇上苑村深格三落自然村自1978年以来大批村民前往香港定居,在港的人数超过家乡的人数。
(二)安溪人在港各业
1-茶业
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西坪尧阳人王淑景在厦门开设王尧阳茶行,并在香港开设分行,后由其子王文斗在香港文咸东街18号开设尧阳茶行,配售安溪、武夷、台湾名茶。另有张甸国在威利麻街6号开设张源美茶行,经营各种茶叶兼出入口商。
民国期间(1911-1949),西坪尧阳茶商王孝玉也在香港开设尧阳茶行,还有王三元开设福记茶行、王成湖开办谦记茶行、王国梁开办泉芸茶行等。旅居印尼的安溪乡亲李当春,在香港开办碧山茶行等。
2-服装业
60年代初期,龙门人曾星如在香港创办源美服装公司,以经营国产男仕西装为主,是香港经销国产西装最早的公司,开始年销售额30万港元,1989年已超过5000万港元,是国产西装在香港的总经销商。
70年代初期,龙门山头人陈自强,在九龙开办恒来时装制造有限公司,经营服装业。
70年代后期,金谷人李永章,在香港开办永兴实业公司,从事服装业经营。
龙涓人李辉平,在港岛中环干诺道中开办伟丰贸易公司,经营鞋业的生产、销售业务
3-五金电器业
50年代,官桥赤岭人林诚致,在香港开办侨信五金钢材有限公司,从事五金、钢材经营。
60年代,金谷渊兜印尼归侨沈清江、沈福才父子,在香港开办泰新(远东)有限公司、幸昌企业有限公司、新盛企业有限公司、福丰贸易公司等,主要经营五金电器。
龙涓印尼归侨陈焕瑞,在九龙开办德力嘉电子有限公司,在港岛开办大中华有限公司,经营电子五金业。
70年代,龙门人白玉环,在港岛开办香港溢大公司,经营五金等业。
官桥人钟清源,在香港开办链条工厂。
虎邱印尼华人林济民,在香港创办大顺公司,经营五金等业,是中国钻石牌不锈钢器皿在香港的总经销商。
4-金融汇兑业
1948年前,官桥人钟铭选就派其子钟明辉到香港经营银庄。1948年,铭选又将内地资金转移香港,主要经营金融业,兼营其他行业。
安溪人李尚大、李陆大兄弟在香港开办海外信托银行。
40年代,在新加坡开办侨通行的官桥人林树参,由其弟林诚致在香港德辅道中264号开办侨通行,主要经营汇兑业,兼营出入口业务。
安溪人陈明琚,在港岛干诺道中开办远裕信局,经营信局汇兑业务。
60年代,祖籍官桥印尼华人陈江苏,在香港创办宇宙银行,经营金融业。
官桥人陈志远,在港岛皇后大道中开办通艺珠宝有限公司,经营黄金珠宝业务。
西坪人王钦石,在香港创办金宝石有限公司,经营黄金宝石业务。
5、建筑房地产业
50年代以后,官桥人钟铭选之子钟江海、钟铭辉、钟正文、钟琼林等人,在香港经营的行业,逐渐转向以房地产、建筑业为主,兼营其他行业,资力雄厚,钟铭选成为早期在香港发展的著名企业家。
70年代以后,由虎邱人林木荣担任董事主席的马来西亚金锡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创办万松林有限公司及长风投资有限公司,从事经营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
官桥人钟江海在香港皇后大道东创办怡华置业有限公司及华夏置业有限公司,经营房地产业。
大坪萍州人张嘉明,在中环开办达明建材有限公司,经营建筑材料业务。
6-布业、纺织业
50年代,官桥上苑人廖清波,先后在九龙土瓜湾创办联丰织造厂及联达织造厂,经营纺织业。
60年代,龙门山头人陈相燕,在九龙土瓜湾谭公道创办力达针织厂,加工生产各种纺织服装产品,销往亚洲及欧美各地。
70年代,龙门寮山人白植活,在九龙官塘敬业街创办长丰实业公司,从事经营纺织业,加工生产各种纺织品销往欧美各国。
60年代,龙门山头人陈泳斌,在九龙深水埠开办华源有限公司,从事布业经营业务。
70年代,蓬莱人柯隆美在香港开办建生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针织、印染等业。
70年代,官桥赤岭人林炳灯在香港开办凯邦针织厂,从事针织加工生产业务。
7-贸易进出口业
从40年代至80年代,不少安溪人先后在香港经营贸易出入口业务,其中有:
陈清雹在永乐西街179号开办的建丰行;
林明彦在皇后大道中144号二楼开办的洽利行;
沈玉江在皇后大道中76号二楼开办的永信行;
王旭仁在干诺道西109号开办的大永行;
林赞水在中环租庇利街开办的义诚贸易公司;
李保殿在干诺道中开设的公利贸易有限公司;
黄硕元在港岛开办的合顺贸易公司;
陈新明在九龙开办的新友贸易有限公司;
林锦田在香港开办金山行贸易有限公司;
沈清江在港岛开办的福丰贸易公司;
林清乾在港岛开办的合群贸易公司;
李当春在港岛开办的碧山贸易公司;
唐友土在港岛湾仔开办的金星行进出口公司;
林东茂在香港开办的大东方贸易公司;
陈炳耀在香港开办的香港南昌进出口贸易公司。
8-酒店、食品业
60年代,钟铭选之子钟江海等人,在香港开办“总统大酒店”,经营酒店业务,为香港较有名的酒店之一。
由虎邱人林木荣担任董事主席的香港万松林有限公司,旗下设有万松林酒店,从事酒店经营。
60年代,龙门人曾星如和白志勇、白春晖等在港岛开办大洋水产公司,后由曾星如经营水产业务。
60年代以来,龙门人曾星如先后在港岛开办华利(源记)鱼虾栏、德记鱼虾贸易公司,经营水产食品业务。
70年代,魁斗镇西人黄镜吾,在九龙红磡新柳街开办百利达公司,经营面制品及通粉食品批发业务。
9-木材、机械、电影业
湖头人李尚大、李陆大兄弟,在港岛开办和声有限公司,经营木材及林产品进出口业务。
魁斗人陈炳耀,在香港创办华耀有限公司,经营木材进出口业务。
金谷人陈芳明,在香港创办机器厂,产品销往各地。
金谷人李白雪,在香港开办机械制图公司,经营机械制图业务。
金谷人陈长寿,在香港开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经营塑料制品业务。
官桥人林金辉,在九龙开办金马(香港)影业公司,经营电影业务。
金谷人沈清江,在港岛开办电影院,经营放映进步电影。
10-航运、百货及其他业
蓬莱人唐裕,在香港开办船务公司,经营航运业务。
湖头人李陆大,在香港开办和声轮船公司,经营航运业务。
官桥人林金辉,与同乡合资在九龙深水埠创办新光国货公司,经营国产百货。
龙门人白修治,与同乡合资在港岛中环创办三喜百货公司,经营国产百货。
金谷人沈福才,在港岛创办新中华国货公司,经营国产百货。
龙门乡林赞水,在港岛创办维安投资有限公司、立基业有限公司及义昌公司。
蓬莱人胡国赞,在香港经营中药材及进出口贸易业务。
(三)同乡会
1983年8月23日,香港安溪同乡会成立,会长曾星如,副会长沈福才、林赞水、林金辉。
1985年8月,选举第二届董事会,会长曾星如,副会长林赞水。
1987年选举第三届董事会,会长曾星如,副会长林赞水、张嘉明、李辉平、陈永斌。
1989年11月选举第四届董事会,会长林赞水,副会长张嘉明、李辉平、陈永斌、吴济民、唐潮水。
香港安溪同乡会成立以来,广泛联络香港安溪同乡以及祖籍安溪的台湾同胞、海外华侨和外籍华人,介绍乡情,鼓励引进旅外乡亲回家乡投资办厂,捐资在家乡兴办各种公益事业,对家乡的建设和繁荣作出了不少贡献。
(四)安溪在港名人录
庄希泉
(见本志人物传)
林诚致
林诚致,新加坡归侨,原籍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民国7年(1918)生,曾就读于集美农林学校。19岁后前往印尼、新加坡、香港经商,抗战中回家乡。1947年重返香港经商,担任香港集友银行经理、陈嘉庚长子陈福祥的秘书,香港侨信五金钢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佳和有限公司、民谊(香港)有限公司、厦门民谊有限公司等公司副董事长。他诚以待人,热心香港及家乡社会公益事业,深受各界人士赞誉。历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常务董事,香港福建同乡会理事长及永远名誉理事长、香港福建商会常务理事兼教育部主任、香港福建体育会理事长、香港福建中学董事局副主席、香港安溪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福建省政协委员、华侨大学校董、泉州侨乡体育协会名誉理事长、安溪县蓝溪中学校友会名誉理事长、安溪县侨联会名誉主席等职。
曾星如
曾星如,又名曾焕硕,印尼归侨,祖籍安溪县龙门乡龙山村。民国14年(1925)出生于印尼,7岁回家乡就学,集美中学毕业后,于1946年底往香港经商,初当职员,做小买卖,逐步发展成为香港的一位企业家。在香港创办曾星如物业有限公司、大洋水产有限公司、源美公司、华利(源记)鱼虾栏、德记鱼虾贸易公司、大江丝印机厂有限公司、富享实业有限公司、艺廊制衣厂有限公司、千腾有限公司等,均自任董事主席。并投资在加拿大创办多伦多中大企业有限公司、温哥华裕景企业有限公司,自任董事主席。还与安溪县合资创办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长。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在家乡建水电站、医院、扶贫基金楼、救灾扶贫以及华侨大学基金等,总金额300多万元。他荣任香港福建同乡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及永远名誉理事长,香港福建商会副理事长、香港福建经济发展协进会会长,香港保良局甲子年总理,香港海产(冻虾业)进出口商会理事长、香港集美校友会董事主席、港九水产商会常务董事、香港安溪同乡会会长,创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理事、华侨大学董事、华侨大学基金会理事、福州华南女子学院董事长、安溪县侨联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沈福才
沈福才,印尼归侨,祖籍安溪县金谷乡渊兜村。出生于印尼,为印尼知名侨领沈清江之子。1966年举家移居香港,在香港开办泰新(远东)有限公司、幸昌企业有限公司、恒源企业有限公司、新盛企业有限公司、福丰贸易公司等。并在印尼开办嘉里慕尼(集团)有限公司、印尼服务银行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国货、五金电器、金融等业。热爱祖国,热心社会公益,先后多次捐资在家乡创办中小学及建造桥梁等。曾任香港同乡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安溪县侨联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陈新明
陈新明,又名陈焕瑞,印尼归侨,祖籍安溪县龙涓乡庄灶村,出生于印尼椰城,青年时代回国求学,暨南大学毕业后,回到印尼雅加达从事经商,并积极参加爱国进步活动。60年代举家移居香港经商,创立德力嘉电子有限公司、新友贸易有限公司、大中华有限公司、东南星公司,均任董事长及总经理。并投资在深圳市创办新华红砖厂,自任董事长。系香港安溪同乡会发起人之一,历任香港安溪同乡会董事、顾问等职。
林赞水
林赞水,原籍安溪县龙门乡桂林村,抗战胜利后移居香港经商,开办维安投资有限公司、立基业有限公司,均自任董事主席,还任三喜百货公司董事主席、义诚贸易公司股东经理、义昌公司经理,主要经营建筑、房地产、国货、金融、珠宝、电子等业。他热心社会公益,热情为安溪旅外侨胞、台湾同胞回乡探亲旅游及洽谈生意勾通联系,提供方便,并捐资在家乡修建乡村公路、侨联会所等,他还和曾星如等港胞与安溪县合资创办诚津食品有限公司,任该合资企业副董事长。历任香港安溪同乡会副会长、会长、安溪县侨联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钟氏家族
钟江海、钟明辉、钟正文、钟琼林,系新加坡著名华侨巨商钟铭选之子,祖籍安溪县官桥镇善坛村。在香港和新加坡经营金融、建筑、房地产、旅游等业。钟江海、钟明辉、钟正文三兄弟的企业集团和钟琼林的天德集团,是香港资力雄厚的集团。钟氏家族热心家乡建设事业,1984年,钟铭选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捐资办学银质奖章及“乐育英才”匾额;1990年钟江海、钟明辉、钟琼林捐资800多万人民币,在县城北面创建铭选中学,三兄弟分别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捐资办学金质奖章及“乐育英才”匾额。1991年,钟江海、钟明辉、钟琼林又捐资750万人民币,在县城龙湖创建铭选医院,三兄弟分别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捐资办医金质奖章及“兴医济民”匾额。1993年底,钟氏家族兄弟又捐资600多万元人民币,在县城东郊园潭建造铭选大桥,并于1994年1月10日举行奠基仪式。大桥长224米,定于1994年底建成通车。
二、安溪人在澳门
根据县侨办和县侨联1987年联合进行的侨情普查统计,安溪乡民在澳门定居的有1321人,其中龙门乡531人,蓬莱镇421人,龙涓乡175人,其他各乡镇194人。
根据县公安局出入境科统计,1980年至1990年获准往澳门定居的有245人,平均每年22人;获准往澳门探亲的有150人,平均每年14人。
在澳门定居的安溪乡民,多数从事打工和担任职员职业,少数人从事经营商业及其他企业。也有的是祖籍安溪的华侨,投资在澳门办企业,如虎邱人林木荣,投资在澳门兴办玻璃厂及制衣厂。
安溪人在澳门经营的各种行业,有的已经得到发展,成为著名企业家。祖籍安溪金谷乡的缅甸女归侨罗美坚,她在1979年到澳门定居,开始从事其他行业,后来从商,1986年创办川源旅游贸易公司和川电业行,1991年后创办川源地产开发公司等企业。
安溪人在澳门没有建立同乡会组织。1990年,罗美坚参与发起组织澳门福建同乡总会及福建体育联合会。
安溪在澳名人录:
罗美坚
罗美坚,女,缅甸归侨,祖籍安溪县金谷镇美洋村官岭。1954年1月出生于缅甸仰光。1964年后就读于仰光南洋中学和福建女子师范。1968年回国居湖北省宜昌市。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枝江县插队。1971年回宜昌,在轴承厂当工人。1979年到澳门定居,后从商。1986年创办川源旅运贸易公司和川源电业行。1991年至1992年又先后创办川源地产开发公司,川澳高科技开发中心(国际)有限公司,新鸿福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新鸿福地产贸易公司。1992年到四川创办四川新鸿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成都澳乘计程车有限公司。
1990年美坚参与发起组织澳门福建同乡总会及福建体育联合会,并分别担任副会长及名誉会长。1990年后先后担任四川省少年美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省科委顾问及省侨联顾问、四川省第七届政协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