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李尧宝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李尧宝,又名国富,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生于泉州城内龙会铺棋盘园。其父李九史,以油漆彩画为生,擅作民间传统图案,雅善用色有名。其兄李琦工刻纸。李尧宝天资聪颖,少时即受到家庭环境的熏染,热爱绘画艺术。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在娘胎里就吃油漆画这行饭了。”李尧宝家境贫寒,42岁才读私塾,课余经常练习作画,寒暑不辍,那时所画的题材,除了龙和蟠螭之外,还有飞禽走兽,花卉虫鱼以及博古钟鼎,交枝缠草和几何形体图案。由于他对绘画艺术有强烈的追求,用心临摹《古今名人画谱》,在绘画技法上有厚实的基础。他的某些刻纸作品“宛然有国画白描风味”。 李尧宝善作交枝缠草图案,他以草木藤蔓结合几何形曲己等为表现题材。在造型结构上,他从涂门街黄氏兄弟的木偶头像中彩绘的不同粉相大花脸,领略到其中勾卷有致、变幻夸张的形式美,在创作上得到启示。此外,又从舞蹈艺术体会到美的旋律,以及书法艺术的笔姿韵味,融注在他的刻纸作品中,成为他最负盛名的交枝缠草图案。 交枝缠草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汉代即有此种装饰纹样(见汉墓碑刻),唐代更有新的发展,即所谓唐草图案。李尧宝接受前人的艺术传统,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又有了新的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曾创作过近百种二方连续交枝缠草的图案花边,而且大小规格齐备,适用于会场布置以及标语、海报之用。 李尧宝在艺术创作上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以造化为师,认为生活中给予他的启发,是他创作的源泉,因此他在艺术设计上,把长期从观察体验中积累起来的形象,与古典图案相揉合,进行加工提炼,从而创作出情趣洋溢、别具艺术意匠的刻纸作品,充分表现了他的创作艺术才能。其中如应用在民间喜庆场合的,象征幸福,寓意吉祥的《龙凤呈祥》、《双喜连环》、《喜鹊报春》、《松鹤延年》、《牡丹》、《双鱼》等图案,是从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望出发而创作的。此外,他还善于绘制各种几何形体图案,作画时通常只用一把直尺和剪刀,就能随心所欲画出形体准确的几何形,例如他设计制作的立体几何形面所组成的多角形料丝灯,以及平面几何形四方连续的各种窗棂,八达图案,制作时从未使用过现代作图仪器,如非亲眼见过的恐难以置信。 李尧宝十八岁卒学后,跟他的哥哥李琦学习刻纸手艺,当时所生产的是泉州一带民间过春节垂挂在门楣上增添喜气的红签、福符、长金、素古之类为大宗,而且全是属于定型化的刻纸普及品,因此长期以来刻纸工人只能依样复制,没有发展创新,这种应景年货又受季节性局限,每年只生产四个月,淡季来临,他只好随他父亲到农村去,做点油漆彩画零活来维持生计。同行艺师庄肇涂,是他父亲的拜把兄弟,又是邻居。李尧宝曾充当他的助手,随其到各地去制作油漆画饰,使他扩大了视野。由于有的古建筑的油漆画饰工程规模较大,往往集中各地名手在一起施艺,因此李尧宝有机会从中学到同辈和前辈艺人的技艺精华,加上他平日刻苦钻研终于成为闽南出色的油漆彩画师。 李尧宝在操作油漆彩画时,每感到在古建筑物上施画脊梁和桷枝,须悬腕提笔仰首描绘,不但运笔困难,形体又不易准确,真是吃力不讨好。于是他就想出改进操作的方法来,那就是运用刻纸的技法,先将画稿加以镂空后使其成为阴刻的白文画面,然后把它铺在需要彩画的位置上,用色一刷,揭去画稿,纹样就显示出来,不但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艺术效果好,以后同行们竟相采用,从此开拓了泉州刻纸图案的艺术新貌。由于这种阴刻白文刻纸图案,画面生动,对比鲜明,刀刻挺拔,线条流畅,而且装饰意趣浓厚,艺术上具有独特风格,问世以来,曾销往南洋华侨旅居地,以及台湾省和潮汕一带。 李尧宝不但是刻纸图案的名家,同时也是料丝花灯的制作能手。这种花灯艺术结构优美,是我国民间花灯的妙品,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是过去曾经失传多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由李尧宝加以恢复并有所发展。如他运用刻纸艺术手段设计制作的多角形料丝绣球灯、宫灯、庆(罄)灯、双鱼灯、花篮灯、卷书灯等,造型结构典雅大方,多次获选参加博览会,赢得较高艺术评价。广州文化公园每年中秋灯会,都展出他制作的料丝花灯。此外,在泉州元宵灯展,也荣获过花灯优秀奖。 李尧宝在旧社会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直到36岁才有妻室。1942年他49岁那年不幸丧妻,遗下不满周岁的幼女珠琴,由他抚养长大。父女两口朝夕相依为命,生活凄楚,倘遇外出谋生时,只好将幼女寄托邻居看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对民间艺人的关怀重视下,李尧宝生活有了保障,更加焕发他的艺术青春,先后以刻纸图案和料丝花灯参加华东区、省、地、市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引起了社会上的重视而名扬遐迩。1954年春节,通过晋江地区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后,在专、市文教部门扶植下成立“泉州美术工场”(泉州工艺公司前身),他出任场长,一面从事艺术创作,同时培养艺徒。在传艺上,他把多年来积累的操作经验和作图方法用心指导艺徒。1955年成立泉州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公众推选他为理事主任。是年,福建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李尧宝刻纸集》。他的六种优秀刻纸作品共3万张,经文化部审定由国际书店对国外发行,未久即接到意大利加富尔书店的赞扬信。继而匈牙利一位青年艺术爱好者来信说:他按照李尧宝的刻纸图案用机械模具冲制,但未取得成功,却表达他对李尧宝刻纸艺术的崇拜。1958年他的刻纸作品“荷花渔狗”(见《李尧宝刻纸集》图33)被选登于《中苏友好》月刊。秦岭云编著《民间画工史料》也记述他的艺术业迹。 由于李尧宝在刻纸艺术上的成就,赢得了崇高荣誉。自1956年他连续当选泉州市一至六届人民代表,福建省文联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195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出席全国首届艺人代表会;福建省首届艺代会,以及省文化局、省轻工业厅联衔授予刻纸艺人职称,1961年加入福建省美协,越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并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同年泉州市各界为他举行七秩寿庆,从艺六十周年庆祝会。1978年经省二轻厅评定为刻纸工艺师,并当选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同年出席市党代会。1981年在泉州工艺公司研究室工作,兼任泉州刻纸花灯厂名誉厂长。1982年工艺公司为他的九秩寿辰举行庆祝会;同时为他举办作品展览会。1983年3月20日李尧宝因病去世,终年90岁。其事迹载入《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一书。 柯建平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