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华 许世南 同胞兄弟,一代瓷塑大师许友义子。他俩幼承父教,皆得家传,深谙瓷塑技艺。1948年移居香港,拓展一方,业瓷一生,于香港及海外影响甚广。
许氏兄弟离德赴港时,携其先父遗作珍照数十帧,连同自己作品照片,汇辑成集。1951年春,其友人、清末某庠生为该影集代撰《绪言》于卷首:
中国美术瓷,素有名于世,业之者恒世其家。华、诺原籍福建德化,祖若(及)父皆以瓷为业,历代相承,传家一艺,每岁出品,辗转达于欧美,不在少数。虽然,艺术以观摩为善,久则专,专则精,文化乃与之俱进。局处乡僻,井蛙语(观)天,其见未广,于不(是)泛舟南下香港华洋辐辏处,风气之感召,技术之灌输,器材之取给(舍),靡不较富;区区之意,欲借此国釉瓷彩润色东方文化,使不囿于古,而能惬于今。谨揭其一斑。太古云:螭尤雅幸摅其欣赏焉!
许华 许诺同启于光华(陶业公司)
1951年1月25日
许世华(1907-1989年) 乳名文达,字光通。居港曾名许华。许友义长子。
清光绪三十三年农历十月十六日许世华生于德化县城关湖前。8岁入塾学,13岁随父学艺,长成后,于程田寺格瓷业街协助其父经营裕源瓷庄。为许友义技艺主要传人之一。民国10年代(1920年代)末,友义、友官、友簪三兄弟为仙游龙纪寺塑五百罗汉大群雕,世华为当时主要助手。许友义辞世后,世华承其艺业,继续经营裕源瓷庄。当时其作品除传统题材的如来、观音、达摩、罗汉、弥勒外,根据当时抗日战争国家民族抵御外侮形势的需要,有花木兰、李广、班超、穆桂英、岳飞、戚继光、郑成功、孙中山等历史、民族英雄人物,并有龙马狮象及花瓶、花插等产品,远销海内外。
民国37年(1948年)春,许世华携眷买棹南渡移居香港。先后受聘于联谊轩瓷业社、光华陶业有限公司、香港陶瓷厂,任技师,从事陶瓷雕塑创作与传艺。1960年代中期,自己创建世华瓷厂,继续其陶瓷艺术生涯,直至1989年谢世。
许世华生前在香港作品有各款姿式观音、达摩、罗汉、弥勒、八仙、哪吒等神仙佛像,木兰、关公、仕女、牛童等人物,以及龙、马、狮、麒麟、凤凰等鸟兽动物。其产品在香港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广泛销往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及中东,英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深受赞誉与欢迎。其居港所塑渡海观音、达摩、哪吒降龙等部分遗作,现珍藏于香港云麟陶瓷厂。
许世南 乳名文概,字光一。居港曾名许诺。许友义次子。
许世南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他8岁启蒙,先后就读于湖前村塾、雁塔小学、培风中学。17岁毕业于永春县南湖中学(初中)。他赋性聪敏,自幼深受艺术家庭熏陶,课余兼习瓷塑。初中毕业后辍学,先后到上海、香港等地推销其父所塑瓷雕产品。民国29年(1940年)后曾一度从政,历任西南乡、桂涌乡乡长,浔中镇镇长。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德化瓷业萌动复苏,弃政业瓷,于程田寺瓷业街店屋创办云麟瓷庄,聘请其先父生前艺徒陈其添、许文君、叶八板等人为技工,从事瓷塑生产。1946年至1948年春,时而来回于德化、香港之间,行销其云麟瓷庄产品。
民国37年(1948年)夏,世南携长子兴陶,随胞兄世华移居香港。抵港后,随即与友人、香港青山陶业公司工程师武作哲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合办联谊轩瓷业社,经营瓷塑生产。1950年,与其胞兄世华受聘于光华陶业公司为技师。1955年受聘于武作哲所创办的香港陶瓷厂,任厂长兼技师,经营工艺瓷、建材瓷砖与耐火砖的生产。1960年代中期,因武作哲病逝,香港陶瓷厂停办,世南转而受聘于星座洋灼厂,任技师,从事腊塑工艺。1975年,世南与其长子兴陶、三子兴满等协同创建兴丽陶瓷厂,1979年又创建云麟陶瓷厂。其后,兴丽陶瓷厂由三子兴满、三媳王丽京经营,云麟陶瓷厂由许氏本人与长子兴陶、次媳林笋等协同经营。
许世南的主要作品有汉彩、唐三彩陶塑,瓷塑及腊塑等。主要题材有仿秦兵马俑、女俑,各款姿式观音、弥勒、达摩、罗汉、八仙、麻姑、黄大仙等神仙佛像,花木兰、打马球、仕女、阿僮等人物,十二生肖、龙鱼鸟兽动物及各种器皿。产品远销东南亚、欧非美洲等地。其汉彩陶塑《打马球》,1986年10月参加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港产精选”展览会展出受好评,荣获参展证书。
许世南至近九旬耄年,仍身强体健,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心手灵巧,一直坚持创作与工艺作业。其“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的可贵精神,堪为瓷坛艺人与世人学习称颂。
许世南长子兴陶、次子兴隆、三子兴满与次媳林笋、三媳王丽京皆从事瓷塑工艺。长子许兴陶生于民国20年(1931年),17岁随父至香港,从事陶瓷腊塑逾半个世纪。次子兴隆、次媳林笋、三子兴满、三媳王丽京于1950年代中期进德化瓷厂雕塑组,1960年代后,4人先后移居香港,继续瓷塑艺术生涯。现长子兴陶经营云麟陶瓷厂;三子兴满与三媳王丽京经营兴丽陶瓷厂,并带领其子瑞侨、媳缪敏从艺。他们的瓷塑陶雕俏销香港、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