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是黄长水。
黄长水参加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
黄长水系福建省惠安县张坂镇霞美村人,1904年出生于一个爱国华侨工商业者家庭。1913年随其父黄世仙往菲律宾。1922年回国,先后就读于厦门同文书院和上海暨南大学。1928年再赴菲律宾,襄助其父经商。同时,积极参加当地华侨的社会活动,与当地华侨进步人士接触,深受他们先进思想的影响。在菲期间,担任过怡朗华侨商会理事,华商中学董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担任菲律宾西黑人省华侨抗日后援会负责人,宣传抗日救亡,参加募捐筹款活动,支援祖国抗日义勇军和游击队。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菲律宾领土,黄长水不向敌人低头,曾被日军传讯并遭受殴打,但他没有屈服反而更加痛恨敌人,更坚持爱国抗日立场,与华侨抗日地下组织保持联系,秘密支援当地人民抗日游击队。
黄长水与父亲黄世仙合影
黄长水的父亲于1931年在香港永乐西街创办“泉昌公司”,1935年改名为“泉昌有限公司”。1945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后,长水秉承父命到香港主持泉昌有限公司业务,任经理之职,并携眷到香港定居。由于他熟悉商道,善抢商机,把泉昌有限公司办得蒸蒸日上。因此,被同仁推举为香港菲律宾出入口商会会长、旅港福建同乡会主席和当时港九进步工商界进行政治活动的唯一合法团体——香港华侨工商俱乐部主任之职。时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又把中国推入苦难之中,长水即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他积极与中共驻港人员方方、连贯、许涤新加强联系,与在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郭沫若、陈其瑗、彭泽民、章乃器、邓初民等密切往来,掩护和照顾这些地下党人和知名人士。利用香港华侨工商俱乐部,以各种方式开展活动,宣传国内革命的大好形势和中共的方针政策,团结广大工商界人士,为支援解放战争多作贡献。
1946年8月,闽中地下党——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为了在香港建立革命据点,开展海外联谊,争取海外泉州籍华侨支持家乡的革命斗争,特派倪永图、郑星辉到香港开展工作,后来又派去高景春、郑秀宝、陈篱香等人。郑星辉想找一个职业作掩护,通过关系找到黄长水。长水毅然接受郑星辉到泉昌有限公司任职,帮他迅速在香港站稳脚跟,建立香港支部,开展了大量的革命工作。为了帮助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多印宣传品,多向群众开展宣传工作,长水特地购买了一台电动印刷机赠送给中共泉州中心县委,还与香港一些开明人士购买了游击区紧缺的一批西药,由倪永图、郑星辉设法寄赠给闽中人民游击队泉州团队。当时,国民党政府不准人民言论自由,不准一些进步书籍在市场上销售,郑星辉把香港出版的《华商报》、《群众》等大量进步书籍,按组织上需要的份数包装妥善,然后通过长水担任主任的香港华侨工商俱乐部,按指定地点寄给国内地下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学习,连续三年,未曾间断。当时,菲律宾各劳工团体联合会负责人许立(又名许敬诚,晋江县人)等一行,从菲律宾到达香港,要经“国统区”进入解放区,中共香港支部为他们做好安全接待和掩护工作,并以长水负责的旅港福建同乡会和香港福建商会的名义帮他们取得身份证,让他们安全通过“国统区”进入解放区。
1970年黄长水与夫人合影
1947年,解放战争的形势急剧转变,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权摇摇欲坠。人民胜利之日,就是反动派垂死挣扎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加紧迫害爱国民主人士。知名人士纷纷避往香港。因此,长水得以结识陈叔通、黄炎培、胡子昂等著名人士,并与庄希泉、庄明理、陈曲水等挚友重逢。长水尽力给予他们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方便,同时积极参与组织北上服务团。
1948年秋,中共闽浙赣省委常委兼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因在革命斗争中多次受伤,身上嵌有弹片,到香港就医。长水不顾个人安危,热情接待了他,帮他聘请香港外科名医诊治,并让他住进设备较完善的养和医院,一切费用由长水个人负责。黄国璋很快地恢复了健康。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黄长水作为华侨界爱国民主人士出席在北平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讨论、决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大事,表决通过了建国初期的国家根本大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0月1日下午,黄长水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隆重的开国大典。长水站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亲耳聆听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亲眼看到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升起全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听到五十四门礼炮的二十八响齐鸣;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前,人民空军的银鹰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的盛大阅兵式;看到在场30万人为新中国的诞生而雀跃欢腾的情景……这一系列的亲身经历,使长水深深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打倒了国内外的压迫者,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已经当了国家的主人,从此将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一个历史新纪元开始了。长水受到极大的鼓舞,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当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从无线电波传到香港时,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即在香港泉昌有限公司楼房上升起。原来这面五星红旗是长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时,在北京通过电话吩咐泉昌有限公司的员工,根据报纸上公布的图案,连夜用手工赶制,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时升起,以庆祝新中国成立,以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还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下的中国领土香港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那时,在香港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还存在,其活动相当猖獗,但对长水无所畏惧的爱国行动,也无可奈何,而香港广大的爱国同胞则从长水的爱国行动中意识到中国一个伟大的时代到来了。从1997年7月1日开始,回归祖国怀抱的香港随处可以看到飘扬着的五星红旗,而人们对当年长水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爱国行动,仍传诵不忘。
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合影前排右一为黄长水
何香凝、彭德怀、廖承志、陈嘉庚等与黄长水、徐四民合影
这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后,长水走遍福建全省各县、市,传达会议精神,号召人们为实现建国初期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他来到家乡传达的那一天,中共惠安县委领导到车站迎接。下午,在城关基督教堂召开会议,县委书记尚书翰主持,县长王振海带领全体干部500多人听取长水传达。
新中国成立后,黄长水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副市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努力从事侨务工作,关心团结华侨,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长水即将香港泉昌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转为国货经营,经销北京同仁堂的成药以及从事中国进出口业务,包括茶叶、食品、土特产等品种。在长水的影响带动下,香港不少公司也转而经营国货和中国商品的进出口业务,使帝国主义妄图从经济上封锁中国、扼杀新生的共和国的阴谋难以得逞。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其时许多国家尚未与我国建交,华侨侨汇中断,国内众多归侨、侨眷面临生活困难。在此情况下,长水倡议创办了华侨投资公司,兴办工厂、农场、商业,安置归侨、侨属和他们的子女的工作,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又组织他们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分忧。
建国初期,泉昌有限公司在广州设立分店。抗美援朝期间,该分店积极捐款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长水设立在广州的泉昌有限公司分店带头首批接受公私合营,推动广州市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1年广州市人大选举,黄长水当选为人民代表,被选为广州市副市长。图为庆祝广州市第一届人大会胜利结束盛况。
黄长水(右)参加广州市人大选举
黄长水还致力造福桑梓,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都很关心,他捐款倡建霞美村公路,连接福厦路,发展交通。捐资修建刺园兜大路边的“路亭”,以利来往行人休息。从1952年起,连续多年,每年从香港泉昌有限公司寄来一批药品,托霞美小学赠给患病的乡亲。远在旅菲期间,他就支持旅菲霞美小学校董会,捐资兴建霞美小学校舍。在建国初期侨汇中断时,旅菲霞美小学校董会将款项汇交香港泉昌有限公司再转汇给霞美小学作经费,不足之数皆由长水个人补足,达七年之久。1951年,长水捐资在霞美小学增办幼儿园和组织儿童剧团,同时设立“优秀毕业生奖学金”。他常在百忙中来信指导学校工作,强调侨办学校既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又要团结华侨,联系侨属,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向心力。每次来闽视察工作,都亲临霞美小学同教师座谈,谆谆勉励教师专心办学,并捐资慰劳教师和充实学校设备。
黄长水(左一)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华侨代表小组会议上发言
黄长水长期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接受先进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令人难忘的贡献。1980年7月29日,黄长水病逝于广州,终年76岁。中央有关领导人廖承志、庄希泉、胡子昂、荣毅仁等在北京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8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发布的黄长水病逝的消息,全文抄录如下:
五届人民代表、侨联副主席黄长水同志病逝
五届人民代表、全国侨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任黄长水同志因病于一九八○年七月二十九日在广州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黄长水同志福建惠安人,早年旅居菲律宾。一九四九年代表华侨人士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侨委副主任,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对内对外的政策,努力从事侨务工作,关心国外华侨爱国团结,关心祖国统一,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他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华侨代表尤扬祖(左)、黄长水(中)、谢应瑞(右)等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