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吴润珠

  吴润珠(泉州鲤城火鼎公火鼎婆)、2018福建省第四批“非遗”传承人

  1968.2月出生 

  

  1982年秋拜师老艺人吴世聪老师,学习闽南民间传统艺术。

  1990年加入江南民俗表演队。

  1992年至今拜杨位煌老师,学习、表演火鼎公火鼎婆。

自1992年以来杨位煌老师不厌其繁、言传身教,把火鼎婆的动作系统规范一一传授,动作主要有:—、勾搭:即与观众勾搭(勾通);二、偶像:即表演时的表情;三、爬坡:即火鼎公婆在行进中的上坡、下坡动作;四、过桥:即象征过独木桥。五、步法:即表演中的四方步、蝶步、彩婆丑步、整衣冠等。杨位煌老师把每一个动作、步法分析解释如同讲故事一样,如“过桥”,老师说表演时就要有想象,要有真正过独木桥的场景感觉:远景山川秀美,脚下涓涓流水。老师说的我都能深刻领悟,能够完整熟练的表演,尤其是“勾搭”与观众的互动更是我的特长,每次表演都能让观众捧腹大笑,收到很好的表演效果。近年来,我把老师的技艺传承给徒弟印红兰,还参与文艺进校园活动,在鲤城区明新中学传授火鼎公火鼎婆的舞蹈,并得到她们的热爱和喜欢。

  1982年秋拜师老艺人吴世聪老师,学习闽南民间传统艺术。1975年至1979年就读于鲤城区仙塘小学。

  1990年加入江南民俗表演队。

  1992年至今拜杨位煌老师,学习、表演火鼎公火鼎婆。

自1992年以来杨位煌老师不厌其繁、言传身教,把火鼎婆的动作系统规范一一传授,动作主要有:—、勾搭:即与观众勾搭(勾通);二、偶像:即表演时的表情;三、爬坡:即火鼎公婆在行进中的上坡、下坡动作;四、过桥:即象征过独木桥。五、步法:即表演中的四方步、蝶步、彩婆丑步、整衣冠等。杨位煌老师把每一个动作、步法分析解释如同讲故事一样,如“过桥”,老师说表演时就要有想象,要有真正过独木桥的场景感觉:远景山川秀美,脚下涓涓流水。老师说的我都能深刻领悟,能够完整熟练的表演,尤其是“勾搭”与观众的互动更是我的特长,每次表演都能让观众捧腹大笑,收到很好的表演效果。近年来,我把老师的技艺传承给徒弟印红兰,还参与文艺进校园活动,在鲤城区明新中学传授火鼎公火鼎婆的舞蹈,并得到她们的热爱和喜欢。

 

2011.05.04台湾金门城隍节文艺彩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