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邱二娘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邱二娘,清惠北蔡林铺前陈(今泉港区峰尾镇前亭村)人,祖籍泉州河市。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起义失败后,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阴历六月十四日,被“凌迟处死”于泉州南教场,时年仅二十二岁。 邱二娘生长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父亲叫邱柳,懂得一点医术和阴阳历法,人称邱柳先(仙),不善经营农事,为人正直敢言,曾因抗捐而坐过牢。哥哥邱候,种田烧炭。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到处搜刮,农民苦不堪言。邱二娘从小被卖到峰尾村刘家当童养媳,备受婆婆和丈夫的虐待。她个性刚强,不甘心逆来顺受,终于逃离家庭,投靠惠安西部山区东坪村亲戚家,帮工刺绣,并靠父亲传授的一点医术,为人治病。她的医术,多少带点巫医的性质,但凭着她那伶俐的口才,直率的性格和济世救人的热忱,在惠西山区逐渐拥有了群众,更得到了那些受尽苦难的妇女的拥戴,这给她以后的传道生涯打下了基础。 在东坪的日子里,她结识了表哥林杯,这是她生活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林杯当过太平军,正好回闽南活动。他同情并怜爱这个苦命的表妹,给她传播拜上帝教,使她从对佛教的迷信很快转变为对天父的信仰。她用传道的形式,帮助表哥筹备在闽南响应太平天国的起义。这时,她表哥的绿林密友胡熊也与太平军将领林俊挂了钩。林俊在永春揭竿而起,对林杯影响很大,林杯终于和胡熊带着一批劳苦农民,进入惠安西部三髻山,联络当地的群众,准备起义。而就在这个时候,林杯突然牺牲了。邱二娘很快顶替了林杯,把神和天父的信仰合而为一,用农民们最容易接受的迷信形式,预测清廷必然灭亡,洪门新朝必然兴起。而且,这个年轻的少女借助神灵和天父,居然给自己加上一个“顺天命邱娘娘”的称号,借以号召农民。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邱二娘在三髻山脚的高明王宫(今惠安黄塘半岭宫),捕杀了一个姓徐的“户房”和两个粮差,祭旗起义,打出了“顺天命邱娘娘”的旗号,开始了艰苦的战斗。邱二娘起义之初只有数百人,又是在极僻远的山区,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发展到了千余人,并逐渐往外扩展:攻打了山仔边村,烧了典当,袭击了驿坂官路,还缴获了轰城土炮。一时间,义军声势大振。 邱二娘辗转战斗在晋江、惠安、仙游交界处,不断争取群众,打击邪恶,同围剿的官兵周旋。清兵对百姓的奸淫烧杀,又使得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起义队伍。于是邱二娘同仙游的乌白旗、惠北的三点会联络,长期切断惠仙通路,清朝官方惊呼:“枫亭大路,有如异域!”到咸丰四年(1854年),邱二娘的队伍已发展成为能直接配合林俊作战的一支劲旅,使当时的惠安县令王佑庆、户部侍郎庄志谦寝食不安,坐镇泉州指挥镇压林俊起义的在籍御史陈庆镛也坐不住了,大队的清兵,开始从泉州向惠安山区清剿。 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林俊率领数千农民南下攻泉州失利,局势危急。按《舌击编》记载,当时“逆俊(林俊)令其(邱二娘)攻扰惠安”,林俊又率部于四月再度攻打泉州城。邱二娘为了配合林俊的军事行动,匆促地从山区引兵攻打惠安城。其时惠安城由庄志谦的团练严加把守,庄志谦亲自“督率壮勇,登城抵御,城厢及四方绅耆,各带义勇内外夹攻”,加上因事前泄露了军情,又值大雾弥天,从山间出来的义军首尾不能相顾,很快被各乡的团练分割、包围。邱二娘主攻西门,战斗激烈惨酷,军师张炉和一些将领,都先后牺牲或被俘。这一战,义军死伤五六百人,有一部分溃散,也有小部分反叛。据《舌击编》载称:“惠邑上自庄部郎输团练后,民心团结,此次剿匪全赖城乡团练兵勇之力。”可见,邱二娘惠安之战的惨败,是败在本县团练手里。同时间,林俊部也败北。 清统治者在惠安之役后,疯狂地屠杀无辜群众。从五月初二开始,派总镇、游击、守备带兵往惠安黄田、东坪、陈田和晋江梧洋等地,肆意“清乡”,奸淫烧杀,单梧洋一地派的兵丁就有一千余名。团练也趁火打劫,焚掠乡里。庄志谦又采用各种手段诱义军投降,同时离间仙游枫亭的黑白旗。很多义军逃往他乡,他们的亲属亦不能幸免,胡熊的幼子被当作人质关在监狱,到十六岁时被野蛮杀害,胡熊的弟弟也因此流亡台湾。 邱二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保存斗争力量,采用了“化整为零”的办法,转入内山,坚持斗争。邱二娘有一帮生死姐妹,她们为掩护邱二娘,一样打扮,一色衣裳,一旦被捕获后,都自称是娘娘,宁死不屈。所以从咸丰四年(1854年),攻城失败后一年多,尽管清廷四处张贴画像悬赏通辑,都难以抓到她。义军将领何忠的女婿程进谱,曾想出卖二娘,何忠佯装同意,觑得机会,亲手杀婿尽忠。何忠大义灭亲后,封建宗族挑拨何程二姓,酿成大狱,械斗不息,致使何程二姓至今不通婚配。然而,邱二娘最终还是由于叛徒出卖,于咸丰五年(1855年)五六月间被捕。 关于邱二娘被捕,有两种说法。一说邱二娘后期在后坑涵内活动,住在陈秋甫家里。陈秋甫贪功图利,出卖邱二娘。邱二娘被剐刑后,陈秋甫在家塑造邱二娘神像供奉跪拜,祈求恕罪。另一说法是:邱二娘攻打惠安城时,义军中的陈大、陈桥、陈潮等人,暗中都拿着大布袋,妄想乘机抢掠。攻城失败,邱二娘缠足跑不动,陈大背她回家,住在护厝中。当时清朝悬赏一千五百元大洋捉拿邱二娘,此三人利欲熏心,遂密谋出卖了她。 邱二娘被御史陈庆镛“缉后置法”,坚贞不屈,于咸丰五年(1835年)农历六月十四日在泉州南教场就义。年仅二十二岁。泉州府关于“游路夫人”、“装脚妈”的传说,都和她的牺牲有关,这是人民群众纪念这位巾帼英雄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