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棠,晋北山顶乡外塔村(今鲤城区虹山乡苏山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生年不详),没有念过书。10多岁父死,帮人烧瓦为生,后与同乡彭信等为匪,投入马甲杜信忠股,从事绑劫生涯。不久积有匪本,便购置10多杆枪,自树一帜,打家劫舍,招兵买马,拥有人枪至100左右。受仙游林安国部编为连长,嗣随林归附于海军陆战队林寿国。曾随寿国攻打永春王恩,战败被俘,释放后潜伏于晋北、仙游交界处活动。
民国11年(1922)间,投入南安九都杨安帮部为连长,后安帮放下屠刀不干,把他介绍给陈国辉,陈闻其勇敢善战,即编为卫队连长。民国15年,国民革命军入闽北伐,陈国辉部编入新编军,陈任独立第一团团长,彭任连长,后升任为陈部的补充第二营营长,再改派为第四营营长。民国16年秋,“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潮汕,调国辉团赴闽西防堵,彭棠营也由南安开往龙岩,驻永福里。到闽西后陈部下不少人溜回本乡,彭棠也带着一班亲信溜回诗山。后省府委任陈国辉为“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陈为加强实力,再召彭回闽西归队,任彭为第一补充营营长,驻守龙门白土一带。
民国18年5月下旬,红四军进攻龙岩,先取龙门,彭败走龙岩城。红军攻入龙岩城,彭率残部急从东门退出,把残部撤往永福。红军退出龙岩城后,彭才收集300多败兵奔回龙岩城。过了几天,龙岩城又处在农民武装包围之中,弄得彭棠残部精疲力竭。这些农民武装先后被彭抓去三四十人,全被杀害。红军三度攻克龙岩城,彭棠营退往永福得以幸存。国辉逃脱,省府撤销其混成旅番号,后又恢复,准其驻防安、南、永、德各县,彭棠镇守永春。民国19年2月间,国辉驻防永春、德化后,企图吃掉以刘子宽、黄高辉等为首的永春湖洋民团,同年8月21日,便派四营彭棠会同一营陈育才、七营李祖彝、十营王××率部向湖洋进犯,28日攻入湖洋,该乡为著名侨乡,陈部一进村,即疯狂烧杀掳掠,被焚房屋百余座,商店数十间,家禽耕畜被杀殆尽,家具财物荡然无存,损失惨重,尚有被掳去而后勒索赎款者百多人,甚至把少女孩童掳到他乡出卖。
闽变前夕,逃往香港的陈国辉前参谋长洪文德谋卷土重来,在港密与十九路军接洽。受任为“闽南讨逆军第一路指挥官”,拟返泉与十九路军合作。洪回闽在永春设立指挥部,成立三个支队,彭棠被任为第二支队长。闽变失败,洪看风驶舵,受蒋(介石)利用,所属各支队枪口转对十九路军。及陈仪任福建省主席,把各支队改编成保安团,彭任保安第九团团长,驻于南安诗山、金淘、溪尾一带,在防地设立各种捐局,如花捐、赌捐、香楮捐、屠宰捐等,名目繁多,民怨沸腾。民国29年间,彭棠部被召往闽北古田一带驻守,不久调升为省训练所副所长,省保安处副员。这是空职,彭自知趣,申请归隐于厦门鼓浪屿。
民国31年,德化著匪张雄南与日军勾结。由于彭对德化地形比较熟悉,省保安处长黄珍吾令他组队前往协助进剿,进剿3个多月,张中弹身死。
张雄南被歼灭不久,金厦被日军占领,泉州成立抗敌自卫指挥所,彭被任副司令。民国34年,日本投降,该所撤销,彭棠归山顶乡,退隐在家。
彭棠弃职回家后,在家乡横行霸道,甚至对自己的族亲也胡作非为,乡人有些田地和他毗邻,非折价归他不可。每年收入的租谷达1000担,并将余谷放贷。彭棠还放任手下四处抢劫,被拦路抢劫,毁尸灭迹的不知多少。彭棠为了作威作福,渔肉闾里,所有乡中保甲长,非由他的亲信担任不可。
彭棠与大罗溪土匪黄则火结怨,后两人仇恨更深,准备互相拼杀。民国36年,彭棠应黄克绳之请从诗山来泉州,于古历八月十五日参加黄的宴会,宴毕,由后城出来,途经府学口“夫子泉”,被黄则火派人埋伏枪杀,护兵同时被击毙,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泉州城。
(彭田华 撰稿 詹振川 修订 彭永葵 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