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波音客机呼啸着从晋江机场腾空而起,机翼掠过蓝蓝的泉州湾和巍巍的东西塔时,我们的思绪,也像舷窗外的悠悠白云,浮想联翩:晋江呀,你终于插上钢铁翅膀!
当我们想起政府许下的诺言将为向机场捐赠500万元者塑像,我们的眼前立即浮现一个熟悉的男子汉。宽宽的脸膛,厚厚的嘴唇,端正的鼻梁,眼睛大而明亮,眉间很宽,透露出一种忠诚厚道的气质。他就是早已被晋江人民所熟悉的香港金丰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洪祖杭。
当家乡修建机场的时候,晋江市曾经派一些领导人到海外筹集资金,据说,洪祖杭十分爽快,在数分钟内就答应捐献500万港元。机场建设后期资金缺乏,洪祖杭又借给3000万元。
我们无从统计洪祖杭为社会捐献多少资金。根据有限的资料,我们只知道,他捐给国家体委5000万港元;为林则徐研究工作捐了400万港元;捐给福建某部门基建资金500万港元;捐给家乡医疗基金2000万港元,捐建晋南中心医院200万元、龙湖龙侨中学体育场120万元、英林影剧院500万元……以上捐资已逾亿元。这是洪祖杭奉献社会奉献家园的一颗拳拳之心,赤诚而火热。
二
毫无疑问,洪祖杭已经富比陶朱。据说,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数字之大,在香港排在前列。
但是,洪祖杭曾经是一个乡村的穷孩子。他说,他童年的记忆只有贫困。
1948年的中国,黎明前的黑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1948年的龙湖乡溪前村,风沙、荒草、赤土埔,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尚难换取勉强的果腹。这时洪祖杭伴随着贫穷与饥饿来到人间,迎接他的自然是漫长而艰难的岁月。尽管父亲是菲律宾华侨,但并不是每一个华侨家庭都有侨汇接济,母亲带着他和唯一的妹妹在乡间苦苦度日,吃的是番薯糊和番薯片,连稀饭都很难吃得上。下饭的是咸酱瓜,食油是定量配给,一个月只有几两。穿的吗,自然是粗衣粗布,缝缝补补的旧衣。现在当你面对西装革履的洪祖杭,当你面对看也不看就挥笔签下一大叠秘书送来的支票,即便你的想象力再丰富,你也无法联想起40年前那个脸带饥色和土气的孩子,携着羸弱瘦小的妹妹,在萧萧寒风中翻捡田里收成后遗漏的地瓜和花生。
有人说春秋时代的晋文公重耳,没有颠沛流离的经历未必能成为中原霸主,洪祖杭小时候也许根本没有飞黄腾达的抱负,但艰难困苦却磨练了他的意志和人格。
今天的辉煌,就来自于他的坚强与勤奋。
三
在番薯糊和咸酱瓜里长大起来了,1958年,11岁的洪祖杭和他母亲移居香港。
他在福建中学念了一年书,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新法书院。但是,他没有到新法书院去上学,父亲需要他去菲律宾当帮手。因为父亲年事已高,经营建筑材料生意很辛苦,已无力胜任,洪祖杭到菲律宾干了一年,发现那儿的发展机会很少。于是,听取前辈们的意见,重回香港。开始,他也经营建筑材料,同时亲自帮客户做装修,四处奔波,夜以继日。创业之难之苦,不言而喻,洪祖杭怀抱对美好前程的向往,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一关关闯过去,留下一个个充满汗水的坚实脚印。
客户愈来愈多了,订单也纷至沓来。在生意场上,洪祖杭获得了第一个宝贵经验:为人要诚信。诚实与信用,为他赢得客户,为他赢得生存空间,赢得一个个更大的机会。
菲律宾的朋友委托他做建材买卖。
台湾的客户委托他做黄金生意。泰国、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他的生意由几万元做到百万元。
他开始积累财富。此时,他渐渐地认识到,创业成功的个人因素是勤俭加上信用。他说过一句颇具哲理的话:“小富由俭,大富由天!”勤俭与奋斗,为他奠定事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获得做生意的要诀,他这样说过:“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坚持讲信用,有些前辈失败的原因,就是不能坚持信用。信用好,手上资金多了,他们就挪用到别的项目投资,结果出了问题。我那时才20多岁,手上资金有时就有几个亿,但是我从不违背客户的委托,从不私自利用这些钱进行其他投资。”
人们也许没有真正地理解“信用”两个字的真谛。我们身边的许多生意人,偶尔也讲信用,但并不想坚持,一旦碰到资金短缺或者有利可图的时候,他们便急功近利了,把“信用”两字抛到脑后,最后的结果,无疑是受到“信用”两字的严重惩罚。然而,要做到“坚持”,又谈何容易呢?须知,“信用”是人格的一种自然表现。没有诚实的人格,能够坚持下来么?试问,倘若你手头有客户1亿资金,你会作何打算?只有厚道、忠诚的生意人,才能坚持客户的委托。可惜,这种人似乎不很多,因此才有“无商不奸”的俗语。洪祖杭,无疑是一个厚道之人,因此,客户便厚爱于他,终于,他手上的资金,由几万元增加到几个亿。
当然,坚持信用,还得有机遇。而机遇不能不说也是来自信用。不讲信用之人,机遇退避三舍。只有傻瓜的客户,才会和奸诈之人做生意。
洪祖杭坚守信用的声誉传开了。
信用给洪祖杭带来许许多多千载难逢的机遇。他说“小富由俭,大富由天”,这个“天”他指的是运气,似乎应该理解为“机遇”——坚守信用带来的机遇,更为准确。请看,金融业、房地产开发、酒店、旅游业、影视事业,都为洪祖杭大开方便之门,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发展的机遇。
有了信用、机遇,还要有勤奋精神。洪祖杭做金融生意的时候,每天要连续干上10多个小时,只有三四小时的睡眠时间,其意志之坚令同行们钦佩叹服。洪祖杭的生意做向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做向世界,他良好的私人关系也遍布全球。他与香港知名地产商合作,到菲律宾兴建高级酒店。他与菲律宾政要有良好关系,因此该国成了他主要的投资地区之一。他和台湾工商界也同样有良好的关系,他到台湾参与投资一家被称为台湾第四家电视台的“超级电视”。开播不到一个月,已经有数家大财团提出参加控股的建议。他不仅在台湾与东南亚有着规模宏大的投资,更主要的是在祖国内地投下他半生的心血。据不完全统计,洪祖杭在内地的投资规模已达20多亿元。人们经过深圳火车站,都可以看到附近的鹏运广场,该广场投资规模10多亿元,他是大股东……
四
小时候,洪祖杭就很喜欢体育运动。
乡村人家的孩子都是从坑坑洼洼中蹦跳出来的,有一副灵活而结实的身骨。入学以后,运动场上,常常可以看见洪祖杭驰骋的身影。至今,对体育活动的爱好仍然不减当年。因此,他现在担任的许多社会职务,大都与体育有关。诸如,香港足球总会副会长、香港篮球联合会副会长、香港南华体育会副主席、香港康乐管理协会名誉会长、香港影视明星体育协会会长、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会长,另外,还被菲律宾喇沙大学聘为名誉博士等。
影响最大的当推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会长一职。洪祖杭尤其嗜好足球与网球。他是香港甲级足球队南华队的班主。对足球运动的爱好,使他长期以来怀着一个热切的心愿,那就是希望中国足球队能够早日冲出亚洲,去夺取世界比赛的优异成绩,摘取足球皇冠上的明珠,为此,1994年,他向国家体委捐资5000万港元,发起组织了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这是一个振兴体育事业的全国性组织。他当选为副会长。洪祖杭先生这个惊人的举动,通过中央电视台传到家乡,90万晋江人为之自豪。龙湖这个距离泉州30多公里的偏僻乡镇,也因之一时闻名遐迩。
洪祖杭不仅以巨资来振兴体育事业,而且,他还十分注意推动港九和内地的体育交流。他心里明白,体育和文化一样,可以凭借相互交流而获得迅速进步与发展。
香港南华体育会是个有80多年历史的民间体育社团组织。目前,这个社团已经有76000多个会员,设有30多个部门,具备各种运动设施,每年的经济收入就达1000多万港元,是一个经营得很成功的民间体育组织。这个组织的模式令内地体育部门深感兴趣。为什么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里,居然有这么多人热衷于体育活动?为什么南华体育会年收入可达1000多万港元?而内地的体育却一直作为社会事业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并且,很难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觉健身活动持之以恒……南华体育会的经营方式,尤其是组织模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封闭的门户一旦打开,内地的体育部门对此兴趣盎然,上至国家体委下至地方负责人,纷纷前来香港参观访问,取经学习。体育交流的可喜局面出现了,在商场上驾驭风浪的洪祖杭,放下生意上的活动,自始至终为这种交流奔跑忙碌,起了一种别人不可替代的积极推动作用。
香港明星体育协会的组织形式,是作为会长洪祖杭的一种创造,其特点是香港影视名星的参与,毫无疑问,这给体育活动注入生机与活力,必然引起公众的兴趣与关注。华东大水灾之后,为了支援灾区人民,会长洪祖杭先生亲自率领这个独具特色的香港明星体育协会的大批成员,浩浩荡荡飞到首都北京,举行慈善演出活动,京华上下,一时为之轰动,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这次义演活动,不仅取得令人满意的筹款成绩,而且体育协会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开展其活动,留给人们许多有价值的启迪。当然,这次活动,还在于它是1989年“六四”风波之后,这个组织首次到内地进行的正式交流活动,其意义就远在经济收益本身了。这以后,香港与内地的体育文化交流,就又渐渐地走上正常的轨道。
洪祖杭是这一次别开生面的体育交流活动的主要策划者,自然也是出钱资助活动开展的主要人物。在有关领导人会见协会全体成员拍照留影时,毫无疑问,他应该和领导人坐在第一排正中央,但是,他却执意站到一个不被人注意的位置上,而把风光显耀的位置留给别人,不过,洪祖杭先生为自己出钱出力促成香港与内地的这次大型交流活动所做的努力,感到十分满意。人们在他位于中环“交易广场”的俯瞰维多利亚海湾的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可以看到他把那张照片放大,挂在显眼的位置上。他的热心投入,他的一掷千金,他的谦虚礼让,使他在影视明星体育协会里,赢得全体会员的尊重和敬仰。这之后,在他的筹划下,内地影视明星足球队也到香港进行友谊比赛,他也多次带领香港明星足球队进入内地,为慈善事业筹款。
洪祖杭,不愧是一个香港与内地体育交流的热心使者!
五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有人曾经问过洪祖杭,在回馈社会和造福桑梓而一掷千百万时有何想法。他竟谈不出什么豪言壮语。据说嘴唇厚的人都“讷于言而敏于行”,洪祖杭捐资时是那样爽快,而回答人家的采访却只有一句话:“我只觉得应该这样做!”
多么朴素的一句话!
多么富有内涵的一句话!
这是一句凝结中华文化传统的落地有声的话语呀!古人说过:“母不嫌子丑,子不嫌母穷。”在荒凉的赤土埔上出生和长大的孩子,永远忘不了赤土埔的咸涩,无论他飘流到哪里,根永远深深地扎在赤土埔上。当他有力回馈家乡的时候,他总觉得好像是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恩一样理所当然,因此,他“只觉得我应该这样做”。多少炎黄子孙,心头沉淀着这样一份华夏文化的优良传统。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没有金钱的孝心是无力的,洪祖杭奋斗了半生,终于才完成了自己的一份心愿。
洪祖杭依靠自己的信用、机遇和勤奋,改变了早年贫困的命运。如今,他正如日中天,事业辉煌,家庭幸福。他有一位贤淑的妻子,有一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长女,还有一位正在纽约大学念书的儿子。洪祖杭的人生,可谓完美了。
但是,他现在仍然挂心三件事:生意、体育运动和自己能为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些什么?他的心和振兴祖国体育事业连在一起。我们完全相信,这位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会长,一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