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华,晋江金井塘东村人。民国2年(1913)11月13日出生于晋江东石塔头村刘氏家中,髫龄即过继给塘东旅菲华侨蔡氏为养子,由养母王参娘照顾养育。
民国10年,由二伯父蔡本油携往菲律宾,入马尼拉中西学校就读。文华勤奋苦读,获菲律宾黎刹学院商学士学位。通晓菲、英及西班牙几种语言。20岁时,协助二伯父经营“锦记”糖行,因经营有方,尽心竭力,不数年,生意蒸蒸日上。
1937年日军侵华之后,1941年底又复南进,菲律宾沦于敌手。华侨生命财产损失惨重,百业停顿,直到1945年光复时,马尼拉依旧满目疮痍。此时蔡本油年事已高,乃将万余元菲币积蓄交给文华,嘱其重整旧业。文华遂励志图强,锐意经营,经常亲自驾车到山顶各埠销售,与菲律宾劳工一起装卸,同心协力,事业迅猛发展,几年之后终于成为菲律宾糖业界首领,被誉为“菲律宾糖王”。
不久,兼营进出口业务,又创办“锦记”米行,并在描戈律、宿务等地设立分行。数年后,再组织“亚驾糖业公司”和“太平洋银行”两大企业。于是经营规模日益扩展,资本积累渐臻雄厚,一跃而成为菲律宾商界翘楚和金融巨子。
随后几年,文华再接再厉,继续创办“太平洋面粉制造厂”、“太平洋搪瓷玻璃厂”、“太平洋三夹板厂”、“太平洋地产公司”、“台北希尔顿大饭店”和“台北世华联合商业银行”等11家大型企业。
文华非但善于经营,成就卓著,而且服务社会,心力并行。1948年,出任锦东同乡会理事长,1950年,又出长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会,并奔走各埠以广泛联络各地柯蔡宗亲。在他敦促下,宿务、怡朗和描戈律3埠柯蔡宗亲分会次第成立。嗣后,文华慨然捐资十分之一建筑费用,首倡兴建马尼拉“济阳大厦”,以为柯蔡宗亲会会所,荣膺柯蔡宗亲会“模范族员”、“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等誉称。
1949年间,滞留菲律宾的中国逾期游客达2000名,菲律宾政府准备遣送出境。文华以侨领身份同菲律宾有关当局反复交涉,使这批滞留人员陆续取得永久居留权。
文华任菲律宾糖业公会理事长和米业公会理事长期间,鉴于谋生异国,亟应有个统一组织,以便团结诸华商,于是积极发起组建“菲律宾华商联合总会”(简称“商总”)。1954年“商总”成立,文华当选首届理事兼外交主任;第二至第五届,继任理事兼决策委员会委员、商总大厦建筑委员会召集人和咨询委员。从1964一1972年,任“商总”第六至十届执行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和理事长等领导职务。
文华任职“商总”长达24年之久,贡献殊多,至今无出其右者。1966年8月,“商总”召开第六次全菲代表大会,文华首倡兴建“商总大厦”,并慨捐全部建筑费的百分之十。随后又将巴石河畔近华人区一片1375平方米的土地廉价转让给“商总”。至1970年“商总大厦”落成启用。文华于理事长任内,又为“商总”捐建农村校舍10座,以加强中菲友谊。他建议“商总”增设青年合一委员会,吸收华侨青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了增进“侨社”与菲国政要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又创设“商总双月餐会”,邀请菲律宾政冶、经济、军事和文教各界要人名流参加。此外还邀请菲政府有关部门首长,同“商总”组成联络小组,定期举行会议,交换意见,联络感情,加强联系,以增进了解。每当菲律宾国会有不利华侨之议案,他即率领“商总”同仁据理力争,保护广大华侨正当权益。如菲律宾对归化问题采用“血缘法”,即规定外侨出生于菲律宾者不能入籍为公民,文华为此倾注心力,既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又向修宪大会陈情力争。奔走经年,虽未能完全如愿以偿,但宪法中之入籍条例,却得以修正放宽。1975年菲律宾政府颁布简易入籍法时,一批批数以千计的华侨得以简便“归化”入籍为公民。
文华既精通多种语言,并且善于外交,故能为同侨及侨居国排忧解难,其著者如争取外侨零售商清单5年不必重新登记和两度税务特赦等,同侨有口皆碑。而1970年菲律宾连遭天灾,粮食歉收,他受马科斯总统之托,前往台湾借粮,赈救菲律宾灾民。1971年文华又代表菲律宾糖业界前往美国纽约,向美国糖业同行发表演说,力促美国保留菲律宾食糖的输入额。
文华鼓动“商总”配合菲律宾当局推行“绿色革命运动”,聘请台湾农业专家到菲创办示范农场,并与菲律宾政府观光部、马尼拉市政府签订协议,美化城市环境,并兴建“中菲友谊”、“团结”、“亲善”3座牌楼及王彬纪念碑。
文华一生奉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原则,并以之自勉励人。其襄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不胜枚举,单就赞助侨校一项,全菲100余所侨校均接受过他的捐款。1970年9月连续3次台风袭击菲岛,数千灾民流离失所,文华发动在甲美地省的贾文那村捐建“中菲友谊村”民房500座以安置灾民,并任该村管委会主任委员,认捐50座。1972年吕宋岛特大洪水,文华在“商总”理事会中发动侨界救灾,并率领“商总”人员及侨界志愿人员分批至灾区赈济,为菲律宾政府分忧。
及至晚年,文华有故土之思。大陆“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华至宿务访塔头人刘维琯,由刘维琯介绍至新加坡找其长子刘清江,然后由刘清江带领至印尼苏门答腊峇眼亚比,与其胞兄刘维藩相认。又出资数万美元,由其亲戚锡坑吴某与其胞兄刘维藩及刘清江等人到雅加达开设大型面包饼干厂。同时写信到晋江塔头认祖。塔头干部未敢贸然回信,认祖一事遂即中止。
因文华急公尚义,乐善好施,举凡公益慈善事业,均慷慨捐赠,一生荣获的奖状奖章奖牌数以百计,其中包括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赠予的“人道”、“服务社会”奖章,台北中华学术院“名誉哲士”的荣衔等等。而华侨社会则纷纷辟建文华室、文华堂、文华厅和文华楼等,以垂纪念。
1978年10月31日,文华溘然谢世。马科斯总统代表菲律宾政府献送花圈,葬礼极其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