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福建省少林五祖拳研究会会长周志强和该会秘书长、石狮侨乡武术馆长周明渊父子,在继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发行他俩编著的《南少林五祖拳》一书之后,又有《南少林五祖棍》一书问世,畅销国内外。
周志强现年74岁。他从13岁开始,便在泉州郡国术馆从师林天恩学习五祖拳法。1935年,参加福建省国术比赛大会荣获第三名。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在1957年、1958年福建省及全国武术观摩比赛大会连续获奖。1983年,又在全国运动会上获得武术表演奖。1984年,他是参加全国武术观摩比赛大会福建队的教练。1986年,他又荣获国家体委颁发的“雄狮奖”二等奖。其子周明渊现年46岁,少时就随父勤学苦练五祖拳法,曾于1957年、1958年参加福建省武术观摩比赛大会获奖。1964年至1970年间,他又在广州从师黄啸侠,勤习练手拳和练步拳。1979年,他参加全国武术观摩比赛大会获奖。1983年又荣获“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称号。他先后与曾谋尧合撰《福建拳械录》的“五祖拳械录”部分,与其父周志强合著《南少林五祖拳》一书,所以被国家体委和省体委评为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的先进个人,还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雄师奖”二等奖。
南少林拳棍棒是中国武林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泉州是南少林拳派的发祥地。经过近300年的繁衍、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武术派系——南少林拳派,素以刚、猛著称于世,在中国武坛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但广泛传播于福建、广东、台湾等江南各省,而且远及日本、东南亚和欧美等国。不论是菲律宾光汉国术馆、光华国术馆、鸣谦国术社、国光国术馆,还是印尼卢万定国术馆、新加坡至明研究社、明星武术体育学院等,均皆属于南少林五祖拳派。
五祖拳是南少林派中的一大支流,也是福建武坛上的一大拳种,相传为“少林五祖”所传,至清朝咸丰年间,晋江县梧垵帮尾村武秀才蔡玉鸣先生,因精于弓马之术,在漳州从师何阳学习五祖拳法,吸收各家拳派的优点,融汇于少林五祖拳之中,并开武馆,授门徒,足迹遍及八闽一带,使濒于失传的少林五祖拳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在蔡玉鸣众多的门生中,泉州府少林五祖拳师林九如是其中的佼佼者。林九如授艺于其子林天恩。林天恩将毕生所学尽传其婿周志强。因此,周志强乃清咸丰年间五祖拳名师林九如的第二代嫡系传人。他60多年如一日,精研五祖拳法、棍法,颇有心得。周明渊随父学艺40春秋,深得其道,领悟其精,并培养了一批武术爱好者,名闻遐迩。
近几年来,周氏父子在国家体委提出的“抢救、挖掘、继承、整理中国传统武术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方针指引下,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将家传数代的五祖拳法、棍法和数十年来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整理、提高,并陆续出版了《南少林五祖拳》、《南少林五祖棍》两本书,为继承和发展中国的武术文化作出了贡献。
《南少林五祖拳》一书计22万多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共有七个章节:一是南少林五祖拳简介;二是南少林五祖拳的风格与特点;二是基础知识(包括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五祖拳的拳形与掌形、手形及名称、步形及名称);四是基本要求(包括运气调息法,发劲与劲力、身、眼、手、腿、步法,底力,硬功);五是五祖拳八法(步法、拳法、桥法、掌法、腿法、身法、肩法、节法);六是120招式(包括取势、拳法招式、掌法招式、腿法招式、倒、摔、抓、脱法招式、节法招式、空手对刀、棍法招式);七是套路(包括三战拳、二十拳、沉头拳)。《南少林五祖棍》计18万多字,由农民画家林善忠插图,共有八个章节:一是南少林五祖棍的由来和发展;二是南少林五祖棍的基础知识(包括棍的分类、棍的各部名称、握棍的方法、步形与步法、运动法);三是南少林五祖棍的风格特点;四是棍法旨要;五是七势(包括七势歌诀、七势棍法分解);六是二十一式(包括二十一式歌诀、二十一式棍法分解);七是套路(包括棍元棍、七星棍、短棍);八是三十六招棍击法(包括三十六招棍击法歌诀、三十六招棍击法分解)。这两本书的出版发行,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欢迎。
(原载《世界日报》1990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