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县人,1945年6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原任惠安县山腰盐场场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共石狮市委常委、纪委书记。1989年荣获“福建省五一奖章”。曾评为福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福建省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1986年1月郭丁法到惠安山腰盐场上任时,面对的是一堆堆困难:领导班子涣散,管理混乱,生产不景气,盐工年收入仅744元,企业累计负债324万元……。如何振兴盐场,成了郭丁法的心头大事。郭丁法下滩场访民宅,向干部职工商讨对策。与此同时,他不辞辛劳地跑县城、奔泉州、上福州,实事求是而又恳切地向领导机关陈述,几经反复,终于得了一个好政策:允许盐场职工定级晋级,退休职工养老金纳入全省统筹。这下政策解除了3000多在职盐工和1300多退休老职工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盐工的积极性。为了解决盐场吃水难的问题,郭丁法亲自上山觅水源踏勘线路,与山腰乡政府联合兴建日产400吨自来水厂,铺设2000多米主管道,在盐区建11个供水点。他还发动盐工打井90多口,使二万多人有了饮用水。盐工们称这是老郭在任时“功德无量”的业绩。
郭丁法善于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兴场上来。趁着改革春风,盐场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他与场领导挂点包干,职、权、利全面落实,实行科学管理。场部开办党校和职工学校,盐工破天荒地坐进技术学堂。全场建成全员培训网络,三年内500多名党员、班组长以上人员完成了岗位职务培训,3000多人次的职工接受过质量、计量、电工、结晶、制卤、财务、信息等业务技能培训,为盐场的振兴插上科学的翅膀。1988年山腰盐场生产原盐10-1万吨,平均单产1-157吨,原盐优一级品率占99-94%,原细盐质量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牌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居福建省盐业系统之榜首。3年间,山腰盐场为国家缴纳盐税2400万元,职工年收入翻一番,不但还清了历年的债务,还在技改和教育事业上投资了320多万元。盐工都忘不了他们好书记,好场长为他们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实事。
人生格言
人的价值不在于地位高低、官衔大小和金钱多少,而在于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大小。
(左图为郭丁法在盐场职代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