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盾 许兴评 德化县城关湖前人。同胞兄弟。仙游龙纪寺五百罗汉群像雕塑者之一、瓷塑名师许友官之孙、雕塑艺人许光宝之子。他俩同于1956年进德化瓷厂学艺,1958年11月同到省工艺美术进修班进修深造。1960年代初,他俩又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以不同的生活经历获得各自的成就。至1990年代初,兄弟俩殊途归一,共同创办宝源工艺陶瓷厂与宝源陶瓷工艺美术研究所,开发新项目,创制新产品,获得新成果。其白瓷素胎木兰从军、关公系列瓷塑,于1995年4月选送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与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成果和新产品(成都)博览会展出荣获金奖。
许金盾(1937-1999年) 字昭钢。德化瓷坛工艺美术艺人。工艺美术师。泉州市乡镇企业工艺美术人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民国26年(1937年)农历9月18日,金盾生于瓷都德化城关程田寺格小瓷街的瓷雕艺术家庭。祖父友官,德化瓷坛雕塑名师。父文琛,字光宝(1904-2000年),一生以瓷雕工艺为业;至90多岁仍身体健朗,能娱玩麻将,四世同堂。金盾读完小学四年级,即从父学艺。1956年春进德化瓷厂雕塑组,从师苏勤明与叶八板。1958年11月被选送省工艺美术进修班进修深造。1962年,因当时形势情况变化,备战紧张,暂停瓷塑生产,金盾被调至成型车间压坯,对新工种认为技术性不高,缺乏兴趣,即离开该厂,自谋生计。
金盾离开德化瓷厂后,一直坚持雕塑与瓷艺事业。先后到本县的各地寺庙、1963年到三明等地从事泥塑木雕佛像。1964年以后,到永春苏坑、介福,永泰长庆以及石狮等地新办的瓷厂,应聘为技术员,负责生产技术管理与传艺授徒。由于他大胆虚心肯钻,对陶瓷工艺技术比较全面,对造型设计、制模、配方、成型等都有一定基础,工作认真负责,与瓷工建立密切感情,所到之处,深受好评。每到一地,把新厂办起来,将技术传授给他们,生产走上正轨,一段时间以后,带着满身汗水,忙忙碌碌,又到另一地开拓新厂,为兄弟县瓷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奉献。
1968年,金盾应德化第五瓷厂(时称浔中公社瓷厂)之聘,负责毛主席像的雕塑制作。1970年,又应晋江磁灶之聘,协助创办磁灶瓷厂,生产日用瓷与建材瓷。他在这里干了10年,职工由数10人发展至100多人,产品质量很好,市场畅销,生产蒸蒸日上。1979年,漳州市南山寺修建,金盾为其设计雕塑制作装饰山门的大型“双凤”瓷雕与图案浮雕瓷砖,古朴美观大方,“双凤”栩栩如生,极受赞誉。时因本县瓷业发展需要,金盾于1980年1月又返回德化,接受筹办龙浔镇陶瓷工艺厂的任务。当他离开磁灶瓷厂时,瓷工恋恋不舍,厂里特赠给收录放三用机一台(价值300余元,为当时高档贵重商品,已称厚礼),作为纪念。
金盾到龙浔镇陶瓷工艺厂后,旧艺重操,负责工艺瓷创作设计、技术辅导与授徒。从办厂至1989年,他以儿子成业为助手,设计了各种姿式、规格的观音等佛像,历史人物、仕女等雕塑工艺品以及茶具、玩具等200多种产品投入国内外市场。不少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展览评比获奖。其中关公骑马瓷塑,1984年全国陶瓷质量评比获创新产品三等奖。玉螺茶具,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优质产品,荣获金杯奖。刺螺茶具,1986年获福建省乡镇企业北京展销会优秀产品奖、优秀产品证书。加彩财神爷瓷塑、加彩三号寿星瓷塑,1987年参加省乡镇企业陶瓷展评分别获彩雕类优质二、三等奖,玉螺茶具获器皿类优质四等奖。他与其弟兴评合作的白瓷素胎瓷雕木兰从军、关公系列,1995年荣获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成果和新产品(成都)博览会金奖。
金盾于1989年11月获德化县人民政府授予“陶瓷工艺美术艺人”荣誉称号,1992年8月经泉州市工艺美术人员中级职务评委会考核评审,市职称职改领导小组批准确认为“工艺美术师”。1995年5月,承泉州市职改领导小组聘为泉州市乡镇企业工艺美术人员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许金盾于1999年农历3月初1日辞世,终年62岁。
金盾长子成业、长媳潘惠玲,次子成州、次媳陈金花,皆从事瓷艺。金盾辞世后,其宝源陶瓷工艺美术研究所由次子、次媳继承接掌经营。
许兴评 字昭论。德化瓷厂技术员。德化瓷坛工艺美术艺人。陶瓷工艺美术师。
许兴评生于民国29年(1940年)农历7月初2日。他8岁入宝美小学,因家境困难,只读到五年级即辍学。1956年6月进德化瓷厂瓷塑组当学徒,从师于一代瓷塑名家苏勤明、陈其泰。他进厂时才16岁,因自幼深受瓷塑艺术家庭环境熏陶,爱好瓷艺,聪明好学,心灵手巧,进步很快,生产工艺质量检评常列前茅。1958年11月,被选送省工艺美术进修班深造半年。1959年夏结业回厂,未几即开始业余创作设计,先后创作有披坐、坐莲、踏莲、坐石提莲、大鹏等不同姿式观音与提珠弥勒、仙女散花、花木兰等瓷塑作品。
1981年,许兴评被调任瓷塑车间模型组组长,1982年调任瓷塑车间质检员,1987年任瓷塑车间技术员。从1982年任车间质检员起至1990年代初,许兴评为主负责车间的生产质量技术管理,少有时间参加工艺作业与创作设计。至1992年,才与其胞兄许金盾先后创办宝源工艺陶瓷厂与宝源陶瓷工艺美术研究所,重新操起瓷塑工艺刮刀,专心于雕塑艺术的研究。兄弟通力协作,发挥所长,不断钻研,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已创作生产有多种姿式、规格的观音、如来、弥勒与木兰从军、关公等系列数十种瓷塑产品投入市场。其造型典雅,工艺精致,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为顾客所喜爱。
许兴评所创作的杨子荣瓷塑,1960年代初曾获县陶瓷工艺美术展评会二等奖。其小孩抱鲤鱼瓷塑,1963年选送省艺人代表会参展,其照片选刊于《福建工艺美术选集》。坐石提莲观音瓷塑,1980年代初曾获县陶瓷工艺美术展评会一等奖。提珠弥勒瓷塑,1980年选送省陶瓷造型、装饰评选会获优秀创作奖。他与其胞兄许金盾合作的白瓷素胎的木兰从军、关公系列瓷塑,1995年4月荣获95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成果和新产品(成都)博览会金奖。
许兴评于1988年经泉州市人事局评审确认为“工艺美术员”。1989年,德化县人民政府授予“陶瓷工艺美术艺人”荣誉称号。1995年6月,经泉州市职务职称评委会评定为“陶瓷工艺美术师”。
许兴评一家皆从瓷。妻郑秀荔,德化三班人,1943年生,1979年进德化瓷厂瓷塑车间,后调德化第三瓷厂。子许成全,1965年农历12月生,1980年进德化瓷厂瓷塑车间。媳郑燕婷,曾在县工艺美术陶瓷厂从艺。次女许秀珍、四女许秀月,皆学习瓷塑。他的儿子许成全、媳妇郑燕婷,现自办宝源陶瓷工艺厂,已创作生产有1-6米立莲大观音、1米披坐观音及滴水观音、坐鼓莲观音与达摩等瓷塑产品,并有花瓶、果盘、果篮等系列工艺品投放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