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曾用虎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曾用虎,字君遇,自号盘隐居士,福建晋江人。其六世祖曾愈(进士,秘书丞;娶刘昌言之女)系楚国公曾会(榜眼)之弟;四世祖伯曾公亮,宋代名宰,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封鲁国公;伯祖父曾怀,右丞相兼枢密使;父亲曾应辰,进士,历兴化府军仙游县尉,以子曾从龙贵,赠太师秦国公;兄曾从龙,宁宗庆元五年状元;三弟曾天,进士,累官军器少监;四弟曾治凤,进士,累官朝奉大夫直宝章阁,诰命尚书吏部。 曾用虎弱冠工词艺,驰名场屋,庆元四年戊午(1198年)与兄曾从龙同榜举人。嘉泰乙丑(亦即开禧新元1205年——笔者注)补国学生。曾用虎“月书季考,率占上游”,于是被推荐登上仕版。初为建安户曹掾,洗手奉职,调常州犇牛镇,改秩知台州宁海。不久,知南剑州尤溪县,擢通判福州。宋理宗绍定间(1228-1233年)知兴化军。进直秘阁知府事,提点江西刑狱并兼郡事,移转运判官。 理宗端平二年乙未(1235年)进直华文阁摄帅事。同年五月,除尚书吏部郎中。 理宗端平三年丙申(1236年)十月,改户部右曹,再除工部。在经略帅广西时,许多治理措施刚刚准备进行,可是“将漕者惧其轧己”,“为斐文钓言”进行诽谤。时朝廷腐败,有心收拾烂摊子的人,根本无法施展才能,所以到任才四个月而罢。虽然“未几,时论一新,群公极意汲引,而公(曾用虎)年已七十矣。”以淳祐五年乙巳(1245年)秋中暑,冬初忽手足缓弱,十二月朔卒正寝,时年七十岁,进阶朝议大夫爵晋江开国男。 曾用虎宦途匆匆,其政绩有史可征: 其一,究冤狱,决断滞讼,体恤民艰。这对为官者来说,是一个难题。可是曾用虎在通判福州的时候,刚好汀漳有冤狱五事,乏人审理,连帅王居安(见《宋史》王居安传)嘱曾用虎审鞫,结果“一讯尽得其情,全宥甚多。剖决持平,遇事面折,无所曲回,一阃皆严惮之。”于是连帅王居安每称曾用虎为“天下士”(见王稼撰《宋经略安抚华文吏部曾公行状》)。 出知南剑州尤溪县时,百姓困苦于役,纷纷析产以趋避。曾用虎到任,知其弊端,政令公开,与民约役以月计,并视产之高下为役之多寡,吏不得出入,民大便之,于是争先输役。 嘉熙三年己亥(1239年)岁饥,米斗七十,曾用虎发禀平粜,周遍坊廓;淳祐元年辛丑(1240年)春,又荒,坊邻下户计口赋米,遇札瘥则施汤剂以疗病,死者给棺椟以掩露骼,天寒施褚衾,于是全活甚众。 又念泉山籴价制于艘商,曾用虎立即采取措施,捐本钱作平粜仓,视时谷价高下而出入。 总之,曾用虎所官之处,凡可以济人之急者,必力为之。诸如,他前后治莆田,政绩卓然,可称无右公者。当曾用虎要离开的时候,“民持酒攀辕卧辙数十里,后之征行假道,吏民焚香夹道,将迎如新。人称‘其遗爱,去思古循吏不能过也’!” 其二,关于农业水利建设。曾用虎奉职兴化军时,莆田有太平陂,溉田七百顷,只因岁久失修,水激堤溃,经过实地勘察,提出一个严实的治理方案,命莆田丞陈子颐董其事。既成,郡人感其德惠,书其陂名曰“曾公陂”;又“有步泄者地势卑,距海只三步,遇水溢时,外潮内潦,堤坏泄坠,岁岁募民钱,随筑随坏”。百姓年年花工花钱,没法从根本上拔除苦难。曾用虎任内,“出公帑,具椿杙土石,命赵汝筑马头二,以捍潮势。”在工程的维护措施上,采取“取田赡僧以守之。” 同时,对农民实行宽恤之政。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1232年),曾用虎颁定实施粜籴办法,一方面措币为籴本,易新而藏,积谷防饥;一方面散资民钱,供人籴谷,对安定市场价格,抑制商人投机倒把,理顺民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三,抑制豪强,保护一方平安。曾用虎通判福州,有黠僧恃其兄职居权要,郡猾胥又怙宠为奸,凌轹州县,官吏侧目,敢怒而不敢动。曾用虎始至,审清事实,“笞之以警,一府惊叹!” 曾用虎出知台州宁海,时有豪富大家,仗势成性,作手作脚,“匿赋税,吏噤不敢索。”用虎闻知,不畏不怯,“杖而狥之,输毕乃释……”其他老奸耳闻目睹,便不敢再作弊,乖乖“输送以时。” 在莆郡时候,有温船泊涵江,托私贩谋剽掠。曾用虎把情况侦察清楚后,先捕盐侩,折其机牙。贼党溃去,犹穷追猛打,迹寻其逋逃之渊,得所与寨橐者十余家,藉而黥之。 又“有北艘十数,在海上交闯剽掠,扰乱诸澳,濒海渔村,恐不得其安。”曾用虎召集团官和民兵,“选椽材勇者,授以方略,出击追捕,贼舟慌乱,骇遁而去。”由是“海波不惊者十年。” 其四,强乡土,御贼寇,善于治兵。曾用虎出身书生,然兵事天生而能。本来他通判福州之后,朝廷升他出任惠州。适莆守虚席,于是“蒙旨摄事。”时邻寇鸱张侵轶,直逼莆田,莆无城壁,民心惶恐不安,纷纷准备逃走他乡。曾用虎才才到任,“大家寓客,倡版筑之议,数以窘告。”用虎下车,谋竞其役,说:“无政事则财用不足,窘非所患也!”立即主持这一防御大事,“期年而成”。陈复斋闻知,曰“曾君侯举措磊荦,举步已中绳矩,异时将大可观”云云。对此,时人称其“临事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曾用虎经略广西时,过去“因藩政多败于摄官”,地方景象如烂摊子无异。用虎至时,以兵为急,因“列郡兵籍多缺额,而前帅创镇西军,亦以乏支散去,费尽心思,亟行招复。”盗寇亦有机谋,趁曾用虎刚刚上任,立脚未稳,“破常宁寨及乌江县,势益猖狂。”曾用虎“亟与宪司调兵掩捕,不日就擒。” 再是民以食为天。经咨究,了解“广西产米惟梧、藤、柳、宾数州”。可在调拨上,往往“因江湍驶峻,每难猝运。”所以准备采用“近郡预为储峙,以次相济。” 在财政安排上,方方面面都需要集资筹款,才能全面渡过难关。可是许多将漕贪取成性,见曾用虎一系列的财政安排,“惧其轧己”,于是纷纷造谣,混蒙圣听。结果,曾用虎帅广西仅仅“才阅四月而罢。” 其五,善政治,宽柔与威猛兼施。曾用虎除江西提刑,时赣寇初平,而逆党栉媷未清,闻新使者来,皆反侧不自安。曾用虎赴任时,有人建议他“以间道兼程趋治所。”用虎对他们说:“不可,赣人亦吾人也,巨魁既歼,余党方惴,我待以不疑,则彼信服矣。”如果“逆诈而行诡道,适以长乱也!”于是饬舟携帑徐行抵赣,疑者帖息。“弭节之明日,大雪平地数尺,赣人以为二十年所未有,威惠既孚,强梗革面,流离复业,众情安定矣。” 那时,赣缺守职,用虎仍兼郡事。一日,有数卒掠民物,报至案上,曾用虎毫不留情地说:“此当戒也!”枭诸市,由是悍卒屏息。 赣俗喜仇杀,有忿辄结集交斗,急之则煽而起为大盗。宁都有李其者,鸠众数年,曾用虎命三寨兵破其党而戮之,旁邑闻者皆解矣。其他蜂屯蚁聚者,也次第辄平。 与此同时,曾用虎下令撤淫祠,葬枯胔,革盐商贩之弊,宽属邑流徒之征,讲画推行,不遗余力,“由是江右之民始知有左餐右粥之乐”。 其六,曾用虎重视教育,奖掖文风。莆田学子刻苦用功,学习风气很盛,号称多士之邦。乡试大比,中式每居上游。曾用虎任内,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动相结合,“为设案几千四百榻;南宫试闱,额以易旧扁,士气益振”。所以当曾用虎卒后,乡人把他崇祀在兴化府名宦祠,表示永远怀念。 曾用虎卒后隔年的理宗淳祐六年丙午(1246年),邵武军按抚提刑司佥厅王稼在《宋经略安抚华文吏部曾公行状》说:曾用虎“生平宦历,未尝有所求谒,遇事明决,钩索讼牒,如辩苍素……所至端洁不妄费,惜官物犹已……僚属可以理夺抗颜论辩,苟当情则怡然而改,曾无留难;当官有挟而问者,若不入于其耳……”这种美德,当然传颂千古。 曾用虎初娶陈氏,先卒;继娶留直阁女(即丞相留正的孙女),葬南安刘店铺前郭坑云峰山。生三子,长子曰谦仲,次子曰颐伯(出继曾从龙),三子曰孚仲。 曾用虎是宋末名臣,崇祀泉州府乡贤祠;又被兴化府崇祀于名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