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花捏塑技艺
级别 市级 类别 传统技艺
地域 传承人
简介

  2024年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德化瓷雕塑始于宋代,是为适应宗教文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艺术品种。随着瓷塑技艺的日臻成熟和瓷土、釉料原方的不断改进以及烧成工艺的长期积累,到明代,何朝宗利用当地含质地纯良的高岭土为原料,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登上了一个艺术高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瓷质温润细腻、晶莹剔透,瓷塑精致典雅、巧夺天工”等特点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白”、“东方艺术珍宝”为中外人士所瞩目,享有世界艺术瑰宝的崇高地位。明末清初,德化瓷雕塑进入鼎盛时期,晚清以后,德化瓷业衰落,瓷雕艺术凋萎失色。但是少数民间艺人如苏学金、许友义在艰难岁月中乃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其作品“捏塑瓷梅花”、“木兰从军”、“关公”等作品先后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德化瓷雕与建白瓷、高白瓷一道被誉为现代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产品远销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全面推广窑炉改造和烧成技术革新,大力实施“科技兴瓷、艺术兴瓷”战略,建设多处陶瓷工业区,陶瓷成为德化的支柱产业,瓷雕发展日新月异,又有新飞跃,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在1993年,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词:“德化名瓷 瓷国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