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进(913-985年),五代泉州仙游人,是继留从效之后掌握泉州军政大权的重要人物,他曾经是清源军节度使,泉州等州观察使,实际上管辖了漳、泉二州之地,在五代末到北宋初这段期间,对闽南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有过贡献,在泉州影响尤深。
陈洪进幼有壮节,喜欢读书,颇习兵法。长大以后受募于留从效,在行伍中“以材勇闻”。那时,福建的闽国政权已经覆亡,全省不少地方为朱文进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陈洪进曾随留从效攻打过汀州,因捷足先登而立下了战功,被补为副兵马使。后来,又跟随留从效刺杀了朱文进政权的泉州刺史黄绍颇,把他的头割了下来,打着恢复闽国王氏政权的旗号,带兵朝王审知的后代王延政所控制的建州进发,请求出兵支援。兵到尤溪时,遇到朱文进政权的队伍。陈洪进示出黄绍颇首级并告诉他们说,福州、泉州已为义师所袭,我们将赴建州迎王氏嗣君归国,你们还为什么人戍城守地,以后又将归顺何人?这支队伍听他这一席话后,不战自溃,几个首领都表示愿意听命。于是,陈洪进顺利地到达了建州,王延政大喜,遂封他为建州的马步行军都校。
自此以后,漳州望风而杀掉了朱文进政权的刺史程贇,迎王延政从子继成为刺史;汀州也表示愿意归顺。朱文进本人为连重遇所杀,福建的局面起了新的变化。于是,王延政把陈洪进遣回泉州。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南唐李璟攻陷建州,王延政入江南,恢复闽国的企图没能实现。第二年,留从效也劫王继勋降江南。李璟遂以留从效为清源军节度,陈洪进为统军使,与副使张汉思同握军权,为留氏累立战功。
留从效死后,陈洪进实际上掌握了泉州的兵权,大小事务皆取决于他,副使张汉思年老不能治军,也无可奈何,但这时泉州的印绶却还在他的手里。未几,陈洪进诬称留从效的儿子将召越人反叛,把他抓了起来送交江南。汉思的几个儿子当时并为衙将,对陈洪进的专横无理颇为不平,密谋乘汉思大享将吏之时,伏甲于内,相机将他杀掉。岂料,酒过数巡还来不及动手之时,发生了一场地震,房子左右摇动,同饮者坐立不能自持,阴谋告吹,陈洪进幸免于难。
张汉思儿子们的阴谋虽未得逞,陈洪进的儿子们和心腹部将却非常气愤,剑拔弩张地准备带兵袭击张汉思,将他杀掉。陈洪进不许,却出其不意地亲自带领两个儿子,穿着常服,安步来到张汉思府中,斥退在场的值兵数百人,把汉思内斋的门反锁起来,然后敲门告诉汉思说:“郡中军吏一致要我主持泉州政务,众情不可违,希望你能将大印见授!”汉思惶惶不知所措,只好从门间把大印交了出来。
陈洪进得到印绶以后,立即召集将校吏士当众宣布,汉思年老不能理事,印绶已经交给了我,请我到郡里视事。将吏们都向他表示祝贺,于是,陈洪进一面派兵将汉思从衙署迁到别墅,一面遣使请命于南唐的后主李煜,以示归附。李煜接受了他的请求,正式任命他为清源军节度,泉南等州观察使,终于完成了从留从效政权到陈洪进政权的过渡,取得了在泉州的合法统治地位。
那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在北方发动了“陈桥兵变”,正起兵准备统一中国,下扬州,取荆湖,威震四海。陈洪进见天下大势已变,分裂的五代十国即将重新归于统一。为了取得新王朝对他的支持,遂抢先遣衙将魏仁济从间道北上,奉表赵匡胤,表示愿意听命于朝;并且派人带着大批白金、乳香和茶、药等贵重物品去朝贡。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承认了陈洪进政权,把清源军改为平海军,授陈洪进为平海军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赵匡胤死后宋太宗赵匡义继位,陈洪进又进表“愿以所管漳泉两郡献有司,使区区负海之邦,遂为内地,蚩蚩生齿之类,得见太平”。宋太宗优诏嘉纳之,以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留京师奉朝请。从而使泉州在新旧王朝交替的转折关头,免于兵戎之苦,保持了地方的安定和繁荣。
陈洪进治理泉州期间,是有一定政绩的,并且留下了较多的遗迹。五代时,泉州的南郊是一片不见人烟的海埭,陈洪进为了开发这片土地,特地派遣家丁配合当地百姓,对这片土地进行了开垦,筑起了一条长达三华里的海埭,设立七个闸门,使其逐渐变成一片方圆几十里的蓄泄兼备的良田,并且率先把自己的家族迁到那里定居下来,所以后人称这片土地为“陈埭”。陈洪进治泉期间,他的女儿在崇福寺落发为尼。当时,崇福寺在城外,陈洪进为了照顾女儿,特地拓城以包寺,使泉州古城一度成为葫芦形,所以泉州还有个别称叫“葫芦城”。
陈洪进还是位颇具名士风度和有一定政治抱负的人。在治泉期间,他曾在府治旧署内筑“云榭”,作为平日凭栏远眺和宴饮会客之所。他还在泉州城东的法石山上筑坛,仿汉武帝登嵩山接受群臣山呼万岁旧事,所以后人称此地为“万岁坡”。此外,泉州西郊九日山高士峰上的那尊石佛,就是陈洪进派人镌刻而成的,它是如今泉州最早的古石佛。总之,陈洪进在泉州的影响比较深,后人曾在西郊的潘山之上,建庙祀之,并留下了题咏:
薄暮潘山道,苍茫落照低。
香烟威惠庙,沙砾秀才堤。
夹岸妨牛矢,迥飙逐马蹄。
何时将斗酒,深树听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