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秀,名秀堂,号出尘道人,泉州(今鲤城区)凤池人。清光绪十九年(1892)生,出身殷实之家。祖父号振音,是闽南有名的七弦琴演奏家。子秀自幼聪颖好学,7岁时就跟随祖父学琴,由于赋有音乐天才,经数十年的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七弦琴演奏名手。
七弦琴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其琴声音量虽小,但音色高雅,表现力强。子秀所操之琴叫“清磬”,所弹的琴谱有五十余操,既多且精,在福建七弦琴手中是少见的,如《渔樵问答》、《胡茄十八拍》、《梅花三弄》、《水仙》、《春景》、《衣》、《关山月》、《归来去辞》、《秋声赋》、《赤壁赋》等都是他最为拿手的琴曲。
子秀曾应聘为厦门大学琴法教授,后又在鼓浪屿传授黄谷沂、张振廷,在菲律宾传授陈焕莹、李汝进,在泉州传授留章杰、伍益文、李伯瑜等人。他自编琴谱传授学生,其琴艺和深入浅出的教学法,深受音乐爱好者所欢迎。
泉州七弦琴艺,以子秀演奏娴熟、造诣出众,风格独特而最有名气。195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到其家中收录他的琴曲,同年10月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主办华东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电邀子秀赴沪参加,因病不能成行。
子秀不但精于琴艺,还工书画。他能通过放大镜在白米上写字,他挺拔俊秀的小楷,为书法家林翀鹤所赏识,常为林翀鹤代笔。泉州承天寺等处尚留有子秀的笔迹。他还擅画梅、兰、菊、竹,暇时亦为友人绘扇,颇有风致。
子秀一生与人为善,笃信佛教,同时精研“易卜”。1955年8月患恶性痫疾,一病不起,终年63岁。
(黄曦撰稿)
【参考资料】
①陈祖泽《七弦琴名手周子秀》。
②采访周子秀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