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邱二娘故居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邱二娘(1833-1855),女,惠安峰尾前亭村(今属泉港区后龙镇)人,祖籍晋江河市桐泽村(今洛江区河市镇梧宅村)。她出身贫寒,父亲邱柳靠渔樵农耕、且凭医卜为生。因受催征地丁的小吏敲诈侮打,曾抗捐坐牢。后邱柳携眷移居来圭峰半岛前亭村。清咸丰三年(1853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高举“官逼民反”的义旗,投身农民革命洪流。咸丰四年(1854年)初,太平天国“烈王”林俊率部攻打德化县受挫,于当年四月再度攻打泉州,令邱二娘“攻扰惠安县城”。邱二娘奉命攻打惠安县城,与清兵惨烈战斗,人员死伤甚多。因与林俊失去联系,孤军作战,终被泉州团练局“侦获置法”。 邱二娘被捕后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于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十四日在泉州南校场被“剐刑”(割肉凌迟处死),年仅22岁。 邱二娘童年时代随父居住在人称“师公厝”的一处旧民居内。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师公厝”早已倒塌荒芜,再也难觅邱二娘童年时代的痕迹。 后落大厅 中落右大房一角 邱二娘故居即其夫家住宅,称“裕德堂”,坐落在今泉港区峰尾镇诚峰村尾山埔南麓大石顶,占地700多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落。有人曾写诗叹曰:“英雄故址太凄凉,凭吊曾登裕德堂。血染桐花何处觅,诗成余意尚彷徨。”说的就是故居今日情形。前落早已倒塌,天井位置仍在,前厅辟为通道,左、右两边榉头及大房早已改建为其他样式的房屋,不见旧时踪影。中落部分倒塌,天井依然如旧,中厅辟为通道,左侧榉头、大房同样被改建;右边榉头也已改建,唯一尚存的除了天井外,就是右边大房外侧墙壁和屋顶、屋脊,让后人可以由此推知故居应系闽南老式翘厝脊古建筑。后落基本架构仍在,1994年底其后裔出资修复了后落大厅。部口柱有对联:“裕如永世宗祠盛;德泽长绵祖庙昌。”立面墙壁右下角有一个小龛,龛内放置邱二娘的塑像。两边各有一个小门,且各有一副冠头联。左边小门对联为:“裕礼宗风传孝道;德仁世泽乐天伦。”右边小门对联为:“裕嗣宗祠香火旺;德门祖庙子孙贤。” (刘宗训) 后落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