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蒲良宫

蒲良宫   195510月出生,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963年师从父亲蒲其木学习祖传香品制作技艺。父亲拿了几种天然香料,给我讲解它们的名称、产地、特性,从40余种核心香料逐渐增加品种。父亲总是手把手地教我,认识与炮制各种天然香料。

父亲还十分重视培养我的竹签香制作技艺。每天都要练习三到四个小时,进行沾水、展、轮、切等十几道工序的动作训练,直到能够一气呵成地独立完成制香。经过勤学苦练,终于学成制香技艺,熟练掌握了蒲庆兰香室所制各种祖传名香,包括竹签香、盘香、塔香、锥香、卧香、香珠、香囊、香粉等的制作技艺。

1978年,继营蒲庆兰香室,产品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我无偿帮达埔汉口香厂解决众多制香技术问题,如:香料配比不科学、香条肉不均匀、不圆滑、不饱满、有疙瘩等问题,并扩招徒弟传授制香技艺。

1988年,国家商标总局注册“蒲庆兰”商标。百年老字号商标产权再一次得到了保护。除了注重传统香品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播,还不断吸收中医药的经典理论,努力创新,潜心钻研佛教用香、道教用香、养生用香、生活用香,开发各种纯天然功效香,复原一些古代名香。

2013年,开始尝试拓展互联网的经营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一方面继续保持实体店的经营,另一方面开设网店,产品借助网络力量宣传推广。

2015年,任永春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多角度的参与永春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梳理研究工作。

2015年,给中国香都香文化博物馆提供蒲庆兰香室老手工作坊建筑图,在馆内仿建。积极参与博物馆的建设,在博物馆内陈列大量珍贵的蒲庆兰香文化资料。

传承蒲庆兰香室老字号,是永春香历史最悠久的源头香品牌。

201411月申请获批“蒲庆兰香室”为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永春县展示点的荣誉称号。

20152月任永春县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2018福建省第四批“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