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黄谨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黄谨,字子真,福建晋江安海人,是一个活跃在北宋英宗治平至神宗熙宁间具有代表性的航海商贸活动家。他的作用,不但被当时朝廷所重视,而且因此被载入《宋史》这一最权威的典籍中。 据清人蔡永蒹所撰的《西山杂志》“黄墩”条载:“湾海(即晋江安海别名——笔者注)之东有积土之沙洲也,海潮焉而之北流………墩之北原有山村,曰黄墩。五代以来,为黄、蔡、陈、王之所居也。宋初是海商之航圩。南唐李景使侍中黄光略导舟至高丽通好,即从湾海率带商人十舟并驾也。高丽王喜之,招徕焉……泉人咸之去,带来白参、貂茸……合乎十倍之利焉。光略卒丽矣,子黄谨,字子真,与罗拯为友(文下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下同)。平宁时,称使入宋通好也。乡人陈亿,字子万,于天圣元年葭月还乡通商。陈亿父陈籍,亦航商从黄氏之高丽焉。晋海百家,籍于咸镜之中久矣,蔡、黄、洪、陈、刘、王、欧阳也。” 从上述资料看,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其一,晋江安海人黄谨通商高丽,并在平宁中带高丽使者入宋通好。说明黄谨在商贸上的地位;其二,黄谨航商高丽,是靠罗拯在晋江的开放政策,看出当时泉州海交贸易在全国的地位;其三,晋江海商通高丽,并非自黄谨开始,南唐李景使侍中黄光略,便已导舟高丽,于是有“籍于咸镜”诸姓。 应该说,《西山杂志》这条记载,大体并不荒谬,并非无稽之谈。 据《宋史》“列传”罗拯传载—— “罗拯,字道济,祥符人……拯使闽时,泉商黄谨往高丽,馆之礼宾省,其王云自天圣后职贡绝,欲命使与谨(黄谨)俱来。至是,拯以闻,神宗许之,遂遣金梯入贡。高丽复通中国自兹始。加天章阁待制。居职七年,徙知永兴军、青、颍、秦三州……” 晋江海商,在当时籍于“咸镜”者不少。按“咸镜”,《辞源》有载:“为朝鲜东北部,北界中国及俄领沿海州,西界平安道,南界江原道,东临日本海,寒气严烈,土地丰饶,分为南北道,南道首邑日‘咸兴’,北道首邑曰‘镜城’,合称为‘咸镜’。” 晋江与高丽通商,在《晋江市交通志》“大事记”载称:“大中八年(1015),晋江商人首航高丽国(今朝鲜),至元祐五年(1090)的75年间,先后航行至高丽船舶共19起,500多人次。其中查有姓名者有黄谨等二十人。” 唐宋以来,泉州港开辟了一条漫长的、纵横交错的海交友谊航线,并成为中国最大的商贸港口。 黄谨在这个时期,继承他父辈的业绩,冒风顶浪,胼胝手足,受到高丽王的种种优待,“馆之礼宾省”,并被高丽王委以重任,带领他派遣的使者“金梯”及其船队,至中国“入贡”。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黄谨已经不是一般的商人,而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海交高层人物。他的为人处事,他的拼搏意志,应该是晋江精神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