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倪郑重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倪郑重,又名锦章,泉州古榕巷人,生于民国4年(1915)10月。父倪志元,曾在武夷山以40多味中药末合和武夷茶末,制成“茶饼”。后在泉州中山中路创设“鸿记茶庄”,销售自制茶饼,命名为“武夷清源茶饼”,颇为畅销。郑重幼受家庭熏陶,热爱茶叶,有志攻读茶叶专业,先后就读于集美农校、福安茶叶专业学校。毕业后,曾在崇安茶叶改良场、福安示范茶厂及福建省农林公司茶叶部任技术员。在此期间,得到茶叶专家吴觉农等的指导,奠定了一生从事茶叶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民国31年(1942),郑重奉母命回家,应聘于泉州培实小学任校长,一年后辞职,继任“鸿记茶庄”经理。 当时,市场上时有发现“武夷清源茶饼”的赝品。郑重任经理后,为了杜绝这种冒牌货,改以水吉茶末代替武夷茶末,精研中药配方,改进制茶工艺,更新包装和标志。新制的“武夷清源茶饼”竟然比前质量高,药效更好,能防暑祛暑,退热解毒,提神止渴,帮助消化,茶色红,味醇而香,一煮即可饮用,也可冲服,甚为方便。加上包装雅观,适宜作为礼品,深受群众欢迎,远销省内外,蔚为名牌。抗日战争胜利后,“鸿记茶庄”业务更是蒸蒸日上,成为泉州工商大户。郑重秉性慷慨,乐于公益事业及帮助求助者,很得人和。 郑重在学时,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不满旧社会的腐败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学习和社会活动。1950年,被选为晋江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同年5月,县各界人代会决议成立“晋江县工商问题研究会”,以县工商界人民代表34人并增聘21人为委员。他团结全体委员,在工商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协商及研究解决工商界的重大问题,并筹备成立“工商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以接收原晋江县商会。工商联筹委会于同年8月间成立,郑重任副主任委员。任职期间,他很好配合主任委员蔡载经开展工作,经常夜以继日,为完成各项中心任务而尽心尽力。1950年底,郑重被评为抗美援朝捐献积极分子。1952年,私营工商业遇到暂时困难,人民政府号召搞好物资交流,活跃城乡经济。工商联及时配合政府成立物资交流委员会,先后举行土产展览交流大会。还组织参观团,由郑重任团长,赴沪参观;又积极组织各行业分别参加省、地、县17个物资交流会,成交额达人民币(旧币)135亿(折新人民币135万)余元。 1953年元月,召开泉州市工商界首届代表大会,宣告“泉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成立,郑重任副主任委员。在过渡时期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市工商联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郑重率先把“鸿记茶庄”及房屋连同武夷清源茶饼的配制秘方和制法,无保留地交给私改组组长(党政派出的干部)。 1957年反右运动中,郑重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0年下放到清源农场劳动,以后仍在农场工作,任技术员,前后18年。在农场期间,他一直与职工同生活同劳动,任劳任怨。同时还运用自己的丰富学识和实践经验,亲自操持并指导青年职工种茶以及对茶叶的修剪、采摘、制造工艺等技术,进行研究改革试验,卓有成绩。 茶叶生产向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这是郑重所企求的。早在1964年,他参与设计白煤培茶机具成功,并在泉州、安溪各地推广。1975年,他参加研制“乌龙茶包揉机”,用机器代替用布包茶叶再用手揉这道工序,但试用不够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他考虑到世界上消费茶叶国家,长期来饮用红碎茶已成习惯,于是,他建议改革制茶工艺,利用现成的机器,生产乌龙碎茶。在省农业局(厅)等部门的支持下,和云霄县华侨、和平二农场茶厂协作,于1977年9月作了3次试制实验,共得7批乌龙碎茶样品。经多位技术员审评,并与手工制作比较,更显露乌龙茶的独特香型,滋味浓强,基本上能保持传统的品质特点。机制缩短了生产流程,提高精制率,减轻劳动强度。该样品经省外贸向日本等地布样,获得好评。 1978年,郑重了解到我国红碎茶品质,由于一些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浓、强、鲜”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外销不畅。他考虑乌龙碎茶高香的特点,建议在红碎茶中按一定比例掺入乌龙碎茶,进而创造我国红碎茶的独特风味,提高我国红碎茶在国际的地位。同年,又和四川省茶研所合作,试制“花香红碎茶”,获得成功。 1980年,农场为了扭亏增盈,郑重再次献出茶饼的配方和制法,建议农场创办“清源茶饼厂”,结果,两年内为农场创税利数十万元。以后又创制小茶砖,开发与新疆自治区贸易往来,互通有无,为农场开辟生财渠道。 70年代,郑重同时着力于茶史的研究。他专程或利用各种机会到省内外各地查阅资料,共抄录了中外有关茶史资料80余万字。他和何融合作写了《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一文(发表于《中国茶叶》1979年第四期)及《再论乌龙茶在先,红茶在后》,引起了我国茶叶界的重视和争鸣。除此之外,为了使茶叶的经营管理有所借鉴,他研究了以前名牌茶叶的情况,撰写了《福建侨销茶史话》、《闽南茶叶史话》、《台湾乌龙茶与泉台贸易》、《张泉苑茶店兴衰》等40多篇文章,20多万字,其中30多篇发表于茶叶刊物或文史刊物,另一些则送给有关方面参考。1990年夏,中国民主建国会泉州市委员会特成立编辑组,出版了《倪郑重茶叶论集》一书,永垂郑重在茶叶方面的业绩。 郑重晚年因病不能正常工作,但仍做茶史研究,并联系台、港、澳同胞和侨胞,积极为召开1990年闽台茶叶学术讨论会穿针引线。 郑重历任泉州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泉州市委员会常委、副主任,泉州市工商联副主委,中国民主建国会泉州市委员会副主委、名誉主委等职。晚年,任政协福建省委员会委员。1991年12月逝世,终年76岁。 (詹振川 整理) 【参考资料】 1-鲤城区人大王伊景同志供稿 2-陈兆祥《倪郑重传》 3-《泉州市工商联三十六年》(《泉州工商史料》第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