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 省级 | 类别 | 民俗 | ||
地域 | 安溪 | 传承人 |
安溪八社关帝信俗源于安溪县湖上乡盛富村境内铜锣寨上的铜锣庙,。据安溪湖上乡盛富村钟氏族谱及《铜锣庙志》载,民间相传八社中的举口村崇拜的关帝香炉飞往铜锣寨,百姓认为是关帝显圣,自寻圣地,于是就在铜锣寨上用石头砌成石龛奉祀关公,香火旺盛,乡人有求必应。后附近乡民出于祈求关公保境安民的共同愿望,倡议联合铜锣寨周围社里组织盟社,八社先后纷纷响应,于明嘉靖辛亥年始建铜锣庙。结盟八社,一方有外患,八社群起而攻之,在保境安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八社关帝信俗经历400多年的传承,几度废兴,但信众始终不绝,烧香朝拜,历久不衰。他们所盟订的一套规程终成习俗而代代相承。八社关帝信俗包括有除旧岁、祝来年、迎春节、佛头节、接头迎、巡境点灯、关帝圣诞节,元月十五晚举迎灯,五月十三为关帝祝寿,八月十五为关帝做中秋等,典仪庄重热烈,虔诚崇敬。八社关帝信俗活动中众多的民俗文艺阵头,地方乡土气息浓厚,辇轿制作造型优美,精雕细刻,形象逼真,祭典活动庄重虔诚,关帝信俗活动文化内涵丰富极具文化研究价值,八社关帝信俗涉及畲、汉两族群民共同的信仰,畲汉两族长期和睦共处,在海内外有重大影响,是港、澳、台胞,海外侨胞认祖归宗,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同时铜锣庙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八社关帝信俗的历史、文化及社会价值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