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人物库

庄明理

发布日期:[2016-08-15] 阅读人:1637  字号:      
庄明理,曾用名汉光,哲■,笔名庄稼,泉州东门外东塘头村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一日。父庄文莉,种田兼做箍桶手工,当过闽台货运船工,甲午战争后,到马来亚槟城谋生。明理8岁为避兵祸及土匪扰乱,曾随乡亲往槟城寻父,11岁回乡,先后在乡间私塾、小学及培元中学念书。17岁,父去世,乃辍学至城内“协和泰”百货店当店员。民国15年(1926)又随回乡奔丧的哥哥到槟城,翌年转赴印尼苏门答腊的民礼市协助舅父经营“义丰兴”修车厂,从学徒做起,后升为经理。当时他二舅在民礼任泉州会馆筹备会副主席,明理常协助其工作,从此开始了社会活动。 民国17年5月,“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发生的消息传到海外,引起华侨极大愤慨。各埠华侨纷纷自发成立“筹赈会”,募捐救济济南难民,支持祖国抗日。时明理血气方刚,积极投身爱国活动。他除担任“民礼华侨筹赈济南惨案救济会”募捐委员外,还担任“民礼青年抵制日货锄奸团”副团长。次年3月,被印尼当局拘捕,监禁一星期后驱逐出境。 回国后,明理在泉州“民生”铁工厂和“以文”印字馆工作,并以印务工会代表参加晋江县总工会筹备会,被推为常委。民国19年(1930)3月,总工会被查封,明理连夜逃往厦门,继而往马来亚槟城投奔兄长。 明理到槟城后,被选为“闽侨救乡会”代表,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闽侨救乡代表大会。他以其耳闻目睹的诸多事实,在会上控诉了民军的罪恶,介绍了闽南人民遭受痛苦的惨状,受到华侨社会的注目。 是年,明理在槟城参加了孙中山创办的“阅书报社”。此后,热心创办侨校、侨报,历任晋江会馆副主席、金果工会主席、司机公会主席、中华总商会理事等职。“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筹组“槟城华侨筹赈东北难民、伤兵委员会”,任募捐委员。“一二·八”淞沪事变,他奔走募捐支持英勇抗日的十九路军。 1933年,明理在新加坡闽侨救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见到仰慕已久的陈嘉庚,并自告奋勇担任《南洋商报》在北马的代理,两人从此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友谊。明理深受陈嘉庚爱国爱乡及“诚毅”精神的影响,于1936年与友人骆世生等创办了《现代日报》,任董事经理、董事会副主席,同时任“同善学校”董事会副主席。12月,“西安事变”发生,马来亚一些华文报纸以谴责的口气批评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现代日报》却站在正确立场,发表社论赞扬张、杨为国“扭转乾坤”的大义,并致电支持、衷心拥护他们关于团结抗战的六点主张。 “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怒潮,南洋各地华侨都成立“筹赈会”,明理被推选为“槟城华侨筹赈会”执委会总务主任,并秘密组织槟城华侨抗敌锄奸团。1938年,在马来亚革命力量的统一领导下,改组为“槟城华侨抗敌后援会”。后来中国港口大部分被日本侵略军控制,只剩下滇缅公路成为抗日物资的主要运输线。为支援祖国抗战,“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号召组织南侨机工回国服务。明理在槟城成立汽车司机公会,任主席,选派500多名华侨机工(包括司机、修理工)回国。从槟城出境的华侨机工(包括北马各地机工)人数达1300多名。此外还为一些要往延安学习的华侨青年,用华侨机工秘书等名义顺利送出。1940年2月3日,由金山、王莹率领的武汉合唱团到槟城协助筹赈演出,明理参与组织数万人在码头欢迎,引起了英殖民当局的顾忌,故意指使警察与群众冲突。同年2月6日借故驱逐明理出境。 明理回国,受陈嘉庚的委托,视察滇缅公路并慰问华侨机工。尔后加入陈嘉庚率领的“南侨慰问团”,任总团财政。慰问结束后,又陪同陈嘉庚视察了闽、赣、粤、桂、黔、滇等江南八省,同时担任南侨总会常驻滇缅公路代表。 民国30年(1941)12月,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滇缅公路被封锁,明理不得不来到重庆。这时海外汇款断绝,生活无着,乃与在重庆的华侨合股开办了“中国电化厂”,任常务董事。不久新加坡沦陷,陈嘉庚匿居爪哇。明理受陈嘉庚嘱托,到昆明把陈嘉庚的儿女、儿媳一行15人接到重庆暂且安身。当时从东南亚回到重庆的华侨很多,明理在重庆组织“旅渝归侨青年联谊会”,任主席,专门接待安排逃难回国华侨的生活,还开办了华侨学校,让华侨青年上学。 民国35年初,明理参加中国民主同盟,积极投入反对内战的爱国民主运动。他对蒋介石破坏旧政协、发动内战的阴谋很不满,愤然离渝去香港,在《华商报》发表声明,揭露蒋介石集团撕毁《双十协定》,阴谋发动内战的罪行(《新华日报》及《民主报》均予转载)。同年,他再度到马来亚,组建“中国民主同盟槟城分部”,任副主任委员。为扩大爱国民主运动的宣传,他在槟城创办了民主同盟槟城分部机关报《商业日报》,任社长。还发动槟城华侨拥护陈嘉庚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反对美国提供军火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并在《现代日报》发表文章,抨击国民党对华侨工商界的欺骗。1948年6月,英殖民当局宣布《紧急法令》后,明理再次被捕,释放后仍受监视。 1949年6月,应中共中央邀请,明理随陈嘉庚一起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筹备会结束,他陪同陈嘉庚到东北参观了两个月,9月回北京出席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5年,明理从政协华侨组调到华侨投资辅导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负责引导和安排华侨投资工作,在广州、福州、上海、天津成立了华侨投资公司。1956年,又调任侨委副主任,具体负责筹建在泉州的华侨大学及武汉、集美、广西的华侨补习学校。是年10月,全国归侨联合会正式成立,明理被选为副主席。 明理十分关心华侨大学的创办和发展,他几乎每年都到华大视察。他为修建华大校园内宏伟的陈嘉庚纪念堂,多次亲自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向爱国华侨李光前等人募集巨款。 明理一贯推崇华侨领袖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并奉为自己行动的楷模。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陪同陈嘉庚到各地参观视察,关心归侨、侨眷的生活,联系广大海外侨胞。1961年陈嘉庚病重弥留之际,他守在榻前,并聆听遗言。集美陈嘉庚塑像落成,他为之揭幕。 明理一生为祖国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直至晚年他仍坚持全日制工作。他不配专车,不管寒冬盛夏,总是乘公共汽车上班。他不用秘书,老年一眼失明,另一眼视力也极低,仅靠一柄放大镜办公。后来健康状况不好住院,只要有会议通知,他总是撑着身体去参加。 明理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精神从不停止。晚年他郑重地递交了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组织上批准了他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明理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政务院参事,华侨投资辅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侨联第一至四届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四至六届中央常委,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华侨大学副董事长,中国银行监事,香港集友银行常务董事,中国儿童与少年福利基金会理事、副会长,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会名誉会长,北京华侨大厦有限公司董事等职。 明理撰写的回忆录,主要的有:《忆毛主席同陈嘉庚先生的交往》、《南侨报国觅知音》、《陈嘉庚回国慰劳前线》、《陈嘉庚与南侨机工》、《陈嘉庚的遗言》等。 1991年5月19日,明理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黄风长 撰稿) 【参考资料】 1-庄明理同志治丧办公室:《庄明理同志生平》。 2-《庄明理自述》 3-张荣洲:《一缕乡思美里情》。1987年《福建画报》第三期 4-张渝:《送庄老》。1991年6月《华声报》 5-庄明理:《陈嘉庚与华侨机工》。文史资料出版社《回忆陈嘉庚》 6-庄明理、洪绿绿:《陈嘉庚回国慰劳前线》。文史资料出版社《回忆陈嘉庚》 7-其他有关档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