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发布日期:[2007-12-17] 阅读人:1637  字号: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泉州,学术界尚无定论。明朝晋江人何乔远《闽书》,据传 说记载,唐武德年间(618?/FONT>626年),穆罕默德派他的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其第三、四门徒遂留泉州传教,逝世后葬泉州灵山,称圣墓。这是伊斯兰教传入泉州的的最早传说。但是谨严的史家大都不赞成此说。史家认为,8世纪后半期阿巴斯王朝奠都巴格达以后,在头一百年间,经济繁荣,被称为“地上天堂”,对印度及中国的贸易尤为注重。9世纪中叶,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考尔大贝的著作中,纪录了中国南方的四大贸易港,泉州为其一。唐天宝年间(742?/FONT> 756年),泉州的海外贸易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繁荣盛况。唐太和入年(834年),唐文宗下诏对福建的蕃客“宜委节度观察常加存问”。唐会昌年间(841?/FONT> 846年),泉州的海外贸易发展到“船到城添外国人”的繁盛局面。大批的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客商到达泉州贸易,伊斯兰教伴随着贸易传至泉州。

  伊斯兰教在泉州的传播

  五代时,泉州刺史五延彬“多发蛮舶,以资公用……郡人藉之为利,与招宝侍郎”。20世纪70年代,惠安出土10世纪波斯蓝色瓷瓶碎片。这表明10世纪泉州与波斯贸易频繁,伊斯兰教伴随传入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缺乏直接的证据。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置市舶司,随后设立来远驿、蕃坊。蕃学,并允许创建清净寺和建立外国人墓葬区。于是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客商纷至沓来。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1107-1117年 ),“泉南请建蕃学”。时居留泉州的“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蕃人巷”。所谓“蕃人巷”,即蕃坊。据现存通淮街圣友寺里的《重立清净寺碑》云,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波斯“有纳只卜·穆兹喜鲁丁者,自撒那威从商舶来泉,创兹寺于泉州南城”。有一位波斯穆斯林叫施那威(波斯人有以其籍贯地名作名字的习惯),为了让在泉州贸易、传教的外国穆斯林能够安心生活,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泉州东郊山坡上,购买土地,剪除杂草,夷铲其瓦砾,“则广为窀穸之坎,且复栋宇,固以垣墙,严以扃钥,俾凡绝海之蕃商有死于吾地者,举于是葬焉……生无所忧,死者无所恨矣……是奖大有益于互市……生无所忧,死者无所恨矣……是将大有益于互市”。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日本佛教僧人庆政上人到泉州开元寺学法,带回阿拉伯文字的伊斯兰教诗歌。在泉州后来也发现多方南宋末年的阿拉伯穆斯林的墓碑,他拉的身份有的是贵族,有的是教长,有的是商人。宋末阿拉伯穆斯林的后裔蒲寿庚,因协助政府击海寇有功,授官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制置使,掌握财产“巨万,家僮数千”,成为导元倾宋的主要力量。

  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伊斯兰教建立马木鲁克王朝,势力大振。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旭烈兀在大马斯革的第三次西征军被马木鲁克王朝,击溃而东归,开始了来南宋的过程。元军把大批穆斯林各族人民作为战利品,南下福建的邵武、福州和泉州。如元大德元年(1297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赛典赤·异密·乌马儿,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时省治设泉州。

  随着蒙古西征的东归,许多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通过海上贸易通道,把伊斯兰教向东传播。苏门答腊岛是东西交通的中转站。自 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期的100年间,大量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客商涌向泉州。他们在泉州建清净寺、设蕃坊。如也门人奈纳·欧默尔教长和波斯人加麦尔丁等人各造一座清净寺。据泉州《重立清净寺碑》载,元代泉州城内的清净寺“增至六七”座。元至正七年(1347年),摩洛哥大游历家、虔诚的穆斯林伊本·巴都他,以印度使臣的身份到泉州港,会见住泉州的波斯人蕃坊理讼师塔及爱丁,著名教长不鲁罕丁和开玛尔爱丁,以及大商人舍刺甫丁。

  早在南宋就寓居广州的阿拉伯人蒲开宗,原为占城富商。于南宋嘉泰四年( 1204年)以前从广州举家迁徙泉州。蒲开宗因贸易有功,被授予“承节郎”官衔,并于嘉泰四年任安溪县主簿。蒲氏长子蒲寿 ,于“咸淳七年(1217年)知梅州”;次子蒲寿庚,景炎元年(1276年)“授福建、广东招抚使总海舶”。元初,寿庚累官至行省平章政事。寿庚长子师文,授官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元帅兼福建道市舶提举。蒲氏父、子、孙的相继任官,对发展泉州的海外贸易,促进泉州伊斯兰教的传播有巨大的影响。伊斯兰马木鲁克王朝和中国的元朝,是泉州伊斯兰教传播的鼎盛时期。

  元至正十七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57-1366年),泉州港的波斯人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和市舶阿巫那,介入元末宫廷内讧的夺权斗争,泉州港巨额的税收,因此成为争夺的焦点。史称“亦思巴奚”战乱,泉州伊斯兰教受到严重打击。入明之后,朝廷宣布“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伊斯兰教受到严重摧残。明永乐五年(1407年),皇帝颁布保护伊斯兰教敕谕,泉州伊斯兰教得到保护,至今敕谕碑仍砌于清净寺墙上。

  明代,泉州回族内部出现了不少的儒士化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淡化伊斯兰教信仰,另一方面在儒礼所涉及的典章制度里,找到了儒、道、释、回四者最根本的共同点,即对天要敬、奉天、法天,对已要其心诚敬,其行明洁。如思想家李贽的二世祖林驽,娶波斯妇发为妻。宣德元年(1426年),其后裔在《荣山李氏族谱·垂戒论》谴责先祖林驽“从妻为色目人”,家族中有人“从母为色目人者”。认为先祖信仰伊斯兰教是“迷于色目之俗而不能悟;不祖其祖而祖人之祖;不行其行而行夷狄之行;俾其子孙胥而为夷”。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李贽族兄林开先的祖母迭贞勤临终遗嘱云:“吾父……家袭清净之教,迨其将终也,授其祖教而嘱人以三日葬之……葬吾礼当亦如之”。迭氏逝世后,林开先,李贽等却认为“今乃欲如其命也,则有所大不忍者而侍其情。于是以周公、仲尼之道葬之”。这就是以儒家孝道取代伊斯兰教习俗。

  此外,明代儒林士子也以儒、道释的思想来附会伊斯兰教教义,如嘉靖间进士王慎中在《李母金氏七十寿序》里,诠释穆斯林金氏的妇道、教道,是她“一念清净真体”的结果。又如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李光缙《重修清净寺碑记》提出,“儒道如日中天,释道如月照地,余谓净教亦然。”进而从道教角度强调通淮街清净寺“峙文庙青龙之左角”,说“兹楼之胜,于文庙有关”。李光缙在《重修清净寺募缘疏》里,强调清净寺的重修要按道教“筹坎离而宅其中”。因此这次重修,是按道教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乾元、九天等来设计的。

  嘉靖、万历年间,泉州伊斯兰教势力衰退了,从通淮街清净寺的修缮即反映出来。如正德二年(1507年)的重修是靠一批穆斯林募捐进行的。隆庆六年(1567年),修木塔五层,是知府万庆捐俸,由住持夏东升等人董其役。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在大地震,寺楼颓其角,由知府姜志礼、知县李侍问捐俸重修,由住持夏日禹等董其役。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泉州大风,礼拜寺塔圯,再没有能力修复了。

  清代,泉州伊斯兰教有几次重兴,均由来官泉州的穆斯林捐资协助,并倡导教务。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都督陈有功、提标陈美等目睹泉州伊斯兰教式微,“即延师谏督我教门诸子,学经解篆”,重兴通淮街清净寺,重修灵山圣墓,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提督马建纪来官泉州,在礼拜教规。同治十年(1817年),提督江长贵来官泉州,自聘阿訇,倡导教务。但着江长贵离去,教务随之而颓。

  民国13年(1924年),许宝玉阿訇受北京回教总会的派遣,来泉州住持清净寺。时济南道伊唐柯三赠对联云:“清真乃吾教所宗,畏天命、畏圣言,应共守先贤训诲;孝悌是人伦之本,爱国家、爱团体,当更具有民族精神。”民国25年(1936年),成达师范校长唐柯三派毕业生张玉光阿訇住持泉州教务。按张阿訇自述,其时清净寺“势如孤庙”,教徒“未闻主麻之举”,“只知不食猪肉,其他皆无禁忌”。论人口,“仅信仰薄弱之回民十一户”;论经济,“则十舍九寒”;论人才,“更寂焉无闻”。张氏以旧礼拜大厅租与宰牛公司,以月租金倡办成达师范附设小学,有回汉学生一百多人。后改名清真国民学校,倡教务,复教者渐众。民国28年(1939年),在清净寺成立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福建省分会,到会代表六七百人。分会下辖白奇支会和檀江、陈江二个区会。省分会会址设泉州清净寺,出版《正源月刊》,宣传教义和抗日救国。民国29年(1940年),张阿訇辞世,唐柯三派金明增阿訇继任。民国37年(1948年),马厚恩阿訇继之,直至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以清净寺为中心,教徒开展一系列爱国活动。如 1951年,创办清真民校,有回、汉学生一百多人。组织清真文工队宣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婚姻法、垦荒。以后又配合宣传“三反”、“五反”。又自编歌剧、相声,到前线慰问海防战士。1955年,成立泉州市伊斯兰教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宗教活动。1983年,召开泉州第二届穆斯林代表会议,黄秋润连任伊协主任。同年,清净寺进行全面修缮,从寺内迁出十多户长回民。1985年以来,从宁夏、安徽等地聘请阿訇住持清净寺教务,举办阿拉伯语学习班,翻译宋元时代阿拉伯文字石碑。几年来,接待多批中、近东地区的国家的大使、参赞来寺参观。1988年10月,中国东南沿海伊斯兰教文史工作谈会在清净寺召开。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机构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到泉州,清净寺是考察的重点之一。1993年5月,泉州伊斯兰教协会主任黄秋润,参加中国穆斯林朝觐团,前往麦回朝圣。

  泉州穆斯林的生活习俗

  泉州的穆斯林除遵守三大节日,即“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以外,又有“盖德尔夜”、“ 拜斋”和“游坟”的生活习俗。“盖德尔夜”是斋月的第二十七夜,称“廿八暝”,是真主颂降《古兰经》之夜。是日黎明,各家互油香,互道“苏卜”(言谢),是夜各家设盛宴团聚,并招待亲友。然后各家除在家里厅堂上点上一对红烛外,又一起到清净寺拜厅西墙壁龛(米哈拉布)前,点上大红烛,意味真主颁降《古兰经》是灿烂光辉的,又可驱邪消灾,迎祥纳福。接着穆斯林在清净寺沐浴、礼拜、祈祷,而阿訇则预先准备好香油和清炖牛肉,招待参加礼拜的人,直至深夜尽欢散。

  “拜斋”,即回历十月一日黎明,泉州穆斯林妇女摆出各样精美食品,然后聚集清净寺大、小净,换上节日盛装参加聚礼,在阿訇带领下同往清净寺附近穆斯林家里“拜斋”。宾主互道“色兰”(问安祝贺),客人入席,阿訇念经。然后主人请客喝清茶,品尝食品。即使是原来互有仇怨,亦须与集体到对方家中拜斋,通过拜斋可取得相互谅解,消除积怨,还是泉州穆斯林加强内部团结的一种良好风俗。

  “游坟”,是泉州穆斯林的扫墓风俗。开斋节上午,在拜斋后由阿訇带领,前往灵山圣墓。先集中三贤、四贤坟前行香朝拜,席地而坐,听阿訇诵读《古兰经》,然后散开到各自先辈或亲属的坟墓前点上安息香,在旧坟墓碑文字上描红,然后请阿訇到坟前念经,为亡魂祈祷。

  泉州的穆斯林禁止宰食没有角的牲畜,特别禁食猪肉。不食不洁及形状不端的水族鳞介,认为螃蟹横行,目鱼直挡,鲨、鲂歪嘴,故都不食,亦不饮酒。

  泉州穆斯林的订聘或婚礼,一般选定在“主麻日”举行,最贵重的嫁妆是《古兰经》。是日,男、女沐浴,在厅堂中悬挂《古兰经》。新郎到新娘家迎亲,同往清净寺,请阿訇主持婚礼。

  泉州的穆斯林称人死后为“归真”。早亡午葬,夜归真晨葬,停尸还超过三日。出殡仪式不用鼓乐吹打,不讲任何排场,不放声嚎哭,认为死亡是真主赐福往天堂、乐园。

  泉州穆斯林喜穿白、黑、灰三种颜色的衣务。男人喜欢穿白色裤,外加无袖专色襟上衣。妇妇则披戴白色盖头,老妇盖黑色盖头,中年或已婚妇女披戴白色盖头,未婚姑娘则披戴绿色盖头,以示区别。阿訇则头缠白布巾,身穿灰或黑、白的广袖布长衫。一般穆斯林头戴白色小圆帽,或黑、绿蓝等颜色六瓣尖顶礼拜帽。帽前正中绣上金黄色阿拉伯文字“真主至大”等。

  伊斯兰教在泉州的社会影响

  宋元时代,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到泉州贸易,定居泉州,与当地汉人通婚,其后裔当地人称"半南蕃"。明朝中期,他们的人口繁衍,聚居点形成。他们有共同的民族生活习惯和民族心理,并且保留其祖先的伊斯兰教信仰,以当地汉语为其语言文字。伊斯兰教伴随海外贸易传入泉州,在文化方面留下深刻的影响。

  社会教育 北宋大观、政和年间(1107-1117年),泉州建立蕃学。所谓蕃学,即授蕃客以其国之文字的学校,或授其以中国文字的学校。宋元时代,穆斯林蕃客船靠岸,即有舌人(翻译)登船说合,在舌人引导下参加市舶司举行的阅货宴、送行宴。此等舌人可能为蕃学所培养。古代每一座清净寺都是一座学校,阿訇教习阿拉伯、波斯文字。这种经院的教学形式,在泉州被长期沿袭下来,为伊斯兰教文化的长期流传提供了条件。明、清时代,泉州清净寺也教习"小儿锦",它是西北穆斯林创造的一种"经堂"文字,即用阿拉伯语字母拼写汉语,方便中国穆斯林学习《古兰经》和《圣训》。被聘请住持清净寺的阿訇,不论住持时间长短,几乎都办学员班,教习阿拉伯文字,对中阿文化交流起了沟通和桥梁作用。

  语言文字 泉州回族语言里,还保留着不少阿拉伯的痕迹,特别在穆斯林中更是如此。如星期五礼拜日,即沿用阿拉伯语音称"主麻"日;"阿含抹",即世称长老;"布伯"者,即主管;"安拉"即真主;"以玛目"、"阿訇",即教长,清净寺的主持人;"都哇",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也贴"即布施;"这那则",即殡礼;"塔布",即棺匣;"苏卜",即言谢之意;"色兰",即问安祝贺之愿;"夏赫",即长者。现今泉州保存数百方阿拉伯文字的清净寺碑和墓碑。这些都是阿、波穆斯林在泉州遗存的文字实物。现在,泉州穆斯林在过春节时,则在自家大门口贴上阿拉伯文字书定的"清真言"。

  雕刻艺术 现存泉州通淮清净寺大门门楼的三层穹顶,其建筑形式是仿阿拉伯、波斯和叙利亚清真寺的建筑形式。第一为藻井式尖拱穹形顶结构;第二层为藻井式龟背纹穹顶结构;第三层为甬道顶"拱拜"式圆顶盖。这座门楼混合伊斯兰和中国藻井式建筑艺术,是中阿合壁的建筑艺术佳作。

  古代,泉州伊斯兰教徒石墓大体可分为二类。其一是须弥座式石墓。一般有三、四、五层数种,一般由两块以上石头雕成,小孩墓则由一块石头雕成。石墓雕刻形式,源于印度佛教的浮屠,是印度佛教浮屠基础上的一种发展。石墓顶层一般作尖拱形状,正面浮雕"云月",此为阿拉伯的标志。其余四层一般由一至二块石头雕成,底层为如意状六足雕刻,第二层为缠枝花图案浮雕。这是混合罗马、希腊、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的雕刻艺术于一体的作品。第三层为浮雕菩提树叶,为印度艺术。第四层往往刻《古兰经》文。其二是须弥座祭坛式石墓。是由多块雕如状。莲花瓣、挡垛石组成。石墓呈长方形,上部与下部对称,中间束腰,状如祭坛,墓平顶,竖墓碑。这两类石墓,其雕刻艺术发源于印度犍驮罗之建筑艺术,它是由公元4至5世纪的混有罗马、希腊、安息、波斯、印度的犍驮罗式的油撒孚择伊式的塔婆(浮屠)发展而来的。

  乐器 泉州古老的乐曲南音,以及著名戏剧梨园、高甲、木偶戏等戏种中,有一种重要乐器叫琐呐,声音清扬,音色优美,泉州人叫"暖仔"。西北穆斯林称为"苏尔奈",是从波斯传入的古老乐器。

  军持 军持是古代泉州的一种外销瓷器。"军持"一词,来源于印度梵语,意即水瓶。原为印度佛教僧人云游四方携带的贮水瓶。伊斯兰教传入南洋群岛和中国后,军持又为伊斯兰教徒所采用,用以盛水作为礼拜前的小净之用。因此军持成为伊斯兰教流行地区的一种销量很大的瓷器。蒲寿#$%&《心泉学诗稿·山中井》有"明月照我牖,独起携军持"句。宋元时代,德化屈斗宫窑,晋江磁灶士尾庵窑和蜘蛛山窑出产军持,泉州港成为大宗军持出口港。