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深沪褒歌
级别 省级 类别 传统音乐
地域 晋江市 传承人
简介

  晋江深沪一面依山,三面临海,是个典型的渔区和商贸港口,深沪褒歌是闽南民间小曲的一种。渔民们在出航或归航的水程上,为驱散航程的寂寞和孤单,同航而相邻的船只便会互邀褒歌,以此来营造一些轻松气氛,消除劳累。由于生活环境、生产条件的不同,演唱的背景和形式也有所不同,表现的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也随之而异。因此,深沪褒歌便有多种不同叫法。如褒歌、摽歌、相亵歌、船头歌、扒蛲歌等。褒歌产生于渔民的生产劳动之中,唱词大多采取比兴、借喻等修辞手法,于朴实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具有非常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地域性、通俗性。由于清代海上贸易的中断,深沪港由原来的商渔港转为单纯的渔港,渔民们在海上生产作业时自娱自乐,相邀褒歌。渔民们在海上随口编唱之后,回到岸上,聚集在工具间里,或在海滩上作业时,经常对双方褒出的佳句绝句进行重温自娱,对一些不够尽兴、或存有问题的歌词给予修改和补充。这些歌曲在流入社会传唱时,又得到了更多的加工和提炼,集中了更多人的智慧,成为船头褒歌的优秀作品,久唱不厌而流传至今。现在收集到的褒歌是原深沪镇文化站站长苏宗和自1978年以来,陆续从陈兰传(已去世)、吴锡文(已去世)、陈汉清、庄国梁、陈国趋等老人口中记录下来的,其中很多的歌词、曲调与台湾的闽南语歌曲(行船歌)有相同之处,体现了两岸地缘近、血缘亲、文缘广的特点。 深沪褒歌是渔民们在生产劳动中以大自然和人的情感为内容创造的民间小调,主要包括劳动歌(如出船号子、拉网捕渔号子)、生活歌(如渔民生活苦歌、游戏歌)、情歌(如恋歌、别歌)和 “相亵歌”(即渔民们互相说笑逗趣的歌,内容较粗俗,却也率真直白)。褒歌的歌词大多是七言四句,或是五言四句式,一二四句押韵。有由上下句构成对应式的、一板二眼的《褒歌调》,也有起承转合式的、一板一眼的《十二生肖调》。大多是一人领唱,众人和唱的形式,所以,人们在传唱的时候常有不同程度的即兴发挥。此外,还有一种俗称“开嘴管”的曲调,它的旋律接近自然形态,音高、音调、节奏等,都与歌词语言声调一致,即使出现一些滑腔装饰,也都语言化了,类似于小曲中的吟唱调。由于历史上的海禁及现代通讯在渔船上的运用等原因,深沪褒歌已停唱了很长时间,现在渔民出海都不兴唱褒歌了,只有几个老人还会哼上几首,加上褒歌歌词属即兴创作,有文字记载的不多,面临消亡危险。

  保护单位:晋江市深沪镇音乐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