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傅铮辉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傅铮辉,南安县丰州溪口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生于中医家庭。幼年随父兄学习医学,熟背《医宗金鉴》诸科心法要诀等书。稍长在家乡行医,后移居厦门厦禾路,开设师机中药铺,并悬壶问世。时鹭江医派颇多,铮辉在医学见解上常与他们争论。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翌年日军入侵厦门,他遂内迁泉州,寓居泉州南门宫塔巷,以治妇科名世,在晋江一带颇负盛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首先响应政府号召,参加组织泉州市第一中医联合诊所。1954年秋联合中医院成立,铮辉任妇科主任,然内科、儿科病人亦兼治。晋南一带妇科患者,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一些慢性病人,入城后常寄居旅社或亲友家,就近复诊,直至痊愈。1956年8月联合中医院率先贯彻党的中医政策,鼓励老中医带徒学医,铮辉为培养新生力量也积极作出贡献。1958年联合中医院并入泉州市人民医院,铮辉适患中风后遗偏瘫,愈后,因步履维艰,乃在家养病不出,但患者来家求治的仍多。市人民医院为继承其中医学术,特派张丽珠等两位医师,跟随他在家学习。1963年4月福建省卫生厅,聘铮辉为泉州市人民医院中医妇科顾问。同年11月省劳动局、省卫生厅,分别给铮辉、留章杰等医师定职定级,并给予省名老中医称号。 铮辉医术高明,治疗妇科郁症(神经衰弱)常用消遥散、越菊丸、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方。他说:“我区侨妇生活虽好,然多肝郁为病,故以此类方药治之多效。”其他如诊治妊娠反应、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肌衂)、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等病,亦多能对症下药,获得良好效果。50年代,曾有几位妇女多年未孕,经他治疗,后多怀孕。有人问他用何处方,他说:“妇女不孕,多由月经不调或白带所致,经带治愈,则可受孕。” 铮辉医治虚痨病的痨瘵症(西医称为“肺结核病”),他从唐代甄权《药性论》、金代张元素《珍珠囊》、清代汪昂《本草备要》等古代医学文献得到启导,并通过研究和临床经验,多以小柴胡汤为主治疗此病,效果甚好。时中医治疗此病大多忌用柴胡,认为柴胡劫肝阴,对痨病不利。现代日本中医大冢敬节、矢数道照合著的《中医诊疗要览》记载,治疗结核病,初时,应以小柴胡汤为首方。铮辉与日本医家之治疗经验恰相吻合。他治疗肺结核病,除以小柴胡汤为主外,还根据兼见症状合用他方,以促使整个病症之速愈。这一经验,曾由当代泉州名中医张志豪主任中医师加以总结,刊登在《福建中医药》杂志上。 铮辉胸怀广阔,性情豪爽,除医学外,亦好象棋。有时兴起,朗吟学方歌诀,或唱南曲,声音响亮如洪钟。 1962年,铮辉被选为泉州市政协第三届委员。1973年再次中风,病逝于鲤城,终年72岁。 (柯乔木撰稿 震铨修订 傅子达校阅)【参考资料】 ①《泉州市中医院院史》(初稿) ②张志豪《妇科名医傅铮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