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 市级 | 类别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
地域 | 南安 | 传承人 |
朴里刣狮综合了武术表演和格斗技击。表演人员在30人以上,多时可达90多人。表演时2人扮狮,其余为执不同器械的武士,表演分三场,即排阵、弄狮、刣狮,缺一不可。
“排阵”即演练阵法,必须步伐一致,威猛迅速,变化多端,尤以最终演练“变尾蝶”最为精彩。
“弄狮”是通过各种兵器去戏弄“狮子”,既是“刣狮” 技击之前的热身,实际上也是各种武艺套路的一一展示、表演。
“刣狮”即武士们手执不同的武器和“狮子”进行格斗。狮有一般青狮和“青狮白目眉”之分。朴里刣狮得到了凡武僧的真传,为“青狮白目眉”。 白目眉的青狮为最高级别,武艺高强。有“青狮白目眉,要打任汝来”之说。技击时十八种器械一一过招,近乎真刀真枪的打杀和防御,有实战作用。
水头镇朴里刣狮源远流长,师承泉州少林寺。明朝中叶,水头一带沿海乡民为抗击倭寇守护家园,自发组织乡团,筹置武器习武练武。尤以朴里村练武之风最为盛行。倭寇荡平后,民间练武习俗沿袭下来。明末清初,朴里村许多村民因有武功成为郑成功反清复明的主力。清廷政权统一后,为防止反清复明战火复燃,严禁沿海民间聚众练武。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秋,朝廷下诏焚毁泉州少林寺,少林武僧了凡则隐伏于一片寺(在与水头相邻的官桥镇),并在水头沿海一带继续传授少林拳术。《西山杂志.少林寺》中有明确记载,“南邑朴里、水头之技击青狮白眉,即一片寺了凡之教,亦属吾祖少林五派也。”为避清廷查禁、保存武术技艺,朴里村民不得不改换面目,以岁时节日娱神娱人为由舞狮刣狮,用这种方法把练武活动隐蔽起来,由此形成击技刣狮。
朴里刣狮通过练武促进群众性武术,体育活动开展,达到健身和传承技艺的目的。具群众性武术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的功能,是一种带有武术性质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是典型的闽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