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岐,一名鸣岐,字怀西。贵州省习水县(今赤水市官渡)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青年时期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民国12年(1923),由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
15年10月,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挥师入闽,11月23日占据泉州,12月,原大同大学毕业生、同安人陈文总被委任为“兴泉永政治监察署”监察员,署址设泉州文庙明伦堂。谢岐因同乡谢持推荐,受监察署之聘为民运部负责人。16年元月下旬,与被北洋军阀孙传芳通缉的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著名教授马叙伦结伴由上海搭船,经由厦门到达泉州。
谢岐在监察署任职同时,兼任中共泉州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泉州特支”)领导成员。不久,监察署政治部与民运部合并,改称民众运动委员会,由谢岐负责,统一领导泉州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
谢岐以兴泉永政治监察署民众运动委员会负责人与中共泉州特支领导成员双重身份,积极指导泉州地区的民众运动。他指派共产党员王台晖担任晋江县总工会筹备会秘书,直接参与领导筹备工会和建立行业工会组织,同时通过民运指导员特派员王台晖、侯汉雄(共产党员)、陈刚(即陈盛明,国民党左派)等人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对为封建地方势力所把持操纵的行业工会实行改组,一时难以改组的,则另起炉灶,重新建立工会组织,如在建筑工会中另组木器工会。谢岐和县总工会委员长富恩潭互相配合,先后在泉州成立码头总工会及所属7个区分会,吸收会员700余人,成立泉(泉州)永(永春)德(德化)汽车工会、电器工会以及竹器、成衣、理发、丝竹、戏剧、鲜咸(水产品)、民船等行业工会,连同早期成立的人力车、印务、建筑、瓦窑、木器、店员等工会组织,共有17个行业工会,3000多个工会会员。谢岐委派民运特派员、共产党员李松林配合富恩潭等人在晋南重镇安海筹建泉(泉州)安(安海)汽车路汽车工人工会及其他行业工会。一时,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在此期间,谢岐参与组织和领导码头搬运工人开展反对封建把头斗争,废除封建把头制度;领导安海海员与厦门海员联合举行要求加薪25%的罢工;安海泉安公司28个司机要求增加工资;惠安、南安等县工人开展收回路权等项斗争,不断取得斗争的胜利。
在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谢岐还同中共泉州特委李松林、辜仲钊、左明亮等人积极组织农民协会,支援北伐战争。他们深入城郊农村,开办农民夜校,开展以减租减息和减轻农民负担为中心内容的农民运动。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内,晋江县(含今鲤城区)成立农民协会121个,会员2-5万多人,并筹备组织县农会。谢岐还领导、支持泉州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负责人陈兴桂、西隅学校学生会主席陈祖芳等人组织泉州学生联合会和反帝大同盟,开展反帝反封建,打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斗争,以及新文化运动。与此同时,还大力支持协助县妇女部长余佩皋组织妇女解放协会,开展妇女解放活动。
4月上旬,政治风云突变。8日,国民党晋江县党部接福建新编军政治部主任冷欣电告,通缉兴泉永政治监察署监察员陈文总,10日召开“拥蒋护党”大会,封闭政治监察署和泉州书店,公开通缉陈文总、李松林、林超然(即辜仲钊)、左明亮、谢岐、陈纲(即陈盛明)等人。
由于中共党员、同安县党部同安县党部傅学礼的事前通知,谢岐与陈文总等人4月初离开泉州,由厦门避往上海,幸免于难。
民国17年(1928)春,谢岐因患喉结核医治无效,病逝于贵州故乡,年仅28岁。
(陈钟馨 谢亮生撰稿 杨清江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